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在曹营“不献一谋”,真实的历史情况或许更应该是“落水无意,流水亦无情”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看看徐庶同学的简历。
徐庶,颍川郡长社县人,三国谋士。
徐庶在人们心中被视为超级谋士,那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下的影响结果
事实上,在正史中,比起同时代出自颍川士人集团的顶级智囊们来,徐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陈寿在作《三国志》时甚至都没有给他列出传记。
和所有刘备集团以及亲刘备势力都被罗贯中夸大的人物一样,历史上真正的徐庶并没有那么“高大伟岸”,
徐庶,也叫徐福(和给秦始皇找长生药那位同名),年轻时的徐福,其实也就是一个在道上混的古惑仔。一次为了兄弟报仇,还被官差给抓了,在游街时,幸亏得兄弟们相助,才逃脱。
在这次被捕事件后,徐福就大彻大悟了,也许是为了逃避官府追捕,他改了名字,成为了徐庶,
从徐福变成徐庶以后,徐混混收起了刀枪剑戟,改换了服装(疏巾单衣),走上了潜心求学读书的道路。徐庶的“流氓”角色逐渐退去,“才子”名气渐增,他也交到了不少的士人朋友。
对他影响比较大的叫做石韬。
石韬,字广元,颍川(河南许昌附近)人,与徐庶是老乡,他的事迹现在能查到的已经不多,大家只要知道,他也是一个有学问、有才能的人,他们同出于颍川。
徐庶与石韬两人的关系十分地铁,不论做什么事,两人几乎保持着行动的一致性。
徐庶与石韬一起把家搬到了荆州,并结识了不少的士人朋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诸葛亮了。
但在荆州徐庶虽小有名气,还没入着刘表大大的法眼,后来刘备到来后,徐庶先生审时度势后,来到新野,投靠了刘备,甘心成为一位职位低下的幕僚人员。
刘备开的是小公司,所以对徐庶还是很器重,当做自己的智囊来使用。
期间徐庶到底有哪些卖力表现呢,因为史料太欠缺,已经无法考证了,反正是没有《三国演义》那样神奇。
但徐庶给老板干了一件影响刘备一生中的事,就是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与《三国演义》的描述有所不同,诸葛亮不是在徐庶走后,才出现在刘备阵营中的,正史上徐庶人生中也没有“走马荐诸葛”的戏码。
诸葛亮来到刘备集团内的时间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徐庶所不知道的,他和这位老朋友的叙旧时间已经不多了。
在即将来临的下一年(公元208年),赤壁大战改变了两人从此的人生。
大丞相曹操南征荆州,荆州牧刘表自然死亡,接班人刘琮不战而降,寄居客刘备仓惶之中携民渡江,虎豹骑倾力出动,日夜不停追击,长坂坡上一场乱战,跑的跑,逃的逃,全都乱了套。
本来徐庶和诸葛亮是一起跑路的,正当他跑累了,想歇口气的时候,突然间,他发现自己的母亲不见了。不久之后,从前方传来了大家都不想听到的消息,徐庶的母亲已经被曹军给抓获了。
在短暂的思考后,徐庶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向刘备辞行。
徐庶指着胸口,说出了自己埋藏在心中最为肺腑的话:“我本想与将军您一起共建王霸大业,凭借的就是这方寸之地所在的一颗心。现在母亲丢了,心已经乱,即使勉强留下,也对时事没有多少好处,还是请您允许我就此离开吧!”
从徐庶的行为性格上分析,他说这些话时是真心的,并没有掺杂了任何的虚情假意。他真是在被逼迫得无奈之中,才有了这样的选择,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这确实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刘备,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徐庶北上而去,从此投入敌对一方曹操的阵营。
演义中徐庶这一去后,受到了曹操的任用,但因其依恋故主刘备的恩惠,虽有绝世才华,却从未提出过具有合理性及可行性的建议过,“虽在曹营,心在汉”,并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所谓的“到曹营不献一谋”,也就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而史书上的徐庶在曹魏集团里确实没有什么大作为,之后史书上也没有多少他有关事迹的记载,以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不同,完全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因为史料太少,徐庶当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心态,现在已经很难有个明确说法了。他没有多少发挥,也许是跟魏国高层们的用人态度有关,一来曹操本来就是一个多疑之人,徐庶曾经在刘备手下当过马仔的经历让他不放心,二来曹魏集团的智囊群体实在太多,在刘备小公司的时候,徐庶还显得鹤立鸡群,但到了曹魏,就像进了北京才知道官小,到了广东才知道钱少,一样的道理。
但也许真是徐庶不怎么卖力工作,抱着领干工资吃饭打酱油寄情于山水,也未可知,总知没有什么可记载的东西,或者是即使有所施展,因为不够出色,为历史所湮灭了。
徐庶在曹魏集团中的晋升速度很慢,后来也就只做到了“右中郎将、御史中丞”,一个不上不下,犹如摆设的位置,就连诸葛亮都为他抱屈说:“魏国的能人是不是太多了些,怎么徐庶就得不到重用呢?”
在魏国混迹了多年后,徐庶最终病死在家里,那是在诸葛亮出兵陇右(公元228年)后的没几年。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文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