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诸葛亮北伐在五丈原安营扎寨,派出魏延率领一支军队挑战司马懿,司马懿是不出战,后来蜀军的军兵辱骂司马懿,司马懿部下要出战,被司马懿呵斥。

于是,诸葛亮派士兵买了套女人穿的衣服和头巾放在一个盒子里,还有一封信,派使者给司马懿送去。使者到了魏营把诸葛亮的礼物送给了司马懿,司马懿命人打开盒子,见里面放的是女人的衣服和头巾,司马懿的部下将军们都被羞辱脸都变红了,司马懿打开书信一看,*大意是你司马懿即为魏国大将军,统领中原的精锐大军,你的军队都装备精良,却不思进取,却龟缩在巢穴里,害怕刀枪箭戟,和女人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还有廉耻心和男子汉的气概,就如约迎战?*司马懿看完心中大怒,却脸上装笑说:*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说:*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司马懿对部下诸将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司马懿通过诸葛亮派来的使者,了解到诸葛亮事必躬亲,呕心沥血,吃的少,睡的少,而且大事小情特别的多,都得自己亲自处理,恐怕劳累过度,不能活的长久了。

最佳贡献者
2

感谢【晓史才能明事】史友邀请!我是安定郡小书生,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俗话说:不怕吃的多,就怕拉的多。

廉颇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晚年受到排挤投奔魏国,后来赵国多次被秦国围困想重新启用廉颇;于是赵王派遣使者前往魏国大梁去慰问廉颇,顺便摸摸底——看廉颇还是否依然可用。不料赵国使者被廉颇仇敌郭开暗中贿赂,可怜的廉颇还不知情,面对使者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被甲上马,表示自己宝刀未老。但使者回来却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饭量还很好,就是和我坐了一会儿拉屎就拉了三回。”赵王认为廉颇老了,从此就绝了重新启用廉颇的想法。

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可见,能吃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身体健康的表现。对于此观点,书生是深为赞同,并坚决贯彻到实践之中。当初第一次上丈母娘家,在吃饭时,书生一改平时只能吃一碗饭的习惯,连续吃了两碗饭;丈母娘看见后,大为满意,从此这门亲事就一锤定音了。

古人认为身体棒不棒,就看是否还能吃的动饭。虽然司马懿从诸葛亮吃饭判断其命不久矣是出自《三国演义》小说演义,在正史中做不得准,但是也有一定科学依据。在古代“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用现在方式折合成大米大概一升约为1.25斤,一斗约为12.5斤。

老将廉颇作为武将一顿饭能吃一斗米、十斤肉,姑且认为古人身体强壮标准就是每顿能吃一斗米吧,所以当司马懿得知诸葛亮每天好几顿饭才不过数升时,就认为诸葛亮饮食跟不上,加之每天大量脑力劳动(夙兴夜寐),从而断定诸葛亮迟早就会被拖垮身体。

3

其实诸葛亮的死因不只是因为他吃的少、并且操劳过度,主要是他早就有顽疾,据现代医学研究与考证,诸葛亮死于骨结核。为什么诸葛亮总是坐在车上,因为他的腿脚不便,别的将帅都骑马,可是他一直坐在车上,证明他这个病早已有之。

如果从王霸之气来说,司马懿绝对要胜过诸葛先生,诸葛亮看似神机妙算,但是他只是战术上的一些小谋略,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手下无可信可用之良将。后来收了一个姜维也只是一个将才,所以司马懿说他"食少事烦,安能久乎"?当他听到此言后说"司马懿知我心也",诸葛亮是明白自己的病情的。

在书中写道、诸葛亮披衣登车,遍巡诸营只觉秋风扑面、彻骨生寒,自此一病不起,星落秋风五丈原。

4

司马懿断定诸葛亮将不久人世是从多方面来论证的。诸葛亮六出岐山,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急于求战,派使者送给司马懿一些女人的脂粉和衣物,借以讽刺司马懿不像男子汉大丈夫所为,不敢出战。

当时司马懿十分淡定,只向使者问了些诸葛亮生活上的琐事,使者说“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司马懿听后就说,诸葛亮不久于人世。司马懿依据为几点:一是食量少。每天仅不过数升。当时的每升是现在的二百毫升,折算成大米重量应为二两多一点。诸葛亮食入量每天或不足一斤。二是操劳过重,凡事不分巨细,都要亲历亲为,罚杖责二十以上时事都必亲自审定,完全是在超负荷工作。三是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当时诸葛亮五十多,在古代已是老年人了,饮食少,休息少,工作负荷重,司马懿根据这几点断定诸葛亮命将不长。


后来实事证明司马懿判断正确,不久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第六次北伐宣告失败。

5



题主所言此事,史书是有记载的,在这里,豹眼不去引经据典证明此事不假,也不去论证司马懿是如何断定诸葛亮将不久于人世的,仅仅说一下诸葛亮这个“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是个啥概念吧。

只要友友们清楚了数升究竟是多少,也就明白诸葛亮活不久的原因了。


数升到底是几升?

