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内的诸葛亮像。临机决断,真不是诸葛亮所擅长的。
感谢三国迷的好问题。其实,这体现了刘备的知人善任,就诸葛亮自身而言,冲锋陷阵、临机应对,相较于战略规划和国家治理等方面的确不是他的长处和优势。在军事方面出谋划策的谋士中,刘备最倚仗的其实是法正。
诸葛亮很善于冲锋陷阵和临机应对?这都是小说《三国演义》的“贡献”
诸葛亮,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是“智绝”的人设担当。在小说的世界里,诸葛亮无所不知、无所不精、无所不能,特别是在军事方面简直是算无遗策。可是不好意思!这些都发生在小说里。冲锋陷阵和临济应对决断真不是诸葛亮所擅长的,这一点在时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中可见一斑。
诸葛亮在三国时就已经是“顶流”。魏蜀吴三国,人们津津乐道和推崇的就是诸葛亮。在对诸葛亮的诸多评价中,最具有代表性且中肯的要属魏人袁准和东吴人张俨的“七问七答”。公元265年司马昭离世。担任东吴“外交部长”(大鸿胪)的张俨亲往吊唁。在魏期间,张俨和魏国上层人士广泛交流,促进友好感情。其中和袁准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谈论起了诸葛亮,即收录在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注解中的“七问七答”。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他们是这样说的:
曰:子之论诸葛亮,则有证也。以亮之才而少其功,何也?
袁子曰:亮,持本者也,其於应变,则非所长也,故不敢用其短。
这一点从诸葛亮五次北伐而较少战果就能够得到验证,也得到了后世人的普遍认同。
成都武侯祠内刘备像。刘备能在东汉乱世中后来居上,这与他知人善任的能力是离不开的。
所以,由于在临机应对和决断上存在短板,军事方面诸葛亮并不是全才。而刘备没有在这方面更多地让诸葛亮参与,说明了刘备是知人且善任的。
诸葛亮擅长什么呢?
既然临机决断方面不是长处,那诸葛亮到底擅长什么呢?这一点从刘备与诸葛亮的分工就可见一斑。
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敢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於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宜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
二人的分工中,诸葛亮更多的是“总经理”似的角色:后勤调度、行政管理和财政收支等。加上前期对三足鼎立局势的预判的“隆中对”,刘备离世短短几年之内就能“国以富饶”等方面,可以看到诸葛亮擅长是战略规划、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等。
都江堰远景。诸葛亮在蜀汉的治理上是为人称道的,其中一点就体现在对都江堰的维护上。
诸葛亮在军事方面就一无是处了吗?其实不是!军事,是非常庞杂、系统和复杂的。在连弩、“木牛”和“流马”等诸多发明创造,可以看出诸葛亮在军械制造方面是行家。在安营扎寨方面,连司马懿都佩服,说诸葛亮是奇才。而且,诸葛亮治军严谨,使蜀军富有战斗力也得到了时人的认可。在“七问七答”中也有体现:
袁子曰:亮之在街亭也,前军大破,亮屯去数里,不救;官兵相接,又徐行,此其勇也。亮之行军,安静而坚重;安静则易动,坚重则可以进退。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此所以能斗也。
所以,在军事方面诸葛亮除了临机决断,在其他维度是值得称道的。
军事上的临机决断,刘备到底最倚仗谁?是法正
如《三国志-蜀书-法正传》所载:
“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
法正为刘备出谋划策,无论是外部的敌人还是内部人都很服气他的神机妙算。如《三国志-蜀书-法正传》所载:
“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对于法正的神机妙算,诸葛亮也很服气,
“亮每奇正智术。”
法正,才是刘备真正的谋主。
其实这一点在《三国演义》里也是有所体现的,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中,诸葛亮劝谏不力,说了句:“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也。”
综上,刘备在军事方面没有更多地倚仗诸葛亮是务实和明智的,因为这方面法正更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