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有一个话题在各种自媒体上一直刷屏,就说中国的南北差距怎么样,有很多人惊呼说这个中国的南北终于分野了。天津自清末一百年以来第一次跌出前十为代表的,说明中国的南北差距是不得不正视了。未来会怎么样呢?未来会不会有一个什么反转,北方又重新好起来,又成了分庭抗礼,不可能的,这个事情只会慢慢的往下越来越严重。那是怎么个具体的情况呢?

因为大家一直知道我们中国整个城市,南北的经济发展是有不一样的地方的,但是南方强北方弱,也大概就是个四六开。但是现在不是了,真的快变成三七开了。而且如果我们就说城市的话,今年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天津的问题,中国如果按前三季度的GDP前十名的城市,第一名上海不用说,第二名北京第三名深圳。

武汉受到那么严重疫情影响,但是武汉却没有掉太多,反而把天津给干下去了,干到了第十一的位置上面了。如果我们再往后看一看前二十的城市有几个北方城市呢?有五个是北方城市,而且还在排名不断地往后跌的过程当中。这就说明整个中国的经济是不断地在东南飞。以前我们说是东部,中部,西部说西部大开发,后来加了一个东北振兴分成四块区域,现在不那么复杂了,南北一划断就行。

南方占了多少呢?南方已经占到中国GDP的百分之六十四点五六了,北方只占百分之三十五点四四。这个事情真的还是挺严重的,如果你往这个历史上来看的话,从唐朝开始,南方的经济,尤其是江南的经济就已经比北方要发达了,包括元朝也是这样。一九七八年四十二年前改革开放的时候,全中国的城市里面,北方城市占多少吗?前十名的话,北方城市是占六个,分别是:第二名北京,第三名天津,第五名沈阳,第七名大连,第九名哈尔滨,第十名青岛。

结果一九七八年到现在,发展到了二零一九年,还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到了二零二零年的前三季度,就把天津挤出去了,中国的前十名变成了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南京以及武汉,变成了这样的一个排名。如果我们再换一个维度,我们把北方的前十和南方的前十比起来,又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呢?

南方的前十排名是这样的:上海、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宁波,北方的前十排名:北京、天津、青岛、郑州、济南、西安、烟台、徐州、大连、唐山,算一算如果都算第十名的话,南方的第十宁波,比北方的第十唐山GDP是多少呢?是一点七三倍。所以北方整个的坍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其实并不仅仅是整个四年都在变,最关键的就是最近这十年的变化。十年之前我们都在说中国经济是三驾马车,哪三驾呢?进出口,还有我们的投资完了和消费,有没有发现最近这些年,整个北方城市仍然没有走出投资拉动这个怪圈,而南方那些城市都是消费,都是内循环,所以发展起来了。

所以想要发展起来,你首先得有人,年轻人孔雀东南飞了,为什么说中国的西北和东北的城市是没有未来的呢?因为没有人,年轻人都跑了,那你去跟谁消费去呢?你有房子,你去卖给谁去呢?而南方那些城市正因为它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有了一个内循环的消费市场,所以它的未来才是不可限量,才是能够更多的发展的。所以北方的经济发展会越来越少,和南方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最佳贡献者
2

近些年,我国GDP前十强城市出现大洗牌,最为显著的一个变化来自于天津。

2019年,天津GDP总量出现大幅调减,由1.8万亿减少至1.4万亿,排名也从全国第六下降到第十;今年前三季度,天津又被南京反超,由此排名跌出了前十。

天津的排名变化,其实也是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很多人可能都已经发现了,全国城市GDP前十强里,北方城市仅剩下北京这一颗独苗,不知不觉中,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已经由东西差距转变为南北差距。

传统意义上,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广义上的北方包括东北、华北以及西北“三北”地区,而南方则包括东南、华南以及西南地区。

分省份看,北方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以及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而南方地区则包括了除上述以外的所有省市区。

南北差距并非突然出现,而是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演变过程。

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体量上的差距。

(1)从前十强城市的南北方分布情况来看: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前十强城市里,北方城市占据了六个名额,分别是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沈阳和大连,而南方仅有重庆、广州、武汉三座城市。

随后,南方城市跻身前十强的数量逐渐增加,到1988年,除了重庆、广州以及武汉之外,苏州和杭州也跻身前十,南方城市增加到五个;2019年,前十强城市里,有八座城市来自南方,今年前三季度,这一数字又变成了九。

(2)与之相对应的是,南方十大城市相比北方十大城市,在规模上也更有优势。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9年,南方十大城市入选标准为GDP达到11985亿,前十强GDP均达到万亿级别,而北方排名第十的唐山为6890亿,其中超过一万亿的城市只有四座;

