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上著名的铁腕皇帝朱元璋的政治对手,张无忌在倚天小说构思之初,已注定了悲惨的结局,金庸新修版增加大量内容,目的只有一个:为张无忌后来的悲剧增加一系列的线索。
金庸小说中的赵敏,即昭敏郡主敏敏特穆尔,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是朱元璋二儿子朱樉的妻子,朱元璋称帝,朱樉为秦王,赵敏为秦王妃。秦王薨,秦王妃殉葬。值得一提的是,殉葬虽在明初盛行,但正妻王妃殉葬的只此一例。
那么在金庸的倚天世界观中,赵敏和张无忌最后隐居了,和一切童话故事的结局一样,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快乐的日子............
:赵敏自始至终她都在忠实的履行蒙元特工局长的职责。
从绿柳庄到大都小酒馆,再到荒岛,再到大闹婚礼,再到少林大会,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赵敏安排好的,父女反目更是做戏。全过程有几个关键人物都是赵敏的亲信,共同做局达到最终肢解明教的目的。有几个一路配合赵敏的人物是:成昆,陈友谅,范瑶,俞连舟。
倚天屠龙记有很多隐藏的情节,可惜很多读者没有看出来,在三联版后记中金庸说赵敏是政治人物一点都不可爱,读者还是没有看出来。新修版中金庸增加大量素材为赵敏黑化做铺垫,并最终明确赵敏和张无忌不能结合,可惜读者依然一厢情愿的用自己的理解去欣赏赵敏,在这里说下本人的一些读书感悟。
很多人认为赵敏前段是“运筹帷幄的政治人物”,作为蒙古绍敏郡主,统领朝廷武力,差点控制了整个中原武林;后段转为“恋爱中的女人”,舍弃了郡主身份,一心一意为了张无忌。
这个结论本身就有很大问题,赵敏的转变太过突兀,甚至不合情理,事出反常必有妖,事实是赵敏自始至终都在施美人计+苦肉计+反间计。
赵敏年纪轻轻能做蒙元的特工局长,色诱撩汉功夫炉火纯青,这样的人物一定是从小培养的,而女特工的第一课就是要趟过男人河。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忽然爱上一个男人然后背父叛国?
殷素素临死的时候对张无忌说:“不要相信女人,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这句话已经为全书做了注解。倚天屠龙记就是讲的张无忌中了美人计,脱离明教造成明教分崩离析,最后自己也英年早逝客死异乡的故事。全书只写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在金庸后记里面的四个可能进行了阐述。
关于赵敏是间谍的详解另文阐述。
按照殷素素“越美的女人越会骗人”的逻辑,倚天四美,我觉得赵敏当之无愧第一美。她不仅仅把张无忌骗得昏头昏脑的~
赵敏真的是很少见很出色的人物,只是被各版本电视剧都毁了。杨逍的对她的评价才是最中肯的:“这赵姑娘的容貌模样,活脱是个汉人美女,可是只须一瞧她行事,那番邦女子的凶蛮野性,立时便显露了出来。”
周芷若突然变坏了,很多人说不理解。赵敏好好的一个郡主不当非要跟张无忌,她突然变好就理解了吗?貌似很多人不仅理解了,还脑补不少。
事实上结果证明一切。结果是明教反元义军声势浩大,明教众人欲公推张无忌为明王,朱元璋以赵敏之事逼迫张无忌退位。
倚天后续发展
看新修版原文增加的内容,主要在最后一章。
一:增加了增加朱元璋杀害韩林儿,周颠等人欲除掉朱元璋的情节,为张无忌归隐后,明教内乱埋下伏笔。
二:增加明教首脑齐聚应天府,欲公推张无忌为明王,朱元璋也不敢反对,说明张无忌是朱元璋最大的政治对手,取代朱元璋轻而易举。为以后朱元璋专心对付张无忌埋下伏笔。
三:增加波斯总教归还圣火令,及明教教规若干条。其中有一条特别需要关注:与处女寡妇有夫妻之事必须娶其为妻。
此处与张无忌答应不娶赵敏遥相呼应,有人据此推测赵敏非处,否则张无忌不会那么毫不犹豫的答应周芷若。
四:旧版张无忌将教主之位传与杨逍,新版改为张无忌未指定教主,教务由杨逍、范遥、彭莹玉暂行代理,既为明教内乱埋下伏笔,也为后来张无忌重返明教重任教主留下豁口。
五:最后增加一大段:
三联版截止于周芷若出现,张无忌描眉的笔掉落,新修版倚天在最后增加了周芷若的要求,可以做夫妻但不能娶赵敏。
在看倚天后记新增内容: 《倚天屠龙记》一书,因为结构复杂,情节纷繁,漏洞和缺点也多,因之第三次修改中大动手术。最主要的更动是:张无忌最后没有选定自己的配偶。我一直相信,历史并非命定,充满了偶然因素,人事也是这样。张无忌最后与赵敏前往蒙古,从此不回中土,但如出现其他偶然因素,周芷若可能去蒙古找他,他可能和赵敏同去波斯找小昭,可能为了明教而不得不独自回中土办事,也可能在西域遇到殷离……世事主要是人为的,而张无忌只记得别人对他的好处,于是,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很可爱…… 周芷若对张无忌说:“你只管和她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不舍得我了。”这种感情,小弟弟、小妹妹们是不懂的。所以我不主张十三四岁的小妹妹们写小说。
以上是2003年金庸新增加的特别说明,明确表示对张无忌和赵敏的最终归宿不看好,强调张无忌最后没有选赵敏当老婆,又强调周芷若的话。
周芷若对张无忌说:“你只管和她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不舍得我了。”有人说这里显得周芷若太过自作多情,后文是会分析其实原因是周芷若掌握了赵敏是间谍的很多证据,她洞悉一切,因此才有把握说那样的话。
作为一个女人在男女关系中最看重的是什么?明媒正娶!
