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可怜天下男儿都苟且偷生,而自己又身为女儿身。其实是申诉身死以国殇民族大义,只是拿项羽不能苟且来点出汉人还是有不能苟且的高贵灵魂的,只可惜芸芸者众,真英雄者少。其实时势难为,宋连辽都打不过,更打不过金,更别说后面蒙古了,石敬瑭早已为宋埋下落幕的种子。

最佳贡献者
2

清照婉约,诗词清新,耐人咀嚼,深入其中,令人回味无穷,堪称婉约词派的杰出代表;但这首乌江诗却一改往日风格,摒弃柔情,谢绝婉转,展现出奔流粗犷,恣意豪放的特色;凛然正气力透纸背,抒发了对英雄的崇慕、颂扬和对蝇营狗苟之辈的愤懑、鞭挞之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一说为丈夫赵明诚所作:

她的夫君赵明诚在担任江宁知府时,辖区内发生兵变,作为父母官,他不但没有为民众着想,组织兵民去进行有效的平叛,反而率先凭一根绳索溜城而下逃走了。

李清照对此行为深感羞耻惭愧,于怒发冲冠之际,奋笔疾书,写出此诗;据说,苟且偷生的赵明诚见了此诗,回顾自己当初贪生怕死的行径,羞愧难当,最后忧郁而死。

2.另一说为讽刺南宋君臣不思进取,偏安一隅所作。

说是李清照夫妻道途经垓下时,李触景生情,想起北宋生灵涂炭,想起靖康之耻:京都遭焚,皇城被掠,高贵的嫔妃、公主等残遭蹂躏。

南宋君臣毫无羞耻之心、雪耻之志,罔顾廉耻,只知龟缩江南,苟延残喘;李清照虽为柔弱的女子,却具强烈的家国情怀,有英雄的血性与担当,就写下这首《夏日绝句.乌江》,短短二十字,却成为千古绝唱。

她借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拔剑自刎的典故,来嘲讽南宋君臣不顾大义,不顾人民生计,不顾国家安危,只图眼前享乐的丑恶事实。

3

谢谢邀请

《夏日绝句.乌江》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诗词历来以婉转清新,耐人回味著称,被称之为婉约派的杰出代表。但这首乌江诗却一反自己过往风格,豪无婉约柔情,写得奔流豪放,正气凛然。她没有议论垓下之战状况,也不谈胜败存亡,却惟独敬佩项羽不肯过江东。


有人认为李清照写这首诗是南宋建炎元年(1127)十二月,青州兵变,李清照与丈夫数十年收藏的金石古玩字画大部分付之一炬,余者所剩无几,李清照悲愤家中不幸而写下的这首诗,也有人认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担任江宁知府时,自己辖区发生兵变,他不但没有组织有效的平叛,反而牵一根绳索从城墙上逃走了,被朝廷免职。李清照对丈夫的行为深感羞愧而写下的这首诗讽刺,甚至说赵明诚之死就是因为这首诗受打击忧郁而死。当然,这些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却认为以这首诗的大气和壮观,似乎并不是仅指一家一事。



当时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一道途经垓下,想起北宋灭亡,两帝被掳,京都皇城惨遭劫掠,后妃、公主、宗人任人蹂躏,触景生情写下的这首诗。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耻”。北宋皇帝无能,只求苟且最终败亡。而南宋毫无雪耻之志,不思抵抗,只知东渡退缩自保。李清照虽为女流,却家仇国恨常怀于心,这首《夏日绝句.乌江》就是借项羽垓下兵败却不肯到江东而自刎的典故,来讽刺南宋君臣贪生怕死,不顾国家安危,毫无血性的现状,这才是这首诗的真实出处。

历代诗人很少对失败者写赞美诗,这可能与人们头脑中“成王败寇”的传统观念有关,不太注重谁更高贵谁更丑陋。项羽一生大小七十余仗从无败绩,垓下一战从此却遭灭亡,实让人叹惜。有时觉得项羽刘邦之争其实就是典型的君子与无赖之争,不择手段者胜,讲规则者死。更何况历史从来就是成功者书写,失败者只能受到耻辱,即使是歌颂失败者,也只能是隐语让人猜测。三国时的著名思想家阮籍曾经站在垓下感叹地说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谁是英雄谁是竖子他没说,只能猜测。世无英雄就是因为那个英雄死了嘛,让一个竖子成了名。这不用猜,谁也不傻。