南方城市中,GDP超过2万亿的城市四座,北方则仅有北京。

整体上,南方GDP前十强城市的经济体量明显更大,平均下来可以达到南方城市的2倍左右。

(3)而从整个地区的对比来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北方地区GDP在全国的比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自上图可以看出,从2012年开始,南方GDP所占比重从60%左右开始快速拉升,到2018年增加到65%左右;与之相对应的是,北方所占比例也出现了一定的下滑,由40%下降到35%左右。

2.增速上的差距。

无论是城市的GDP体量还是整个地区经济所占比重,南方地区的优势都很明显,而这背后,也是南方地区近些年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

2009-2019年,我国GDP累计增长率最高的十座主要城市中,合肥、贵阳和拉萨都超过了300%,而这三座城市均属于南方,前十强里,南方城市占据了九个名额,郑州则是唯一入选的北方城市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中心城市是带动地区发展的龙头,因此,主要城市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态势。

过去十年城市累计增速前十强的分布情况,无疑也是我国南北方经济发展情况的体现。

无论体量还是增速,南方地区都处于领先水平,那么,为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头会如此迅猛,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南北差距呢?

个人觉得,主要原因有下:

1.南方地区的区位优势更好。

过去四十年,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参与全球经济产业的分工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南方地区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以及上海、广州、深圳、宁波等诸多优良港口,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020年1-10月,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中,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以及广州港等南方港口包揽了前四,而排名前十的港口里,南方也占据了六个。

从国内角度来看,南方地区拥有长江、珠江两条黄金水道,其龙头长三角、珠三角也可以借助成本极低的水运方式与华中、西南等内陆地区进行物资、商品等经济要素的交流,从而带动广阔的内陆腹地发展。

相比之下,北方地区虽然拥有黄河等大江大河,但却无法通航,沿海与内陆的交流不像南方地区那么方便。

2.南方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改革开放前,北方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再加上北方各省煤炭、钢铁以及石油等资源储量丰富,因此大多工业发达,尤其是东北地区,堪称我国最为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南方地区迅速崛起,各主要城市基本上都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产业,比如广州的商贸、深圳的互联网和金融,杭州的电商等,浙江、福建民营经济发达,江苏也形成规模庞大的制造业,相对合理的产业布局,带动了整个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之相比,北方地区除了少数中心城市外,大部分地区都缺乏产业布局,哪怕有一定产业的地方也都普遍还是资源型产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相对要落后不少。

产业布局的区别,也造成南北方经济发展势头的不同。

3.南方具有先发优势。

这一点无需多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经济特区大多都位于南方,包括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以及海南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代表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国家级新区,也是首先在上海的浦东开始。

这就可以看出,南方地区在政策支持以及改革开放方面都拥有先发优势,因此经济能够先一步实现快速发展。

整体上看,南北差距客观存在,但国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出台很多战略和政策,未来南北差距有望缩小。

我国南北方经济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国家也早就发现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并出台了很多针对性措施。

比如提出黄河发展战略,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以及关中平原城市群都上升为国家级城市群,为此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政策及资源支持

另外,现有的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北方地区也有北京、天津、郑州以及西安四个沈阳、济南等城市入选国中的呼声也很高,未来北方地区的国中数量有望与南方持平。

相信在国家一系列的政策及战略支持下,北方地区经济一定会迎来高速发展,我国南北差距也会逐步缩小。

3

中国经济,南强北弱,跟产业结构有关,跟人员分布有关,跟国家政策扶持有关……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整个北方地区因为地势平坦,土壤结构良好,适合农产品生长,所以整个北方的产业结构以农副产品为主,不管是东三省的黑土地,还是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的冬小麦,都是构成整个北方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作为中国老的工业基地,东北那边的重型设备也是一条产业链;要么是价格低廉的农副产品,要么是价格高但是数量少的重型设备,很难把经济实力拉高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反观南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多山地丘陵,农作物的生长空间较小,靠的就是水产养殖以及手工业生存,加上便利的水运条件,可以直接跟周边国家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一大批手工业产业快速崛起,衣服,鞋子,手表,眼镜,电子产品等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势必需要大量的人员投入,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需求,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些刚需相应崛起,大大拉动地方经济飞速发展……

中国南北经济差距拉大,跟一系列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复杂而又合理的拉动着中国经济向南偏移……

4

南北经济差距拉大主要是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和气候条件造成的。

南方地区,更准确的说是东南沿海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拥有更优越的区位条件,离海近还有大江大河,交通建设投入产出快;气候条件好,不仅仅更适合居住,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运输。

改革开发之初,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方面差距巨大,东南沿海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和廉价的海运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后发优势、外循环,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就业岗位更多,收入更高,又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居民收入增加、外来人口增加又促进消费和房地产产业更快发展,形成经济的内循环。

