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者武松所担任的县城“都头”,一年的俸禄换成人民币有多少?

长辈们都说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这句话其实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生活中。说起《水浒传》中的武松,相信大家伙都不陌生,可以说他是整个水浒中真正能够做到“路见不平一声”的英雄。

武松是真实存在的

很多人以为武松是《水浒传》里杜撰的人物,其实不然,在宋元交替的时候,《宋江三十六人赞》这本历史著作中,就记载了历史上真实的武松。

书中写道:“汝有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

历史上的武松跟水浒里的一样,都是义薄云天、豪气十足的英雄。当然啦,施耐庵笔下的武松形象更为生动饱满,这才导致了后世之人只知道水浒的武松,并不了解历史上的武松。

武松家境困苦、四处漂泊的人生

施耐庵老先生笔下,武松不仅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大英雄,他同时也是家庭贫寒、人生困苦的一个悲情人物。

武松是山东清河县人,上面也说了武松出生于穷苦人家,所以他很早就跟着北宋末年武术家周侗学习武术。

受到师傅点拨之后,武松的武功变得高强,自然脾气也暴躁了许多。学成归乡之后,在一次跟他人争吵的时候,不小心把人家打上了。

武松被迫离开家乡,一路逃跑到柴进的府上。没想到武功这么高强的武松也有身子骨弱的时候,他在逃跑的路上感染了疟疾,所以就一直在柴进家里养病。

等到风声过后,武松就打算回家了。就在武松回家的途中,发生了一件闻名世间的大事,相信大家都能猜出来,那就是景阳冈打虎。

当时的武松赶路回家途径景阳冈,因为已经马不停蹄两三天了,所以就停留在景阳冈的一个小店中吃饭。

大家也知道,这些江湖豪侠吃饭的时候都喜欢喝酒吃肉,武松自然也是如此。所以他坐下之后,就让店家上了几碗酒、切了两斤熟牛肉,“三碗不过岗”的典故也是由此而来。

喝多了武松比以往胆子更大了,到了山上遇到大虫居然毫无畏惧,利用他的武艺跟大虫打斗了起来,最后拿起哨棒终结了这只大虫。

武松在景阳冈打虎这个事迹被店家传到江湖中,武松从此在江湖中留下了一己之力对抗大虫的威名。

宋代官府们非常看重武松这类人才,自从打虎这事出来之后,阳谷县县令直接邀请他担任本地的都头,可以说是成功进入了宋朝的官僚体系中,吃上了皇粮。

这下,武松的人生可谓是逆袭了,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尊称他为“武都头”。

这武松当上都头的故事就说完了,下面解答一下题主所问的问题,在宋代担任都头的一年俸禄有多少呢?其实这也是很多朋友好奇的事情。

宋朝的薪酬制度

根据《宋史·职官志》的记载,宋代的官员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编制内的,这些官员是拿着朝廷俸禄吃饭,而另一种是没有编制的小官,这些人的俸禄完全靠地方官府发放。

宋朝可以说是古代各王朝中经济最为繁荣的时代,就连著名史学专家陈寅恪都对宋朝有着非常高的评价:“华夏千年文明演变,在宋朝登上了最高顶峰”。

经济发展好自然税收就多,税收多朝廷给官员开工资自然也是比较高的,而宋朝官员们的薪资待遇可以说是各朝代最好的了。

这些在编制内的官员们不仅有常规的俸禄和赏赐的田地,还有各种餐补房补衣补,可以说比我们公务员的福利都要好。

就像水浒中的高俅,他是编制内太尉级别的官员,他每年几乎都能拿到三千贯钱的工资,再加上这么多的补贴,按照一般大米的购买价格换算一下,相当于150万人民币了,这工资真的高。

那没有编制的官员待遇跟编制内的待遇就天差地别了。

没有编制的官员可以说就是临时工,他们的工资一般都是地方官府自己想办法发放,可以叫做补贴。

就比如宋江,他在上梁山之前就是做一个编制外的押司,也就是保安队长,有时候连工资都收不到,只能靠别人给他发的补贴过日子。

让武松非常得意的“都头”呢?其实这个职位比押司都不如,都头只不过是县令任命的,所以武松的工资是县令自个儿出钱补贴。

看上去好像威威风风的,逢人都尊称他为“武都头”,这只不过是因为他景阳冈打虎打出来的名声,跟职位压根没一点儿关系。

那武松的工资到底有多低呢?