张无忌却说:我答允你。到了蒙古之后,我不和赵敏拜堂成亲,但我们却要一样做夫妻、一样生娃娃!”一个堂堂郡主,跟了你张无忌,结果是无名无份。你张无忌把赵敏当什么?炮友?生育工具?
看官设身处地想想,莫说是古代,莫说是郡主,就是现代的普通女人谁能受得了这个表白?
这些增加的内容为张无忌和赵敏的隐居生活埋了一个又一个大雷。
接下来我们分析金庸后记那四个可能,所谓“可能”既然金庸无中生有补充进来,我们就完全可以理解为未来事件发展的脉络。
第一个可能:周芷若可能去蒙古找张无忌
张无忌隐居后,明教群龙无首,教内四分五裂,朱元璋拥兵自重,在击败元军主力后,对明教分离打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明教危在旦夕。
幸存的明教元老找到周芷若,让其前往蒙古劝张无忌回归中土重掌明教,承认其教主夫人地位(毕竟二人有正式婚约还曾举办过婚礼)。周芷若心知此时明教一统天下指日可待,若张无忌出山,必然一呼百应,将来张无忌南面称孤,自己就能母仪天下。欣然应允。
同一时间,朱元璋获悉明教欲请张无忌出山,大惊失色,毕竟张无忌无论武功威望皆天下无双,密派自己二儿子朱樉乔装前往蒙古,探听虚实,见机行事。
这几年赵敏跟着张无忌在塞外牧羊,日子苦寒难熬,曾经从小锦衣玉食前呼后拥的郡主如今成了无人认识的村妇,内心煎熬。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张无忌信守对周芷若的承诺,始终不愿意娶自己,无名无份,为此经常与张无忌争吵。张无忌与赵敏终日因琐事争吵,不胜其烦,也越来越想念周芷若。 周芷若对张无忌说:“你只管和她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不舍得我了。”这种感情,小弟弟、小妹妹们是不懂的。这句话是金庸后记钦点的,意思是激情过后是平淡,婚后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过来人才有体会。
朱樉借机认识赵敏,慷慨解囊,资助赵敏生活成功博得赵敏好感。
这里要结合历史事实解读,历史上此时赵敏的哥哥王保保是唯一能对抗朱元璋的蒙元将领,而朱元璋一心向招降王保保,此时派朱樉接近赵敏是一石二鸟。
周芷若密会张无忌言明请张无忌出山的必要性,张无忌心动应允。
张无忌当年已当众辞职,此时出山师出无名,赵敏嫣然一笑:“张大教主莫非忘了波斯的那位红颜知己?”
第二个可能:张无忌可能和赵敏同去波斯找小昭
赵敏建议张无忌找波斯总教圣女教主小昭讨得一纸任命状,名正言顺重回中原担任教主。
张无忌原本踌躇不行,皆因当年执意辞职天下皆知,如今贸然归去岂不被天下人耻笑。听闻此计大喜,毅然携赵敏奔赴波斯。
小昭以波斯总教名义传谕中原明教,严厉斥责张无忌违背教义,擅自置教主重担于不顾,造成教内混乱,兄弟相残。责令其立即继任教主之位,重整教务,扬我圣火。
赵敏当年在灵蛇岛勾结波斯总教布局对付明教之事,小昭继任圣女教主后自然已经知悉,张无忌小昭见面,赵敏当年的一些事瞒不住了......小昭反复告诫张无忌去往中土办事千万不要带赵敏同去......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此时张无忌与赵敏虽然生活上因小事有些羁绊,即使没有明媒正娶是赵敏永远的伤痛,即使张无忌知道赵敏当年一些事,但彼时各为其主也能理解,当不会有感情的重大破裂,但接下来的事却将二人的感情推向了无底深渊。
第三个可能:可能为了明教而不得不独自回中土办事
为了明教,原因前述。
不得不独自这几个字说明张无忌在回中土的决策上与赵敏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争执!
