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天祐四年(907 年)朱温灭唐建梁称帝,到广运六年(979 年)北宋平定北汉,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时期。随后主要统治中国南方的北宋及南宋,先后与北方的辽、西夏、金和蒙古相对峙。自五代十国始到南宋为元所灭的 372 年间,是古代中国分裂和局部统一的时期。
与内地的五代十国与两宋时期大致相当,今云南与川西南地区,先后被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和大理国地方政权所统治。
一、大理国建立的时代背景
据记载:天复二年(902 年),南诏清平官郑买嗣起兵,杀死南诏末代王舜化贞及蒙舍王族 800 余人,南诏灭亡。郑买嗣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长和国,改元安国。
郑买嗣在位 8 年,政绩未见于史载。开平三年( 909 年)郑买嗣卒,子郑仁旻继立。
乾化四年(914 年),郑仁旻遣军进攻黎州、雅州,蜀王王建遣将大破之并追至大渡河边,俘斩郑军数万人,后者渡河又“溺死者数万人”,以后云南地方政权“不复犯边”。乾德中(919 年至 925 年),大长和国遣布燮段义宗、判官赞卫等使蜀,与前蜀朝臣咏诗酬答。同光三年( 925 年) ,郑仁旻遣使求婚于南汉,南汉以增城公主妻之。使者郑昭淳“好学有文辞”,与南汉王游宴赋诗,王及群臣皆不及郑。
天成元年(926 年)郑仁旻死,子郑隆亶嗣立,年仅 12 岁,两年后郑隆亶被东川节度使杨干贞所杀,大长和国亡。杨干贞立清平官赵善政为王,建大天兴国,改元尊圣。杨干贞认为赵善政待己有亏,于次年诛赵善政自立为王,号大义宁国,改元先圣。杨干贞在位时“贪暴特甚,中外咸怨”。
天福二年(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起兵灭大义宁国,废杨干贞为僧,乃建立大理国,改元文德。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和大理国均建都大理城(阳苴咩城)。从南诏灭亡至大理国建立,在短暂的 36 年间,统治云南及其附近地区的地方政权,经历了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的更替。
这3个地方政权的迅速更迭,实为南诏后期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情形的反映。先后建立的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仅是通过宫廷政变以实现统治集团的改变,未能提出缓和社会矛盾的任何办法,因此必然只能是历史舞台上的匆匆过客。
段思平起兵获得成功,并创建了延续 300 余年的大理地方政权,固然有段氏是洱海地区的白蛮贵族、在当地有较高的声望,且出任通海节度使握有重兵等方面的原因,但亦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
南诏后期政事不修,兵出无宁岁,赋重役苛,导致统治下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化。段思平起兵时,争取了滇东乌蛮三十七部军事上的支持,以董迦罗为军师,起兵后“所向皆克,遂进攻大理”。段思平又以减免一半税粮和免除三年徭役作为号召,使广大自耕农站在自己的一边,为取得对大义宁国作战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大理政权建立以后,段思平兑现诺言,“免东方三十七部徭役,赦国中凡有罪无子孙者”,又“尽逐杨氏邪臣,除苛令”,其所为获得了封建领主和百姓的普遍支持,“于是远近归心,诸彝君长,各来贡献”。云南和今川西南地区动荡了数十年的政治局面,遂逐渐趋于安定。
二、大理国的兴亡
据《南诏野史》:天福三年(938 年),段思平封贵族高方为岳侯,分治成纪、巨桥(今云南昆阳等地),又封爨判为巴甸侯。大理政权的统治者“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开运元年(944 年),段思平病死,子段思英嗣继。次年,其叔段思良争位自立,废段思英为僧。段思良卒后,子段思聪于后周广顺二年(952 年)继位。宋开宝二年(969 年)段思聪死,子段素顺立。雍熙二年(985 年)段素顺死,子段素英嗣继。
景德元年(1004 年)段素英述《传灯录》,定大理国开科取士制度。段素英卒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 年),子段素廉继位。乾兴元年( 1022 年),段素廉卒,侄素隆继位。
天圣四年(1026 年)段素隆逊位为僧,侄段素贞继为大理国王。庆历元年(1041年),段素贞亦出家为僧,孙段素兴继立。段素兴于善阐广营宫室,“荒淫日甚,国人废之”。庆历四年国人立段思平后裔段思廉为大理国王。