因为没有进入编制的官吏是不能够得到朝廷给予的俸禄福利的,他们的工资只能靠地方官府发放,而这就跟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税收数量有很大关系了。

如果是在经济发达的江南一带,都头一年的工资大概能有个八十贯钱,虽然比不上编制内的官员,但起码能够维持正常生活。

但是武松所在的是阳谷县,阳谷县只是宋代的一个小县城,经济不发达税收少,连县官府自己都非常穷,这都头的工资自然就低了。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像阳谷县那么贫困的县城,一个都头一年的工资大概有40贯钱左右。在北宋时期,一贯钱大概能够买一石大米,那武松的工资大概能买40石左右。

那40石的大米,一石大米相当于125斤米,也就是说武松一年的工资能够买到5000斤大米,按照现在最普通3块钱一斤的米价算一下,一年也就只有15000元。

15000元是什么概念?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每个月也就一千出头,放到现在还没达到最低工资的标准,属于贫困户,还得接受精准扶贫的扶持,武松也太难了吧。

小呆说

原来我们心中的那个打虎英雄的生活也这么困难,按书中描述,武松没有找女朋友,也不爱去什么烟花柳巷之地,所以这点钱还是能够满足他温饱的。

但是,按他动不动就两斤牛肉一壶白酒的生活,这点钱确实不算什么,毕竟古代牛肉的价格可是很高的,只能说他可能还有别的来钱门路吧。

虽然这个官职看上去是吃皇粮,毕竟挂靠这县官府,还算是一个比较体面的工作吧。不过武松并不满足于此,毕竟他的能力配得上更高的位置。

所以武松后来接着给哥哥报仇的机会退出官场,上了梁上,以自己的武艺和智谋逐渐成为了威名四海、勇猛无比、有情有义的英雄好汉!

最佳贡献者
2

武松在阳谷县做了“都头,职务大概与郓城县的朱仝、雷横差不多。但是,施耐庵却没有交代”都头“到底是多大的官,他们一年的俸禄是多少。

本人其实也不知道郓城县都头与阳谷县“都头”到底一年挣多少银子,折合成人民币又是个什么水平。不过,我也十分关心,武松这样的“都头”到底挣没挣钱,挣多少钱。所以,便去《水浒传》的背景历史中去找找答案。



武松大概相对于副营级

要想知道武松在阳谷县的年俸是多少,就得先搞清楚这个“都头”到底是多大的官。因为,武松得按照他的官职级别领受年俸。

《水浒传》中的“都头”,施耐庵写的是唐代以来的军职。

“都头”缘起于唐代中期,是军队统帅的称谓。唐僖宗时,一都兵马有一千人,统帅称为都将,也就是“都头”。

五代时,各部统帅又根据自己的兵力和军种,在指挥使下设置若干都,每都所统领的人马各不相同。每都的长官,便是“都头”。

北宋沿用旧制,在指挥使下设都,但却仅在步军中保留了“都头”这个官名,有“都头”,还有“副都头”。马军都一级的军官,则称为“军使”、“副兵马使”。

按规定,北宋时期的每都编制是一百人,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一个连。假如要按照现在的职务套转,大概“都头”就是个连长吧。



但是,到了宋仁宗时期,“都”这个军事单位与北宋初期相比,又有所变化。《河南先生文集》(宋仁宗时期编纂)中说:“诸处马军每一都枪手、旗头共十三人,其八十余人并系弓箭手。步军每一都刀手八人,枪手一十六人,其七十余人并系弩手。”

以仁宗朝的“都头”来看,就不仅限于步军了,兵种齐全,更适合当时的战争需要。不过,每都所统辖的人马却基本维持不变。

假如按照施耐庵《水浒传》中的“都头”来套军职,那么,武松充其量也就是个连长。但是,阳谷县只有一个都头,也就是说,武松是马步军统管,应当比郓城县马军都头朱仝,步军都头雷横要高半格,恐怕就是个加强连连长了。加强连连长嘛,总可以套副营级吧。



武松做“都头”合理吗

很多朋友认为,“都头”一职是军队的带兵长官,尤其是“加强连”是为战时而配备的,大概主要是在禁军中存在吧。因而,施耐庵把“都头”这个职务借用到书中,不一定合理,阳谷县、郓城县,以及沂县(李云)是没有“都头”的。

这种观点其实也没错,但是,恐怕存在一点偏差,那就是没有以北宋的军事制度做参考。

北宋时期,实行的募兵制与屯兵制相结合的军事体制,地方以及民间都有养甲蓄士,保境备战的职责。因而,北宋的军队总共由禁军、厢军、乡兵、番兵四大部分构成,以禁军为主,是中央所辖的主要国防力量。厢军为辅,主要由地方统辖,厢军中简拔精壮者充实禁军,禁军也可淘汰老弱者进入厢军。

地方乡兵则主要是以保、甲为单位,平时负责缉捕盗贼,维护治安,战时也可作为禁军、厢军的辅助军事力量,投入战斗,参加防务。番兵则大致相当于雇佣兵,主要是征集边境外藩军事力量,打击另外的番邦,或者镇压义军与反贼。