众所周知,此次张无忌再返中土,开弓没有回头箭,责任极其重大,是身系重整明教,联合武林各大门派,整合一切资源与背叛明教教义,残害明教兄弟的朱元璋做总决战。成则九五至尊,败则不但本人万劫不复,跟着自己的兄弟们也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因为中原武林人士不管是六大派还是明教都曾受到赵敏迫害,赵敏的蒙古郡主身份也不利于将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内整顿朱元璋,对外抗击蒙元。
再加上张无忌已经知悉赵敏当年并不是如她自述的那么“诚实”,于是以此行风险极大,想要赵敏置身事外为由执意不肯带赵敏一同前往。
张无忌不顾赵敏强烈反对,执意独自前往中原。
赵敏争执无果,伤心难过,独自在塞外苦熬。
在赵敏内心最崩溃的时候,那位风流潇洒,年少多金的少年又出现了。
朱樉(当然此时一定用的化名)告诉赵敏,张无忌执意独自前往中原,匡扶明教是假,重会周芷若是真。
“娘子(古人对已婚妇人的尊称)为了此人,甘愿放弃荣华富贵,背父叛国,换来的是什么?无名无份,受尽艰辛,如今他时来运转,却将娘子抛之脑后,自奔前程,世上怎有此无情无义之人?”
赵敏听他说到伤心处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
朱樉继续补刀:“不才也有些朋友在中原,听闻此人此去中原非是重整教务,乃是要与那峨眉掌门周芷若共结连理,洞房花烛啊”
赵敏听闻此言,如晴天霹雳,“此言当真?我那张郎虽是有些犹豫多情,却非反复无信之人,怎会如此负我?”
朱樉冷笑道:“娘子是被爱情蒙蔽了双眼,我且问你,他为了一个对周芷若的承诺,八九年来从未答应娶你为妻,此事是否属实?”“一年前他在此密会周芷若,可有此事?”“如今他亲赴中原执意不肯带你,所为何故?”“我听江湖人言张教主此去中原,由武当和明教长老做媒,亲赴峨眉提亲,如今明教如日中天,那周芷若嫁给此人,母仪天下也是指日可待呀!”
最后一句话如一记重锤击在赵敏心头。“贱人屡次三番害我,如今还痴心妄想当皇后?我赵敏拼却性命不要也绝不让贱人如愿!”
所以任何时候不要低估了一个女人的嫉妒心,普通女人尚且疯狂难测,何况是曾经叱诧风云,心狠手辣的汝阳王郡主?
朱樉见计生效,适时表露身份,言明只破坏张无忌与周芷若的联姻,保证决不伤害张无忌性命,成功策反赵敏。此时蒙元大势已去,赵敏答应合作也有为家族谋取未来出路的综合考虑,诸位不要忘了,金庸反复强调赵敏是政治女子。
第四个可能:可能在西域遇到殷离……(注意这里是省略号)
赵敏重返中原,接近张无忌,趁其不备,下十香软筋散,
张无忌被西域少林高手用大力金刚手折断手脚,武功尽失 生死存亡时刻,一蒙面女子挺身而出,拼死救出张无忌,原来殷离十数年来始终不忘张无忌,暗中追随,此时见张无忌受难,拼死相救。
朱樉信守承诺放张无忌一条生路(也与朱元璋顾忌影响有关)
蒙面女子带张无忌逃亡西域(曾经的殷离拉着曾阿牛的场景重现),张无忌经此大难,抑郁成疾,不久于人世。临死的时候要求看一眼日夜照顾自己的恩人,面纱下一张久违的满是刀疤的脸——殷离。想起母亲的临终遗言:不要相信女人,越美丽的女人越会骗人。
又想起小昭临走的话:“教主哥哥,你以后莫再记着我。殷姑娘随我母亲多年,对你一往情深,是你良配,她决不会骗你。 ”小昭涨红了脸,道:“你和赵姑娘在一起,我更加要跟着你。”说了这两句话,已急得眼中泪水盈盈。张无忌道:“为什么更加要跟着我?”小昭道:“那赵姑娘心地歹毒,谁也料不得她会对你怎样。我跟着你,也好照看着你些儿。”
明教高层被朱元璋各个击破,明教分崩离析。
周芷若落到赵敏手中结局惨不可言。
赵敏背叛明教设计谋害张无忌,为武林所不容,不得已嫁于朱樉,后朱樉封秦王,赵敏为秦王妃。因对张无忌之事愧欠自责,夫妻二人婚后感情淡薄(史有记载),秦王薨,朱元璋勒令王妃殉葬。
最后附上倚天后记最后的一段话: 世事主要是人为的,而张无忌只记得别人对他的好处,于是,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很可爱……(意思是有些人并不是好人,有些人也并不可爱) 一声叹息........
这就解释了赵敏的历史结局与倚天末不相符的问题。
这就解释了朱元璋称帝后狡兔死,走狗烹大杀功臣。
这就解释了张无忌武功天下第一,却坐视朱元璋后来大杀明教兄弟,诛灭明教。
这就呼应了金庸新修版反复提及的,张无忌总想着别人的好处,觉得人人都是好人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