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更正一下“戴冕旒”,应该说“戴冕冠”更确切,古代也有称“戴旒冕”,相当于现在的帽子。冕旒只是冕冠的一部分,就类似 于现在的帽檐,或点缀遮挡的饰品。
(秦始皇)
1、冕冠的历史
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夏代就已经出现戴冕冠,当时不叫冕冠,而是叫“收”。据《礼记》载,到了周代时,制定了重新制定礼制,即后人所说的周礼,把“收”改为“冕冠”,简称为“冕”,并制定了冕冠制。在古代,冕冠是“冠”中的一种,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明代以前的古代君主和诸侯在祭祀的时候,必须要戴冕冠。
冠产生后就有了贵贱等级之分,古代在这方面有严格的制度,比如说,未成年人在“冠礼”之前,只能戴空顶头帕,而社会底层中贫贱没有身份的人不准戴冠,只能戴头帕。又如,每一个朝代,都制定了自己的冠式(冠的式样)和冠制(冠的等级制度)。这种不同朝代的不同冠制一直实行到明朝。
2、冕冠的组成
冕冠一般由冕板、冕旒、笄、纮、充耳等组成。
冕板
冕板是冕冠顶上那块长方形的板子,古代也有称之为“延”的。冕板形状为前低后高,仿佛是一个人身体向前倾的样子。体现了一种谦逊的态度。
(冕冠的结构)
冕旒
冕旒是挂在冕板两端的玉珠。这些玉珠,古代称为“旒”,旒并不像现在人们帽子上的饰品,为了美观,是为了挡住冠者的视线,使他目不邪视。古代礼法中有“非礼勿视”,这些玉珠就是为了体现这种“礼”。
古代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不仅仅只是帝王诸侯才戴冕冠,一些官员和士人也戴冕冠。因此,冕板两端旒的数量多少是依据戴冠之人的身份高低相关,身份高低同,旒的数量不一样,数量越多表示地位越尊贵。打不是很恰当的的比方,就像现在的军衔制一样,可以从一个人的肩上扛的豆豆或者杆杆,就可知道他在军队的级别高低。
根据《周礼·夏官·弁师》:“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紘。”周代的冠冕制度规定:天子为12旒,诸侯为9旒,上大夫为7旒,下大夫为5旒,士3旒。由此可看出,12旒只有帝王冠冕才可以用。
玉珠的颜色及材质,不同的朝代使用有很大变化。比如,商周尚五色,即赤、白、青、黄、黑,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体现在天地方位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再加中央的土。到了汉代改用单色,帝王用白玉珠。东晋改用珊瑚、翡翠玉珠。明代用的珠子呈不同颜色,同时用五彩线编成细带,将珠子串起来。
笄
笄,帝王用的笄为玉笄,即玉质的簪子,是贯穿帽卷两边的玉簪子,主要是用来固定头发。
(冕冠)
纮
纮,就是丝绳。指垂在冕板两边的红丝绳,称“朱纮”。其主要作用是用两边的红丝绳,在人的下巴打结,以固定帽子。就像是我们戴草帽,在野外遇到风时,把帽子带拉到下巴捆缚,免得草帽被风吹走。因此,古代冕冠两边的“纮”,就相当于现在的帽子带。
充耳
充耳,古代也叫“瑱”,耳塞。《诗·邶风·旄丘》有:“叔兮伯兮,褎如充耳。”汉代经学家郑玄笺注:“充耳,塞耳也。言卫之诸臣,颜色褎然,如见塞耳,无闻知也。”
充耳之于冠冕上,是挂在冠冕两边的玉石饰物,下垂到耳朵处,可以塞耳避听,只不过是一种象征性的饰物,主要是体现了古代帝王不轻信谗言。
3、宋朝以后的皇帝还戴不戴冕冠?
宋朝以后的皇帝还戴不戴冕冠,这里有两个朝代的皇帝是不戴冕冠。一个是元朝的皇帝,他们按自已的风俗穿戴。元朝的皇帝戴的帽子叫钹笠冠,就是象锅盖一样的帽子。清朝的爱新觉罗氏一统中原以后,冕服制度被废止,清朝的皇帝也不戴传统意义上的冕冠。
其它朝代在正式的场合,如祭祀、新皇登基,接见使节等,皇帝还是要戴冕冠。
宋代对官帽官服还是比较严格的,但皇帝对自己的冕冠要求比较宽松,思想也比较开放,宋太祖赵匡胤就曾对冕服制进行了改革。比如宋太祖赵匡胤怕朝臣在议事时,交头接耳,搞私下串通,于是,他下诏改变当时乌纱官帽的样式,在帽子的两边,各安上一个铁翅,“平施两脚,以铁为之”。这样一来,只要朝臣在下面动一动脑袋,铁翅就晃动不止,居高临下的皇帝把大臣的一举一动,洞察得非常清楚。他还规定,不同职别的官员,帽子上装饰不同的花纹。因此,从现有的历史资料,很难看到宋代皇帝戴正统冕冠的画像。
(明朝冕冠及服饰)
特别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因前朝元朝最弃用传统的冕服制度,他着重强调要恢复正统的皇室礼仪、典章制度,称之为“复汉官之威仪”。因此,明朝制定了严格的冕服制度。比如,朱元璋于洪武三年下诏规定:凡文武官员上朝或办公时,一律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
清朝入关以后,上至皇帝,下至官员百姓,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冕服制度就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