北宋的军事制度,基本上都写进了《水浒传》。比如,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代表了北宋的主要军事力量。孙立是登州兵马提辖,实际上孙立就是禁军系列的一个“都头”,所以,大劫牢时,孙立就只有百把人的心腹。

武松、朱仝、雷横等都头,则大致属于厢军系列。北宋时期军政合一,地方行政长官,其实也是最高军事长官。

祝家庄是乡兵,曾头市大概就属于番兵了。

因而,施耐庵写书,绝对是有考证有把握的写,武松做阳谷县“都头”是没有问题的。武松身兼马步军都头,都有“士兵”做勤务员。所以,从这层意思讲,武松也算得上梁山好汉中的军官出身了。



武松一年能挣多少银子

说了这么多,到底武松能有多少年俸呢?恐怕又会有朋友埋怨我了,就几句话的事情,讲这么多,一开头就公布答案多好,穷啰嗦有用吗?

我觉得,“问答”不光要说答案,还得说清楚答案的来龙去脉,主要目的就是要分享知识。或者,通过答友们的分享、讨论,大家都学到新的知识。所以,我便有了这么多“废话”。以下,还得啰嗦几句。

《水浒传》中,富安对高衙内说林冲时,提到了一句话,讲的就是薪俸这个事。这句话就是林冲得高太尉“大请大受”,“大请大受”就是林冲享受了高俅给予的高待遇薪俸。



但是,这样讲又不太准确,应当把“请”、“受”分开讲才对。请,有聘请之意,也就是说,林冲是受聘做了禁军枪棒教头,如此,这部分薪俸就得高俅开了。当然,高俅不会自己掏钱,一定是从训练费中列支的。“受”,则是“接受”、“领受”的意思,说的大概是按照林冲的级别所得到的级别工资。这部分钱,就得由朝廷或者财政(度支)来承担了。

因为,北宋时期实行的是双俸制,也就是按照九级十八阶的官品发放工资、津贴。林冲不是体制内的军职(或者说林冲不是“公务员”),所以,富安说“他见在帐下听使唤,大请大受,怎敢恶了太尉”,林冲的待遇由高俅说了算。

武松大致属于厢军系列,还是地方上的部队,阳谷县又不是边关之地,主要职责也就是缉捕盗贼,维护治安。所以,厢军的待遇远远不及禁军。因而,武松的待遇一定是比不了林冲的。



同样,武松的年薪也得由阳谷县令说了算,是不是“大请大受”,也很难说。假如按照宋江做押司的待遇来看,每月的薪俸大概就是十至十二两银子,加上诸如养廉钱、养马钱等等津补贴,每月也就是二两银子上下。

武松也是阳谷县“聘用干部”,不在九品十八阶之列,当然也是由县令给聘金,由阳谷县财政支付薪俸,恐怕每月也就是十二两到十五两银子之间的收入了。

以此算来,武松每年的薪俸大概就是一百五十两银子上下的年收入。假如按照白银现价4-12元来算账,取个中间值8元算账,折合成人民币,约莫为45000元。



这也不少了,北宋时期,市民的人均收入大约是每月300文还不到,每年下来,也就是4两银子左右。因而,郓哥得了武松五两银子,便十分欢喜,心想,“如何不盘缠得三五个月?”。郓哥有个老爹,父子俩能以五两银子生活三五个月,武松每月十二两银子,大概就是郓哥父子俩一年的用度了。

我只是粗粗的帮武松算了一笔账,至于以米价等等来换算,那也太专业了。

3

武松担任的阳谷县“都头”,一年俸禄大概100两白银,折算成人民币大概14万元。

小说《水浒传》所处的宋朝这个朝代,重文轻武,饱受外族欺辱,但是百姓生活却很是不错,官员的俸禄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高的。

所以,一个县里的都头俸禄有那么多。

我们先来看看《水浒传》里,武松担任的阳谷县“都头”,是何官职和级别。

宋朝的官吏,有九品十八级的官,和“未入流”的吏。

县一级里,有知县(县令)、县丞、主簿、学正、县尉、押司等官吏。

知县,是一县之长。县丞,辅佐县令,相当于副县长,一般主管税收。主簿,主管财政出纳和物资等。学正,是教育和科考的主官。县尉,是治安警务官员。押司,是文员。

上述官吏的设置,其实不是每个县都各岗位设置齐全。具体说来,京畿县和地方的县不一样,大县和小县不一样。地方的县,小县往往县丞和主簿由知县兼职。学正也可能临时设置。

都头,这个官职在县一级本来是没有的,但《水浒传》里武松、朱仝、雷横都是县里的都头。

小说《水浒传》里,晁盖等人犯了法,知县派人捉拿,所派的是县尉带领朱仝、雷横两个都头。九纹龙史进与少华山朱武等人勾结,县里派去抓捕的兵丁,也是一个县尉带队。可见,都头是隶属于县尉的。

