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对汉献帝刘彻留下的笔墨不多,其年幼时颠沛流离,受尽苦难,成年后与汉臣密谋衣带诏,但事情败露,被囚禁于深宫到曹魏政权逐步稳定,至此一生被人以傀儡。当一个人的一生已被自己看透,一切都已注定。那有何其不幸!何其悲凉!但汉献帝的一生真的是仍人摆布?没有逆袭的机会了么?老规矩先来简要了解下汉献帝的为人和其一生。
汉献帝刘彻的父亲是汉灵帝刘宏,汉灵帝是出了名的荒淫无度,被其玩弄摧残的宫女不计其数。其母亲王美人名王荣,算是名门之后,深得汉灵帝垂怜。当时何太后主宰后宫,没有后宫女子不怕她的,当时很多宾妃不敢怀产,就怕被其毒害。一次王美人被汉灵帝宠幸后有了身孕,也怕遭到何太后嫉恨,便偷偷服用堕胎之药,可能大概率服用了伪劣产品,孩子还是生了下来。由于是男孩,何太后怕危及到她未来的地位,就暗中派人毒死了王美人。汉灵帝虽然查出是何太后所为,但由于宫中阉人阻挠,此事也就作罢。看来要不是那毫无疗效的堕胎之药,汉献帝也无需在这世上走一遭了。
母亲王美人被害,刘彻同样命悬一线,为了确保尚未足月的孩子安危,刘宏将孩子交给他的生母董太后抚养。在董太后的辟护下孩子逐渐长大,其举止端庄,人又聪慧,深得汉灵帝喜爱。而灵帝和何太后之子刘辩虽为嫡长子,但为人举止轻浮,没有储君之威严,灵帝一直想废长立幼。但苦于何太后背后外戚势力和宫内依附于何太后之阉党一直没有做决定。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何太后哥哥,杀猪屠狗出生,少谋略)拥立刘辩为帝,是为汉少帝。何皇后改称为何太后,临朝处理政务,但国家大权实际上已为何进掌握。刘协封为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
灵帝死后,宫中阉党和朝中重臣纷争不断,暗无天日。先有何进与太尉曹操、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袁术等合谋诛杀十常侍张让、段珪等阉党,同时招董卓领兵进京洛阳。但何进听从何太后妇人之言延误时机,为人又优柔寡断,反遭阉党所害。之后袁绍、袁术联合何进的部将反攻诛杀阉人,数千。当时张让、段珪等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彻逃出宫殿。在路上遇见董卓一路勤王的大部队人马,董卓询问事变经过,刘辩惊愕语无伦次,刘彻却勒马向前怒斥董卓是来保驾还是劫驾,董卓大惊,慌忙下马,拜于左道。刘彻又安慰他如何如何。刘彻一直言语威严但又恩威并重。董卓暗地喜欢,又自认为与董太后同族,决心废除少帝,立陈留王刘彻为新帝王。那时刘彻未满10岁但貌似已略懂帝王之术了。
入京城之后董卓宣布废除汉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时年9岁。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封“太师”。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最终功成名就,而董卓那波操作完全是残暴不仁,惨杀朝臣,他和他的部下到处搜刮财物,奸淫掳掠,整个洛阳已然成为人间地狱。外部由袁绍作为盟主的“关东联军”从北、东、西三面来包围洛阳对付董卓。而内部司徒王允利用吕布和董卓的隔阂(和貂蝉没有关系)刺杀董卓于北掖门。董卓被刺后其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击败吕布,杀了王允又占领了长安。汉献帝那个命苦,好不容易解除了董卓的危害,他的部将又觊觎皇权,不过好在这些草莽没有谋略自己先乱起来。
那年大旱,谷物颗粒无收,一斗米值万金。长安城出现人吃人的情况。刘协命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煮粥救济百姓,但因为粮食不够仍然有很多人饿死。刘协怀疑侯汶没有如实用全部粮食赈济灾民,而是趁机侵占公粮,于是派人取米、豆各五升在自己面前熬成粥,最后可以煮出两盆,证实应该是侯汶私藏公粮换取钱财,于是命人仗打侯汶。长安城中饥民得到了救济。
