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欲打开通往北京的前大门,威胁咸丰皇帝,换取清廷给予的好处。强敌压境,
天津沉侵于恐怖之中,百官寻思潜遁,封疆大吏,直隶总督谭延襄也躲了起来,知府石赞清此时认识到只有自己身不怕邪,才能稳住市民阵脚,威服百官。于是,他叫人在台阶前放两个大瓮,各盛满水,说:”英人入胁,则吾与妻死此。“大有冒死殉职之气慨,官员们受此贞烈之行为感动,多能留守天津。后来清廷派钦差大臣桂良与英议和,英侵略者退出天津。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入知府署衙逼石赞清搬走,以便他们在此驻兵,石昂然应曰:”断吾头,衙署不让也。”当时天津军民正在奋勇抗击英法联军,侵略者不敢轻易得罪之个刚直不阿的知府,无不为他的凜然正气所震慑,只好离去。后来,天津军民又计划焚烧敌船,英军人少力单,怕动了众怒不好收拾局面,就谋划让石赞清知府作人质来威逼军民不要烧船。一天,他们派500兵卒进入府署,将石挟持抬上肩與,劫入领事館。石被劫为质,怒骂敌人,并以绝食抗争,英军怕死人后把事情闹大,事实上天津人民闻石被挟持为质,已群情激愤欲找英人算帐,英人就打算把石放回,但石认为此事不能便宜了侵略者,为了做到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他凜然正气地说:”吾如何来,当如何归耳。”英人无奈,只好又命500名兵士整队作为前导,再用肩舆将石赞清恭恭敬敬地抬回知府衙门。
石的行为大大长了中国人的自信与自尊,尽到了一个爱国的,有民族气节的官吏的责任,不独天津军民引以自豪,广为传颂,清政府闻讯也欣然嘉称其忠国气节,甚至外国侵略者也无不表示佩服。后有诗赞曰:石公胆如石,国危见忠诚;秉公明职守,身名两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