李清照一代才女,却毫不隐讳,直呼至今思项羽,鞭挞贪生怕死的小人,激发人们永不言败的斗志,如此情怀,不知让当时多少男子羞愧死。

注:图片来自网络

4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可以说是她最容易被忽略的经典,短短20个字皆是家国情怀。顺便谈谈李清照诗词里的豪气和用典。

李清照以一支生花妙笔,写尽闺中之情,写尽相思之意,被奉为“婉约派”代表词人。但是,她亦有全无女儿态,充满丈夫英伟之气,充满励志精神的佳作。易安词多明白清丽,感情真挚,因而也有学者评论,易安词少用典事 ,然考易安词, 知此言不确。

李清照词用典故处颇多, 其用典博采众长、杂取诸家, 典故多来源于诗词、杂记 、文赋、史书等, 自上古先秦之文献至宋代之词作均有涉及。

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的《夏日绝句》就是其中的代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直抒胸臆,慷慨悲壮,字里行间透出凛凛正气。

李清照诗词的用典方式

在开始分析这篇文章之前,先来说说李清照词的三种用典方式,分别为:直用,如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词之“庭院深深深几许”即直接引于欧阳修的《蝶恋花》,可见对欧阳修的认同;还有反用。《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日上帘钩”句,引自诗圣杜甫《落日》,杜诗云 :“落日在帘钩 ,溪边春事幽。”其实这种用法比较少,最多的还是化用,比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之“载不动许多愁” , 化用了苏轼《虞美人》 :“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本文要提到的用典,应该也属于这种方式,取材历史,用于诗词中,可谓妙哉。一起来看看。

《夏日绝句》的用典

二十字小诗,连用三个典故。

“人杰”:人中的豪杰。出于汉高祖刘邦,他曾称赞开国功臣韩信、张良、萧何为“人杰”。“鬼雄”:鬼中的英雄。出于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这两句以雷霆之势,破空而起。将那种生死不愧的英雄气魄,将那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强力彰显,读之令人热血沸腾,肃然起敬。“生”当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死”也应当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爱国之情喷涌而出,直撼人心。

气势夺人,境界崇高,不愧为千古名句。然后,诗人再次用典——至死不肯过江东的霸王项羽。用项羽悲壮之举讥讽南宋朝廷“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不思进取。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国难当头,统治者们只顾自己逃命,不顾人民死活;国土沦丧,人民流离,朝廷却偏居一隅,软弱求和。李清照借失败中表现出英雄气概的项羽鞭挞当权者,振聋发聩,正气浩荡。借古讽今,用意深刻。

项羽:江苏宿迁人,力拔山兮的盖世英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在轰轰烈烈的推翻秦朝暴政的义军中,项羽是一面最鲜明的旗帜。项羽以坚定的决心,坚韧的毅力,无畏的勇气和强大的气势成了历史使命的担当。雍丘之战,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占领咸阳,分封诸侯。

后来楚汉相争,刘邦也是屡战屡败。彭城之战,项羽为自己的英雄人生又画上浓重的一笔。但是,项羽的刚愎自用最后却害得他走向失败。

垓下被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后,项羽八百精兵突破刘邦十万重围,汉军派大将灌婴率五千铁骑紧紧追杀。渡过淮河时,八百亲兵只剩下一百多人。项羽迷路了,行至沼泽,再转向东城,这时,他的身边只有二十八骑。无畏的项羽再次展现西楚霸王的雄风。

他威立乌骓马上,高声对这二十八人说:我从江东起兵至今整整八年,期间历经战役七十余场,从无败绩,雄霸天下。今日被困于此,我要与敌决一死战,我要为诸君击溃包围,斩将夺旗,向世人证明西楚霸王的霸气。

项羽把二十八人分为四队同时突击。汉将杨喜迎面而上,项羽一声厉吼,人马竟退出数里。这次突围项羽杀敌百人,斩三将,败两将,吓退一将。突出重围时,仅损失两骑

乌江岸边,乌江亭长准备了一只小船,请项羽速速渡江,并对他说:江东方圆数千里,百姓数十万,大王回江东养精蓄锐,再图宏业。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时,项羽才知道西楚并没有失陷,所谓的“四面楚歌”只不过是汉军的攻心术。西楚霸王的英雄之气再次升腾。他悲壮地回答道:苍天欲亡我,我为何还要渡江呢?当年,我率八千子弟渡江西下,至今无一人生还,今日纵江东父老尊我为王,我怎有脸面再面对他们。

