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终南山是古城西安的天然屏障,可以说是我们西安的父亲山。目前,足足超过5000名隐士在此地归隐,过着“开门见山”的惬意生活。隐士为什么喜欢终南山,并把这里当做圣地在此修炼,根据本人的实地考察和采访,我觉得,有三个主要原因。

其一,终南山具有源远流长的归隐文化,受传统影响的结果。

中国归隐文化源远流长,魏晋的“竹林七贤”和陶渊明可以说是代表人物。

山水诗鼻祖陶渊明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然描述的是他自己生活周围的庐山,但在这里完全可以通用,它给多少仕途失意者,现实生活失意者,打了一针强心剂,找到了一种解脱方式。

如果一个人已经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那就看得开一点,走出生活圈子,进入大自然中寻求解脱,换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活法。

自陶渊明后,许多文人雅士,僧人,道士,现实生活不如意者都开始效仿前辈,纷纷选择归隐生活。

自中唐,大诗人王维叶落归根,选择在终南山一带隐居,并且建了一个高大上的别墅“辋川”,成天在终南山里吟诗作画,陶醉在大自然中,让后世许多人羡慕得不得了。经过王维的身体力行般的宣扬,让终南山的归隐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再下来就要数“终南捷径”了,如果对这个成语典故了解的话,就能明白现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去终南山了。

唐代一名叫卢藏用的人,想做官但找不到门路。于是,他一边隐居到京城长安以南几十里的终南山上,一边却随时观察着城内的动静。他故意把自己装扮成世外高人的样子,借助周边人传话,说有高人在此隐居。同时,他在山里发奋读书,写了大量诗文,委托小官送到皇上面前,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终于有一天,他的才华打动了皇上,被请出山,如愿以偿地做了官。

从卢藏用之后,那些名气或大或少,还没有顺利进入仕途的文人,一窝蜂涌向终南山,指望他们的才华被发现。从此“终南捷径”这个典故越来越有名。

其二,终南山山大沟深,幽静湿润,植被茂密,资源丰富,好多地方都是大片大片的树林,为隐居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

隐士生活重在一个“隐”,不被人发现和打扰,可以全身心的亲近大自然,用心灵倾听大自然的宁静和纯真,是所有隐士想要的生活。终南山的自然条件正好可以满足隐士们的需求。

终南山一带,每条峪口都有一条小河蜿蜿蜒蜒,自山顶向山脚流出来。每条河水都又很多条小溪汇聚而成,清澈的河水与溪水首先能解决隐士的生活用水。如果在没有水源的地方隐居,根本不现实。

终南山上,在春夏秋等三季,有许多野果,隐士可以采摘野果吃,能给身体补充必要的维生素。更重要的是,终南山上中草药非常丰富,一些隐士懂药理,会自己采药、制药、配药,让自己免受疾病折磨。

其三,终南山上原来的村民搬走后,留下不少老房子,为隐士提供了住所。

在过去终南山一带,可以看到不少村落房屋零零散散的坐落在山上,东边几座,西边几所,人们生活非常不方便。于是,都鼓励村民搬迁到山下平坦的地方居住。

村民在山下盖了新房后,把老房子就遗弃在山上。而这些闲置的老房子正好被隐士租下来,经过简单装修后,变成了隐士的住所和修炼场所。为原来主人和隐士都提供了利好,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最佳贡献者
2

终南山是地球最后一个灵气之地,虽然地球的灵气现在极其衰微,但这里还有少量留存,并且也是华夏的中干龙的龙脉核心。

华夏三条龙脉,皆以昆仑为始:上干龙昆仑山脉长白山脉;中干龙昆仑山脉终南山脉(秦岭);下干龙昆仑山脉武夷山脉。三个龙穴分别为北京,西安,南京。而南京当年被鬼谷子埋下了金人压制了龙气。所以自古在南京建都的朝代都早亡!
中干龙上的终南山继昆仑之后的无极之地,这里就是神州也是当年众神从昆仑灾难后转入华夏的聚居地。神仙们依靠终南山的灵气存活,怎耐鬼谷子前来争夺,虽然终南山保住了,但是生化水器被毁,地球的灵气几乎断绝。修行一途也几乎成为了不可能。。。

即便如此,终南山还是终南山,永远都是终南山。靠着山川水脉的自然之灵,这里还是地球最适合灵修之所,天地灵气还是滋养着这里的灵物。正所谓;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作为当世仙山,终南山里隐修无数,其中也有华夏高灵,有缘人自然得见,无缘遍寻不得。其中高人会在华夏危难时刻出手,却不会胡乱干涉正常的人们生活。想当年,日本人炮轰老君台,炮弹发而不中,中而不响,发现是老子的庙宇后,吓得日本人跪拜求饶,不敢造次,灰溜溜跑掉了。河南作为众神从昆仑入驻中原的第一站,有着无数的文明文化,伏羲女娲黄帝炎帝,终南山作为灵修的终点的同时也是华夏文明的起点。

3

隐士之所以选择终南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终南山有王者之气。终南山北抵黄河,南倚长江,西向可遥望昆仑,东向可遥指大海。在隐士看来这样的地形具有王者之气,是修行的形胜之地。隐士们确信,终南山有一种“气场”,能直通人心,在这里修行最容易取得成功,所以有人说:“名山修道,终南为冠”。

