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朝末年是真穷,但穷的是国家,不是民间。清朝末年并不穷,国家不穷、民间也不能说穷。

大清不是死在经济上,而是死在政治上。朝廷还要皇权专制,人民却要共和行政,于是人民抛弃了大清。从本质上说,这是个价值之争。



大明也不是死在经济上,还是死在政治上。经济是把蛋糕做大、政治是把蛋糕分好,但明朝没有分好蛋糕。从本质上说,这是个利益之争。

历代王朝都有一条财政逻辑主导的四部曲:

第一部是百废待兴。战争把经济打到底线。这时候,开始治世,国家没钱、百姓没钱、大家没钱。而秩序恢复,那么经济一定发展、国力一定上升,日子是有盼头儿的。

第二部是百业俱兴。经济和政治一起发展到顶巅峰。这时候,开始盛世,国家有钱、百姓有钱、大家有钱。但也开始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的问题,日子开始日中而移。

第三部是举步维艰。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赚钱的渠道越来越窄。这时候,开始衰世,国家肯定缺钱,但百姓和社会未必缺钱、也未必不堪,但日子开始变得艰难。

第四部是穷途末路。到处都要花钱,却到处都找不到钱。这时候,开始末世。国家没钱、百姓没钱、大家没钱,日子也就彻底没法过了。

而在第三部,甚至在第二部的尾声,一定会出现某种形式的改革。因为人都不傻,肯定都能意识到边际效应递减的问题。

西汉,在武帝盛世就出现了改革,而且改革的手段和花样简直层出不穷。你佩服武帝朝武功盖世的同时,更应该佩服一下武帝朝的想象力。传统中国的很多财政智慧,都可以追溯到武帝朝。



大唐,在开元天宝盛世出现了贤相集团和赋敛集团的斗争,实际上就是在酝酿改革。节度使制度,就是一项改革举措。大唐将财政问题转化为政治问题或行政问题了。正式实施财政改革,应该是到了第三部曲,即举步维艰的时候,主要有杨炎的两税法和刘晏的盐业改革。

北宋,在仁宗朝出现了范仲淹等人发起的庆历新政。但严格来说,这时候还不算盛世,或只是盛世之初。北宋之所以如此敏感,是因为生存环境太激烈,因为要跟西夏打仗。到了神宗朝,出现了王安石变法。而王安石变法并没有停止,一直要持续到徽宗朝。新旧党争一直存在,两党在财政上的争执就一个字:钱。

明朝,在万历朝出现了张居正改革,具体就是一条鞭法。明朝改革要比西汉、大唐和北宋更迫切。西汉是武帝开始搞事情,把家底搞没了,所以折腾得必须改革。大唐是一直搞事情,家底也就一直不富裕,所以改革是为了继续搞事情。北宋是不想搞事情,但事情总搞北宋,所以北宋非常敏感,但有风吹草动就得搞改革。



明朝呢?明朝是真缺钱。但不是民间缺钱,而是国家缺钱。你可以认为大明是守着金山却开不出金矿。张居正搞改革的时候,是这样一副窘境:

一个是收入。明清财政的主要收入,是土地税。万历朝能够收上税的土地有多少?只有朱元璋时期的一半。别人家的王朝,都有一个田地增加、田赋增收的过程。而明朝这日子过的,却一上来就越过越穷。但要记住,穷的只是国家。另一半不交税的耕地财富,可全都留在了民间。

一个是支出。这时候,明朝的支出,以每年超过100万两白银的速度加速增长。为什么开支越来越大?这就是铁律:行政开支只能增加,不可能减少。官多了,肯定要多花钱;事多了,也肯定要多花钱。关键是民间经济好了,物价上涨了,国家的开支也就必须要加速增长。

再一个就是行政。财政问题一定会转化为行政问题,而财政问题也一定伴随行政问题。那么多土地为什么收不上税来?朱元璋种下的蛊,开始反噬后世子孙了。越来越多的宗室子弟,也就有了越来越多不用交税的土地。除了这个问题,还有就是官僚集团的懈怠。地主拖欠田赋、田地账目混乱,都是因为行政不作为。经过张居正清查,大明一下就增加了150万公顷的土地。这么大一笔钱,可一直游离在财政收入之外啊!

