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斗胆猜测,章太炎老先生,喜读三国演义,平生最佩服诸葛亮,平生最敬重关羽,他也是一位三国迷呢。章太炎说诸葛亮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他的根据是,诸葛亮能掐会算,既然能算出捉放曹,为什么算不出走麦城,既然能算出走麦城,为什么不采取补救之法,这不是有意害关羽吗?关羽大义,章太炎埋怨诸葛,深为关羽惋惜,恨恨不平呢。问诸葛亮为何要害关羽?刘关张桃园结义,情同手足,诸葛亮一介布衣,受先帝隆恩,誓死报达。诸葛亮与刘备,情意如同兄弟,诸葛亮与关羽,亦当如同兄弟。诸葛亮敬关羽英雄,关羽生性傲慢,平生却最服孔明,惺惺相惜呢。诸葛亮与关羽没有利益冲突,谅决无互害之心,小编发此问,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荆州之战中,诸葛亮以视而不见,见而不救的办法借刀杀死了关羽,同时又劝刘备,借刘备之手杀死了义子刘封。魏延他也想杀,只因魏延是刘备的部曲,害杀魏延者必为刘备所灭,故不敢动手。
诸葛亮为什么这么干?原因当然他自己清楚。可能对恨刘备有关吧。诸葛亮经常号称自己有管仲,乐毅之才,投奔刘备后却从不让他打仗,给他的工作只三件,一,是做征收粮草,二,是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一起协助管理荆州内政,三 是攻取西川时的后勤粮草补给。
刘备称帝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被重用,调入中央与法政等共处政务。而诸葛亮被封一个不设府的假丞相,不能直接上朝议事,并调离中央到地方当益州牧,诸葛亮是否满意或有意见?只他自己知道。不但如此,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管控,还授于关羽假节鉞(金斧金鞭),可行使皇上对官员监,杀权力。刘备还欽派亲信马谡在诸葛亮身边,使刘备和关羽对他有効的控管。这点诸葛亮可能不高兴了,关羽拿着皇上金刀悬挂在身自己头上不爽啊。这些是否导到诸葛亮借曹,孙之手杀关羽,借刘备之手杀自己义孑刘封,借张郃之手在街亭杀马谡?到底为何?只有天知地知他自己知了。
除了章太炎先生,还有中国近代历史学家方诗铭先生也说过关羽是被害死的。
章太炎,晚清著名的思想家,
他认为:关羽是诸葛亮借孙权之手除掉的。
方诗铭: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
他认为:关羽是刘备借孙权之手除掉的。
不管关羽是被谁间接除掉的?在这两位著名人物心中关羽都是被人借刀杀了。
先看章太炎先生是到底是怎么说的诸葛亮借孙权除关羽这句话的。
章太炎先生年轻时候有篇文章叫《正葛》,在其著作集《訄书》之中,第三十六篇。
此文认为:诸葛亮担心之后自己主政收拾不了关羽,于是不惜以荆州为代价间接害死了关羽,故而不曾以一兵一卒相救。
但是章太炎先生后来又写了一篇:《思葛》。文中对诸葛亮的执政事迹做了不少的赞叹,并对某些对诸葛不公的言论做出了讨论。
他自己承认:之前《正葛》观点有失偏颇,因为诸葛亮当时也没那么大权力去搞死关羽。
但就因为原先的正葛这篇文章,便成了后世人引经据典的出处。
所以很多后面的人都说章太炎先生说过:诸葛亮是借孙权之手杀了关羽的。并没有弄清章太炎先生的真实意思。
再看看方诗铭先生的看法:他认为关羽是被刘备借刀杀人害死的。
理由是:关羽一向嚣张跋扈,刘备当了汉中王之后,把关张赵马黄封为五虎大将。
关羽当时对黄忠与他同为五虎大将而大发雷霆。表面上看上去,这是不给黄忠面子,实际上是对刘备封的极度不满。
而同时让自己的小舅子糜芳和自己的干儿子刘封与关羽一起镇守荆州,这是对关羽的极大不信任
再加上关羽在发动荆州之战之后,事前不请示,事中不联系,事后不汇报。这才在历时一年的荆州之战过程中,刘备只当不知道这个事儿,见死不救不发一兵一卒。
这两位著名的学者为什么都会说出关羽是被害死这样的话呢?