知县(县令)、县丞、主簿、学正、县尉、等都是官。

知县是正七品,县丞是从七品或正八品。主簿、学正、县尉等同于现在的县政府下面的职能部门,相当于现在的财政局、教育局、公安局局长,是正九品。

押司,不是官,是吏员。吏员的品级古代称为“未入流”。小说《水浒传》里,宋江见人便自称“小吏,小吏”,既是自谦,也是实话。

都头,在《水浒传》里,有马兵都头,有步兵都头,都头下面有兵丁,相当于现在的刑警大队长、防暴大队长之类的职务。当属于官,而不是吏。品级当是从九品。

那么,武松担任的阳谷县“都头”,就是从九品的武官。

武松担任的阳谷县“都头”,一年的基本俸禄。

《水浒传》里县里的都头,既然是从九品,那么,一年是多少俸禄呢?

官员的基本俸禄大概情况如下:

正一品年薪1000两白银,从一品900两,正二品800两,从二品650两,正三品500两,从三品400两,正四品300两,从四品260两,正五品220两,从五品190两,正六品160两,从六品140两,正七品120两,从七品100两,正八品80两,从八品70两,正九品60两,从九品50两。

北宋初期一两白银是一贯钱,南宋时一两白银是三贯钱,《水浒传》所在的时期,一两白银大概两贯钱。

武松担任的阳谷县“都头”,一年基本俸禄大概就是即50两白银,也就是一百贯钱。

小说《水浒传》所反映的时期,白银的购买力情况大体如下:

根据《宋史 食货志》和《宋史 职官志》记载:“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米价是1石600-300钱。1两白银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

宋石每石66公斤,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元—1848元,取中间值一两白银1386元人民币。那么50两白银就是69300元。

小说《水浒传》里的白银购买力事例佐证:

吴用到石碣村,劝说阮氏三雄合伙劫取生辰纲,拿了一两银子给阮小七。阮小七买来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新鲜牛肉现在的价格五十元一斤,二十斤就是一千元,还有一对大鸡,一瓮酒。价值1386元,基本差不多。

戴宗、杨林碰到了拼命三郎石秀帮杨雄打散了地痞流氓,钦佩石秀是一条好汉,请石秀上酒店吃酒。戴宗随手扔下一两银子,吩咐酒家“酒菜随便上!” 戴宗、杨林都是梁山泊的豪爽好汉,一句“酒菜随便上”,表明给了一两银子,包括酒钱菜钱服务费,十足有余了。可以看出,一两银子值现在的人民币1386元,没有问题。

鲁智深在五台山下的铁匠铺子里,用五两银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叮嘱要“十分好铁”。五两银子不到七千元人民币。须知,现在花田洋和威廉?亨利的几十克重,用来切雪茄的精铁小刀,一把就是一万多元。也足以证明,那时候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很高。

宋朝官员的俸禄,除了基本俸禄,也就是正俸之外,五花八门的补贴非常之多。所以,官员的实际收入比基本俸禄高得多。

朝廷对官员的补贴,名目繁多。柴米油盐酱醋茶,猪肉羊肉、衣服、木炭、灯油、绫罗绸缎、车马、招待费,马草、轿夫、差人、添支费 、防寒费、降温费、……说之不尽。还另外有“职田”,由佃户给租子,官员坐收渔利。

杂七杂八的收入,加起来相当可观。根据一些历史资料估算。宋朝官员的补贴收入超过基本俸禄多多。

按照基本俸禄与补贴收入一比一计算,武松担任的阳谷县“都头”,一年的俸禄大概就是100两白银。折算成人民币大概14万元。

4

武松是男人们的偶像,水泊梁山好汉中的佼佼者,“大聚义”时排名次座第十四交椅,上应天伤星。

由于“武松怒杀西门庆”被官府发配,途中又犯案杀了张都监,他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装扮成一个头陀的样子行走江湖,因此有了行者武松的称号。

在上梁山之前,武松因在景阳冈为民除害打死了老虎而名扬天下,之后被清河县令赏银并提拔为都头。

由于武松在清河县做了一段时间的都头,人们亲切称之为“武都头”。

有人感到很好奇,都头是什么官职呢?一个月的薪水是多少?折合现在多少人民币呢?

