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万历10岁继位,当了48年皇帝,是明朝受后人诟病最多的皇帝。后期长达二十八年不上朝,导致国家由盛转衰,故明史有言:‘’明亡,实亡于神宗也‘’!

事实上,万历后期怠政,皇权非但没有被朝臣架空,反而却牢牢攥紧于手,而且还得到了强化。

首先,要得益于明代的内阁制度。立朝之初,朱元璋总揽皇权,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带来的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当年岁渐高,倍感力不从心,于是朱元璋下令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从六部里推荐人选入值,辅助自己的工作。后经成祖丶仁宗时期不断完善,内阁制度最终确立于孝宗一朝。

内阁制度的最大优点是制约了皇权的随意性,使之更趋于统治的现实性。能够入值内阁的都是学问和能力并重的拔尖人才,有担当丶有作为。所以在当时尽管出了个明武宗这样的胡闹皇帝,天下依旧太平无事。

到了万历继位后,由于年仅IO岁,其师内阁首辅张居正代为理政。这个时期内阁的作用完全发挥了出来,所以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很快得以贯彻落实,并收到成效,开创了明代的万历中兴。

其次,是个人的原因。再好制度是人创立的,人既可以创立它,也可以废弃它。常有人说明朝多奇葩皇帝。奇葩不等于智商低,脑子不好使。奇葩用现代的话说,接近于不按套路出牌的意思,或人着调的意思。自古聪明不过帝王家。三十来年不上朝,而国家机器照常运转足以证明万历不是个二货。

一丶万历的驭人之术。他把锦衣卫和东厂的能量完全释放了出来,为我所用。厂卫是独立于六部之外,直接听命于皇帝的特务组织,职责就是监视内阁、六部、群臣。而管理特务组织的正是内臣一太监。所以说,大臣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大都知道。这对于他如何摆布政局,提供便利条件。具体说,这人该干什么,那人能做什么,自然门清。

二、国绕立太子的国本之争。内阁坚持己见,立皇长子朱常洛,不让步。但万历丝毫没有妥协,不折不扣和群臣斗智,许多大臣因之被斥、被贬、被杖打。尽管持继闹了14年之长,虽然结局是不欢而散,但皇权却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万历晚期,内阁的作用是被削弱了。中央六部及下属衙门和地方府县长期缺额,但没有万历的命令,依然不能得到补充,由此可见,万历掌控朝局能力非同一般。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万历身体的原因。腿疾、肥胖等一些病症,难免有损帝王形象。其实这只能是后人累加的非主要原因。关健还是他自己把江山当不当回事?

最佳贡献者
2

万历皇帝这是明穆宗朱载垕的儿子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孙子。万历二十八年不上朝也是一种传承,他爷爷嘉靖皇帝二十年没上过朝。

这里要说明一下,不上朝并不是不管事,一些重要的事情还是要皇帝亲自决断的,一些重要的权利并没有下放给内阁和宦官。

在明朝自内阁制度创立后,皇帝的劳动量大大减少,一些繁琐的政务不用皇帝亲自处理了。不过内阁也就想当于现在的秘书处,干的也是秘书的活没有什么实际权利。

宦官集团看似很厉害,但宦官级别很低。别看电影上锦衣卫什么的随便抓人、私设公堂、制造冤案滥杀无辜,其实他们都受皇帝直接控制,并且最初建立特务部门并让宦官指挥就是为了对抗文官集团。魏忠贤厉害吧?崇祯想杀他不照样一句话的事。

所以说有明一朝皇权始终是掌握在皇帝手里的,即便二十八年不上朝也没人有能力将其架空。

3

很高兴能够回答该问题。

万历皇帝,可以说是明朝最具争议性的一位皇帝。他创造了多个明朝皇帝的记录:冲龄继位,在位长达四十八年时间 ,是明朝享国最久的皇帝,超过了他明太祖朱元璋;另外一个记录是长达28年不上朝,超过了这一记录的保持着他的祖父嘉靖皇帝。清代人编的《明史》中有一句话:

“明之亡,实亡于万历”。——《明史·神宗本纪》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万历皇帝这么多年不上朝,为什么没有被架空权力呢?这种说法其实也不完全正确,所以也就给这个问题带来一些开放的答案。

