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时期,荆州非常出名,围绕着荆州发生了许多的故事,魏蜀吴三家也在荆州展开了数十年的激战、争夺。不过关于荆州,在蜀汉内部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以诸葛亮为代表的人认为蜀汉必须占领荆州,才有机会夺取天下,以庞统为代表的人却认为荆州是四战之地,要不得,到底他们谁说得对呢?谁更高明呢?

诸葛亮主张占荆州

关于诸葛亮主张占荆州这个事,在隆中对就已经提出来了,当时的刘备还只是刘表的手下。不过,刘备倒是完全赞同诸葛亮的意见,最终也确实是以荆州为大本营,开始的四方扩张。刘表死后,其子刘琮继位,直接投降了曹操,刘备只能联合孙权一同抵抗曹操,最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击败曹操后,刘备和孙权开始反攻,刘备趁机拿下了荆州四郡。

按照隆中对的策略,刘备需要全据荆州并图谋益州,不过刘备现在占领的荆州四郡太过于偏僻,一无法直面曹操,二无法走水路直入益州,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借荆州”的故事。

当时的孙权其实也是非常的无奈,南郡是他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本不想借给刘备,可是当时虽然曹操兵败赤壁,但是他的实力仍在,对东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于是为了拉拢刘备,让刘备直面曹操,替东吴分担压力,孙权便决定将南郡借给了刘备。而得到南郡的刘备,羽翼逐渐丰满,开始了对益州的谋划。

实话说,此时此刻,荆州对于刘备来说,就是他的大本营,他的兵马钱粮都是由荆州提供,正是因为刘备占领了荆州,他才有机会拿下益州,夺取汉中,形成与魏、吴两国的鼎足之势。可以说荆州在刘备的崛起路上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不过所谓成也荆州,败也荆州,刘备虽然是凭借荆州起家的,最终也是因为荆州而变得落魄的。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原本战役非常顺利,关羽打的曹军丢盔弃甲,连于禁的七军都被关羽给团灭了,整个曹魏震动,曹操都被吓得差点迁都。可就在这种大好机会面前,孙权不仅没有和关羽夹击曹操,反而是联合曹操,从背后偷袭了关羽的荆州,最终荆州被夺,关羽身死,蜀汉震动。

刘备气愤于荆州的丢失、关羽的去世,于是怒而兴兵,讨伐东吴。结果在夷陵一战中,刘备被陆逊击败,蜀汉精锐损失殆尽,大批人才陨落,使得蜀汉各地人心惶惶。之后不久,刘备又病逝,最弱小的蜀汉更是雪上加霜。

很多人说,如果当初听从庞统的主张,放弃荆州,就不会有关羽之死,夷陵之败,蜀汉精兵合于一处将有更大的机会。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这就得说到庞统的主张了。

庞统主张不要荆州

关于庞统主张不要荆州,主要来自于这份记载。

三国志:“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庞统认为荆州比较残破,且东有孙权,北有曹操,很难做到和他们鼎足,事实也证明了,似乎庞统的看法是正确的,魏蜀吴三家对于荆州都是必得之势。关羽攻打曹操的时候,孙权就趁机出兵偷袭荆州了。不过事实上三家对于荆州的态度,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关羽出征,其实也是知道孙权对荆州怀有不轨之心的,所以他花费了数年的时间营造坚城和烽火台,目的就是预防抵抗东吴的入侵,按照关羽的计划,荆州本来是不容易丢失的。江陵、公安二城,非常坚固,难以攻克,可是令关羽没想到的是,糜芳傅士仁竟然会不战而降,其实这也是三国的未解之谜,毕竟这二人可是刘备的老部下了,经历过战争的考验的!

再说到假如不要荆州,刘备集团的发展会如何?事实上,刘备去世后,不就是没有了荆州吗?蜀汉军队虽然可以集中兵力攻击曹魏,但是曹魏军队也是可以集中防守啊?诸葛亮数次北伐,为何没能击败曹军,难道是因为军队不足吗?要知道诸葛亮可是经常压着曹军打,使得曹军只敢龟孙营地,不敢正面接战的。

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失败,最大的问题便是粮草!蜀道太难走了,粮草非常不好运送,诸葛亮这点兵马的粮草都不好保证,真要按庞统的想法,所有军队从汉中出发进攻曹操,怕不用曹军打,蜀汉自己就会因为粮草,崩溃退兵。

总的来看,按照诸葛亮的主张,从益州、荆州两地同时出兵北伐,胜算更大。而如果按照庞统的主张,放弃荆州,只从益州出发北伐,很难有机会击败曹军,首先蜀军在大方向上只有一路,曹军可以全力抵挡,其次这么多军队出发,粮草难以维持,最终也很难成功。当初的刘备估计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拼命想要拿到荆州!