有人直接把数升理解为三升,这也没啥大错。

如果说士兵甲每饭食数升,意思就是他饭量很大,数升就是大几升;如果说诸葛亮“日食不过数升”,其意就是饭量很小,数升就是小几升。

可见,数升不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是一个大体数。

当然,“数”可以是具体指“三”,但“三”也是一个模糊的数,不是确指。

这也就是古人说话不太靠谱的地方。

具体到诸葛亮的饭量,不会超过三升,这还是一天的食量。


豹眼之所以这么啰嗦,絮絮叨叨,是因为最近总是看到一些评论,实在是无言以对,借此发泄一下而已。


历史是很复杂的问题,许多人基本的概念都不懂,既不去认真阅读你的文章,又不去查阅史料,就大发感慨,这不是讨论历史问题的态度。

没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就来谈论历史问题,只能是呵呵了哈。


按照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魏晋一升约合今天0.2023公升。

每公升大米约合1.7市斤,三国时三升相当于0.6公升,约现在一市斤稍多一点。


诸葛亮每天就吃一斤米,如果是面食的话,就是四个不大不小的馒头。

早上鸡蛋、牛奶,中午晚上每顿两个馒头,再配点鸡汤、火腿,各种蔬菜,也就可以了哈。这个饭量就很说得过去了哦。




一个军士日定量是多少

据《宋书》记载:

“兵士二万人,岁食米四十八万斛。”

这是说南北朝时期,军队粮食消耗的数量。

古代计量制,一斛是100升;四十八万斛就是4800万升;以此计算,每个士兵标配就是每天6-7升,大约两斤大米多一点。

《宋书》:“兵食七升,忘身赴难。”

只要每个士兵,每天保证了6-7升的定量,他们就会舍生忘死去战斗。

这么看来,诸葛亮每天三升左右的食量还是可以的,毕竟一个老同志,吃不了那么多,而且是文官不是武将。


但问题是6-7升的定量,一个士兵能吃饱吗?

豹眼认为,放开肚子吃,一顿饭差不多也需要这个数。

理由是:

第一,不当兵的老百姓,恐怕一天也没有一升的粮食可以满足;

第二,吃不饱但起码饿不着,比普通百姓的情况好多了;

第三,年均如此,不打仗的时候肯定不会是这个定量。

第四,之所以大战之前,总会让士兵饱餐一顿以提高战斗力,也就说明平时是不管饱的。


古时候的情况难以想象,就抗日战争时期的情况,足以说明问题。国军好一些,但不是天天吃饱饭,八路军的情况就困难多了;日本人在抗战后期,给养也是很困难。

由此推断,士兵每天6-7升的定量是吃不饱的。因为除了这点粮食,没有任何其他的副食做补充,肚子里没有油水,饭量就更大。

记得小时候,那还是生产队,秋收秋种最累的时候,改善伙食,每个整劳力都是三斤共十二个馒头配咸菜,没有人吃不完。我姑是半劳力,分给十个,剩了两个,问我叔还吃不吃。我叔说吃也行,又吃了两个,看样子再给几个也吃得下。

如果有不信的友友,就回去问问老人们,让他们给补上这一课吧。


这么看来,诸葛亮这个饭量的确是很小的。




古人的饭量有多大?

《魏书·阚骃传》记载:

性能多食,一饭至三升乃饱。

阚骃,甘肃敦煌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地理学家、经学家。家境贫寒,时常吃不饱饭,而且特别能吃,一顿饭需要三升才饱。

这是一个文职官吏的饭量,但豹眼认为这个三升,未必就是指一个确定的数量,而是指多数,是数升之意。

有意思的是,从网上可以看到,许多文章直接说得是阚骃顿食三斗,而且核算出是二十斤左右。这就有些扯淡了哈。


现在,日本人木下佑香,号称世界第一大胃王,三分二十秒之内,吃完了八斤炒面。你给她三个小时的时间,她能吃上二十斤吗?

