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Q”只是鲁迅笔下旧社会“精神胜利”的符号,但愿现代之《呐喊》惊醒“阿Q”的美梦,杜绝Q的尾巴一一OK!

最佳贡献者
2

如果没有点儿阿Q精神,可怎么活下去呀?

3

让阿Q杜绝”阿Q现象“?

岂非笑谈?……

4

这应首先搞懂产生阿Q的条件,环境,不是杜绝阿Q现象而是彻底铲除产生阿Q的社会根源。

5

全民麻醉,不是更易于管理吗?

6

阿Q作为鲁迅笔下的一个小人物,为许多正人君子所不齿。但是在阿Q的身上又能看到多少人的影子?

因此,我觉得没有必要把自己看的多么高大上,把阿Q看得如此不堪。

说句实在话,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呢,在一定程度上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一辆轿车被另一辆轿车恶意别车了。被别的司机火冒三丈,要出这口恶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最终两辆车相撞,被碰的面目全非。

如果有阿Q的精神胜利法:

被别车的司机如果这么想:君子不和小人斗气,少生一次气,多活一年。就避免了一场交通事故,少了一次纷争。

?一名学生走在楼梯上,不小心撞到了另一名学生,被撞的学生爆粗口。这名撞人的学生心想自己并非故意的,对方竟然骂人,也不示弱,反骂回去。结果呢,先动口再动手,事件升级了!

如果有阿Q的精神胜利法:

被骂的学生如果这么想:骂人是没有素质的表现,我不能骂人。不和这样的学生一般见识。忍一忍,事情也就过去了。

?社会低收入阶层看到高收入群体穿着华丽,开豪车,住别墅,心里不平衡,想想就来气,产生了仇富思想,整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如果有阿Q的精神胜利法:

低收入群体如果这么想:每个人的能力有高低,机遇不一样。挣得多花钱的地方也多,挣得少不要紧,勤俭节约一样过日子。与其弄得自己心情不愉快,倒不如让自己乐乐呵呵。

……

看了这些事例,你觉得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好吗?

知足常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都蕴含着阿Q精神胜利法呢!

所以说,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必要杜绝阿Q的精神胜利法,因为它能促进和谐稳定。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和评论。


我是朗月寒雪,感谢阅读,欢迎关注,一起聊教育。

7

积重难返

8

鲁迅笔下的“阿Q”其实反映的是一种“懦弱胆小”,缺乏自信的人,是一种“无奈”的人生。

阿Q打不过别人,但心里又不服,继续打呢又不敢,怎么办?只能自我安慰的说一句“儿子打老子”??。

咋滴?拳头打不过你,也不敢打你,但我还不能自己嘴上过过嘴瘾???

阿Q其实挺可怜的,性格懦弱胆怯,缺乏自信,但也必须装出一副不怕别人的样子。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种人什么时候都会有,杜绝是很难的。只有一个办法就是:1.帮阿Q强身健体,2.让阿Q去看“心理医生”,开导他,帮他恢复自信!

9

阿Q现象的表现是什么呢?具体表现是不敢面对残酷的现实,在愚昧少知中得过且过,自欺欺己又欺弱怕强,思维固化且不愿学习,想有一番作为却不知路在何方……

当今社会,有不少人依旧如此,像阿Q一样感到前途迷茫,在打拼中仿徨,在挣扎里呐喊,在挫折上沉沦。他们阿Q精神,由于网络时代的普照,比民国时期减轻很多了。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程度依旧,残酷程度依旧。只是科技发展,物资丰富了,绝大部分人解决了温饱问题,生存情况比民国时期好很多。

君不见,当年农民工在建筑工地辛苦打工,现在是他们的孩子叫普通大学生。那些普通大学生在工厂或者普通的公司打工,大部分人辛苦付出,待遇不高。他们当初意气风发,最后多少人不陷入迷茫和仿徨?

只有普及教育,开启民智,开拓市场和开扩视野,为人们创造比较公平公正的机会,阿Q现象才会逐渐减少,但不会消失。因为总有一些人,遭遇挫折,陷入困境,阿Q现象又出现了。社会上,不幸之人从未断绝。

10

阿Q现象是阿Q们的无奈之举,也是阿Q们能活下去的法宝。|处在社会底层,上面没人拉,下面没人向上推,自己试着跳跃了几下,还在原地。妈妈的,猴子才在上面。阿Q现象的根源阿Q不负主要责任,主要责任是社会。公平、公正、透明、畅通的社会是杜绝阿Q现象的根本。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