李傕、郭汜为挟持刘彻相互厮杀,死者不计其数,长安城变为废墟。刘彻在部分朝臣的护卫下,辗转各处。最后由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迎接回洛阳。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汉臣当中有人不满其大权独揽,可能篡位皇权。但都敢怒不敢言。刘彻自然不甘心作为傀儡,乃暗下衣带诏(把诛杀曹操的密诏藏进衣带中给董承),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之后刘彻的皇后-伏皇后畏惧曹操,于是写信给她的父亲伏完,尽数曹操残暴不仁之事,希望伏完能够效仿董承,铲除权臣,但伏完始终未敢行动。伏皇后也是不长记性,经过衣带诏事件,还用这种套路和曹老板斗。不出意外事情又败露,伏皇后被幽闭(女子宫刑)而死,伏氏宗族百余人被处死。哭哀之声传遍洛阳。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将自己的女儿曹节许配给刘协命其立为皇后。好在两个感情很好,虽是曹家人,但曹节一直帮衬着刘彻。之后就是曹魏政权逐步稳定,虽蜀汉政权一直试图收复汉室,但终究无力回天。之后也没汉献帝什么事了。曹操去世后汉献帝刘彻被迫禅位于曹丕,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让他回自己的封地。
可能在朝政看惯了政权纷争、血腥杀戮、刘彻在封地潜心研究医药,和皇后曹节行医采药治病救人,在当地声誉鹊起,遇到灾年又减免赋税,和山阳百姓一起节衣缩食,共渡难关。公元234年,汉献帝刘协寿终正寝,走完了他曲折的一生。百姓延绵数里,洒泪恸哭,自发为他送葬,魏明帝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以汉天子礼仪将其葬于禅陵。
历史没有假设,不过我们可以猜想下,如果刘彻正常即位,大概率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不能说一定是千古一帝在其治理下极可能为太平盛世,百姓可修生养息。我想到了秦三世子婴,即位后临危受命,用短短的46天谋除赵高,整肃朝纲,抵御刘邦大军,展现了自己非凡的政治才干但终因时间太短而无力回天。而汉献帝貌似有一生的时间来逆袭,不过机会机会总是稍纵即逝,作者认为有几个可能的窗口期:
1、 董卓被诛杀后,王允那波骚操作害了自己,同时也没有利用好董卓部将的军事力量,一味的想铲除董卓余孽,逼着他们再次谋反。这时候朝廷重臣董承、刘备、王允、等都站在汉室这边,但缺少的是军事力量,如果汉献帝能免除李傕、郭汜这些董卓余党的罪过,勤王之后准许高管封赏,这些莽夫未必会反,董卓的部将加上吕布的势力,同时派说客如能拉拢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这些汉室正统的势力,一同对付中原袁绍和曹操这两大军阀恢复汉室,很有机会改变格局。这是汉献帝扭转乾坤的最佳时机。不过操作难度很大,当年汉献帝只有13,14岁,更多的可能是担惊受怕,我们这个年龄也就是抓鱼摸虾,有点出息的也就看看《三国演义》。不过汉献帝能够体恤民情,赈灾发粮,而且智斗惩戒发放粮食的官吏已经实属不易了。
2、 衣带诏事件可能是汉献帝的想法,如果成了,诛杀曹操。但曹操的势力仍在,而汉献帝仍可能被束手就擒,甚至死于非命。曹操不像赵高,曹操根基深厚。这衣带诏可行,不过有2点要注意1、汉献帝密谋时间要在曹操等不在京都时为最佳。2、策划曹操被诛杀后的行动,不然会遭反扑。曹操对外亲临战事时,这是绝佳时机。曹操命荀彧镇守京都,荀彧也是有忠于汉室一面。衣带诏事情不败露等曹操回京,有一定概率诛杀之。
衣带诏败露、伏完皇后事件后,汉献帝基本没有机会了,因为曹操政权对其防范更加严密,而且周围忠于汉室的重臣已寥寥无几,等曹魏政局稳定,汉献帝面对的是整个曹魏集团。当然汉献帝可以盼着蜀汉政权来收复汉室,但等来的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从刘彻第一次面对董卓的不畏其淫威,并对其恩威并施。少年时体恤民情,智斗官吏。成年后不甘成为傀儡,联合朝臣密谋衣带诏。汉献帝刘彻是睿智、仁爱、顽强、抗争的君主。只可惜不逢时,外部势力太过于强大。不过献帝用自己一生最后可控的岁月,救死扶伤,拯救一方黎民百姓,完成了一位帝王的最后救赎,让人感动。上天垂怜,无疾而终。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