据说她的胃比正常人大了六十六倍,如果把她的胃填饱,她的肚子能容得下吗?

所以,有些数据也就是看看热闹罢了,不能深究。


这么看,阚骃能够吃得下二十斤米吗?这些数据还有没有真假哦?

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史书,尽信书不如无书哦。





事多饭少岂能活得长久?

吃得少,营养跟得上也行哦,看看诸葛亮能吃啥。

汉朝之前,除了吃点粮食,啥也没有。

与之相比,汉朝时期军队的生活上了一个档次,士兵可以配上用豆子和小麦发酵而成的酱,按照十石粮二斗酱的比例供给。

战斗之前,一般会以粟蘸酱食用,其营养可想而知。

诸葛亮贵为丞相,自然不会只有这些,但能好到哪里去呢?


汉中之战,都清楚曹操有个“鸡肋”事件的典故,这就说明曹操不仅能喝鸡汤,也能吃上鸡肉。

人家曹操家大业大,高级将领们都有爵位,待遇自然要好,后勤保障也好一些。除了能吃饱肚子,将领还可能有一些肉食、蔬菜之类的食品。

诸葛亮北伐,屡屡因粮尽而撤军。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副食补充呢?

将士们都吃不饱,丞相不会自己开小灶吧?

这就好比国共两党的情况,老蒋的部下都在胡吃海喝,老蒋自然能吃得好一些。但八路军战士饿着肚子在打仗,不必说延安没有条件,即便有条件,这让延安的领袖们咋能吃得下去呢?

如果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话,谁还会替你卖命呢?


豹眼判断,贵为丞相的诸葛亮,其生活也是非常俭朴的,不会单独给自己开小灶。也就是说,诸葛亮除了每天那些食粮之外,不会有更多的副食品享用。

一般情况,只有食粮没有副食,人的饭量是越来越大,诸葛亮吃这么一点东西的确是很少。

因此,事多食少的诸葛亮是难以承担如此繁重的工作,不久于人世也在预料之中。

不要说司马懿,就是一个普通人也会看出这个情况的。

司马懿断定诸葛亮不久将死,毫无神奇之处,就是一个普通的认知。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6

第六次北伐是诸葛亮人生的最后一次表演。

一开始,蜀军进展的比较顺利,诸葛亮用诱敌之法,成功将司马懿父子三人引入了上方谷,之后点燃了预先埋置的火药以及易燃之物,霎时间火光冲天,司马懿困在火势之中,头发眉毛都烧着了。


诸葛亮眼看司马懿要烧死了,仰天长笑,哈哈哈,此番司马懿死翘翘了。

话音刚落,诸葛亮脸上忽然滴了一滴水珠,诸葛亮摸了一下,咦,水珠!接着又滴了数滴,半分钟之后,瓢泼大雨倾泻而下,不一会儿,浇灭了上方谷的大火,司马懿大叫一声,“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谢老天救命”,之后带着残兵冲了出去。

诸葛亮长叹一声,哎!今天出门忘了看天气预报了!

之后,司马懿便龟缩在军寨之中,任蜀军骂他祖宗十八代,也坚决不出来了,司马懿当起了缩头乌龟。

这下子该诸葛亮着急了,他远道而来,粮草有限,多呆一天,就多耗一天粮草,眼看再过几周,就没粮草了。这都已经五出祁山了,次次无功而返,这次再空着手回去,实在无颜见江东父老啊!


诸葛亮决定刺激一下司马懿,他特意缝了一件女仆装,粉红色的,之后派了一个使者送了过去。

使者提心吊胆地去了之后,哆哆嗦嗦地把礼物拿了出来,司马懿看了之后,眼睛一亮,这诸葛亮玩的哪一出啊,一寻思,司马懿明白了,诸葛亮这是要激怒我呢!可我偏不生气!

司马懿把女仆装穿在了身上,大小正合适,他转了一圈,问使者好看不好看。

使者吓得大气不敢出,担心司马懿一发火,把他给剁了。哪知道,司马懿并没生气,似乎很满意这件礼物,使者这才放下心来。

这时候,司马懿找使者聊起天来:“孔明最近衣食起居如何啊?”