《水浒》书中没有交代武松当都头时的薪水是多少,我试着分析一下。首先说说都头相当于现在什么职务这个问题。武松因为打虎而被县令直接封赏和提拔为都头,这说明武松不是经过朝廷选拔或任命的,这属于编制外的“临时工”,也就是不在册的官员。

在宋朝,在编的官员和不在编的官员薪水相差很大,我们都知道宋朝是历史上较富裕的一个朝代,在编的官员有许多福利和补助。

而不在编的官员,像武松这样的人都是地方财政发工资,没有任何福利,只挣死工资。

“都头”说白了就是县衙捕快队里的队长,如果比较的话,就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即武松领着一班捕快执行任务他说了算。

有人说武松的都头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局长或者刑警队队长,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古代官员都是军政一把抓,过去的县令干的就是现在公安局长那些事,保一方平安。

武松怎么能和县令相提并论呢?所以说武都头也就是领着十几个捕快去执行任务罢了。县令恰恰看中的是武松功夫好,更适合捉贼捉强盗,这才提拔他为都头。

弄清了武松在县衙的位置,然后咱们再看他一个月的薪水是多少?

《水浒》中被称为都头的人很多,比如郓城县里的雷横是步兵都头,朱仝是郓城县里的马兵都头。从这里可以看出都头又分为部队都头或者地方都头,武松属于衙役都头。

别看都叫都头,执行的任务有所不同。军队里的马、步兵都头,相当于现在的部队里的班长。

我查了一下大宋官员年俸表,对应宋徽宗朝代的县令月奉是20两白银,这不包括其他的福利。武都头应该低于20两,估计月薪应该在10两左右,没有任何其他福利。

10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其实这种问法不科学,货币应该与当时的购买力相比较。

比如在宋朝一两银子能买多少小米,然后再看看宋代一两银子兑换成多少人民币,看看能购买多少小米?两者相比较才算科学。

通过查资料和比较购买力得知,宋代一两银子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大约是950~1500元左右,取个中间价也就1200元。

武松一个月十两银子的薪水,折合现在人民币为12,000元,咦!武松工资不低。看来宋朝还是挺富裕的,月入过万不是梦。

通过计算得知,武松一年能挣14.4万人民币,哇!挣得比我还多,武松简直是完美的男人,既会打仗又会挣钱。

仔细想来也符合《水浒》中的描写,武松行侠仗义,动不动就给人十两八两的银子,加上平时自己喜欢吃肉喝酒,花销开支一定不少,但没听到武松抱怨和哭穷。

也许是他花钱大手大脚,手中也攒不下几个钱儿,所以一辈子也没娶上个媳妇,到80岁孤独死在了六合塔里。这是十全十美武松的唯一缺憾。

看来男人成家立业缺一不可,否则到头赤裸裸来赤裸裸去,空留遗憾在人间!

文/秉烛读春秋

5

都头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长,那么现在的县公安局长一年多少钱,就是武都头一年多少人民币。谢谢

6

武松任都头一年俸银多少银子?《水浒传》没交代不清楚。《水浒传》成书于明朝,描写的是宋朝的事。根据冯梦龙编著的《醒世恒言》一书中,《卖油郎独占花魁》所描写的卖油郎也是宋朝。一年所赚的银子也就三两。至于县令和都头一年的俸银是多少没说,不过据“平遥古城”的讲解员介绍说,明、清两代的知县年俸银50两,照此想像,都头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局长,年俸银肯定不足50两。至于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是多少,那要根据当时的物价,所以就不好说了。

7

都头这一职位仅仅够温饱?别开玩笑了,标准的小康之家

“顶骨数珠灿白,杂冗绦结微黄,钢刀两口迸寒光”

施耐庵聊聊数语便勾勒出武松的硬汉形象。在《水浒传》中,武松是一位武力值爆表的铮铮硬汉。景阳冈打虎、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斗杀西门庆,这一场场的战绩都是武松凭着双手拼出来的。

这可不仅仅像杨志等人斗杀个牛二,顶着官二代的帽子便跻身于好汉之列。武松是一位出身低微,单纯靠着这一身武艺在梁山立足,就算是宋江,也不得不给几分薄面。

但拥有如此武力值的武松,阳谷县知县用一个都头的官衔便将武松拉拢了过来,若不是受累于西门庆与潘金莲事件,武松也不会走向那梁山。

要是能凑活活着,谁又想去当好汉,好汉多操心费事,又有谁不知道呢。那“都头”到底是一个什么官职?能让武松安心效力。

宋朝的官职分类

自古以来,官员制度方面其实大同小异。根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宋朝的官员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真正的体制内官职,比如高俅、蔡京、童贯等人。第二种便是体制外的官职,例如宋江担任的押司、武松、雷横等人担任的都头;

题外说一句,单纯看《水浒传》,是一部中低层官员和草莽英雄对时代的抗争大戏,但里面有一个人物值得细品,那便是高俅。高俅的出身与自身的学识,武艺在当时都排不上名号,市井之徒而已。

可为何高俅最终走上了人生的巅峰,除了运气之外,还和高俅的格局有很大的关系。高俅说过,“要做就做那种杀了人也不用吃官司的人”,单纯就这个格局与目标,便足以碾压当时99%的人。