张居正是改革了,但改革成功了吗?中国历代改革,真正改成功的,可能只有商鞅变法。只能说张居正改革比王安石变法要成功,但后来仍旧尘归尘、土归土。收入继续下降,支出持续走高,而官员仍旧日益懈怠。

李自成即将攻入北京,崇祯满世界找钱。大明只要凑足了钱,北京城的守军就会跟李自成磕一仗,甚至吴三桂的关宁军也会快马加鞭赶来勤王。但是,崇祯找到钱了吗?找到20万两。这连拖欠的军饷都不够还。这时候,崇祯还怎么能指望北京守军替他卖命。这伙人早已“洗心革面”,准备跟着闯王干了。



跟着闯王有肉吃,这就是硬道理。你崇祯不敢“抢”宗室、太监和官僚的钱,但李自成敢啊!闯王入北京,就是改朝换代;而改朝换代就要重切蛋糕。而重切蛋糕的时候,谁最心疼?肯定不是一无所有的大明士兵和普通百姓。这笔账,谁都能算清楚。

说崇祯没把蛋糕切好,这是一种坏人思维,太片面。而应该说整个大明一直没把蛋糕切好。李自成等陕西流民已经快要饿死了,所以只能造反。而江南一带呢?仍旧歌舞升平,富商豪贵们还在一掷千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就是晚明的写照。

大明就是穷死的,但不是民间穷而是国家穷。国家没把蛋糕切好,所以到头来还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



接下来说清朝,清朝非常成功。清朝的财政改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应该说从清初就开始了。

江南富庶,但富庶的只是民间。国家要考虑的是:怎么才能把江南富庶变成国家税收。1661年,当时的江宁巡抚朱国治发现本省拖欠朝廷的钱粮太多,于是掀起了一场带有政治性质的奏销案。之所以说带有政治性质,是因为这家伙把拖欠钱粮跟消灭郑成功联系起来了。拖欠税款,最多就是一般刑事案件;而跟战争挂钩,起步就是危害国家安全罪。于是,整治拖欠的手段,自然要多凶猛有多凶猛。

当时,朱国治规定:凡是拖欠钱粮的,无论多少,一律割去功名。一个获取探花功名的人,因为漏交了一文税款,所以直接被割去功名。这就是所谓的“探花不值一文钱”。这场带有政治性质的奏销案,波及了一万三千多名士绅。所以说,满清统治者要比大明皇帝彪悍太多。

但是,问题解决了吗?

仍旧没有。因为国家不可能总搞政治风波。缙绅阶层也是统治阶级。满清即便再蛮横,也不能总拿叛国罪来收拾这伙人。

于是,拖欠还要继续。从康熙五十一年到雍正四年,当时的江苏省就拖欠了1100万两白银。而大清的一年财政收入才3000万两白银。但是,清朝的改革还在继续,雍正皇帝开始出手了。



雍正的具体改革内容:一个是摊丁入亩;一个是火耗归公。摊丁入亩是件大事,因为传统中国终于从税地为主、税人为辅实现了彻底的税地。简单说就是:我不问你家有多少人,我只问你家有多少地,然后有多少地交多少钱。而火耗归公,实际上是把火耗收入正规化。火耗在从前只是官员的小金库,国家根本就不知道收了多少、也不知道怎么花。但是,现在明确规定收多少、也明确规定怎么花。

雍正的改革很成功,但后来还是失败了。

摊丁入亩了,但各种附加的徭役却仍旧不断。火耗归公了,但也没能遏制民欠和亏空。世界是具体的。你一句摊丁入亩、一句火耗归公,根本就应付不了现实世界复杂。摊丁入亩了,但你能遏制地方官员的权力滥用吗?火耗归公了,但到底收多少火耗、到底怎么归公?这些具体问题不解决,再理想的情怀也没用。

所以,清朝仍旧在传统帝国的路上渐行渐远。接下来,必然要进入到第三部曲,即举步维艰,以及第四部曲,即穷途末路。大明怎么死,大清还怎么死,可能这就是帝国宿命。

但是,大清并没有。

原因是:这时候大清等来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这个大变局反映在财政上,就是:帝国财政向现代财政转型。

大清真正的危机是什么?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日甲午战争,还是以一敌八的庚子国变?