段思廉在位期间,宋朝广源州壮族首领依智高起兵反宋失败,遂逃入大理国,在宋朝施压的情况下,大理政权杀死侬智高“函首送宋”。熙宁八年(1075 年),段思廉离位为僧,子段廉义立。段廉义遣使入贡于宋。
元丰三年( 1080 年) ,贵族杨义贞杀段廉义自立。善阐侯高智升遣兵讨平之。
自高方受封为岳侯,分治成纪、巨桥等地以后,高氏势力逐渐坐大。据《南诏野史》:宋嘉佑八年(1063 年),洱海周围地区的贵族杨允贤发动叛乱,大理国王段思廉命高方的后裔高智升讨平之。事后高智升被封为善阐侯,取得了统治善阐(今昆明市城区一带)的世袭权力。
宋元丰三年,洱海周围地区的贵族杨义贞发动政变,杀死大理国王段廉义。高智升令子高升泰率兵至洱海地区诛杀杨义贞,扶立段廉义之侄段寿辉为大理国王。段寿辉遂封高智升为大理国布燮(宰相),以高升泰为善阐侯,高氏的势力从善阐扩展到洱海周围地区。元丰四年,段寿辉被迫让位给段思廉之孙段正明。段正明因“为君不正,人心归高氏”,于绍圣元年(1094 年)被迫逊位为僧。
三、大理国的继续——后理国
高升泰乃亲掌权柄,改国号为“太中国”。但高氏篡权没有得到大理国领主们的支持。绍圣三年(1096 年),高升泰病死,高氏遵高升泰遗言还政权于段氏,立段正明之弟段正淳为国王,号“后理国”。
后理国虽奉段氏为王,但高氏世袭布燮,掌握实际的权力,“高氏相之,政令皆出其门,国人称为*高国主”段氏拥虚位而已”。高氏的势力还从善阐,洱海周围地区,发展到今云南的嵩明、易门、楚雄、禄丰、姚安、鹤庆、永胜、腾冲、保山和四川的西昌等地。高智升的二子高升泰、高升祥分治大理、善阐两地,高升泰及其子孙控制滇西,高升祥家族则占据了滇东地区。
在高氏家族中亦出现了相互间的倾轧与争夺。后理国修楚雄等城,并遣大臣入宋,“求经书六十九家,药书六十二本”,又积极发展与周边地区的友好关系,笼络境内各路诸侯。其时善阐领主高观音等来朝,进金杖 80 节,人民 3300 户。后理国赐以八章礼衣和龙头剑,擢为安东将军。
位今中南半岛地区的缅人、昆仑、波斯亦遣使来朝,进贡白象及香物。大观二年(1108年),段正淳逊位为僧,子段和誉(段正严)继立。缅人又进金花犀象。时滇东三十七部反叛,相国高泰明率兵讨平之,并以子高明清镇守善阐。段和誉遣儒官钟震等褒奖高泰明,封之为“平国公”。高泰明卒,以其弟高泰运主国事。
政和七年(1117 年),后理国遣使至宋,贡马匹、麝香、牛黄、细毡、碧降任,宋廷封段和誉为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上柱国。绍兴三年(1133年),后理国请求入贡,宋朝却之。乌蛮三十七部进攻善阐,高明清战死。后理国以高升泰侄高量成为相,号“中国公”。
绍兴十七年(1147 年),段和誉自感年老,又因“诸子内争外叛”,遂退位为僧,子段正兴立。乌蛮三十七部复叛。高量成让相位给其侄高寿贞,退居楚雄城。高寿贞卒,后理国以高寿昌为“中国公”。乾道八年(1172年),段正兴逊位为僧,子段智兴嗣继。段智兴遣李观音得等人宋至广西横山寨求售马。李观音得夺高寿昌之位予其侄高寿明,引发后理国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战火波及大理、善阐、鹤庆等地。
庆元六年(1200 年),段智兴卒,子段智廉立。段智廉遣使入宋求取《大藏经》归置大理五华楼。开禧元年(1205 年),段智廉卒,弟段智祥立。遣军征三十七部,至寻甸平之。嘉熙元年(1237 年),段智祥封高隆为善阐王,以高泰祥为相国。其时“举贤育才,时和年丰,称治国焉”。
嘉熙二年(1238 年),段智祥逊位为僧,子段祥兴立。淳祐四年(1244年),蒙古兵出灵关,段祥兴遣将高禾迎战。高禾败死,蒙古兵亦退去。宋遣使吊祭高禾。十一年(1251 年)段祥兴死,子段兴智继立。宝祐元年(1253 年),蒙古宗王忽必烈率蒙古骑兵绕道西北,渡金沙江进攻后理国,相国高泰祥率军拒战不胜,蒙古军攻下大理,大理国乃亡。
段兴智出奔善阐,高泰祥逃至姚州(今云南姚安)。蒙古军追杀高泰祥,俘获段兴智于昆泽(今云南宜良)。段兴智乃降,并与叔父段福入觐,受蒙哥汗所赐金符。大理政权(包括后理国)共传 22 世,享国 317 年。
四、大理国的疆域
关于大理政权的疆域。《元史·地理四》说: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凡收府八,善阐其一也,郡四,部三十有七”。“其地东至普安路之横山,西至缅地之江头城,凡三千九百里而远;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凡四千里而近。”八府、四郡和三十七部是大理政权统辖下的划分。
所言“普安路”,“临安路”“罗罗斯”等是元代云南行省的建置,但所说“其地”是指大理政权统治的范围。“横山”在今贵州镇宁县一带,“江头城”在今缅甸杰沙,“鹿沧江”指今越南菜州省北部黑河,“大渡河”即今四川汉源地区的大渡河河段。由此看来,大理政权统治的区域,包括了今云南省和川西南地区,以及缅甸的东北部、老挝的北部和越南的西北部地区在内,其统治范围与南诏政权大致相同。
