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短的已驻村2、3年,长的已驻村5、6年,他们犹如当年的知青,扎根农村,奉献年华。有的父母身体不好照顾不了,有的长期脱离原单位技术岗,业务生疏,人员边缘化,有的拖成大龄青年30多岁对象没有着落,有的照顾不了家庭,造成夫妻离婚,有的长期驻村造成恋人分手,等等,实际问题很多。各级组织应该关心关怀驻村工作队员,不要仅强调工作重要而少了人文关怀,必须言而有信,按规定2年轮换,不要让扶贫工作成为少数人的工作,也不要只强调工作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制度的落实和兑现。现扶贫工作已近收官,希望各级领导安排好轮换人员,让驻村时间长的同志回单位工作,不要再搞工作需要继续留任抓乡村振兴工作那一套,乡村振兴工作组必须另派人员。
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还是在头条里面发表一下个人感觉嘛!我是单位的一个副职,2015年刚提拔的时候就分管扶贫工作,因单位人少党员更少,在2016年替换单位一个女同志,下来当驻村第一书记。这一当就5年了,当时说2年一届,但单位上派不出人来替换,县组织部门就一直不更换。看大家写的内容,用脱离两个字真的不为过。扶贫工作可能各地区不一样,我们这里深度贫困,通过几年的工作,切实改变了很多,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我们的工作也取得了成绩。回顾这几年,五加二,白加黑,真的很苦。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乡镇一直抓紧第一书记,因村两委干部文化水平低。单位上每年都有帮扶村的任务,所以也了解我驻村的辛苦,近两年的年度考核都给我评选了优秀,当然我们还要参加县组织部门的年度考核。离开单位越久,越感觉对原单位工作的生疏和同事间的陌生。以后回单位工作可能还要适应很久。其实现在就想早点结束,这样的工作不谈和单位,和家庭都有影响,毕竟长期驻村不在家,很多时候顾不上家庭子女。
单位换新领导班子了,不告诉你。
单位调整新的中层干部,不告诉你。
单位来新同事了,不告诉你。
单位的工会活动,不告诉你。
你在驻村的生与死,单位领导和同事不再关心你。
你被抛弃了。
你已经蒸发了。
大家好,我是三农工作者王军军,看到你的问题的一瞬间,我真的感觉很亲切,终于在今日头条里找到了一位和我自己一样远在驻村帮扶点的战友,请让我真诚的对您和所有战斗在扶贫一线的帮扶队队长、第一书记,队员们道一声:战友们!辛苦了!
2017年12月,我通过省直公务员遴选从县直部门到省农牧厅(机构改革后叫农业农村厅),成为一名从事自己专业的三农人。接下来的近一年时间,我辛勤耕耘,孜孜不倦,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青睐。2018年12月,我们单位派驻的帮扶队长由于年龄偏大,健康状况已不允许再坚持驻村。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在征得我的同意之后,将我派驻到甘肃省礼县的一个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从此,我成了千千万万脱贫攻坚队伍中的一员。
我们所在的帮扶村离礼县有120多公里山路,开车需要近三个小时,海拔2500米,气候恶劣,每年从国庆节到来年的五一劳动节,这七个月就是这里的冬季,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夏季潮湿多雨,北风呼呼。主要产业是当归、大黄、大豆、马铃薯等,农民收入微薄,兜底户、低保户较多,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即使在这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下,我们由三个人组成的帮扶队已经坚持工作了一年多了。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的道路到宽两米五的入户水泥路,从垃圾遍地到人居环境改造,从“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到走村入户拉家常、算收入,我们可谓是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也很幸运遇到了很朴实的村民们,他们对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这里条件不好,辛苦你们了”,我有时想,有这句话,就够了!
正如您所说的,驻村时间太久,感觉脱离单位了,这句话我深有体会。到这驻村已经一年多了,单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另谋高就了,有的提拔重用了,有的订婚了,买房了。感觉人家都在朝着幸福的规划好的方向迅速前进着,只有我们在驻村点上傻傻的跟在乡干部村干部后面忙着忙那,人家一句“您是省上领导,这事你给咱落实一下”,我们就屁颠屁颠的忙活开了。偶尔回单位一趟,同事白白净净的脸庞凑到跟前说:“小王,你瘦了,黑了”,“黑了健康”,我只能这样说。
战友,反过来想想,咱们驻村工作虽然单调枯燥,但是我们和单位的同事一样,都是在为新时代的伟大目标而奋斗,领导和同事同样值得喝彩!我们应该自豪和骄傲,因为我们参与了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过了多年以后,我们肯定会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和努力感动的!