北方地区,尤其东北地区,改革开放之前是国内工业基础最高的地区,直到今天也是国内国有企业比例最高的地区。国企多,国企员工也多,捧铁饭碗的人多,创业的人就相对比较少。民营企业如果办到这些地区物流成本比较高,一般产业无法跟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竞争。气候条件又决定北方的冬天对生产生活以及运输都有比较大的影响,效率完全无法与东南沿海地区竞争。

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北方人口继续往东南沿海地区集聚,这样经济发展更高效。北方地区人口降下来,发展一些适宜北方发展的产业,在人均水平上向东南沿海地区靠近,总量上就不要比较了。

5

全国GDP前十城市发生了大洗牌,南北经济的差距正在拉大,从北方城市的排名情况来看,目前只有北京的排名可以位居前十,其余北方城市却明显落后,与南方经济或南方城市形成一定的差异性表现。南北经济差距拉大,一方面与经济基础以及人文环境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地理区域等因素有关,沿海城市的发展水平会比内陆城市具有发展优势,凭借着港口等便利渠道等措施,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除此以外,从历史的轨迹来看,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也是有迹可循的,从南宋时期开始,南方已经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此外,南方经济的相对稳定,也与社会环境、文化以及经济环境等方面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以资本市场为例,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在上海与深圳开立,最近还建立了广州期货交易所,众多政策资源优势也让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愈发明显。相比南方地区,北方则是聚集了更多资源优势,包括煤炭,钢铁,石油等,这些也是重工业时代的写照,但在当前发展新经济的大环境下,重工业地区试图转型的压力大于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便利的交通、积极的政策环境以及外贸环境等优势,使得南方地区经济实力愈发雄厚,南北地区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

6

南北经济差距只是表象,同时这种说法也不严格!

很多人把这些归结于地理、气候,甚至文化差异,当然,我们不否认这些会有某一方面的影响,但根本原因不在此,下面说一下个人认为的两个关键原因:

第一个原因:外向型经济体系下,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的经济腾飞。

早在1978年,中国GDP排名前20的城市,北方有11个上榜,南方有9个。其中前十强城市里,北方有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青岛6座城市。

但是到了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GDP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 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北方城市只剩首都北京了,被认为是全线失守。

其实,稍微分析下我们就能发现,目前占据GDP前十的南方城市,基本都是长江沿岸、长三角城市和珠江三角洲城市。所以我们在讨论南北经济差距这个命题时,首先要明确这种差距的背后,首要原因其实是改革开放40年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的快速崛起,远远甩开了其他地区。

这是因为从80年代开始,我们国家经济开始向外向型经济体系转型,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对外贸易的出口,外资、出口和加工贸易成为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

在这种经济体系下,沿海沿江有港口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尤其是长江三角洲,有巨大的长江流域作为后盾,航运深入三千公里的内陆。

因此,所谓南北经济差距,并不是面上的差距,因为南方不只是长三角和珠三角,还有云贵川、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广西,中国贫困县最多的五个省份还有四个在南方。这种差距主要是南方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点上,把北方城市甩开了。

第二个原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下,北方经济结构的困境。

同样受到以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补短板为核心的供给侧改革影响,却对北方经济的影响更大。

这是因为在经济结构上,北方更多承担了能源供给任务,南方则更多是加工制造为主。比如以主要的能源和钢铁为例。

2018年,我们国家煤炭产量最高的六个省份里,五个是北方省份,内蒙、陕西、山西、新疆、山东五省区2018年煤炭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7.2%;原油方面,产量排名前七位的省份,六个在北方,并且这6个省份的原油产量合计占全国的90.7%,钢铁方面,排名前六位的省份,也有五个位于北方。

处于这种经济结构下,当国家经济开始转型,主要能源资源价格波动,需求低迷,北方经济发展停滞也就不可避免,受到的影响也将是全面而深远的。

一个国家的经济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谁也不能否认东北老工业基地建国后做出的巨大贡献,就像谁也不能否认长三角和珠三角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南方的各项经济优势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但北方也有优势,比如良好的工业基础,能源资源充沛,未来在一带一路内陆运输的带动下,经济能否再次振兴,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还是那句话,很多事情的发展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我们能够分析得知,有些甚至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呈现,欢迎各位指正交流~

7

1. 自然条件南方优于北方:如气候湿润粮食一年多熟;温度宜居不寒冷;港口特别是运河、内河发达从而物流成本低;

2.南方的海外华侨及华侨资本优势明显,引进项目及资金有先天优势。

3.南方市场化起步早,叠加华侨资金、订单优势及成本优势,取得市场竞争的先机。

4.南方营商环境好于北方,既有自然条件好的因素,也有政府服务能力强的因素。

5.南方城市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在效率、成本、简化商务操作等方面有明显竞争力。