首先,需要从明朝特殊的政治制度入手分析。

1)我们都知道,明太祖通过胡惟庸案,对朝堂进行了一场大清洗,受牵连的人员达到2万多,不可不谓之为大案。为了彻底根治相权过大的问题,朱元璋索性废除了“丞相制度”。对于精力旺盛的全国首席劳模朱元璋而言,可以自己亲自上阵夜以继日批阅奏折,处理政务,然而后世子孙就没有这么敬业了。于是“内阁制度”应运而生,最初在洪武和永乐年间内阁成员官阶较低,没有实权,主要是咨询功能,而在仁宗和宣宗年间才得以发展和完善,而且内阁学士还往往兼任六部部长,因此权力也越来越大。当然,这一内阁制度,跟现代政治制度的内阁并不是一回事,姑且可以理解为其雏形吧。有了内阁后,皇帝工作量大大减少,内阁大学士分担了大部分批阅奏折的工作,其权力称为“票拟”,即拟定相关批阅内容,供皇帝批准和下发。在这种制度的发展下,文官政治随之而起,成为影响朝局的重要力量。毕竟官员的选拔基本以科举制为主,内阁大学士几乎都是每科考试的前几名中产生(当然,不是说考中状元、榜眼、探花就能直接入阁,而是先选为庶吉士,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锻炼才行)。

2)光靠内阁制度能够行得通吗?历史上权臣独揽大权,架空甚至推翻皇帝的事件比比皆是。于是,另一套制衡措施随之而生,这就是明朝历史上备受诟病的太监参政——表现形式为司礼监的“批红”。批红的意思是用红字对内阁的票拟内容做批示,也称“批朱”。准确说,内阁之初,批红是皇帝的工作,但毕竟国事繁巨,虽然已经有内阁的票拟,依然需要皇帝看这些内容是否得当,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的旺盛精力,明宣宗时,设立内学堂,教授太监识字,从而帮助皇帝批阅奏折,由是,司礼监地位提高,逐渐发展为独立于内阁的“内廷”。毕竟在皇帝看来,这些太监在自己的绝对控制下,而且朝夕相处,与文官相比,更容易相信。因此,宦官势力就被用来牵制以内阁为首的文官,并代表皇权监督和控制政府机构的施政活动。不仅如此,太监还掌握东厂和锦衣卫这些特务机构,权势煊赫,所以明朝有名的太监也很多,比如英宗时大太监王振、武宗时刘瑾、熹宗时魏忠贤无一不是权势熏天,一时无二。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跟唐朝太监乱政不同的是,明朝太监的权力全部来源于皇帝的信任,而一旦出现信任危机,或者皇帝换人,这些人很快也就走到了尽头。

因此,理论上说,只要皇帝掌握好内阁和司礼监,皇权就不会旁落。这是明朝的一大特色。也算是相对普遍性的特点。

回到特殊性,也就是万历皇帝本身

1)这位10岁即位的皇帝,由于年纪小,无法独立秉政,也开启了张居正执政的十年。其实这看来很具有讽刺意味,明朝为防止丞相权力过大而废除丞相,但内阁首辅的权力在张居正时甚至超过丞相,用张居正的说法“我非相,乃摄尔”。当然,张居正当政的十年,发起的“万历新政”,确实为明朝发展注入活力。但是,这对于皇帝而言,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未成年的皇帝可能还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成年后,权力的意识和欲望被唤起,由是产生的反抗情绪也越来越重。于是,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发起倒张运动,对其进行清算,张居正被弄得家破人亡,下场悲惨。内阁的权力也在此后被大大削弱。张居正能够操柄国政达十年之久,跟其与万历生母李太后以及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结成的“铁三角”分不开关系。万历吸取此教训,司礼监被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可以看到,万历年间,冯保后没有再出现权势盛的太监。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内阁还是司礼监都无法一家独大,所以,虽然万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却依然能保证权力握在手中,而不至于被架空。