理由有三个:
第一:孙权和刘备他们之间的利益共同点是联合抗曹。这是他们合作的底线。
而当时孙权派人与关羽联姻,准备迎娶关羽的女儿,做自己的儿媳妇。
被关羽大骂一顿:虎女焉能配犬子,这让孙权大怒。并导致了孙刘联合抗曹的阵线有了裂痕。
而在关羽出征之后,孙权派人袭了荆州,更是让孙刘联合抗曹成为一纸空文(虽然荆州是刘备曾经向孙权借过来的,但他刘备根本就没打算归还)
孙权在夺回了荆州之后,这才引发了后来刘备称帝之后傾全国之兵来攻打孙权(表面上是看上去是为关羽报仇,实际上就是为了夺回荆州这个战略要地)
从这一点上来看,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都有杀关羽的心。
第二:关羽是被孙权的部将潘璋擒获的,而在抓住之后,马上就杀了。并没有向孙权请示,或者将关羽抓回到孙权的面前。
作为一名名震华夏的关羽,又与刘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潘璋在捉到关羽之后,按正常的做法,应该是押回到孙权面前。
但他却直接下令杀掉,这就说明潘璋是受到了上级领导的授意的。
而潘庄的上级领导却是当时孙权的大将陆逊。
而陆逊对刘备一方是恨之入骨的,因为陆逊与周瑜的关系非常好。而周瑜是被诸葛亮给活活气死的。
所以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很有可能陆逊当时给将领下令:捉到关羽直接杀掉。
而杀到关羽之后导致的孙权也很愤怒,因为孙权知道不能把关羽杀掉,这才出现了,在杀掉关羽之后的庆功宴上,陆逊七窍流血而死(对外宣称是被关羽索命,实际上应该是中毒而死)的情况。
第三:荆州的事
孙权向刘备讨要荆州,不是一次两次。当年鲁肃活着的时候,没事儿就去跟关羽要荆州。
在刘备汉中称王之前,孙权就根本没打算真正把荆州要回来,因为刘备没有根据地。
刘备取西川后。在四川称王。孙权才决定收回荆州。这是孙刘博弈的一个平衡点。
如果在荆州之战的时候,关羽没死,那么孙权将荆州取回来,也就取回来了,刘备不会大发雷霆。
而关羽之死再加上荆州丢失,却让刘备感觉自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才出现了三年之后刘备明知自己国力不济的情况下,依然倾全国之兵来讨伐孙权。说是给关羽报仇,实际上就是给自己出一口气。
此话……真实:胡说罢道!害关羽……对蜀国无利益!
诸葛孔明不会做!
关羽败在……傲上!成在……义气!
章太师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关羽天生高傲,且智勇双全,能力敌三军,张飞有勇少谋,三兄弟义结金兰。诸葛亮是后加入阵营的小弟,却又受刘备安排统帅三军,所以,私下里,为关羽张飞所不容,但碍于大哥的事业,面子是忍的。
关羽死时,大约60岁,在三国时期,人的年龄明显比现代人短,那时的他是威风在外,实力、智力都严重下降,但脾气依旧。所以有诸葛亮敲打(借手)关羽之意。但从关羽死,丢荆州的结果来看,又不像诸葛亮所为。个人综合认为:关羽之死与诸葛亮矛盾有关,与关羽实力严重下降有关,与关羽自负有关。作为主帅的诸葛亮是明白关羽的自身状况的,在这种情况下去敲打关羽,无疑会让关羽陷入绝境,所以,诸葛亮负主责。
章大师这种推断站不住脚啊,诸葛是一个大格局很高的政治家,不会做出有损蜀国利益的事情。况且当时诸葛是在做行政后勤工作,并无兵权。重要的是诸葛不可能料到蜀国在刘备去世后他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军政第一人。
我觉得是无稽之谈。从诸葛亮的隆中对来看,荆州应该是北伐大本营,丢了荆州,北伐就会困难重重,这不符合蜀国的根本利益,诸葛亮不会自损根本的。其次,荆州离成都太远,荆州发生的事,成都估计要半月才知道,诸葛亮不是神,在沒有电报情况下,诸葛亮无法给关羽意见。再次,诸葛亮交待关羽的是联吴抗曹,关羽反其道而行之,责任在关羽。第四,中了吕蒙的韬光养晦之计,这个计对关羽十分有效。第五,刘备统揽全局,对关羽的危险缺乏预见,有点惯着关羽,也沒给关羽配第二梯队,关羽兵败,刘封拒不出兵,坐失良机。
无稽之谈,哪有自断其臂的、凭孔明之明智是根本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