都不是。大清的真正危机是太平天国运动,转战14年、波及17省、伤亡数千万。关键是性质不同,列强打大清是要钱,而天平天国打大清是要命。前者是有限战争,后者是无限战争。这跟大明灭亡是一个道理。最后灭了大明的到底是谁?是满清还是李自成?只能是李自成和他的农民起义军。满清根本不是打进山海关的,而是被吴三桂请进来山海关的。起义军才是要命的存在。

但是,李自成灭了大明,而洪秀全却为什么被大清明灭了?

即便洪秀全失败了,大清也缓不过这口气。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被消灭了,但东汉最后还是亡国了。大唐末年,黄巢起义被消灭了,但大唐最后还是亡国了。这种矛盾激烈演化出来的国内暴动,不见得能把王朝一剑封喉,但肯定是致命一击。一旦被打趴下,哪个王朝也没有再次重生的机会。

然而,就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大清硬是组建了世界第四、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同时,还有一个中法战争中被打垮了的南洋舰队。



这是怎么回事?

你不用看洋务运动,咱们继续跟着钱走,只看大清的财政收入。

1766年,还算是康乾盛世,而这一年大清的财政收入中,有72%来自田赋。这时候,大清还是一个传统王朝、仍旧传统财政,以土地税为主。

1903年,大清在时间上已经到了末世,而这一年大清的财政收入中,只有34%来自田赋。这时候,你怎么也不能再说大清只是一个传统王朝、还在传统财政了。因为土地税已经不是主要税种了。

土地税占比下降,并不是因为大清的土地税减少了,而是因为大清的其他财税收入增加了。主要是关税、厘金以及盐税。而增加了多少呢?

英国人赫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之后,大清的海关税从每年400余万两白银增长到4000万两白银,从占比财政收入不足10%增加到30%,成为大清财政的最大一笔收入。



海关跟工商业挂钩,是一种税商,主要对象是进出口商贸。而还有一笔税,也是税商,就是厘金。厘金,主要是内陆对过关货物征收的税。另外,还有一项长期存在的商业税,即盐税。清朝将食盐专营从许可证制改成了征税制。厘金和盐税加在一起,也占大清财政收入的30%。

大清虽然各种保守,但在征税上却各种与时俱进。从晚清到民国的一段时间里,诸如烟酒税、印花税、营业税、所得税以及遗产税,应有尽有。甚至,税种数量都让新中国汗颜。

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每年只有4000万两白银,而甲午战争的时候已经增加到了8000万两白银。后来,这个财政收入继续增加。引用《政务处议度支部奏试办宣统三年预算请饬交资政院照章办理折》的数据:

中国岁入之数向称一万万两,经度支部奏派各省财政监理官认真清理,而登诸册表者岁入逾两倍。

到了1910年,大清的财政收入已经增加到了3亿多两白银。看下这个变化: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才4000万两;而1910年,就已经3亿多两了。

大清的财政收入为什么巨量增加?

大清又是搞洋务又是搞预备立宪,但各种改革中,可能只有这个财政改革最成功。光绪的姐夫载泽,主导了预备立宪中的财政改革,改户部为度支部。财政改革主要是以这个度支部为抓手实施推进。这个改革非常成功。即便是载泽的政敌袁世凯也给出了高度评价:

前清预备立宪,惟度支部最有成绩,余皆敷衍耳。



而在载泽改革之前,最先实施现代转型的一个大清衙门就是海关总税务司。在英国人赫德的操持下,海关总税务司最先将传统帝国的关税,变成了一种现代商税。它不再以盘剥商人为目的,而是建立了一种正常的纳税人与征税人的关系。从这个时候开始,大清不可避免地从帝国财政向现代财政转型。

其他全都落后,为什么这个财政却如此超前呢?可能只能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解释了。各种战败、各种赔钱,这是不小的财政压力。但最大的压力还是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把江南财源给打没了。大清的土地税要么没法收了,因为人死了、地荒了;要么根本收不上来,因为大清把南方财政权交给了地方,想收回几乎不可能。