2)还是说万历皇帝本身,大权独揽之后,他才发现,朝臣并不是那么容易控制的,尤其是文官,经过百年下来,他们已经形成固定的模式和势力,甚至是皇帝都无法改变。张居正在世时,通过各种手段比如“京察”,言官对内阁负责等措施,勉强能够掌控局面,而现在这些制约一下子没了,再加上没有强势的司礼监压制,文官就像弹簧一样,被压制久了,完全释放出来后,就没那么容易再被控制。万历皇帝发现,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受到各种阻力,稍有问题,甚至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被朝臣唾沫星子淹没。毕竟他就是一个人,百官每人一封奏折,一句话,也能让其疲于奔命;这个时候的内阁首辅,也没有张居正的强势地位,无法引导和驾驭百官,反而经常被百官“绑架”,被拉着一起跟皇帝作对,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位首辅申时行,慢慢变成了著名的和事佬,只能在百官和皇帝间和稀泥,短时间内还能凑合,时间久了,两边都没法讨好。朝廷政事也就算了,更有甚者,万历皇帝自己的私生活,也要被大臣们指指点点,比如他宠爱郑贵妃,而对皇后不怎么热心,引来大臣不满,认为皇帝应该尊皇后,并且要雨露均沾,不能独宠一人。爱一个女人都要被指摘,雪花似的奏折飞来。想想,当皇帝也不容易,整天要面对这群打了鸡血似的朝臣,还有更严重的超级“喷子”——六科言官,一群专职挑毛病的官员,这谁受得了?足不出户的万历皇帝被骂为“酒色财气”的昏君,气得万历牙痒痒、直跺脚,发誓必要严惩这些官员,然而最终在文官系统的“骚操作”下,仅仅是以涉事官员贬谪草草了事。皇帝竟也无可奈何。

于是,万历皇帝发现,他根本斗不过这帮人。还有一件大事最能说明问题,这就是万历年间“争国本”,也就是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万历没有嫡长子,所以也就出现了可操作空间,到底立长子还是爱子呢?群臣当然搬出宗法制,支持立皇长子朱常洛,但皇帝并不喜欢这个孩子的母亲,更别说儿子了,万历偏爱郑贵妃,就想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就这样一件事,明神宗万历皇帝整整与群臣斗法达15年之久,最后还是输给这帮大臣,由是引起的党争问题,后果其实更为严重,不知道万历皇帝是否看到这一点。其实这也是万历皇帝性格软弱的一个表现,既然没有嫡长子,他完全可以强势立自己喜欢的儿子,而不与朝臣纠缠,以当初“倒张运动”的气势,结果可能也会好一些,毕竟这些文臣虽然爱名,却也不得不考量一下是否敢于冒着被摘乌纱帽甚至被梃杖的风险而与皇帝作对,而且还能遏制党争的发展和恶化。然而,万历毕竟是万历,他没有这么做。

自己虽贵为天子,却终被群臣所制,于是在一件一件不如意的事情中,与大臣闹掰,也逐步对朝政失去兴趣,开始怠政。“躲进小楼成一统”,惹不起我总躲得起,朕就躲在后宫里面陪着我的爱妃郑贵妃吧,你们爱咋咋地,朕不跟你们玩了。正面打不过,万历皇帝就消极抗战。你们官员开缺了,我也不同意补人,你们想这样,我也不批,你们也别想见到我。这样却加剧了朝政的混乱。

当然,对于国家大事,他也不敢含糊,毕竟江山还是老朱家的,所以“万历三大征”--平定蒙古叛变的宁夏之役,抗击日本入侵朝鲜的朝鲜之役,以及平定苗疆吐司叛变的播州之役都能取得胜利。当然,这些胜利所需的物质基础,其实还是张居正改革时期留下的财富,否则真的是要不知所措了。

再开放一些回答:万历真的权力没有被架空吗?从上面可以看出,至少皇权已被削弱,皇帝无法随心所欲。这是制度发展的使然,也是万历皇帝本身原因造成的。

4

在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封建历程当中,曾产生了很多“奇葩”的皇帝。其中万历皇帝最难让人理解,万历皇帝曾近30多年都不上朝,不过明朝政府在万历时期依然正常运转了下去,并没有出现权臣架空江山的现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上朝和不把握朝政,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受古装电视剧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在古代官员每一天都要上朝与皇帝共同商讨国家大事,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在不同的朝代,上朝的频率也是不同的。在清朝时,三日一早朝。