使者叹了口气,说道:

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

这个使者是不合格的,一点保密意识都没有,主帅饮食起居属于军事机密,绝对不能外泄,诸葛亮派此人出使,实属用人不当。

司马懿听了之后,笑着对诸将说:

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使者被司马懿彻底利用了,使者一则暴露了诸葛亮吃得少,二则暴露了诸葛亮身心俱疲。这两点一下子被司马懿抓住了,司马懿利用这一点,安抚了魏军蠢蠢欲动的心。


本来,魏军对司马懿很不满,认为司马懿是个胆小鬼,蜀军整天在寨外挑衅,什么污言秽语都骂了,魏军心中那个气啊,恨不得冲出去杀一阵,但司马懿知道如果冲出去,就中了诸葛亮之计了,于是下了死命令,不许出战。

然而,魏军群情激愤,军心躁动,司马懿尽力安抚,收效甚微。恰在这时候,使者来了,还透露了诸葛亮的饮食起居情况,司马懿一听大喜,赶忙利用这个大做文章,劝诸将道:

“诸葛亮年龄不小了,吃的又少,干活又多,估计活不了几天了!”

司马懿言外之意是,等诸葛亮死了,军心动摇之时,咱们全军出击,毕其功于一役,岂不更好?


所以说,司马懿不是什么神仙,也不会算命,他并不知道诸葛亮什么时候死。吃的少干活多就一定会死吗?不一定吧!

然而几天之后,诸葛亮真的死了,只能说,又被司马懿蒙准了一次!

7

诸葛亮每天只能进食大米一斤,司马懿却据此判断他即将不久于人世,这件事情在史料《三国志》中确实有记载:

魏氏春秋曰:亮使至,问其寝食及事之繁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宣王曰下:“亮将死矣”。

既然这件事情并非子虚乌有,而是确有其事,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地推敲一番为什么司马懿会这样说。



一、司马懿做出判断的依据并非仅仅只是诸葛亮吃的少。

在司马懿做出:“亮将死矣”的重大论断前,除了说诸葛亮吃得少之外,还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这句话就揭示了司马懿说这句话的又一个重大依据:诸葛亮事必躬亲,干的事情也特别多!

当时蜀军的兵力虽然不像演义中说的那样动不动就三四十万,但是好歹数万人肯定是有的,而处罚在二十杖军棍以上的事诸葛亮都要亲自来处理,他每天要处理的军务之多,肩上的担子之重也就可想而知了。

更何况诸葛亮素来倡导依法治国,主张军纪严明(从挥泪斩马谡就可见一斑了),所以他的处罚肯定也会相应地比魏军更重,说不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就能挨个几十军棍,这样一来他要干的事情能不多吗?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但是诸葛亮却硬要强行苦苦支撑,无限制地透支自己的身体,逆势而为,其结果必然只能是过早地离开人世(就好比是一堆柴火摆在那里,慢慢来加柴不温不火的本来是可以烧到天亮的,结果你硬要一次把柴都加到火上去,柴禾不就一次就烧光了?)



在这里我想最好用来举证的例子莫过于清朝的雍正皇帝了,不管历史对雍正个人性格的评价如何,他在朝廷政务上的勤奋却是毋庸置疑的(他不像康熙乾隆那样木兰秋狝,也没有下过江南,在为十三年一直宅在京城处理政务,甚至连每天的睡眠时间都只有三四个小时),几乎可以说在中国数千年王朝史上的数百明皇帝中都找不出几位来,因此才有了“朝乾夕惕”、“以勤先天下”的中肯评语。

但是也正是因为他太过勤奋,几乎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掏空了自己的身体这才导致他仅仅五十多岁就撒手人寰。不然凭他儿子乾隆活了快90岁的优秀长寿基因来看,雍正作为他的父亲活个六七十岁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二、诸葛亮确实吃的很少。

虽然《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在当时仍然可以“食饭数升”(原文是“不至数升”,具体是多少也不清楚,这里就假设他还可以吃进去数升),但是这个数字相较于当时的人来说依然很小(秦汉时期一升大约是180到220毫升,折算下来诸葛亮每天也就能吃个小几两)。

这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生活水平低下,菜里油水少,人们主要只能通过吃饭来补充体力;而且古时候男人要干的力气活很多,消耗的体力也很大,所以吃进去的饭就要更多了(一般来说那时候的成年男性平均下来每天吃个两三斤饭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所以两相对比就可以看出来诸葛亮的食量确实特别的小。



正是因为以上两点的存在,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吃的这么少的时候才有这样一句感慨:“食少事烦,岂能长久?”,其言下之意就是说:“诸葛亮,你吃的比老鼠少,干得比黄牛还多,你还能坚持几天?”