汉军又围将上来。项羽把心爱的乌骓赠予乌江亭长,示身边人全部下马,以剑迎敌。项羽又连斩数十人,身上负伤十余处。这时霸王已再无一兵一卒,汉军将他重重包围。

这时,项羽看见曾经的部下吕马童,他大笑着对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故人吗?今刘邦悬赏千金,封邑万户要我的人头,那我就将着大好人头奉与故人吧!”说完举剑自刎,年仅三十一岁。项羽死后,蜂拥而上的汉军,为争抢霸王的人头,互相残杀,死伤百人。

生命的尽头,项羽用一个壮烈的自刎,恣意嘲笑了那些所谓的胜利者。 在成王败寇的历史书写中,项羽虽是一个失败者,但是他用“不肯过江东”的壮举,用千古不灭的豪情,为后人诠释了两个字——“英雄”!所以,伟大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赫然将项羽列入属于帝王的“本纪”中,太史公视项羽为真英雄。

不是刻意用典,而是在人格精神和气质上,我们的易安居士与英雄一脉相通,这是正气精神与英雄之气的使然。

靖康之乱,不但把国家一分为二,而且也把李清照的人生劈为两段。

1128年,李清照随丈夫赵明诚去金陵任职。路上,看到山河割裂,想着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李清照发出了“南游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的感慨和愤叹。在金陵,身为市长兼军区副司令员的赵明诚在叛军政变之时,竟然趁着月色,带着两个随从弃城越墙出逃。叛乱平定。赵明诚因为临阵脱逃被革职,于是带着李清照与去江西置业生活。行至乌江,想起英雄项羽,想起贪生怕死的丈夫,想起苟且偷安的朝廷,李易安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悲愤地写下这首《夏日绝句》。

李清照不以胜败论英雄,钦佩、推崇、褒赞穷途末路的项羽,极富有正能量,又极富有现实意义。直指朝廷不思进取,不思抵抗的懦弱行径,展现了深深的爱国情怀。

李清照的豪放风格

到这里这首诗赏析也结束,借此来谈谈李清照诗词的豪放风格。其实我们也大概清楚,李清照词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早期的幸福生活,词风清新明丽,大胆率真;晚年孤苦伶仃,情感基调伤怀,又不失豪气,《夏日绝句》就是最好的体现。

其实李清照锋芒毕露,大胆解释宋朝的腐败懦弱不止这一篇,比如《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以安史之乱”的历史教训,揭露王朝的腐朽,痛批统治者。再比如《咏史》“两汉本相继 ,新市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以王莽篡汉的历史,继而突出嵇康的刚正不阿,也是借古喻今。还有《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大气磅礴,想象丰富,意境开阔,这哪里是婉约派,豪放如斯。再比如《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用典故八咏楼、十四州,歌颂沈约和贯休的精神气骨,同样借着讽刺南宋。

可以说,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又超出了婉约派的内核,她是全能型词人,也可以在豪放派有一席之地。

结语

流落江南后,李清照经历了夫死,物散,再婚,离异。在世人的冷眼与嘲讽中,孤独的了却残生。晚年的李清照孤苦无依,贫病交加。但是,当她听说自告奋勇的韩肖胄去金国打探军情时,六十七岁李清照激动地写下:“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烈士暮年,爱国之心尚在。这就是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

这就是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李清照!

这就是李清照,昭昭朗朗,高山仰止的李清照!

这就是李清照,千古不朽的易安居士。

参考文献:《全宋词》、《论李清照词之用典》、《李清照诗词豪放风格分析》

5

李清照,乌江,生亦当豪杰,死亦为鬼魂,当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当时辽军步步紧逼,宋朝军队节节败退,丈夫赵明诚从军也败退,当时就没有一个象项羽这样的英雄站出来抵御外侵,而且到处逃荒,死人,民不聊生,一个女子看到这惨烈的十分悲痛,写下了这首诗讽刺宋军而作。也并不硬是针对自己丈夫,因为赵明诚当时在军中是一个文官跟随,但据说,赵明诚见到妻子诗后自杀了,赵明诚应是生病而亡。

6

李清照丈夫赵明诚被罢江宁府知府后,夫妻俩备办上芜湖池阳途径项羽庙。李清照触景生情作一首《乌江》生应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7

1127年,“靖康之耻”,就像一把利剑深深戳痛了每个有骨气的文人。

李清照虽为女流,却也有男儿般的志气与骨气。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是一段屈辱历史的产物。

1127年,北宋灭亡,李清照随夫赵明诚南下南京,暂得安逸。

1129年,部将谋反,任江宁知府的赵明诚置若罔闻,弃城逃跑,等叛乱平定,赵明诚丢了官,又逃往江西,行至乌江时,李清照写下这首诗。短短二十字,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1 连用三个典故。

“人杰”,人中豪杰,活着要做人中的豪杰。

出自刘邦的典故,《史记》有记载。

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

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

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鬼雄”,鬼中英雄,死要做鬼中的英雄!