明朝没有明确的规定,大部分明朝皇帝都不爱上朝,在当时上朝也不是为了讨论国家大事,按照规定每次常会最多讲三件事,并且这三件事早就已经抄送给各部大臣了,上朝主要是为了彰显皇室威严,并没有实际的作用。

当然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的确有些夸张,他之所以敢如此放手朝政,是因为明朝的整个政治体制为他提供了保障,让他不害怕自己的权利被人架空。


一、内阁制度的存在,保证了朝廷政务系统正常运转

在封建社会中,丞相制度存在已久,丞相是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负责与皇帝共同处理政务,管理百官。

在历史上经常会出现皇帝过于年幼,丞相把控朝政的局面,渐渐的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吸取了过去丞相专权的教训,废除了丞相制度。

朱元璋本以为废除丞相制度之后自己的权利会加大,整个官僚机构的运转将会更加顺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朱元璋渐渐感觉繁重的政务压得自己喘不过来气,于是他挑选出了四个大学士作为辅政大臣。

这就是内阁制度的雏形,这些辅政大臣负责替朱元璋处理政务,但是他们只有提供建议的权利,并不能做出最终的决策。在他们提出建议之后,还是要让朱元璋做最后的决定。


建文帝时,四大学士的官位改成了学士,依旧实施朱元璋时期的基本制度,朱棣上位之后才真正建立了内阁制度。他将胡广,杨荣等人分为内阁大学士。内阁是整个大明王朝的中枢机构,基本行使宰相的权利。

内阁拥有票拟权,在规定范围内的小事可以直接由内阁进行处理,凡是朝堂大事必须由内阁大臣写出建议处理的方式,皇帝看过之后同意的话进行盖章。

内阁在设立初期,由于皇帝朱棣十分勤勉,因此内阁在这一时期主要负责上传下达的任务,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皇帝对政治的放宽,内阁渐渐凸显出了自己的功能,成为了整个帝国的政治核心。

在万历皇帝登基前期,内阁首府高拱被废,张居正成为了新一任的内阁首府,他在任期间,进行了改革实行“一条鞭法”,这使处于危难中的大明王朝,渐渐复兴,改变了当时经济落后朝堂腐败的情况。在张居正死后,整个大明王朝开始走下坡路,但是因为内阁制度的存在,朝堂依旧能够平稳运行。


二、特务机构的运行,万历皇帝能够有效掌控朝局

除此以外,明朝还拥有着完善的特务机构,整个明朝拥有四大特务组织,分别是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大内行厂,这些特务组织是皇帝的爪牙,能够让皇帝身在皇宫但却通晓前朝之事。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是在王朝建立初期,各种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只能延续旧朝,但是元朝的法律制度存在很多问题。

并且,王朝还处于建立初期,民心不稳,朝堂中的百官有很多存在谋逆之心,这让朱元璋极为忌惮,于是便建立了锦衣卫。锦衣卫在建立初期,立竿见影地消除了早在元朝时期就存在的贪污腐败问题,约束了官员权力的滥用,增强了中央集权。

锦衣卫中的人员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他们武功高强,能够飞檐走壁,在皇帝的许可下,锦衣卫监视百官,甚至很多民间百姓。他们是皇帝的耳目,即使皇帝身在宫中也能够眼观八方。除此以外,锦衣卫还是皇帝教训士大夫的工具。


在当时凡是触怒了皇帝的大臣就会被宣布加以“廷杖之刑”,锦衣卫会立刻扒去官员的官服,双手反绑到午门行刑,这些锦衣卫经过严格的训练,技艺纯熟,能够根据皇帝的命令熟悉掌握官员的生死。对于百官来说,锦衣卫的可怕不只在于无时无刻的监视,还在于廷杖之刑的羞辱。