但应指出,大理政权对以上地域范围能实施有效的的统治,主要是在大理国的前半期。在大理政权的后半期,由于乌蛮三十七部、景昽金殿国等部落联盟或局部政权的崛起,大理国对其辖下的僻远地区仅能维持有限的羁縻。大理国建立以后,洱海、滇池周围等农业地区先后进入了早期封建制阶段;以上述农业地区为主要聚居地的白蛮(包括唐代以来迁来并融人白蛮的汉族人口),是大理政权的主体民族,角逐最高统治权力的白蛮贵族段氏与高氏,均是白蛮中的望族。
而居住在山区和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前代的基础上也进一步发展起来,出现了一些局部政权或地方势力。这些少数民族大都具有独立和向外扩展的倾向,在生产生活方式方面,与已进入封建制阶段的白蛮又有明显的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山区和边疆的一些少数民族,或表现出与大理国离心的倾向,或忙于发展自己的势力甚至割据自雄。
如滇东乌蛮三十七部,一方面联合起来反抗大理国的统治,并曾攻入善阐城,另一方面彼此也纷争不已。居大渡河以南、金沙江以北地区的乌蛮邛部六姓,以及今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的金齿百夷,则建立了自己的部落联盟或局部政权。因此,大理政权后期对其边疆地区的控制十分疲软.内部争讦亦较明显,时人云:"(后理国)四夷八蛮,叛逆中国,途路如猬毛,百姓离散 ”!元初人也说:后理国时“酋领星碎,相为雄长。干戈日寻.民坠涂炭””大体上反映了当时的情形。
五、大理国皇帝为什么爱出家?
大理国帝王出家则近乎成了一种习俗。除了第二代王段思英是被迫逊位为僧以外,其余9位都属于自动禅位为僧的。
他们是:第8代王段素隆、第9代王段素贞、第11代王段思廉、第13代王段寿辉、第14代王段正明、第15代王段正淳、第16代王段正严(和誉)、第17代王段正兴(易长)、第20代王段智祥。
为什么一代代帝王最终都舍弃江山美人而心甘情愿皈依佛门呢?
总体上说,这与大理国“以佛立国”、“以佛治国”,全民信佛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分不开的。佛教思想在大理的统治地位从南诏晚期隆舜把佛教遵为“国教”开始,代之而起的大理国一以贯之地承袭下来,直到元代还依然如故。
元朝的行巡使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曾描述道:“此邦之人西近天竺,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尤其在大理国时期,形成一种社会风气:上至国君,下至庶民均以出家为荣;“以佛治国”的思想在政治制度上也有着充分的体现。
一是各级官员都从有文化的僧人中选拔。大理国中、后期也仿效中原王朝实行开科取仕,而对象是僧人中的读儒书者,标准就是“通释习儒”,即通晓佛学的义理又熟悉四书五经。这些人便是大理国所特有的“释儒”的阶层;
二是举国崇僧敬佛,国中的大事均有高僧参与决策。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国家的灾祥祸福,都与当朝的帝王有关,与他们前世今身所作所为有着因果关系。国家一旦出现某种灾祸的征兆,便是帝王孽障缠身,只有出家,才能消灾免难。
大理国九位出家的帝王各有各的故事,但都毫无例外地体现着上述的思想观念。当今人们耳熟能详的段誉(段正严)就是典型的一例。
历史上的段誉并非《天龙八部》小说中所描写的风流才子,而是一位文韬武略的帝王。他七岁入学,在点苍山龙苑就学于天台山云游到大理的高僧六铉法师。六铉非常赏识他慧根超群,着力培养。段誉26岁即位,曾几次平定37部叛乱,并主动亲和大宋王朝,多次进贡,献礼献乐,被宋徽宗册封为云南节度使、大理王。段誉当朝期间勤政爱民,讲究以佛法的仁慈治国。
对于当众辱骂他的部将高智昌(高升泰之孙)病死后,还大办佛事为其超度。高智昌手下的两名军官刺杀段誉,未遂被擒,段誉却称之为“义士”于以赦免,此二人自杀后,又为他们立“义士冢”。段誉在位39年,后因彗星出现,认为国有不祥之兆,加上四个儿子争夺王位,于是便禅位出家无为寺,法号广弘,终年94岁,是大理国最高龄的王者。
当然,大理国的帝王出家,生活上的享受是不同寻常的。野史记载大理国民谣曰:“帝王出家,随臣一邦,嫔妃一串,素裹红妆。出家犹在家,举国敬菩萨,早晚拜大士,禅室如世家。”生动地描绘了帝王出家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
也正因为大理国的统治者们秉承“以佛治国”的思想,以佛家的学说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包括权力之争,协调各种关系。因而在大理国延续316年间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战争、动乱或官廷杀戮之类血腥的事件,成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