加油!战友!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体验就和肖申克救赎里面那老头的心情一样,年纪熬大了,人际关系熬淡了,业务能力熬生疏了,回单位啥也不会,也没你位置,随便安个科室坐着,同时进单位的同事已经独当一面,业务能力、人际关系也甩你一大截,你离了那个村屁价值没有了,这样一想,还是继续驻村吧,起码还有点补助。
往好处想,见识了人情冷暖,磨砺了性子,也得到很多村民的认可,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生活的道理,对工作对生活的态度淡然自若,荣辱不惊。
至于成就感……对于一般驻村干部而言,填那一堆表,反复确认政策落实情况,应付上级各部门检查之类的,扪心自问真的觉得帮助了他们很多吗?反正我们村人每次热情的叫我去吃饭我都不好意思去,尽管很多村民也一再安慰我,理解我们一般驻村干部的难处,也认可我们尽力做到的一些事情,但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还是“能力有限,确实没能帮到你们多少,个人还是觉得惭愧”
驻村扶贫太久,感觉脱离单位了是怎样一种体验?你的这个问题中间的“脱离”一词用在问题中让人回答起来有点尴尬。因为我和你一样,也是与你一样,驻村开展扶贫。从15年开始,基本上都是专注于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可能和你不一样的是我们没有脱离单位,除了正常的开展扶贫工作以外,我们还有专业性的工作需要加班或者是在手机、电脑上远程完成。所以,我们的感觉和体验可能不一样。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抛开我们手头上的工作,驻村扶贫太久,感觉脱离单位了是怎样一种体验?我想体验应该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驻村太久了,掌握“三农”的信息更多更实,与农民的感情更深。驻村开展扶贫,走进农村,面对面与广大农民接触,与农民座谈,你才会深层次的了解农业,理解农民。驻村太久了,你掌握“三农”的信息会更多更实,与的感情更深。
第二点:驻村太久了,脱离单位也许你思考问题的方式会更加灵活。在单位工作主要是以专业性为主,工作单一。脱离单位开展扶贫,离开单位暂时的不在从事之前专业性的工作,你的思维方式也许会有所改变,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和从前不一样。正是换了一种工作,换了一种环境,会让你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加灵活,这样,对你以后回单位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和改进。
第三点:会拓宽你的视野。驻村太久了,脱离单位,换了一种工作,让你的视野会更加开阔,综合能力会提升,对今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适应了乡村工作和生活,对农村工作有了一定经验,对基层干部和工作有了清醒的认识,对三农问题更能客观分析把握,少了刚驻村时的畏难情绪。
离开单位时间久了感觉与单位工作有脱节,驻村结束回到单位又将面对不一定还熟悉的工作,需要一定时间重新学习融入,多少有点忐忑。上下班时间纪律要求更严,需要及时调整适应。
时间久了,缺乏单位的归属感,就像离开家的浪子。如果关心关爱不够难免产生负面情绪,特别是在牺牲家庭幸福,还要克服工作和生活的艰辛,不被群众、家人、单位领导和职工理解时情绪最低落。
社会交流的圈子变窄了,工作时在村上,难得回家时就陪陪家人,不想参予其他社会活动,与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难免生疏
不知您所说的“太久”是指多久?如果两年、三年或者四年算太久的话,哪我们驻村六年是不是可以说“太久太久”!久得有点超乎想像,久得有点近似残酷,久得别人不说自己都忘了自己是在驻村!人一生在工作岗位上的时间不过三十多年,这能有几个六年啊!六年的时间既是漫长艰辛的,又是短暂充实的。六年的生活既充满了苦涩和辛酸,也收获了幸福和希望!六年来,个人方面还有几种痛彻心扉的深切体验:
一、同事圈“退群”了。我们驻村地离县城非常远,一百三十多公里山路,开车需三个多小时。从开始驻村后,原单位工作全部脱钩,连组织关系都转到了驻村地。单位的一切事都与你无关,你俨然成了“局外人”,因为长期不接触,甚至会忘了原单位的职能职责,忘了自己能干什么。假如一朝回单位工作,你还得像个新手一样从头学起。单位的同事成年累月见不到,没有了工作交流,缺少了集体活动,彼此越来越生疏,偶尔回单位一次,见到同事竟想不出寒暄的话题,相互都十分尴尬。同事这个“群”你基本算名誉上的存在了!