在这种严密的特务制度之下,即使万历皇帝多年不上朝,也可以知晓整个朝堂的时局变化,把握所有官员的生死存亡。

三、言官系统促使了权力制衡,朝廷权力仍集中于万历之手

除了特务系统以外,明朝存在严格的监察制度,在这种完善的监察制度之下,各级官员只能尽忠职守,不敢随意谋逆。

明朝有一个完善的监察机构,这个机构由督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这些官员的官位都不高,主要负责监察六部和地方大臣。因为掌握着监察大权,因此,虽然他们的品阶不高,但他们的政治地位极高。

在开国之初,朱元璋就赋予了言官很大的职权,当时的言官可以左右言路、弹劾百官、监察地方、甚至还可以规劝皇帝,在当时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无论皇帝还是百官,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社会生活,言官皆可进谏。


在当时的朝堂上经常会出现七品言官弹劾一品执政大臣的现象,明朝官僚集团内部的以卑抑尊,上下分权是其他各个朝代都没有的,这种分权制度是明朝皇帝把控朝堂的重要方式。

总结:

在明朝时,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明朝这种严密的政治制度之下,即使皇帝不理朝政,整个社会也可以正常的运行下去。更何况万历皇帝只是不上朝,他并非不管政事。

5

明朝万历皇帝长达28年不上朝,难道不怕自己江山被他人架空么?

很多人可能看到标题万历皇帝长达28年不上朝,就以为万历皇帝是一个荒诞无道、痴迷享乐的君主。其实,万历皇帝在登基之初,他就一直恪守君王的准则,学习上勤学苦读,礼仪上端庄恭顺,政事上事事亲为,为人也是和善亲切。

但是在首辅张居正去世之后,他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般。张居正死后,官场上兴起了反张运动,很多的大臣在奏章上写到前首辅张居正就是一个恣意放纵的人,他大肆敛财、买官卖爵、恃宠而骄,并且他们将众多的证据上交给万历皇帝,万历皇帝看到后,勃然大怒。

因为在他的心中,张先生教授自己的学业,指导君臣礼仪,为稳固自己的统治扫除很多的障碍,他当初甚至以张居正为榜样,但是直到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才知道他是一个心口不一的人。

这让万历皇帝发觉每一个人都有两面性,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再值得他信任,于是他对很多的人、事情都开始了漠然处之的态度。

导致万历皇帝长达28年不上朝的另一原因就是他和官僚集团的对峙。万历皇帝一直以来都想要立皇三子常洵为太子,但是整个官僚集团想要万历皇帝立黄长子常洛为太子。官僚集团不希望万历皇帝废长立幼,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里,嫡长子继承制依然处于主流地位。

于是万历皇帝和整个官僚集团就这样坚守自己的原则,竟然长达10年之久。但是万历皇帝还是在这场博弈中失败了,皇长子被封为太子,皇三子被封为福王到了河南。

在这场对峙过程中,万历皇帝终究是不敌整个官僚集团,这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永久的疤痕,他再也不愿意按照文官集团的意愿执行决定,所以他逐渐变得消极怠工了。

所以万历皇帝28年没有上朝是有他的原因的,至于为什么他不害怕自己的江山被人被人架空,也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的。

一是万历皇帝只是不上朝,并不代表他不处理政务。上朝不过是一种仪式,就像现代职场人聚在一起开会,老板不来并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决定,所以万历皇帝只是不上朝,并不代表他不会处理政务,不会决定天下事的走向。

二是明朝的官僚体系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了。到了万历年间,明朝已经建立了200多年,官僚体制已经日臻完善,就算万历皇帝不上朝,他的决定也是可以下达各部,最终落实到百姓的生活之中。而且整个官僚机构的作用甚至是巨大的,因为他们甚至可以影响万历皇帝立储,这在明朝也是鲜有的事情。

三是中央集权和和皇权不断加强,万历皇帝并不担心他的统治问题。明朝的锦衣卫和东厂作为皇帝的特务机构,一直秘密接受皇帝的指令,他们的运作是独立于整个官僚体系之外的,所以皇帝根本不担心他的统治地位。

四是万历皇帝不上朝一方面是他消极怠工,另一方面是他身体上的疾病。有考古学家发现,万历皇帝有严重的足疾,他本身并不方便上朝,所以也导致了万历皇帝长达28年不上朝。

综合种种原因,万历皇帝不愿意上朝,但是他却并不担心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行,因为就像老话说的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万历皇帝的掌握之中。