武松,作为一名打虎英雄,拥有这超高的武艺,但阳谷县令单纯一个编制之外的“都头”便将他拿下了。足以可见,人生之路,除了自己本领、运气之外,限制自己发展最大的还当属自己的格局。

梁山好汉的这场抗争,之所以失败,和众位好汉的格局有很大的关系。“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如此要求便心满意足之人,能做成大事才怪呢。

“都头”是何官职

都头”是何官职,打个比方,放到现在来说,相当于是一个地方治安副局长的差事,仅仅是一个不在编的小官吏。基本上可以与封建社会的捕快划等号,相当于是县衙衙兵的头头。武松这样一个盖世英雄,被阳谷县令用这个小官“收买”,有点可惜。

也正因为这样,武松在得知哥哥被害的消息后,依旧快意恩仇,都头的官职说扔就扔了。足以可见,“都头”的职务在武松心里的地位并不高。如果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松能不能这样快意恩仇,还是要画上一个问号的?

马上林冲,马下武松”,林冲的性格特点一直为世人所诟病。当自己夫人被人欺负,还在一味地忍让,前怕狼后怕虎,最终还是没能避免悲惨的结局,为后人耻笑。

可后人在笑林冲时,不知是否注意到,林冲在都城有着大宅子,漂亮的夫人,他能够花几百贯去买一把刀。试问,这样的日子,谁舍得说丢就丢?一个“都头”的职务说丢就丢了,那假如武松有妻子有儿女,用着上层人的生活,他还能否为他哥哥去拼命,我真的是要打一个问号。

“都头”待遇如何,折合成人民币合多少钱

古代官职的俸禄不单纯以钱币的形式发放,大都辅助以粮食、布帛等物质,甚至良田与豪宅也在包含在其中。当然,都头的工资待遇,与良田与豪宅基本上没有多大关系了。“都头”的工资并不是国家财政拨款,而是县里面自己发放的。

阳谷县在宋代并不算得上是一个大县,经济在当时也只能算作一般。因此武松能拿到的待遇基本上也就是在50贯钱左右。对比一下,林冲可以随便拿出200贯来买一把刀,足足花费武松4个月的工资。这咱就理解了,为何林冲总是束手束脚。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在北宋末年,1贯钱可以买1石大米约合59.2kg,也就是在120斤。按照现在的米价来算武松一年的俸禄为:50×120×3=18000元。但由于目前大米在袁隆平教授杂交水稻的作用下得到升级,年产量大幅提升,比以往高出2-3倍。

由此可见,1.8万的年薪需要再增加一个加权系数,因此武松的年薪放到现在来说,在6万块左右,月薪5000块。武大郎卖烧饼都能住上独栋的二层小楼,假如每月发生西门庆与潘金莲这档子事,我相信武松也能靠着这份工作,娶妻生子奔小康。

只不过那时,朝廷多了一个碌碌无为的小吏,江湖少了一名盖世英雄罢了。

8

武松,不必多说了,家喻户晓。因为景阳冈打虎,被阳谷县感激欣赏,因为地方出来猛虎伤人,也很让县令头疼,武松借着酒劲竟然结果了猛虎,替县令解决了老大难问题。这县令一高兴,赏赐个“都头”给武松干。

这个“都头”,既不需要向上级请示汇报,也不需要向朝廷备案,就是县令一句话,严格来说,这个“都头”不是官,是“吏”!

官和吏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官”是经过科举考试,由朝廷上任命,吏部管理备案的正式的国家公务员。俸禄有国家财政拨付,有组织关系在吏部,每年还要进行考察,以便优胜劣汰。即便是七品县令,也要经过层层考试,级级选拔,考中进士了才有当七品县令的可能,而“吏”是“官”临时聘请的,为“官”而服务的,俸禄由“官”来发放。

说白了,就是县令手下的工作人员,为县令服务的。县令一不高兴,可以随时解聘。

梁山好汉里朱仝、雷横也都做过都头的。

关于都头是做什么工作的,有说相当于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也有说相当于派出所所长职能。反正差不多,就是负责本县的治安巡逻、缉拿盗匪等琐事。

既然受聘于县令,县令会给开多少薪水呢?折合成人民币又是多少呢?

宋朝在古代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国家实行的是高薪养廉,官员的月俸还是不错的。

仁宗嘉佑年间正式定制禄令,如规定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千 (即三百贯),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冬棉百两,每月禄粟一百石。元丰改制,又有增加。

地方州县官员,大县(万户以上)县令每月二十千,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每月禄粟月五至三石。正俸之外,还有各种补贴,如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均由政府埋单,数量也相当可观。

阳谷县就是个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

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一两银子一石米。县令每月十二两银子,也就是每月12石米,年薪144两,县令那待遇还不错。

关键是县令能给武都头开多少薪水呢?