二、朋友圈“退出”了。原来的三朋四友起初还有点电话联系,但数次之后都难以碰上一回面,人家也理解你“忙”,你也确实没有机会主动联系。渐渐地,联系越来越少,大家该淡忘的逐渐淡忘,朋友间的饭局、酒局和娱乐全都成了一种奢望。最可悲的是,有时要不是翻看电话通讯薄,你连谁是你的朋友、你是谁的朋友都根本想不起。手机里存的、脑海里想的全是贫困户,自己的通信记录显示最多的电话号码是贫困户和村干部。朋友圈发生了空间转移,新的朋友全部在驻村地。结识了新朋友,老朋友不得不忘记!
三、亲人圈“退隐”了。因为管理和督查十分严格,实行的是微信定位打卡、纸质签到、电话报告等纪律,在脱贫年份全年无节假日,春节也只放了三天。所以,父母和兄弟姐妹也好,三亲六戚也好,无论谁家有大小事情,你别指望能参加吃顿饭,更别想着去帮帮忙。久而久之,你就成了亲戚眼中的“隐身人”,理所当然成了别人的“亲戚”。更为糟糕的是,妻儿老小一点都顾不上,三、四十天回家一趟是常事。往往回到家中你就想起了那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句。记得我有一次整整四十七天才回家,进家门后一岁多的儿子连忙往后躲,想想真觉心酸!
六年扶贫,最熟悉的是张家的狗、李家的鸡;最难忘的是杨姓的老人、赵姓的孩子;最在意的是孙某的房屋还没改造、王某的水管还未接好;最着急的是吃饭时常接到督查检查电话、睡梦中也在想着哪份表格档案没完……毫不夸张地说,自己父母妻儿的事都从未这样上心过!
六年扶贫,自认为最对得起贫困户,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组织。最对不起亲人,对不起朋友,对不起同事。
而这六年,我也听到过很多老同志说“如果组织需要,我就继续干下去”这样的朴实话语。自己也从未后悔过,反而以能亲身参加这次划时代的伟大战役而骄傲。有时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内心还满满的是充实感、神圣感!此生没有虚度光阴,能做点有意义的事,知足了!
谢邀回答!
虽然自己没有驻村,但可以分享同事的例子,同事做了驻村支书,还不是简单的第一书记,因为很多村缺主任或者支书,组织部选拔了一批年轻人去村里任职,按照文件要求,可以在提拔的时候有优先权。
去了村里,就是干活,村里人不好打交道,我不是否认人老实不老实,好不好说话,而是贫困户的待遇,所有人都想有,隔壁吃了低保,我家也必须有,没有就去找支书说理,刚去了,语言交流用了2个星期才大概听懂,没人和你说普通话。
每天就是准备材料,做党建工作,交流谈心,挨家挨户走访,开村支部会议。参加乡镇会议,起早贪黑,村里也没有暖气,冷的不行。
同龄人在单位,只做业务工作,领导想起来过去慰问一下,但大部分时间不会去探望你。提拔也遥遥无期,虽然同时下去的人有的提了副科,基本都是家里有关系,好不容易熬到回来单位了,变成可有可无的人了,又需要花时间和单位人再联络。哎,一言难尽
真想对扶贫工作说几句,终于看见了同仁们的见解,大家说的都很好,都是心里话。我在临近退休还有一年半的时候,担任了驻村的第一书记。我从没有在农村呆过,再加上党中央对扶贫工作这么重视,当时很愉快的接受了任务。去农村后发现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少。去的村里贫困户有十几户,村里的集体经济也基本没有,任务不重可不容易完成,特别是通过对贫困户的帮扶使他们获得创收能力而脱贫难,通过对村里的集体项目的帮助使之能产生一定的收入也很难。另外扶贫工作从自己本单位,村里的党组织和当地的上级(街道)的指导思想上其实都不好说。当地农村的街道对我本单位的要求只有一个,看看支援的资金有多少。村里的党组织整天应付的是上级来的各种报表。我本单位的领导把扶贫干部派去把资金支持到了后,对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如去了不到一年自己生病了,不能驻村了。应该再派一个干部驻村,可怎么也派不出来了!我去农村时是抱着一腔热血想通过扶贫了解一下农村状态的,因为快退休了也从没有想到干出点成绩获得什么的想法。可就这样的结束了农村扶贫工作真的不甘心。最后说句心里话,去农村做扶贫工作真的很有意义的。了解一下农村的情况,包括农村的农民生活,村党组织和村务管理,农村的土地产业和生产情况真的对城市去的干部有很大的帮助。我认为去农村扶贫特别是年轻干部来说真的是很值得的,早晨起来在农村的地里走走感到特别的舒服。只可惜我的年龄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