二、终南山具有深厚的人文传统。自古以来,终南山就有隐居修道的传统。隋朝末年有个叫静霭的人,率领徒弟进入终南山,在终南锡谷隐居修道,并建有七十二茅蓬。从此,入终南山隐修之风至今未曾间断。祖师大德级的人物,多来于此修行,先后出现过静霭、智正、静渊、晋安、灵裕、虚云等多位高僧大德。在古代,终南山也是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进退朝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退守之地。这样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隐士们修行。

三、在终南山隐居修行能得到山民的尊敬和支持。终南山里的山民大多对隐士心怀敬意。隐士所需的油、盐、米、面、衣服、被子、鞋袜等生活用品主要来自周边山民的布施。同时,隐士搭建茅蓬不会受到林业部门的过多干涉。在山里搭建茅蓬无人干涉,现在只有终南山了。山民的支持和林业部门不加干涉,为隐士修道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终南山气侯适谊,便于生活。隐士可以利用终南山的气候、土圵条件,在茅蓬周围开垦小块土地种植蔬菜、瓜果等。能依靠辛勤劳作维持生治。

总之,终南山的地理位置,气候,人文传统等为隐士在这里隐居修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隐士们修道都愿意选择终南山。

仅供参考。

4

终南山作为首选的隐居之地,大致原因如下:

1、交通方便,终南山耸立在西安市之南,翠华山距西安市仅30公里,而西安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市。距离西安近,隐士们不需要长途跋涉就能到达,而且,如果帝王有意重用,信息传递和就任也方便。

2、终南山具备名山的基本条件,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犹如仙境,适合修心养性。

3、终南山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是道教的发祥地。据说老子曾在此修真,秦始皇就曾在筑庙祀老子。之后是尹喜、姜子牙等也修行于此。

因此,使终南山历代多有隐士,据统计至少超过五千人。

5

首先在下要感谢邀请,

在下学识有限,所写只是个人观点,从个人观念来看,大多数文学智士是因为心里因素和对终南山名字而去终南山!以下有两点,一,作为一名学者隐士都想一生终有所愿,老有所归。而南山有登高远澜之意。二,大多数隐士因欲意而去,所以让终南山《卧虎藏龙》如有不到请谅解!

6

华夏处处有神仙!

修行未必终南山 。

俺确只在家中隐!

因为还须去上班 。

苦修何论居高下!

神仙有错下凡间 。

昔日贤人今做古!

心灵自悟一片天 。

7

9月13号我亲自去了终南山,目的就是看看为何终南山会成为隐士圣地。

我觉得至少以下几个原因

一,气候原因,终南山气候宜人,没有严重的湿气,也不是很干燥,夏天不热,冬天据说有点冷但是可以用生火克服。

二,山水原因,终南山森林密布郁郁葱葱,山溪水清澈见底终年奔腾不息,一年四季美景如画,走在山间小道令人心旷神怡,呼吸之间香甜空气沁人心脾。

三,隐士文化,自古以来终南山就是隐士聚集之地,比如陶渊明,王维,虚云老和尚等等大家就像磁场一样,不由自主地吸引着同道中人,前来追随前辈先贤的脚步。比如我就是慕名而来,爬上了虚云老和尚入定的狮子茅棚,其实很高累的够呛,不得不说是高僧大德的吸引力。

我下次还要去。

8

古代终南山隐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朝廷之上尔。现在隐居则是传统罢了!

9

其实,一句话,一个词就说完了,“炒作”。既然名为隐者,当不为人知。现今,所谓终南隐士,只剩一个嘘头。打着隐士神秘的旗号,有几人真实隐者的生活?南山,自被媒体炒作以来,已失其灵气,失其隐之所义。去趟南山,或在南山逗留数日、数月、乃至数年者。是被迷惑的一类人群,实无所得。地上的灵气,是运动,循环,变化的。真正懂得地灵奥义之人,不会再入终南山的了。已被扰乱破坏得差不多了。终归只剩一个炒作的嘘头。

10

终南山在中国文化地标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它靠近长安,是政治、文化中心。同时,又是道教的发源地。修仙求道,遗世独立,也是许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的选择与人生目标。因此,终南山最终形成了独特而迷人的隐士文化。

有个成语叫做:“终南捷径”,讲的是唐朝有个人叫做卢藏,想要入朝为官,于是就隐居在长安城附近的终南山,终于爆得大名,成功被推荐进入朝廷做官。用现在的话来说,有些人刻意地在终南山隐居,进行炒作,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终南捷径是一个讽刺意味非常浓重的成语。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成为朝廷选拔官员与人才的主要方式。那此之前呢,朝廷要用人怎么办呢?依靠的是举荐制度与门阀世袭。

举荐制的标准在哪里呢?有时候是本身的才华,有时候是孝顺,更多的时候是看门第。如写下著名散文《陈情表》的李密,即以孝顺被推荐为地方官员。虽然看起来标准很统一,但又非常依赖人情与门第。寒士得到举荐的渠道并不多。

所以,一位有抱负、有才华且背景不够硬的文人,想要得到入朝为官的机会,需要向地方长官、社会名流等展现自我。终南山隐居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到了唐朝,科举制已经成熟,入终南山隐居而得到官职,已经是非主流的方式。卢藏假隐居真求官,当然会被后人、历史所哂笑。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