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遇到过一个波兰留学生,谈论德国和俄罗斯时,该名留学生都会表示很大的愤慨,并用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做类比,还有些反将一军的味道。
波兰在欧洲一众小国中,算是一个相当大的国家了,而且历史辉煌,祖上曾经阔过,使得波兰一直有与他的实力不匹配的野心。这样心态反映到波兰的外交中,就能看出一种贵族破落户的骄傲与窘迫并存的状态。波兰能够在1918年复国,德国的功劳很大。因为对俄国作战胜利,当时波兰的故土都在德国的占领之下,而且为了争取波兰占领区的物资和人员支持,德国许诺波兰在战争结束后让其复国。然而,战局的发展出人意料,奥地利崩溃了,俄国垮了,德国革命了,波兰境内的强权几乎一夜之间都消失了。此时的波兰已经发展出了三支势力,最后组成了联合政府——波兰得以复国。
(波兰领土平移150公里)
波兰复国后,英国和法国处于削弱德国的目的,将德国西普鲁士地区都给了波兰,在东欧地区扶持起一个38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对此,波兰人感激涕零,从此与英法两国结盟。
波兰复国后,不是作为的热爱和平的国家出现的。这是一个有着大国骄傲的国家,在短短的时间内,波兰六次与周边邻国发生战争,惹翻了立陶宛、罗马尼亚、捷克、德国、苏联,周边几乎没有一个友好的国家。这也使得德国入侵波兰时,波兰人几乎没有外逃通道。
波兰与周边国家的冲突中,以与苏联边界的“寇松线”最为著名。
波兰要求国境线应该在“寇松线”以东150公里,包括了几乎所有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西部地区。对此狮子大开口,斯大林说:如果苏联同意了波兰人的领土要求,苏联人民会认为苏联政府为苏联争取的利益甚至比不过英法两国——寇松线是英国人为调节苏波两国而设置的一条边界线,充分考虑了地理、风土、人情等关系。
两家互不买账,于是波兰就在苏联最为虚弱的时候开打,一直打了2年,被苏联红军推进到华沙城下,最终波兰人在集中全部力量在华沙城下击败了苏联红军。至此,两家都没有力量继续战争,就坐下来谈判,签订了《里加条约》,其中寇松线以东的乌克兰西部地区,大约13.5万平方公里被割让给波兰。苏联当时急于结束战争,认下了这笔账。
德国的西普鲁士地区被割让给波兰使得东普鲁士地区成了飞地,为此,德国希望能够获得一条“但泽走廊”,以与东普鲁士联系。波兰傲慢地拒绝了,并且在1920年代对德国与苏联日渐加深的合作频频制造障碍。在波兰的立场上,德国和苏联都逐渐从战争的阴霾中恢复过来,如果他们两家走到了一起,对波兰不啻为亡国之祸。
带着周边的普遍憎恨和敌意,波兰跌跌撞撞地来到了1939年9月,德国军队闪击波兰。其实德国人在波兰战役打的并不好,各兵种协同做的相当差。然而由于战术理念和国力的差距,波兰军队一溃千里。本来波兰政府计划退往东南部(乌克兰西部)固守待援,然而东线苏联80万军队的入侵使得波兰政府认为亡国不可避免,因为启动了紧急状态法案,成立了流亡政府,先在巴黎办公,后来又搬到了昂热。法国战役开始后,法军溃败,波兰流亡政府又搬到了伦敦。
波兰有相当数量的军队逃了出来,来到了法国、英国,被编为波兰军队,参与了对德战斗,身负国仇家恨的波兰军队打起来非常凶猛。依靠着这些军队,波兰流亡政府在伦敦得以立足。
还有一些波兰军队在逃跑不及,退入森林等地,随后组成了游击队,在波兰境内抵抗德军,这一部分人称为“国内军”。随着战争的进行,“国内军”逐渐加入了很多分支,倾向西方的、倾向东方的都有,在华沙地区的“国内军”由博尔将军统帅,听命于流亡政府。
(波兰二战时的军人)
苏联人起初也招架不住德国人的凌厉攻势,人员和装备损失都很大,为了更大程度的利用波兰的战争资源,并取得盟军阵营的支持,苏联政府同意与波兰流亡政府进行边界问题谈判。苏联准备恢复1939年边界线,并且表示战后波兰的领土可以向西再行扩展。
波兰流亡政府却认为,让苏联与德国拼的两败俱伤,波兰的领土不仅在西部能够有所扩张,在东部可能还能再扩大一点,甚至半个乌克兰都可能要的下。随后卡廷事件的爆发,让苏联和波兰的关系跌到了谷底。到了1943年,苏联已经基本不存在亡国之忧了,对波兰的边界问题,又提出了以寇松线为基础,并将波兰整体向西扩大的方案。此时苏联已经不同意将西乌克兰、白俄罗斯划给波兰了。波兰流亡政府不管谁上位,都没有接受苏联的要求。
时间来到了1944年,苏联红军已经打到了寇松线附近,接下来就苏联就要进入华沙了。由于波兰流亡政府对苏联的敌视,苏联人也适时地成立了在苏联控制下的波兰社会工人党,不准备再接受远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作为谈判的主体,而这个波兰社会工人党组织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很快就与苏联达成了一系列边界协议,此时波兰就存在了两个政府。
眼看苏联军队要占领整个波兰,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立刻命令接受其命令的“国内军”即刻发动华沙起义,夺取坚城,作为将来政治斗争的筹码。