结语

从诸葛亮和庞统的主张来看,2人水平高下立判,很明显诸葛亮更胜一筹。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实施,刘备才有机会一争天下。事实上,庞统和法正一样,还是比较适合具体的军事谋略,在大的战略问题上比诸葛亮还是差了一点。

最佳贡献者
2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刘备在隆中见到诸葛亮,便有了隆中对。

诸葛亮在隆中对刘备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庞统与刘备交谈,建议刘备放弃荆州,占领益州。

庞统对刘备说:“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孙车骑,北有曹操,难以得志。今益州户口百万,土沃财富,诚得以为资,大业可成也!”

诸葛亮与庞统都是天下难得的人才,曾有人对刘备说,这两个人只要获得一人的辅佐,就可以匡扶天下,现在这两人的主张完全相反,谁的主张更高明呢?

对于这个问题,山野老人从三个方面简单谈谈看法:

一,两人的着眼点不同。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面对天下,为刘备做长远规划。

庞统是面对益州,为刘备分析占领益州的重要性。

前者是面对未来,谈长远规划。

后者是面对现实,谈具体策略。

正因为诸葛亮与庞统是面对的是不同的问题发表看法,着眼点不同,要比较这两人的主张谁更高明,只能说不好评判!

二,庞统略高一筹。

如果一定要比较出谁更高明,只能说庞统略胜一筹。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庞统所说的是现实问题,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确切地说,更有针对性、更有紧迫感,具有现实意义。

庞统对荆州与益州进行了比较:

荆州已经没有利用的价值了,因为连年战争,将荆州原本有的优势,已经消耗殆净。

其次,荆州处于孙吴与曹魏的包围之中,处境很危险。

益州由于偏僻,远离中心,远离战争的旋涡,相对荆州来说,是一块净土。

益州具有两个优势,一是人口多;二是物产丰富,这是完成大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庞统这段话既说明了占领益州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放弃荆州的原由。

庞统的主张之所以比诸葛亮高明,是因为庞统着重解决当前的生存问题;诸葛亮着重解决的未来发展问题。

如果当前的生存问题不能解决,谈何未来发展呢?

从这个角度看,庞统的主张比诸葛亮高明!

三,实践证明庞统是对的。

实践证明庞统是正确的。

庞统说,荆州东面有孙权的威胁,背面有曹魏的威胁。

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刘备花尽心思占有荆州后,就与东面的孙权麻烦不断,最后不但丢了荆州,还搭上了关羽的性命。刘备还遭遇陆逊火烧七百里,落得白帝城托孤的悲惨下场,要不是当年庞统反复劝谏刘备西进占领益州,或许更加悲惨!

综上所述,尽管诸葛亮的名声很大,智谋也比庞统高明。但在这一点上庞统的主张要比诸葛亮略胜一筹。

3

诸葛亮主张“攻”,庞统主张“守”,荆州作为三国时期重要据点,无论哪一方势力都想取之而后快,二者自然会在荆州的归属权有所分歧。

在诸葛亮看来,夺取荆州便占领了主动权。荆州物资确实不怎么样,但是四通八达,蜀国的粮食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进来作为保障。

以荆州作为据点,进可攻,退可守,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说对吴、魏两国起到了牵扯和制衡的作用。

在庞统看来,荆州四通八达意味着腹背受敌,更大的机会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尽管有蜀国的资源输送,但毕竟自身资源不足,一旦源头被断,荆州便是拱手相让。

事实证明,诸葛亮和庞统都是对的。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正是以荆州作为大本营;但是随后吴、魏联合计策,利用关羽大意的弱点,夺取了荆州,除掉了蜀国大将。蜀国被迫退防,三国之势也算正式形成了。

作为重要据点,占领荆州本来对蜀国拓展疆土有很大的帮助,可是期间总有纰漏,关羽就是一个变数,就和诸葛亮北伐时期,守住街亭就能获得胜利,可是又出了马谡这个纸上谈兵的“将军”。

诸葛亮和庞统无论对错,事实也已经发生了。吴国之所以这么痛恨刘备是因为这个荆州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借”来的,这也算是蜀国作茧自缚吧!

4

庞统没有说过荆州要不得。

《九州春秋》曰: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遂行。

庞统只是认为荆州经过赤壁之战、南郡之战后,已经打废了,人物殆尽,又是个四战之地,在荆州不好发展壮大,需要拿下沃野千里的益州。

庞统是在建议刘备取益州,什么时候说过荆州不要了?刘备这时候益州都没到手,是该讨论荆州要不要的时候吗?