出自屈原的诗。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身已死亡,精神永存,魂魄也为鬼中英雄!)

“人杰”与“鬼雄”,词人渴望有匡扶社稷,扭转乾坤的英雄此时出现,捍卫江山的一草一木,充当时代的英雄。

项羽:宁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英雄。

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

项羽是时代的英雄,生逢乱世,能够匡扶正义,成为那个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担当者。

楚汉相争,彭城一战,项羽输得很惨。

当垓下被围,四面楚歌时,项羽只剩八百亲兵,被汉军追至乌江口时,仅存二十八骑。

但项羽不认输,仍“愿为诸君快战,”

欲东渡乌江时,众人皆劝,却笑曰:“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将乌骓马送给船夫,将头颅送给曾经的属下,自刎而亡。

项羽虽输,却没有丢掉英雄的志气与骨气!

刘邦虽赢,节操却掉了一地。

成王败寇,项羽宁死也捍卫尊严,是真正的英雄!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李贺《马诗》)

2 “不肯过江东”:

项羽功绩很多,李清照却只写他“不肯过江”,

她是有感而发,

北宋灭亡,统治者便南渡长江,偏安一隅,继续享乐,苟且偷生,从未想过收复失地。

南宋更没有应运而生,力挽狂澜的时代英雄!

就算有,也被朝廷扼杀在声色中。

“过江”,已是耻辱,全民沉沦,不战而败,更输了一个国家的尊严!

战,就算输,虽败犹荣!

而南宋朝廷的无作为令她痛心!

尤其,一向君子的丈夫赵明诚临阵脱逃,更令她失望寒心!

这首诗是激励语,悲愤语,更是对当政者的讽刺与挖苦,对丈夫的鄙视与失望!

这样的一声呐喊,出自一个女词人之口, 李清照凛然正气,不让须眉。

辛弃疾临死前大喊三声:“杀贼!”,才遗恨辞世!

“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这是宋词中的最强音,荡气开阖,气贯长虹!

8

谢谢问答邀请回答!

千秋家国天下,有国才有家!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的道理,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豪侠之士慷慨悲歌的话题。易安先生的这首《乌江》(《夏日绝句》)想必很多人在孩童时期都能倒背如流,让我们再回顾一下经典: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首雄浑宏阔的咏史诗,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言志诗。李清照在这首诗中,以乌江入题,以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作为表象,以真实的历史人物楚霸王项羽为原型,精准干练,短小精悍,字字珠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悲壮英雄的人生历程。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唯物史观,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楚汉之争”中最后以失败而结束了自己生命的楚霸王项羽,表示了钦佩和推崇。

这首五绝完全符合李清照“诗刚词柔”的特点,是其诗歌作品的代表力作。之所以能千古流传,为后世津津乐道,尊为爱国情怀的精品,除了她的文才斐然和文坛盛誉,还有其丰富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效应。在国破家亡的情况下,半壁江山沦陷的非常时期,作者睹物思人,借古论今,通过讴歌一位失败了的英雄——项羽,来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充分表现了诗人崇尚气节,刚直不阿,忧国忧民,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是对偏隅一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一记响亮的耳光,也有力的鞭笞和讽刺当时投降派的丑恶嘴脸。

最后按照惯例,同样以一首词来结束这次回答,以表达对易安居士的敬仰,对大英雄项羽的赞誉。

【浪淘沙/霸王别姬】??横剑大江东,楚汉相争。

鼠辈岂可葬英雄。?千古一叹悲秋江,把樽临风。?

生死与谁同,绵绵心痛。

咸阳道上泪天冲。?易安乌江多感愧,斜阳正浓。




9

公元1129年,南宋建炎三年,李清照丈夫赵明诚的江宁知府一职被罢免,不久,赵明诚又接命前往湖州上任。夫妻二人乘船去芜湖,途经和县乌江,一代才女思及楚霸王曾于此处兵败自刎,作《乌江》一诗。

《乌江》一诗歌颂了一位失败而不苟存的英雄。其“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句更是将其对项羽的气节之敬佩表达得直白。

在公众心目中,李清照的词风一向以婉约见长,为何此时单作此慷慨激昂之句?