6

28年不上朝,不代表他不做事!别说皇帝了,就是你们部门的小领导,倘若几个月不冒头,估计早就被架空了。为确保江山不被窃取,万历皇帝做了两件事:



一、牢牢控制帝国的人事权、财政权、军事权

先说人事权。官员晋升的路径是:吏部派人考核,然后提交内阁讨论,内阁形成文件,交由司礼监审批盖章。司礼监就是万历的秘书,他若不让盖章,谁也当不了官。掌握着官员的审批,谁还敢造次?能让你上来,自然就能让你下来。



再说财政权。官员少几个,对万历来说影响并不大,反正服务自己的官员一个也不少;钱要是没有了,那可就麻烦了,庞大的后宫如何维持?为了敛财,除了常规的农业税外,万历还派太监到各处矿山收矿产税。

最后说军事权。虽说万里懒政,但涉及国家安危的事,可是一点儿也不含糊,万历朝有著名的“三大征”,没有他的批准,谁敢动用如此多的军人、财粮?事实上,李如松打赢朝鲜战争后,万历还亲自到城门楼上迎接。

有了这“三大法宝”,哪个官员敢随意造次?懒一点儿,贪一点儿,万历不计较,倘若想造反,那就不客气了。

二、通过庞大的特务机构掌控各级官员的动向

明朝的政治格局很有特点,权力分为两部分,朝中的尚书、阁老掌握一部分,宫内的宦官掌握着一部分,互相牵制,相互制衡。除了张居正和冯宝合作亲密外,其他的内阁和司礼监都有瑕疵,互相看对方不顺眼,用警惕的目光看着对方,万里在后面频频点头,好啊好啊。


除了互相监督外,明朝还有机构非常庞大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厂。这些人员分布在全国各地,征收税负、监视官员、收集粮价……总之是无孔不入,什么事都做,什么事都干。

今天娶了个小老婆,保不准明天万历就知道了;明朝发生过一件事:有几个官员晚上在地下室里商量事,结果第二天有人就被逮捕了,原因是他说了几句抱怨朝廷的话,其他人则没事。大晚上,又在地下室,想想都恐怖。

如此高压下,哪个官员不要命了,敢动万历的江山?

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7

您好!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万历皇帝是明朝倒数第四个皇帝,大家对他的评价比较低,并且有明亡实亡于万历的话。然而他长达28年不上朝,国家运转正常,自己的权力和江山也都紧紧拽在手上。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那么是什么让大明江山正常运转呢?我觉得有一下三大原因。

第一:张居正十年新政帮助大明江山积累不少

万历刚刚当政的时候,身为他老师的张居正看到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对大明做出了深刻的改革。从内政、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内政用了‘考成法’,就是让官员们认真行政,大大提高了全国上下官员的积极性,让整个明朝动起来了。军事加强了边境的防守,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提高军事抗衡的战斗力。经济方面主要用一条鞭法,促进经济发展,扭转财政危机。在张居正的改革之下,大明王朝国力蒸蒸日上,为后面的变化积累了很雄厚的力量。

第二:完善的政治制度帮助万历皇帝

明朝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内阁制和厂卫制。

内阁制度就是将宰相的权利分割,它把明朝的参政议政和决策权力全部交给了皇帝,只有等皇帝同意了,一件事情才可以实施下去。比如万历朝最有名的国本之争,万历皇帝迟迟不同意,所以争论了特别长的时间。另外明朝还有厂卫制度,特别是东厂、西厂、锦衣卫都是明朝赫赫有名的!另外明朝还有司礼监太监,可以直接对皇帝的公文进行批红,这个权利是非常大的!

