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四大名著的主干都是由真实事件创作而成的,但是经过了文学创作,不能当作真实的历史事件来看待,红楼梦的作者甚至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把时代架空,刻意不让读者与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联系起来。
玄奘西行至天竺(印度)取得真经,是历史上真实事件,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巨著,现实与魔幻的结合
唐太宗贞观元年,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过高昌国时,那里的居民非常推崇佛教,国王见他们是从大唐来的和尚,非常高兴,愿封他们为护国法师,加上黄金百两、骏马千匹。弟子动摇了,最后留在了高昌国,而玄奘继续西行。玄奘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直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
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浪漫主义的作品。
《水浒传》不是真实的历史。只是一部演义小说,一分真,九分假。
所谓演义小说,指的是小说中的部分人物和故事,历史上的确有过,但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却是编造出来的。换言之,《水浒传》这部演义小说只是历史人物、事件的大合集。
水浒传中塑造了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个个形象鲜明,故事生动。但是,与史书对比,其中只有三十六个人物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其余七十二个,大都是创作出来的,纯属子虚乌有。
梁山泊位于山东西部,原是个很小的湖泊,后因从五代到北宋黄河多次缺口泛滥,使它与四周的许多小湖泊汇成一片,到北宋末年便形成横八百里水域的大湖泊,湖中港汊交错,芦苇纵横八百里域的大湖泊,湖中港汊交错,芦苇纵横,并有许多天然小岛,形势险要复杂。
当时许多破产农民、渔民以及一些被政府通缉追捕的逃犯遂藏匿于此,成群结伙,靠进行一些“非法”活动营生。有若干股势力日益增大,人数愈聚愈多,到北宋末年更掀起了多次反抗官府腐败、盘剥与压迫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起义。宋江起义军就是其中的一股。
宋江起义的导火线是宋朝廷烟解决财政困难,设置“西城括田所”,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长期积压在胸中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他们在宋江等人的领导下,铤而走险,武装聚险,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到宣和元年这支农民队伍正式宣告起义。
宋江起义军总人数由于史书无记载,无法统计,作者“欲成其书,以三十六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郎瑛:《七修类稿》),以使小说更添传奇色彩以迎合百姓喜好,琅琅上口,便于流传。
三国演义以陈寿的《三国志》为主要素材,收集民间传说及历代野史编著而成的。三分真七分假的小说
《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历史大局多为真事,但是其中的细节大多是编的。例如赤壁之战是真有其事,火烧赤壁,真实历史,但是没有那么荡气回肠。曹操失败主要原因是因为曹军士兵得了瘟疫,病死病伤大半,战斗力丧失很多造成的。还有,那船是曹操自己想出主意锁上的....没庞统什么事。
在民间故事中,刘备集团主公刘备不仅出身正统,而且具有“仁”,军师诸葛亮的“智”,大将关羽、张飞等人的“义”,也都符合从前人们的道德观。而曹操作为“奸雄”的典型,不仅不忠于刘氏王朝,还为人狡诈、冷酷,并且经常屠戮百姓、摧残人才,这些恶劣品行基本上于史有据。三国演义也有明显的尊刘抑曹,很多细节不能当成正史来看。
红楼梦架空时代,争议颇多,一般认为里面隐含了作者的家世和一些历史事件
红楼梦的争议,从它诞生之晶就没有平息过,如此真实的人物性格和对话,脂砚斋字里行间评语的回忆和辛酸,一定有他真正的故事。神奇的是,每位红学家的观点虽然大不相同,但是都有一套合理完整的理论。
我个人认为,除了红楼梦,作者为了避免文字狱或其他原因,有意把时代架空,研究作者隐藏在荒唐后的其实情感,有一定的意义外,其他的小说,已经是文学作品,并不需要过于追究它的历史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