有书君认为,这是易安居士有感而发,它深刻地体现了李清照对于时局的不满,也隐隐透出其“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的豪迈。

靖康之耻后,宋室南渡,面对金人的步步紧逼,南宋朝廷一味妥协求和,引起了知识分子的不满,李清照此时关心的重点,也从个人的悲欢离合扩大到了国家的命运起伏上。

她曾作诗云“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痛惜南宋无忠臣良将。又大胆质问高宗:“南游尚觉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你的父兄尚在北边受苦,你怎能如此懦弱胆小)。

更令李清照郁闷的是,丈夫赵明诚丢官,颇有守土失责的意味,敌兵袭江宁,他竟先爬城墙溜走了,故尔丢了知府一职。

纵观南宋上下,包括自己的爱人赵明诚,似乎没有几个硬骨头,这让李清照怎么不吊古思今,有感而发?

世人观李清照,多认为她仅仅为一婉约女子。毕竟其“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颇有女儿家心境。然而才女李清照,自有她不输男子的一面。清代戏曲理论家李调元曾称她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李清照生在北宋一个开明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没有将在拘在闺阁中,见她聪明好学,特将她带到汴京教养,并带她参加文人集会。这使得李清照和以男性为主导的文人圈子一直保持密切的互动。

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开明的家庭教育形成了李清照男子般的胸襟。

17岁时,李清照主动写出两首唱和张耒《读中兴颂碑》的咏史诗。张耒的《读中兴颂碑》歌颂了郭子仪等中兴唐室的战功,得到刚即位的宋徽宗的称许。但小小年纪的李清照的唱和诗中,有“夏商有鉴当深戒,简册汗青今俱在”语,剑指叛乱之源,对所谓“中兴”有冷静的反思。

少女时代的清照,即能以冷静、犀利的眼光看待历史与现状,颇有比肩男儿之心。之后其与丈夫青州归隐,创作了赫赫有名的《词论》,树立了词体规范,显示了李清照在男性世界里发出自己声音的雄心。

这样一个“亦是林下风,亦是闺中秀”的奇女子,目睹风雨飘摇中的时局,痛心南宋上下的苟安,又见霸王决绝于江东父老的遗址,心中的悲苦与愤怒,景仰与失望怎能不一泻而快?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10

因为愤怒!

如果朝廷有些骨气,她不会失去幸福美满的隐居生活!

她不会一个人带着十五车的金石资料和重要典藉孤身南渡!

她更不会为了追回那些被盗的珍贵书藉或古玩而去重金悬赏!

她也不会发愁因为找不到八间房子存放赵明城的心血而不得已另嫁他人,从而饱受世人非议!

她更不会因为受骗而处心积虑地寻找张汝舟的弱点和把柄从而将之送入大牢,然后自己也可能入狱三年!

她同样不可能孤独地流落江南,向帘儿低下听人笑语,不可能独坐黄昏怎生得黑,最后孤独离开这个世间!

在李清照的词里,有《一剪梅》的婉约,有《如梦令》的洒脱,有《醉花荫》的浪漫,有《渔家傲》的豪迈,有《永遇乐》的孤苦,更有《声声慢》的凄凉。

但是在李清照的诗里和散文里,清一色的是冷,是硬,是寒,是咫只可闻的傲骨,是抹之不去的愤怒,是无可奈何的失望,更是拊手可拾的嘲弄和深不见底的讽刺!

《乌江》是直抒胸臆之作,大凡五绝,均以高古含蓄为要,禁忌直接,简单,粗暴,因为那会影响艺术效果和余味意韵。

这一首是例外,绝对的例外!

开篇即直贯千古,世人莫及。傲气,傲骨,傲然,甚至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绝决之意。翻遍两宋所有诗词,论气势,论傲骨,论杀气,论毫无遮遮掩掩的自负,当为第一!

诗中气势,直盖盛唐,横亘万古!

宋诗一向不招人待见,但这一首肯定除外。不论哪一个人,如果编写从古至今的五绝,这一首都是必选之作。

首先在技术上就直开先河,以简单之语发天地之声,仅此一首!

前段时间翻读了李清照所有的诗,词,散文,越读越是心折,越读越是拜服。

如此风采,千古以来,一人而已!

献上膝盖!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