庞统只是认为荆州不能作为刘备的根基,需要把益州拿到手,作为大本营。所以指出荆州的短处,劝刘备取益州,刘备同意后,庞统接着再向刘备取益州的方法。

至于荆州要不要的问题,怎么可能在这时候讨论?至少也得要把益州拿到手之后吧。

诸葛亮的《隆中对》,也是建议刘备拿下荆州和益州,并且以益州作为大本营。这时候的荆州在刘表的治下,还是非常富有的,在群雄割据年代并没有遭受多大的战乱,天下很多名士都跑到荆州避难。这时候的荆州还没有荒残,而且人才济济。

荆州因为遭遇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打残了,就不要荆州了,后来益州又经历刘备平蜀之战和汉中之战,也差不多废了,难道益州也不要了?

庞统与诸葛亮的想法并没有矛盾。庞统说荆州不好,只是说荆州经历战乱,元气大伤,不能当做大本营,建议刘备取益州。诸葛亮说荆州时,荆州还没遭受战乱,非常富强。即使这样,诸葛亮也是建议刘备以益州为大本营,荆州留个大将。

庞统这时候只是在执行诸葛亮的战略中的取益州这部分。两人的主张是完全一样的,不存在谁比谁高明。

荆州到底有多重要,看看蜀汉的结果就知道了。蜀汉盛极而衰,开始走下坡路就是从丢荆州开始的。不是因为死了关羽,而是因为丢了荆州。关羽死的时候都近60岁了,就算不战死,还能活几年?

蜀汉自从丢了荆州,就没打过战略上的胜仗。刘备东征孙权,夷陵大败,诸葛亮北伐,徒劳无功。如果只想偏安一隅,称霸一方,荆州似乎没那么重要。但是想北伐中原,图谋天下,荆州的战略地位就极其重要了,即使只有荆州三郡,也不能舍弃。

益州易守难攻,但是要打出去,也是一样的。陆逊在出川山路外把要地一堵,刘备就出不去了。即使陆逊没发现刘备的破绽,刘备的结果也好不到哪去。诸葛亮北伐,大部分都是因粮草不济而退兵。曹操汉中退兵,也是粮草问题。钟会伐蜀,粮草也出了问题,要不是邓艾成功偷渡阴平,灭了蜀汉,钟会也只能退兵。

以魏国的国力打进蜀中都会有粮草问题,益州这么点国力想杀出益州,结果可想而知。没有荆州的蜀汉,对手只需要在出口据险而守,根本就出不去,除非对手是诸葛瞻那样的水平,或许才有机会。可蜀汉的对手偏偏是陆逊、曹真、司马懿这样牛人。

荆州虽然东有孙权,北有曹操,交通便利,不好防守。但是一旦有了实力,从荆州出兵,无论北伐还是东征,都很方便。特别是荆州离许昌、洛阳都不算远,北伐可以让曹操感受到明显的威胁。所以关羽带着几万人马北伐,缺兵少粮的,依然能打出威震华夏的威名。

吕蒙偷袭荆州,也是因为荆州的位置。关羽的荆州三郡在东吴地盘上游,刘备、关羽都是有野心之人,吕蒙也是感受到了危机,才先下手为强。对手越是重视的地方,越说明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只要蜀汉想平定天下,荆州就绝对不是累赘。

如果蜀汉有荆州,把汉中、荆州搞成前方军事基地,益州作为大后方,为前方足兵足食不好吗?至于怎么争天下,那是战略上的问题。要是有个正确的战略,从荆州出兵比从益州出兵不知要方便多少。

关羽失荆州不是因为他没能力守住荆州,是曹操把曹仁派到樊城去打关羽的,结果曹仁反而被关羽打得灰头土脸。

如果关羽在水淹七军后就回师荆州,荆州就丢不了。当然这是上帝视角。绝大部分人在关羽那个位置上,取得那么大的战果,还有那么多地方响应,哪还会想到回师守荆州。要是换成我,别说打樊城了,一鼓作气打到许昌的心都有了。

自古大部分人,最终都是败给了人性。我觉得蜀汉丢荆州,也是败给了人性。刘备打赢汉中之战,飘了,不排除整个蜀汉集团,包括诸葛亮也飘了,所以忽视了孙权的危害,轻视了荆州的防守。关羽打败于禁,也膨胀了,不把陆逊、曹仁放在眼里,继续打樊城。蜀汉因此丢了荆州,开始走下坡路。

蜀汉如果不在观念上出问题,重视孙权,明白孙刘联盟的重要性,荆州是完全有能力守住的。荆州只要守住并发展起来,对蜀汉争夺天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至少不会窝在益州出不来。