三、食量是古人评价身体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古人不知道为何会有这样的偏见,认为人吃进去的多身体就一定倍棒(也许这就是“能吃是福”的出处吧)。战国末期的名将廉颇就为了再次出山,就想要在使者面前展示自己宝刀未老,风采依旧,因此故意在他面前表现出自己超乎常人的食量:

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同“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实别说是千年之前的古人,即便是现在生活在农村的老人,现在他们中的很多都仍然拿食量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个人身体的健康程度,所以一般来说他们这些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不吃它个两大碗饭是不会罢休的。

四、司马懿可能在用计,想要以此扰乱蜀军君心。

大家不要忘了,这个时候司马懿和诸葛亮仍然是敌我两方,他们分别代表的是魏国和蜀国这两个利益集团,因此即便这两人私下里真的是英雄相惜,但是在这两军阵前,他们也只能把个人情感暂且抛诸脑后,双方目前仍然是视同水火,有你没我。

此前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曾经用过反间计让曹睿疑心司马懿,同样司马懿也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回敬了诸葛亮一道反间计,利用苟安摆了诸葛亮一回,而且收效还不错,刘禅在得到诸葛亮怀有异心的情报后立马就急召他回了成都,结果使诸葛亮的北伐大计被迫中断。

我想司马懿现在在军营里说诸葛亮活不久这种话也很有可能是在故技重施,一方面动摇蜀军军心,让他们漏出破绽,另一方面也是在给魏军打气,告诉他们诸葛亮已经是秋后的蚂蚱活不了几天了,胜利已经就快要到来了。



可以说司马懿此举可以收到扰乱蜀军军心和巩固魏军士气这么两个功效,真可以说得上是一石二鸟,司马懿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老练也就由此可以展现的淋漓尽致了。

其实不管司马懿说出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亦或是他此举的目的如何,他与诸葛亮对决的结果早已在慢慢历史长河中分明了:司马懿用他的坚韧与等待拖死了诸葛亮的,换来了魏军的胜利。

(文/历史漫谈君·晓史亦明事)

8

“食米数升”,相信绝大多数朋友的第一感觉是觉得诸葛亮每天吃的饭还不少,既然能吃,那么司马懿为何还断定诸葛亮将不久于人世呢?莫非此事是无中生有?其实不然,此事还真不是杜撰,多部史书对于此事都有记载,其中《晋书·宣帝纪》中是这样写的:

“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这里给我们明确了一个数目,其中说到诸葛亮一天吃的米大概是“三四升”。以我们现在对“升”的认识来说,我们知道一升水的重量是一千克,即两斤,而米的密度比水大,那么一升米怎么说也比两斤重,那么日进三四升米,岂不是每天光吃饭都不下七八斤了,这其实真的很能吃了。这样来看,那么司马懿的话有错吗?没错,既然司马懿的话没错,那问题出在哪了呢?其实这问题就出在我们对“升”的理解上,因为三国时期所说的“升”与我们现在的“升”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那么诸葛亮“日进三四升米”究竟是多少呢?说出来你可能真不敢相信。

三国时期的三四升米,量或不足一斤

三国时期的三四升米究竟有多少?这里我们不妨参考汉代的计量方式来进行估算,据《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史》研究表明,汉代一石米的重量是27斤,一石又为十斗,而一斗为十升,也就是说汉代一斗米的重量仅0.27斤。诸葛亮一天吃三四升米,也就是说当时诸葛亮一天只不过吃了0.81~1.08斤米而已,这么少的分量,相信大家都清楚,这是远远不能满足一个成年男性所需求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司马懿断言诸葛亮将不久于人世一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期间,此次北伐诸葛亮于公元234年二月起兵,经过一个多月长途跋涉翻越秦岭后与司马懿对峙于斜水,后双方之间展开交锋,从从争夺北原,到强渡斜水,蜀国一直处于一种强有力的攻势状态,而魏国一方尽管兵力、后方支援都要优于蜀国,但却一直陷入消极防守,可见诸葛亮用兵确有过人之处。

后来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峙于五丈原,由于司马懿一直坚守不战,故诸葛亮遣使前往司马懿军营送司马懿女人衣服试图激怒司马懿与之一战,由此有了后来司马懿与蜀使的谈话。从与蜀使的交谈中,司马懿深知诸葛亮对于军中之事基本都是亲力亲为【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而身处高压之下的诸葛亮又不能给自己很好的补给,故料到诸葛亮将不久人世。