但钱的问题怎么解决?那就只能在财政改革上做文章,把传统的税地和税人转型成现代的税商。关键是:时代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大清有动力、外部有借鉴,自然也就能水到渠成。

反观大明呢?大明有动力,但动力受阻,官僚集团根本不买账,逼得皇帝只能靠太监收税。这就是大明的悲哀。而当时的内外条件都不成熟。雍正的摊丁入亩比张居正的一条鞭要成功多了。但结果仍旧是失败。在传统帝国的体制中,这种财政改革就不可能成功。税地尚且不能,就别提需要更高技术的税商了。而外部条件,大明更是找不到可以借鉴的出路。

所以,大明只是一个传统王朝,虽然知道要死,但也只能躺死。而大清到后期已经不能再用传统王朝的四部曲来解释了。帝国财政已经向现代财政快速转型,而且转型收到了成效。最后,大清还是亡了,但亡国跟钱没关系。

所以,也就没必要纠结大清为什么能够编练新军了。年收入三亿两白银,新军这点儿钱根本就不算什么。大明的问题跟钱关系密切,而大清的问题跟钱关系不大。

最佳贡献者
2

可拉倒吧,清末哪儿还有钱啊?如果有钱,也就不用各省自己筹钱编练新军了。

辛丑战争后,满清发现自己现有的武装力量战斗力太差了,八国联军仅仅以不到两万人的兵力就攻下了北京城,让满清在世界丟了大脸。之后满清就打算编练新军,原本打算编练三十六镇,但满清没钱,只能在中央编练六镇,这六镇就是北洋六镇了。

满清又让各省自己筹钱去编练各省的新军,这满清本是想省钱,但满清却没有想到这是自掘坟墓。本来各省的离心力就很大,在辛丑战争中还搞了个“东南互保”,现在又让各省编练新军,那各省的离心力是打着陀螺往上涨。

各省在编练新军时被革命党大量渗透,结果很多新军并不忠于满清,武昌起义就是驻守武昌的新军发起的,紧接着就是各地革命党以新军为主要力量接连宣布独立,满清也就彻底玩完了。

其实满清为了赔偿《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钱已经是不堪重负了,年年财政都是赤字,哪里还会有钱啊?满清是真没钱了。

3

明清两朝虽然都是封建社会末期的王朝,但差异很大。

首先是人口因素。清朝雍正大改革,摊丁入亩政策实行,不直接征收人丁税,清朝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多则劳动力廉价, 土地的产出就很高,据记载,清朝有大量的田亩开垦,国家总体税负还是可以的。而在明朝,人口规模到巅峰时才1.5万万,而清朝后期人口将近4万万。在农业社会,人口规模是最大的经济资源。

其次是经济发展水平。清朝时期,一直到1894年甲午战争结束前,中国的经济维持着世界第一位的水平,虽然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在GDP是世界第一,清朝的财政收入水平也很高,虽然后期需要赔款。明朝中期在万历年间,明朝的经济达到巅峰,而到崇祯前后,经济衰退,人口规模减少。

第三是户籍制度不同。明朝国家实行户制,农户世袭耕作,兵户世袭参军,其他的还有匠户等。不得随意变动,造成明朝后期各种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而清朝,对人员管理较为开放,虽然资本主义经济被遏制,但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比明朝更高。

四是对外贸易和货币的影响,因为在清朝时期,中国传统小农经济,贸易顺差较大,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国内实行银本位制度,而在清朝后期,世界白银产量下降,国际银价上涨,这对于清朝后期购买国外先进的设备和军事设施产生了很大的正向作用。而在明朝时期,世界白银产量规模较小,国家掌握白银和黄金较少,大部分是以铜为基础的制钱。这就是明朝,在万历年间,张居正后期,万历小皇帝为了弥补大内开支在深宫之中私自铸币。而在清朝,大部分都是以白银流通为主,大内流通的主要是白银。

五是改革的影响。明朝后期基本上无大的改革,而在清朝后期,尤其是同治年间的洋务运动,为清朝建立了大量的洋务企业,其中不乏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对外盈利能力很强,军队大量的开支来源此处。还有一些,汉阳铁厂,开滦煤矿,这些都是国有控股,收益都是清政府的。所以清朝后期会有钱练兵。