5

本质上来说实际上是二者的战略定位不同,庞统定位于三足鼎立便已达到目标,龟缩蜀地,易守难攻、偏安一隅足矣,而荆州之地两面受敌,易攻难守,则成为其战略中必须放弃的地区。而诸葛亮的战略目标则是三足鼎立之势成后,再谋求恢复汉室江山,则荆州之地就成为东出东吴北上曹魏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兵源地和最重要的粮草补给基地,蜀中则是战略大后方和北伐曹魏的西路军,从这个意义上说荆州的战略地位就相当重要了。荆州的丢失打乱了诸葛亮的整个战略部署,所以诸葛亮后来的北伐屡次以失败而告终就不足为奇了,试想如果蜀汉北伐,东西两路并进,是什么样的战略格局?荆州的丢失已经为蜀汉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想必诸葛亮是非常明白的,最终他其实也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报答玄德公的知遇之恩罢了。顺便说一句,刘备势弱,为何诸葛亮还要追随?就是因为他们的战略目标高度一致,刘备之所以三顾茅庐才请到诸葛亮,不过是诸葛亮在考察其战略决心和为人的手段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庞统不被刘备所喜爱也就很好理解了。

6

如果想得天下,有荆州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胜算更大。隆中对时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是战略全局通盘考量的军事部署,从荆州出发和汉中出发,两路出兵,但有个前提是联吴抗曹,诸葛亮的整体布局完全没有错,只是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刚愎自用的关羽丢了荆州。关羽只能为将不能为帅,根本就没有全局观,大局观,既不联吴还独自抗曹,小战役的胜利导致大战略的失败。

偏居一隅的思想可以放弃荆州,只需严防死守入川关口,基本上可保无虑,只是这种情况下,假以时日将帅更替,或老死或病故边关武备松弛外敌有可胜之机,一样遭灭亡。所以后来才有诸葛亮和姜维不断北伐,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其实诸葛亮心里很清楚,以蜀国国力根本就打不赢曹魏,所谓进攻只是一种防备而已,才有魏延提的子午谷出兵被诸葛亮否定,就你那点人马能赢天下,简直是笑话,除非曹魏已经腐败无能之极,或者民声怨道之深这显然不是当时的实际状况。

所以,作为全局看诸葛亮高一些,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只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7

谢谢邀请

从历史上来看 庞统高明 三国正史是从东吴收回荆州开始算起的 其一是三国才取得平衡 其二川地和荆州不但道路难行 文化也很不一样 现在都是这样的

8

荆州钱粮充足,人才济济,又是四战之地。蜀汉要统一中原,兴复汉室,荆州是要力保不失的。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准确点说是曹仁先入侵荆州,关羽反击得手,并利用荆州水军的优势,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一时天下震动。眼看襄阳,樊城唾手可得,曹仁也打算放弃了。可偏偏出了个满庞,他劝曹仁必须死守,否则,洛阳和许昌就失去屏障,会直接暴露在关羽的兵锋之下。曹仁这才拼死抵抗,使关羽失去了一举成功的机会。

而蜀汉失去荆州之后,人口和钱粮损失很大一部分不说,从此失去威胁曹魏的前进基地。此后,无论是诸葛亮的六出祁山,还是姜维的九伐中原,都难以构成对曹魏的致命威胁。

诸葛亮和庞统的战略眼光,通过荆州的得失对曹魏和蜀汉的影响,两人的战略水平就高下立判。

9

都对,二人的战略方向不同,诸葛亮的最终志向是统一华夏。庞统的志向是三分天下可以立足即可。战略目标的不同决定了荆州的取舍角度。

10

很难说谁的主张更高明,都有败招,关键看战略目标和形式变化,庞统的主张稍微符合实际一点。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长形。我有高招,强于诸葛亮和庞统。如果我是刘备,应该在打败曹操拥有汉中时,以蜀地天堑,曹操退兵一时打不进来,也无力无心再打的大好形式下,应该及时改变战略目标,小兵团(魏延为主将)坚守汉中,刘备自己亲率主力大兵团顺江东出荆州,汇合关羽,留下诸葛亮治理蜀地为后方基地,以荆州为前方基地,先弱后强,先消灭东吴,统一南方,然后再图谋北方曹魏,一统天下。

可惜汉中战役结束后,刘备没有及时更改战略目标,迟疑不前,让东吴闻到灭亡的危险,先下手为强,消灭关羽的荆州集团,占领荆州,解除东吴亡国的祸端。

如果刘备坚持诸葛亮连孙抗曹,先强后弱,先不说这是个败招,最起码应该放弃荆州,收缩主力到蜀地,学高祖,待天下有变,兵出三秦。荆州是四战之地,谁也守不住,反而拖累自己,不如放弃。但是庞统这个方案比诸葛亮的方案强,实施没有什么胜算。重复刘邦的战略是错误的,先不说战略意图天下皆知,没有出其不意,高祖面对的是分裂的三秦加长江以北心怀异志的诸侯王和政治能力很弱的项羽,政治极不稳定,而刘备面对的是统一的三秦和稳固长江以北,一世雄主曹操,政治极稳定。时势变了,刘备诸葛亮的战略不变,刻舟求剑,怎么能成功。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