1944年夏,国内军司令塔德乌什·科莫罗夫斯基向伦敦汇报说:"国内军如果无所作为,波兰人就会一齐倒向共产党一边。"波兰国内军希望获取速胜,以"华沙的自我解放"来阻止苏联的染指。
这是政治的,意识形态的斗争,没有一个对错的问题。波兰流亡政府是以反苏反共著称。这时波兰流亡政府担心红军单独解放了波兰,否定了他的合法执政资格。所以一定要在红军到达之前占领华沙,至于时机合不合适,力量够不够都不顾了。华沙起义的筹备是背着苏联秘密进行的,苏联政府和红军指挥部,都没有接到有关起义的正式信息。而且起义军也没有提出支援要求,更没有与渐渐逼近的苏军进行过协调。
(擅长游击的“国内军”被用来政治牺牲)
这也是在苏德战争中华沙起义最有争议的一点,究竟是谁背叛了华沙起义的军民。
1944年8月2日,在红军白俄罗斯战役收尾阶段,苏联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前锋突入波兰,前锋到达华沙郊外的维斯瓦河边。在原波兰流亡政府指挥下,华沙“国内军”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华沙市民纷纷响应。
在起义前夕的7月30日,以波兰流亡政府总理为首的代表团从伦敦抵达莫斯科。8月3日深夜,斯大林亲自接见了他们。波兰代表团愿与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合作,但坚持他的政府才是波兰唯一的合法政府。此时代表团仍然不知道波兰国内已经发动了华沙大起义。
波兰人过于乐观地估计的形势,他们以为德军已经处于覆灭的前夕,尤其是柏林发生的刺杀希特勒的暗杀行动,使得流亡政府的官员们确信德国已经不具备太大的威胁了,只要波兰军队主动发起进攻,德国军队就会撤退逃往德国本土。波兰流亡政府就能够在苏联军队进入华沙前12小时,宣布流亡政府作为唯一的合法的波兰政府恢复行使权力。
然而,此时的德军远远没有行将就木,他们迅速调重兵镇压,盟军与波兰流亡政府要求红军支援。红军虽以国民军起义未与红军联系,时机不当为名,表示不赞成华沙起义,但还是制定了华沙战役计划,并空投支援起义,但不允许盟军利用红军机场为华沙空投。9月15日,苏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攻至华沙近郊普加拉,但德军炸毁了维斯瓦河大桥,并以数个精锐坦克师严守河防。
这个时候,波兰国内军仍不同红军联系,红军空投的联络员因无人接应被德军捕获。红军派波兰第一集团军(左翼〕一个师强渡维斯瓦河,在华沙河岸街登陆,建立登陆场。国内军不予配合。几天激战之后,在德军坦克部队突击下,波军只得撤回东岸。到10月中旬,华沙起义最终失败。红军表示接纳华沙起义人员,但国内军领导不允许起义者向红军阵地突围。最终华沙起义军全军覆没,仅有少数人民近卫军(左翼〕,撤到维斯瓦河东岸。1945年初,红军发起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1月17日,华沙解放。
华沙大起义的悲剧,东西方叙事有截然不同的说法。
苏联认为是波兰地主政府为了争夺战后波兰的领导权,要抢在红军前面占领华沙,不顾一切的进行冒险,才导致了失败。西方则认为是斯大林为了控制波兰,故意不支援华沙起义者,才有悲剧产生。
设身处地地站在苏联的立场来考虑问题,1921年的边界线是波兰以既成事实逼迫苏联签订的城下之盟,苏联在1939年占领波兰的东部土地,是这一历史问题的延续。从历史来看,波兰所处的位置对苏联至关重要,历史上不管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都是通过波兰作为跳板进攻俄罗斯的。因此苏联为了战后西方边境不出现一个敌视苏联的波兰政权,就显得合情合理了。而且,波兰人组织发动起义,明显是借助苏联在东线战场的胜利的余威,意图在抢夺苏联的胜利果实而仓促发动的。那么苏联军队对华沙起义的态度就可以有很多意味了——因为,苏联政府已经承认了波兰社会工人党组织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作为波兰的唯一的合法政权。那么,波兰流亡政府的武装力量发动的旨在抢夺合法权的战争,为什么还要求苏联军队去帮助呢?
(波兰庆祝第二次独立)
说到底,这还是波兰流亡政府实力不济,却又勉力为之而造成的悲剧啊。波兰人往往以在二战中22%的人死亡,极言牺牲之壮烈,然而这其中又有多少冤魂?在1945年后,英国为了与苏联关系的正常化,承认了苏联扶持的波兰政府。波兰流亡政府只好搬出波兰大使馆,租了一间民房维持办公。二战时波兰人历经六年苦战,终于赶走了德国入侵者。而要赶走第二个入侵者苏联,他们还要经历44个屈辱的岁月。直到1990年12月22日,长期以来身居陋室的波兰流亡政府第七任总统雷沙尔德·卡丘罗夫斯基亲手将珍藏的国玺、宪法以及国旗重新交到了波兰人民的手里,波兰终于获得了完全的独立——桀骜难驯的波兰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