每月给六两,那是不可能的,县令不傻,他手下不能就都头一个吏,每月给三、四两已经很高了,算来年薪最高是48贯左右。

根据《东京梦华录》等史料记载,北宋时期的一个都头,其工资高低跟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当然,还与县令本人的慷慨程度有关。

像当时经济较为发达的江南地区,一个都头的年薪就是60贯,经济水平一般的地区,一个都头的年薪大概在45贯左右。而武松所在的阳谷县就属于普通县城。也就是说,武松一年的俸禄大概是45贯左右。

那么,宋朝的45贯钱,能兑换多少人民币呢?

据记载,北宋末年时期的米价为一贯钱一石,武松一年的俸禄可以购买45石大米。在古代,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10升,一斗米相当于现在的12.5斤。这样换算下来的话,武松一年的俸禄够买5625斤大米。按照4块钱一斤来计算的话,那么就是22500元,当然,如果按照3元每斤来计算的话,那就是16875元。

所以总的来说,武松一年的俸禄大概在15000元以上,具体数额则不确定。

这工作虽然累点,也还是有些油水,下去办事更是有各种各样的"孝敬"。不过以武松性格,他不会做这事,照着他的年薪,也仅仅能糊饱肚子,也确实没啥留恋的。

后来因为哥哥被害,怒杀嫂子与西门庆,也就意味着这个工作就没了。不过都头这段经历倒是闻名于世。

我是历史逸事,专注于历史问答,欢迎关注点赞。

9

正是“说开星月无光彩,道破江山水倒流”

《水浒传》原文第二十二回交代,武松在回清河县的路上,路过酒家,见其有“三碗不过岗”之说,于是激起胸中豪气,连饮十八碗老酒。

后来景阳冈上,武松借着酒劲打死猛虎,一番机缘巧合之下,被阳谷县知县任命为“都头”。

那么武松所担任的“都头”究竟是什么官职了?

“都头”一职本为军职名,起源于晚唐、五代之际,在北宋达到巅峰,明、清两朝不再设立。

因为《水浒传》的故事年代背景为北宋,而通过对《宋史》的考证来看,“都”一级的统兵官(步军)是“都头”和“副都头”,一都按制应有百人。

参考现代的军职,“都头”大概是正连级。

但我想说的是,武松所担任的“都头”并不是禁军、厢军中的统兵官。因为在宋朝,县一级里是没有“都头”这个职务的。

哪怕宋朝的“知县”,是由朝廷所派遣的朝官担任,称“知县事”。如果当地有戍兵,知县还兼任兵马都监或监押,兼管军事。

但文官和武官是两个“系统”,尤其是按照宋朝的官制来看,马/步军都指挥使为正五品,而“都头”尽管低于都指挥使,但也不是一个七品知县就可以任命的。

根据资料显示,在宋朝县一级中,都头其实是县役的通称,凡是县里的衙役,都可以称为“都头”。

这不过是借用禁军中的“都头”一词,表达对县役的尊重罢了。所以,武松所担任的都头其实就是县里的衙役。

都头的俸禄:

所谓“俸禄”,指的是古代政府按制给各级官吏所发放的报酬,其形式除钱币外,还有实物、粮食等。

如果说古代官员的薪俸,有历代之厚莫过于宋朝之说。那么武松的俸禄又会有多少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武松不是官员,而是衙役。

而衙役又被称为“胥役”,其地位不仅要低于“衙门”中的“吏员”,而且也没有“正式编制”。也就是说衙役连“吏”都不是,自然也就不适用于宋朝官吏的薪俸制度来做解答。

但是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做一个对比。

据《宋史》等资料的记载,宋朝的一个普通士兵的月薪大概是500文到一千文不等(按身高算),而清朝一个步兵的月薪是一两五钱(按清朝的制度),两者取最高值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宋朝士兵的月薪只有清朝士兵的三分之二。

如果套用这个算法,武松这个“都头”的俸禄大概是二到八两。因为清朝的衙役,根据资料记载,年薪大概为三到十二两。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的衙役,并不靠工资生活,他们靠的是“额外收入”。就像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的那样:“天下吏人,素无常禄,唯以受赇为生。”

武松一年的“俸禄”折算成人民币有多少?