第三:万历一朝军民一心团结一致

万历朝发生过非常有名的‘三大征’。也就是西北的宁夏之战、西南的四川播州之战、还有抗日援朝之战。这三次大战警示着大明王朝,而万历皇帝利用之前张居正留下的家底,把这三次的大战全部打赢了。这也体现出了万历皇帝关键时刻权力还是紧紧的拽在手里。这得益于军民一心,团结一致。

总结,以上三大原因促使万历皇帝将权力紧紧握在手里,可惜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很难再救回来了。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题主能够满意。

参考文献:《明史》

8

对于不上朝这件事,往前数嘉靖也二十多年,正德也好多年。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上不上朝,而在于管不管事。只要事情做好了,上朝也就成了一个形式。

9

首先,到万历时期,明朝朱家已经享国200多年、皇权已经深入人心,所以任何一个臣子对皇权下手都是乱臣贼子、不得人心。

其次,明朝中后期以文御武的传统导致调兵权及后勤都掌握在文官手中,所以武官虽然有兵,但是不会像汉末或者唐末那样通过武力夺取皇权。

再者,明朝已经有了非常完备的官员制度,内阁已经是实际上的施政机构、管理国家完全没问题。另外,上朝从最开始的一项决策机制已经到后期演变为一种朝政礼仪,上朝已经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了,不上朝并不意味着万历皇帝没有通过其他会议的形式决策。

最后,万历皇帝受教于张居正、自己本身又非常聪明(聪明程度可以参考嘉靖),所以,虽然不上朝,但是依然能够控制国家。

10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的高峰,国家大事基本由皇帝一人说的算。清代皇帝多数还算勤政,但明代皇帝在这点就差很多,尤以世宗、神宗为最。


明神宗皇帝朱翊钧,在位48年,是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中怠政时间近30年。他难道不怕自己丧失权利吗?

一、不上朝不代表不管事儿

虽然明中后期皇帝放弃对各部门的直接领导,对军国事务不作任何具体指导,但皇帝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神宗常年不上朝听政,但他们还是通过批阅奏章公文来处理国事,只不过在处理事情时有所取舍,不称己意或不是自己关注的事情就投入较少的时间精力,或不予理睬。当神宗疾病缠身无法及时披阅奏章或拒绝处理某些事件,不给予阁臣明确意见时,朝廷就处于半瘫痪状态,当时的内阁朝臣只能一味等待,除了对皇上专意静摄、章奏束之高阁的行为发发牢骚,别无他法。

例如,神宗虽然很多事儿不管,但像三大征这样的大事儿,他必然是亲自过问的。

二、大事要事必然经过皇帝

皇帝即使不管事儿,重大事务的处理仍离不开皇帝的饬令。无论是宦官当权,还是内阁掌权,都必须遵照皇帝的旨意办事。万历年间,神宗对官员的奏折长期“留中不发”,大臣在处理政务时都左右为难。

先朝章奏亦有不报闻者,然多是奏本,若题本用印,则系衙门公事,例不留中。即不当上意,再三更改亦可。自今上厌臣下之屡聒,一切庋之禁中,屡催不下。初亦甚以为苦,久而稍习,遇大小兴革,主者自行其意,第具本题知,不复取上意可否,而大权反下移矣。台省建白,间有当取旨者,则建言之人上疏以后,即请谒政府,云此本当条旨云云。政府即唯唯如命,一同属吏之秉承于长官,其名曰“讲旨”。——《万历野获编》

一切行动必须听皇帝指令,这就是当时明代的制度。

三、掌握关键权利

一个国家最关键的权利是什么?答案:军权。

明代号称“天子守国门”,禁军、北京的守军等军队均由皇帝控制,明代的权臣、权宦们能耐再大,也无法完全掌握军队,这也是为何明代太监那么有名,但基本都被皇帝所杀,应为这些阉人没有一个能达到唐代宦官的水准:掌握军队、废立皇帝。


但是,明代皇帝怠政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

万历四十年(1612年),南京各道御史坦言:“台省空虚,诸务废堕。上深居二十余年,未尝一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沉之忧”。

御史马经纶疏言:“陛下数年以来,深居静摄,君臣道否,中外俱抱隐忧”,对其“辍朝不御,停讲不举”的行为提出强烈批评。台谏官指出皇帝怠政的严重危害:“朝有大事,陛下不闻,大臣不知,祸可胜言”,长此以往,“天下将不可救!”

所以说,明神宗怠政,虽然依然掌握着国家,但对国家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明史》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