六是自然灾害的影响。明朝后期频繁出现自然灾害,可谓天灾人祸,大量流民出现,国家经济衰退,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七是内乱之影响。清朝后期同治中兴之后,国内基本上无大的内乱,清政府应对内乱的开支较小。而明朝后期但辽东事务就耗费明政府大量的财政资金。

八是对外银行举债。因为在清朝时期,国外银行已经入驻中国,清政府在财政收支比较困难的时候,可以向国外银行借款,而事实上,清政府后期也向国外银行借了大量的军事用款。而明朝后期没有国外银行的存在。国内的钱庄票号规模有也很小。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清朝后期,因为有国外势力的干预,国际社会也很认同清政府在中国的政治地位,所以他们非常支持清政府练新军,维护其统治地位,也保护国外利益集团在中国的权益。

还有就是,清朝末年由于办新学潮流出现,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如袁世凯,其本人也很推崇建新学,办学校,建立了大量的军事院校和铁路学校,在中国首先创办了高等女子学校。

4

明朝末年,连年大旱,在北方很多地方粮食产量大幅减少,尤其是陕西干旱,可以说是几年很多地方都是颗粒无收,老百姓水深火热,树皮草根都吃完了,有些人吃一种能吃观音土吃饱以后不能消化,被活活的腹胀而死,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明末政治腐败官员贪得无厌,明未是内忧外患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明朝的潘王太多就占据了明朝的一大半经济收入,加之明朝连年的内外战争早已是民不聊生,无税可征,明朝的藩王又不愿捐出自己的家产给国家,李自成的起义军攻陷开封的时候,活捉了明朝藩王福王朱常询体重达到360斤,可以说比一个猪还胖粮食成山都发霉了,他都不愿救济天下苍生,钱多的数都数不清,他都不愿意捐献给朝廷坐看明朝的灭亡,和他一个德性的藩王不在少数心里就装着自己根本没有朝廷和百姓在明朝末期,军人发不出军饷是很正常的。发不出军饷的军队,军队是没有战斗力,明朝灭亡也不足为奇,

清朝末期经历了甲午海战失败以后,在以后十五六年的时间,政治比较清明,由于是败给了小小的日本当时的国民都觉得脸上无光,清末政府决定改革军队,组建新军按西方的方法来训,捐钱捐物的人很多,清末政府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来训练新军,他们训练出了新军,在历次的事件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像镇压义和团和对抗八国联军,自大清灭亡,到民国初期,军阀割据都是因为新军

这就是因为为什么明末军队连军饷都发不出?,从而导致军队没有战斗力,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根本那是两个朝代的末期,所属的情况不同,所面对的威胁也不同,所以说面对的结局也不尽相同,这就是为什么清末还有能力组建和训练新军的原因呢?

5

军事危机本身就是财政危机造成的!

财政无非就是一个政权掌握的地盘有多少人力、物力资源,这个政权把这些人力、物力资源调配起来为其所用的手段效率如何。具体这种手段是常规的税收手段加货币商业手段还是更直接的暴力征收手段,那就看哪种手段更符合形式需要。

天启搞屯田,要用钱来买土地,还是很差的土地,要用钱来雇佣佃农,最后屯田收入还要拿出一部分给地方交税,而且交的税种品目还繁多。崇祯要加点农业税还被骂的狗血喷头,后来崇祯在兵临城下,要募集军费,还要像乞丐一样向官员提议募捐。


那么明末财政困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首先,明朝正常时期税收本来就很少。

其次,任何社会遇到大灾或大的军事战争,都必须转入社会军事化管理的轨道,用严厉的军事制裁来调配社会资源才可能应对,否则任何财政都可能崩溃。这不是什么货币体系的问题,而是最直接、最原始的实物调运分配。

而造成这两点的原因,是明末社会状态过度民主,无法转入军事专制的状态。

战乱时期,最大目的首先是保证军队供给,这就是社会军事化的状态。

中晚期明朝政府等于把自己禁锢在市场商业的围栏里,放弃了用国家暴力机器影响乃至直接控制物质生产流通的权力,在明朝的主流意识形态里用暴力直接控制调用民间物资,这是倒行逆施的乱政。这种情况下,财政怎么能不破产?