因为宋朝的一贯钱等于1000文铜钱,而清朝的一两银子也等同于1000文钱。

如果将武松的“俸禄”以能买到多少粮食的方式来进行换算,那么在参考《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文集》给出的粮价(当时)每石300文后,可以得出武松一年的工资约能买到27石粮食(武松的年薪我按8两算)。

宋朝的一石约等于现代的120斤,参考现在的粮价,如果按2元一斤的价格来算,武松在担任“都头”后,一年的“俸禄”能买到粮食3240斤,折算成人民币后不到6500块钱。

看起来虽少,但这种折算模式,并没有去计算宋朝的物价和货币的购买力,而且宋朝的粮价并不稳定。

如宋神宗熙宁二年,每石米约700到800钱,而宋高宗绍兴十三年,一石米才60到70钱。

但不管怎么说,武松担任的“都头”一职,其俸禄换算成人民币后,确实不多。

10

水浒传中,武松自从打虎以后,得到阳谷县知县的赏识,被聘为步兵都头,受人尊敬。那么武松一年的俸禄有多少呢?若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是多少钱呢?

步兵都头

在宋朝时期,“都”其实是一个军事单位,“都头”其实是一个军职,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一个县里。最大可能是因为水浒传成书于明朝时期,和元朝相距不远,所以当时的“都头”的意思来定义。在水浒传中,都头分为步兵都头和马兵都头,武松的步兵都头其实也就是县里衙役的一个小头头,毕竟武松还有手下的。那么武松的俸禄有多少呢?

武松的俸禄

根据记载来看,北宋的经济不错,俸禄也是不低的。知县一级一个月也有10两的银子,不过知县是属于有编制的正式工。而武松当时是由知县直接任命聘用,所以他的职位其实是编制以外,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合同工或者说临时工,完全是看知县的意思。所以说,从史书上很难查出武松的薪资待遇的,那么我们再从水浒传书本上来看看呢。

武松本来是清河县的人,因为打架斗殴,把人家给打伤了,所以逃到了柴进府中,一直在柴进府中混吃混喝。刚开始的时候,柴进觉得武松这人不错,对他很好,但是这人那,习惯成自然。由于柴进对武松太好,武松渐渐的放纵了起来,庄客稍微照顾不周,他就要借酒打人,于是说武松坏话的人越来越多,柴进也就开始冷落武松了。后来宋江来到,武松还差点把宋江给打了一顿,得知宋江的名声,才不得不认错。

和宋江相处十余日后,武松思乡心切,准备告辞回乡,看看自己的大哥。于是柴进送了武松一点金银,而宋江也送了武松10两银子。武松在接受了二人的馈赠后,丝毫没有感谢柴进之意,只是感叹宋江真是个好人。

原文:松自与宋江分别之后,当晚投客店歇了,次日早起来打火,吃了饭,还了房钱,拴束包裹,提了哨棒,便走上路。寻思道:“江湖上只闻说及时雨宋公明,果然不虚,结识得这般弟兄,也不枉了!”

从武松对宋江和柴进的态度来看,可能柴进因为心里不喜武松,并没有给武松多少钱,估计最多也就是五两银子吧,所以此时武松身上一共有十五两银子。而武松到景阳冈前,赶路了五天,吃喝住店也要花不少的钱。五天下来再加上武松在景阳冈吃了四斤牛肉,十六碗酒,那么此时武松身上可能就只剩下十二三两银子了。

之后武松就被聘为了阳谷县都头,然后他帮知县押送金银,去了东京一趟,而这一趟走了大概两个月。虽然中间赶路的吃喝知县肯定会包的,但你要想吃好点,到了东京玩好点,自己肯定也是要花一点的。

而自从武松回来以后,他为了让郓哥帮他出面作证,先给了郓哥五两银子,又答应给郓哥十四五两银子做生意,再加上武松自己要吃喝,说明此时武松手里有不低于二十两的银子,而武松刚来到阳谷县时,只有十二三两银子,多余的钱哪里来的?自然就是武松的俸禄了。所以说这么一算下来,武松工作两个月,共拿到了八两银子,一个月的俸禄就是4两,一年48两。那么这些钱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该是多少呢?

武大郎被毒杀后,武松为了让郓哥帮他出面作证,给了郓哥五两银子,还说这五两银子够他们生活三五个月了。

原文:便去身边取五两来银子道:“郓哥,你把去与老爹做盘缠,跟我来说话。”郓哥自心里想道:“这五两银子,如何不盘缠得三五个月?便陪他吃官司也不妨。”

从武松这番话来看,当时阳谷县一个县城人一个月的正常吃喝,差不多是一两银子左右,结合我们现在的物价,在县城里一个月2000元应该也是能包含所有花销了吧,当然,别谈买房的事,仅说生活。也就是说,一两银子也就相当于2000元,当时武松给了郓哥一万元,保证了郓哥父亲近几个月的花销。

这样的话。我们就能算出武松一个月的俸禄相当于现在的8000元了,而他一年也有9.6万,相当于年薪十万,这工作还是不错的。真正能拿到年薪十万的人可并不多!

结语

根据书中的信息推算,武松担任阳谷县都头,一年的俸禄大概为48两,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大概是年薪十万,妥妥的中产阶级收入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