在四大野战军中只有华野出现了“代司令员”的职务,而其他西北野战军的彭老总、中原野战军的刘司令员和东北野战军的林总,包括晋察冀军区乃至后来华北军区的聂老总,都始终在野战部队的指挥位置上,并没有副职代行指挥权的经历。而众所周知,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前述四位司令员都被授予了“元帅”军衔,惟独华野和后来的三野军事主官出现了难以处理的变数
按照55式军衔制度的最初方案,拟授“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为大元帅,其他军委委员为共和国元帅,这是当时的授衔基调。那么,我党的军事委员会有哪些成员呢?根据1954年9月28日《关于成立党的军事委员会的决议》,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由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组成,其中毛泽东任主席,彭总主持日常工作。
所以要注意,尽管粟裕将军在1954年已任我军总参谋长,但并没有位列军委委员名单之中,应该说缺乏封帅的第一个硬性条件。而且这是党的军事委员会,跟建国初期的国防委员会是有本质区别的,没有像程潜、傅作义那样的起义将领入选,而必须是我党早期的军事家、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团体,12人名单中全部领导或者参加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或者平江起义。
有军事爱好者一定会问,那粟裕将军也参加过南昌起义啊?然而那时候他还仅仅是一名班长,也就是说还是一名士兵或者士官,而其他则都是“军官”,军委委员中资历最浅的林彪当时也是黄埔四期的连长了。同时也必须考虑,在22年的革命武装斗争中,是要分为红军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至少在抗战时期,粟裕将军的级别仍然跟其他大将同级。
因为八路军的编制为“集团军”级别,没有下设军而直接辖师是有特殊原因的,所以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的师首长,比如115师的林帅聂帅罗帅、120师的贺帅、129师的刘帅徐帅是跟新四军军长级别持平的。就更不要说担任集团军正副总司令、参谋长的朱老总、彭老总和叶帅了,级别更是高出一格,而新四军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只有两任军长叶挺和陈毅(或者刘政委)。
毕竟粟裕将军在抗战中期才出任了新四军第1师师长,理论上跟八路军最初的六名旅长是同级的,比如陈赓、比如徐海东等等,所以就军中资历而言,确实授大将比较合适。我们之所以为粟裕将军感到可惜,一方面是他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精彩表现和巨大战功,另一方面其实是作为新四军和三野的代表人物,陈老总差点错过元帅军衔。
战功不必细说了,华东区位于南京当局的眼皮底下,直接威胁老蒋的统治中心,所以敌人动用了最强大最精锐的力量来“围剿”,陈诚、顾祝同、薛岳等名将悉数上阵,所谓的“五大主力”也来了仨,但是均被粟裕将军一一挑落马下。从1947年初山野和华野合并组建华东野战军开始,粟裕就实际负责作战指挥,华东区成为歼灭蒋军正规部队最多的战略区,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华野和东野确实是决定性力量。
(粟裕将军和夫人楚青)
另外在酝酿过程中,主席坚决谢授大元帅军衔,同时在座的少奇同志、周公和邓公(军委秘书长)也表态不参与授衔。为了让授衔工作顺利推进,不给具体负责的总政治部增加困难,在这次小范围会议上,还做出了元帅和大将各限定十名、已转入地方工作的同志也不参加授衔的决定,这就影响了仍然是军委委员的陈老总,原第三野战军司令员。
因为陈老总当时已转任政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跟兼任副总理的邓公情况类似,那么既然身为军委秘书长的邓公已不参与授衔,其实陈老总亦可不授衔,如此新四军和第三野战军(山头也必须照顾的)的代表人物,极有可能是正担任重要军职的粟裕将军,这才是粟裕封帅最有可能的机会。当时授衔工作的总负责人是彭老总和罗荣桓同志,他们也几乎认可了这个意见。
不过经过慎重的考虑,周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从坚持红军南方八省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组建新四军、以及解放战争的第三野战军这三个方面综合来看,仍然以陈毅最具代表性,而元帅和大将军衔的入选名单,最终决定权其实归于“五大书记”。周公以苏联的马林科夫(离开军界)元帅为例,说服了少奇同志(新四军政委)和其他几位书记,最终陈毅入选十大元帅名单。
关于粟裕将军“辞帅”的传闻,真的查无实据,在陈老总确定授予元帅军衔后,粟裕其实已经失去了封帅的可能,而最后排名十大将之首,也正是对他在解放战争中巨大贡献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