6.北方城市既要善于学习南方的长处,又要善于发掘比较优势,更要创造性开展工作,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取得突破。

8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辉生活辉不同。

2020年第三季度GDP已经出炉,前十北方只有北京,前十五也只有四个城市,作为北方的第二个直辖市天津也掉出了前十,对于如此局面是意料之外也是清理之中的事情。

南北方的差异

北方城市大都以前都是重工业城市,比如东北三省,比如河北城市。流传比较出名的一句就是“中国钢铁看河北,世界钢铁看唐山”,由于重工业城市污染太严重,到了不得不改型之路,在这从重工业转型创新中势必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转型升级成功后势必反超。

而南方的城市大都依靠科技和轻工业,随着科技不断地在进步,近几年更是出现了直线式的飞跃,这样一来带动了更多的科技行业,简直就是坐上了高速的时代列车。

南北方的优势

北方的优势就是能源较多,但这种优势放在以前是优势,放在现在,为了可持续的发展,慢慢放缓了脚步,但一些企业只是放缓了,而没有去思考将来的方向,导致如今一步一步的失去优势,反而成为了劣势,直到现在才醒悟过来开始转型升级,因此GDP一直在下降,排名也在落后。

相对于北方,南方的优势更为突出,靠海的城市有了更多的运输和出口渠道,没有靠海的城市也依托长江这个天然运输通道,连接起来很多城市,最终也走向了海上运输。

同时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这里的水产品丰富,同时也可以一年四季的种植农作物,而北方只能依靠夏天,而且很多地方都是靠天吃饭,收入很不稳定。

南北方的将来

对于北方目前最重要的升级转型,同时寻找更多的选择,争取多打造城市群,形成产业一体化,增加科技产业占比。

而南方继续保持现在的发展趋势,更加紧密的联系长江流域附近的城市,同时也要带动内陆城市,这样一来发展步伐更快,也更为多元化。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9

最近这个话题在网上引起很多人的讨论,全国GDP前十名的城市迎来大洗牌,对比之下,北方城市GDP排名更低,南北经济差距拉大,南方经济越来越强,我觉得原因如下:

1.南方人口比北方更多,南方人口比较密,北方很多地方地广人稀,南方总人口比北方多很多。

2.南方气候更温暖,四季更舒适,更适合常年开厂开工,一年工作总时长可以更高。

3.做外贸行业在南方更适合,因为以前的物流主要是远洋航运为主,在南方设厂,走物流更快。陆路运输占的比例比较小,所以,在北方设厂的比较少。

4.海外华人华侨投资占外商投资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他们祖居地主要来源于南方,所以他们更多地在南方投资设厂。

5.改革开放后的几个特区都是在南方,这是政策引导的。

6.改革开放前经济是内循环为主,重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之后,是内循环和外循环共同发展,外贸占经济很大的一部分,做外贸市场主要是轻工业的消费类产品。轻工业比重工业的产值更高,而轻工业则在南方更多一点。

大家觉得呢?

10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比较多的回答是从区位、地缘政治、气候等阐述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换个角度看:

从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看,北方不缺土地、人口,那么影响的关键变量是资本的形成和再投入。

回顾改革开放40年,南方地区的资本形成表象上看是开放比较早,并赶上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

但实际上南方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先后经历了多次思想大碰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尊重商业精神、尊重企业家精神的环境,比如先后有“蛇口精神”、“温州模式”、“苏南模式”、苏南二次改革(红帽子企业转制),偏北方的有徐州地区的“打破铁饭碗”,南方地区的“大面积招商引资”等。这中间比较核心是FDI流入、产权改革H和民营经济的崛起。

这些先行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实践孕育了一批创业和转型的企业家(非国企经理),叠加入世机遇,在南方地区加快了资本形成并改善了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的改善又进一步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和营商环境的改善,进入了良性循环。

当地区不均衡产生后,资本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和流动。在南方地区逐步发展发达后,低端产业向中西部进行了转移。比如中部安徽、湖北、西部成渝等。这中间比较关键的因素是物流成本(河运发达让长江流域拥有较低的物流成本)。

北方地区在吸收资本方基本依赖于国有资本投入,对民营资本不友好,严重阻碍了资本流入。

比如当年山西煤矿收归国有事件、东北雪地呐喊事件……

北方地区的民营资本形成晚,规模小,近年来,华北地区更是遭遇到“青山绿水”的环保强执法。

在大一统的市场下,南方在经济发展后加大了人才吸引,除户口制约外,劳动力基本全国市场化,北方地区人才和高端毕业生纷纷南迁,找寻机会。

以上导致南北方地区差距越来越大。

理想中的均衡并不存在,在财政转移支付保障下,北方地区体制内就业性价比还是很高,但追求活力和机会的话,还是南方地区要大一些。如果北方对资本的形成和尊重不到位的话,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