公元234年十月,诸葛亮为“兴复汉室”耗尽了最后一口气,于五丈原病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此结局,实在令人叹惜。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9

首先我们明确一点,这事儿不是罗贯中瞎编的,也不是《三国志》写的,而是在南朝学者裴松之给正史《三国志》做的注释中提到的:

《魏氏春秋》曰:亮使至,问其寝食及事之繁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噉食不至数升。”宣王曰:“亮将死矣”。

这里的《魏氏春秋》,是东晋史学家孙盛所著,裴松之把这段放在了《三国志》涉及诸葛亮和司马懿渭水交兵的那部分里。


《魏氏春秋》的这条记载是否可信呢?不好说,这部书的全本早已散佚,也就是压根找不到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都是别人引用它的。但是北宋司马光修撰《资治通鉴》时,也用了这条记载,我们就认为这段对话是真实的吧。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身体状态的确很不好,后来也确实病逝于军中。司马懿审时度势,不与蜀军交战,本意是要拖到蜀军粮尽。因为蜀道难,从成都平原往蜀军所在的关中地区转运粮食,需要穿越秦岭山脉,很费人工,路上消耗的粮食也不少,故而好几次北伐都是因为粮食吃完了而不得不撤退。

因此,司马懿用了龟缩大法,哪怕被送来女人衣服羞辱,也坚守不出。上天眷顾司马氏,这次居然耗死了诸葛亮。

从《魏氏春秋》的原话里我们看出,司马懿之所以推测诸葛亮命不久矣,不仅仅是因为他吃得少,还因为他太认真。“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这条不由得让答主想到了秦始皇的工作劲头。秦始皇作为皇帝,养尊处优,这样消耗身体都受不了,何况诸葛亮一把年纪,还在前线呢?

本身作为统帅,不需要操心这些具体的事务,但是诸葛亮过于认真,需要责打20以上的处罚,他都要亲自审核一下,身体怎么能持久?

再来说说吃饭。原文为“所噉食不至数升”,并未说明是米,总之就是每天吃的食物不过几升。今天的一升为1000毫升,一瓶常规的可乐是500毫升,按照今天的量来看,吃的的确不算少了。

可是汉代的单位跟今天不一样啊。汉代的标准一升为200毫升,只有今天的五分之一。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王莽时期发布的标准量器,铜方斗。其容积为1940毫升,当时1斗=10升,换算下来,一升也就是194毫升,接近200毫升。


所以按照这个来算,诸葛亮哪怕一天吃5升食物,也才相当于今天的1000毫升,何况他未必能够吃5升呢?

综上,诸葛亮在渭水交兵期间,每天的食量确实不大,再加上工作过于劳累,导致身体状况迅速恶化。

10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汉代的度量衡和现在的单位是不一样的。

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即24铢为1两,16两为一斤,30斤为1钧,128斤为1石(dan)。黍米的大小不一,如果再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是不准确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来准确的测量。目前保存在北京博物馆的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农业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衡重器具,实际称重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

容量单位《汉书.律历书》记载,

千二百黍实其龠,合之处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也就是说,1200个黍米的体积是1龠,2龠是1合,10合为1升,10升为1斗10斗为1斛。因为重量和体积都是用黍米作为计算单位,我们换算一下便可以知道1升米大约相当于汉两10两,折合现在约160g左右。

《晋书.帝纪第一》记载:

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亮其能久乎!”竟如其言。

三四升米大约相当于现在1斤米,每天吃1斤米,算得上少吗?500g生大米可以提供约1800大卡热量,500克米饭可以提供约600大卡热量。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膳食能量摄入参考量,成年男子轻中体力劳动者每日需要能量为2400一2700大卡。

根据司马懿与使者谈话内容的推断,诸葛亮应该每日食用的是500g米饭,而不是500g生大米但即使是580g生米煮成的米饭,对于诸葛亮的工作量也是偏少的。所以,司马懿得出这个结论应该不是信口开河。

当然有人会说,除了米还有水果,蔬菜和肉类啊,怎么可能吃不饱呢?鉴于当时的生活条件,司马懿的问话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要么是肉类等摄入较少,要么就是虚指,所谓食米代指所有饭量。不管怎么说,司马懿表现的很惊讶,说明诸葛亮吃的确实很少。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