明朝灭亡的本质不是官逼民反,而是民逼军反。真正推翻明朝的不是民,而是军。流寇从最初的发端起因是领不到边饷的边军,后期核心骨干也是边军。至于明亡以后就更是前明军成了满清攻城略地的主力。


到了满清部族压迫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军事专制,军事暴力关系本身就成了社会运行的基础背景。任何时候清政府都可以用军事专制来掠夺自己所需的资源。这种情况下,重要物资的官府专营,甚至商税之类也只是表面上的形式。

虽说两个末期的王朝都腐败,但政治上的腐败不能掩盖经济上的富裕。

综上所述,同样在封建王朝末期,清朝有钱编练新军,而明朝连军饷都发不出,这是实际情况。清朝是真有钱,明朝是真穷。

「坚持原创,我是王钧爱写作,欢迎关注支持互动留言」

6

清朝末年后期,随着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等国内战争爆发,军政开支加大,尤其是大量海外战争需要赔款后,清财政也面临巨大的亏空,但在没有战争赔款时,清财政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健康的,和明朝相比清财政收入有以下优势。

1、清朝的税收收入结构不再只依靠农业所提供税收,工商业的税收逐渐上升,尤其是海关收入是清朝政府很大的一笔财政来源;数据显示咸丰末年,海关关税只有四百九十多万,同治末年增长至一千一百四十多万,光绪末年已经增长至三千二百多万;宣统末年已经达到了三千六百多万。而在清朝乾隆年间,当时的财政收入为四千万-万千万之间;因此虽然列强入侵清朝被迫对外开放,但其关税收入其实也大幅增加,这是明朝末年所不可能有的收入来源。

2、清朝的人口是要比明朝多很多的;明代时期,中国的人口最高时可能超过一亿人,也有人认为是超过一亿五千万人,但不管如何,其量级和清代时的四亿人口相比都还是差了一个量级,由于人口激增,当时的政府也没有人口控制政策,只能鼓励各地开荒,像广西、贵州、湖南等很多山林地方就是那时候开发的,所以社会总生产总量相比明朝也较清朝相差较远。

3、其次光从农业税上来讲,明清实施的本质都是根据土地征税,清朝的很多法律是继承明朝的,针对当时的很多问题进行了改善,这又体现了三个方面一个就是康熙年间新增人丁永不加赋;另外两个就是雍正年间全面推行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前面两个解决了人口发展问题,火耗归公则解决了一部分官员薪酬来源的问题。这使得清朝的税收制度也更加合理一些。

虽然清朝较明朝好些,但国内战争以及后期的侵略战争给清朝的财政体系还是很大的冲击,后来地方军队力量出现,也直接说明清财政也面临着入不敷出的问题,即使收入再多,战争带来的巨额军政支出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的系统难以承受的。以上为个人见解,参考了一些书籍和历史材料,有错误之处,大家批评指正。

7

一,宗室人员太多,国库钱大多用去养宗室了

二,贪官污吏贪腐成风,雁过拔毛,军饷没到军营就差不多扣空了。

三,连年镇压起义军和抵抗后金的骚扰,没解决问题却消耗了大量钱粮。

四,税收入不敷出。

8

首先要搞清楚政府的钱哪里来的?税!税!税!最主要的是清末还是有固定税源,就是海关税!而明末农民起义四起,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无税源。

9

主要还是因为乾隆他老子雍正的好政策,让清朝国库充盈。封建社会是农耕文明,以前都是人头税,家里没地的也要根据人口交税。雍正该成摊丁入亩,按拥有田地的量收取税收,地主士绅阶层交的多了,税收更加稳定,毕竟地在那不会跑,人口是流动的。明末灾荒动乱,收税何其难

10

答:一,清与明对宗室的奉养制度不同,明末天下田赋半入封蕃,而清对宗室不包底,奉养相对薄些;二,明不懂商业税特别是海关税。清五口通商后尝到了商税的甜头,开征业海关税和其他商税。

故清有钱养兵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