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有一句话流传很广,称:“天下三分,曹操占天时,孙权得地利,刘备有人和。”这说的是: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挟天子就是掌控了当时政治上的核心力量,在战乱纷争的年代,便是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所以说曹操占有“天时”上的先机。孙权承接父兄基业,占据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又有长江天险,可谓易守难攻,且江南乃富饶之地,钱粮充足,所以说孙权占有“地利”方面的优越条件。而刘备靠着大汉皇叔的名分,礼贤下士,尊重人才,有仁爱之名,打着复兴汉室的名义,收拢了一大批文武人才为其所用,所以说刘备占有“人和”的优越条件。
可是,如果按照古代儒家的政治哲学理论来说,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因而,按理,刘备最终是应该获胜的,可是,刘备却最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种说法,叫做“天命难违”!意思是说,曹魏占天时,也就是顺应了天道,因而天助曹魏,所以,曹操赢了。人算不如天算,人道服从天道,所以,有“人和”优势的刘备落败了,输惨了。
其实,曹操的胜利和刘备的失败,问题都没有那么简单,都是由一系列因素所决定的。曹操一生成果辉煌,而刘备在与东吴的复仇激战中落败,郁闷悔恨,病死于白帝城,而他的儿子刘禅最终被曹操的后代捉去当了俘虏。这样的结局,是很值得深思的。
曹操(剧照)
第一,刘备在起步有愿景有理想,但在具体奋斗目标上却是很模糊的;而曹操既有远大的理想又有比较确定的近期目标,所以,曹操的前进的步伐比刘备迈得更稳,一步步走向成功。
不得不承认,刘备是一个有理想有雄心,有一定谋略,而且很勤奋很执着的人,但是,在诸葛亮加入蜀营之前,刘备没有近、中期的比较明确的奋斗目标,他的行动更像是在瞎折腾,他折腾了很长时间,但却一直没有能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他没有自己的地盘,只好东靠靠,西靠靠,一直在寄人篱下。当然,他的奋斗精神很可贵,雄心不减,矢志不移,所以,他继续不停地在折腾。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曾参与过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可是,由于他自身实力有限且近期的奋斗目标不明确,所以,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受挫,他没有地方立足,起初,他只混到了三百石左右的县尉职务,而且不久这小小官职又丟了。他只能凭着“仁义”好名声和所谓“刘皇叔”的虚名,靠老乡公孙瓒的帮助,当上了平原国的相,这算是挤上了两千石官员等级的队伍中,可是,公孙瓒却在袁绍与乌桓族的联合打击之下失败而自杀了,刘备又失业了。之后,刘备先后投靠过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因没有高明的智谋之士辅佐,他一直盲目地在折腾,没有能建立自己的地盘。
尽管也有好心人看中了刘备的仁义和有志向,把地盘让他给,但他还是给弄没了。比如,陶谦放弃了让他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把徐州让给刘备统领,可是刘备却让吕布把徐州给夺去了。刘备只好联合曹操进攻吕布,之后投靠了曹操。刘备虽被上表封为左将军,但他依附着曹操这样的枭雄,是很危险的。这是刘备的第一次大折腾,他弄丢了陶谦给他的徐州,很无奈地依附于曹操。
刘备的第二次大折腾是离开了曹操,转而投靠袁绍。刘备手下的兵马不多,在曹操麾下其实日子并不好过,而且刘备也是不甘居于人下的,所以处境很尴尬。而且,刘备的野心被曹操发现了,曹操与刘备在煮酒论英雄时,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很害怕,为了掩饰,他天天在家种菜,但是,刘备在许都,野心没有改变,他秘密参与了车骑将军董承所建立的衣带诏谋反集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季,衣带诏事发,参与的大臣大都被抓了,而刘备却没有暴露,但他非常害怕,恰好袁术想要与袁绍会师,刘备就趁机向曹操提出由他带兵去拦截袁术。曹操一时没有看出刘备的真实意图,他竟然同意了刘备的请求,并让他带走了五万兵马。
之后,曹操知道了刘备参与谋反,便亲自带兵讨伐刘备,刘备很快战败了。这时的刘备,实在太狼狈了结义兄弟分开了,关羽护着刘备的妻妾,被迫投靠了曹操。刘备逃往青州,幸好还遇到了青州刺史袁谭,袁谭念之前刘备曾举荐他为茂才之恩,隆重迎接刘备。接着,袁谭派人告诉袁绍,袁绍亲自至离开邺城二百里处迎接刘备,投靠的这一段时间内,刘备失散的家属和部将也陆续回到了他的身边。对此,刘备是应该感谢袁绍的。
可是,刘备在袁绍的阵营里,并不那么被重视,袁绍阵营里多是世袭官僚和诸侯高官,刘备一个卖草鞋出身的,那些诸侯们根本瞧不上他。于是,刘备决定离开袁绍,他以连结刘表为由,带兵到了汝南,联合黄巾余党龚都,纠集了数千人,与在住守在那里的曹队对抗。起先,刘备也打过胜仗。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抵挡不住,便去投靠刘表,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待他以上宾之礼,并让刘备屯兵于新野。此时,荆州的豪杰都前往归附刘备,这引起了刘表的警惕和猜疑,刘表便命刘备带军北上去攻击曹军。征战时,刘备用伪遁之计,打败了夏侯惇、于禁,但是,当曹军名将李典率兵前来救后,刘备寡不敌众,只好撤兵回新野。
刘备在荆州数年,此时,他已很伤感,觉得自己渐渐老了,但半生颠簸,事业未成,心情很郁闷。刘备之所以伤感和郁闷,是因为是从他依附于公孙瓒开始,他就一直是寄人篱下,到处奔波,折腾不停,但是,身边却只有几员大将,兵卒不多,特别是没有出色的智谋之士辅佐他,他想复兴汉室,但却举步维艰。这主要是因为刘备虽有宏大理想,但却没有确实可行的近期目标和实施方案,他老是在瞎折腾,当然很难奠定稳固的基础。还好,他后来能“三顾茅庐”,找到诸葛亮。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制定了近、中、远期的目标,蜀国的发展才进入正轨。
刘备与诸葛亮(剧照)
与刘备相比,曹操在开局时的政治军事表现,要精彩得多。
曹操的出身说起来不好听,他出生于宦官世家,没有刘备那汉皇族“中山靖王之后”的好名声。当然,也有人认为曹操是汉丞相曹参之后,只不过,到了曹操父亲曹嵩这一辈,确实加入了宦官行列,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因而,曹操就是宦官的养子的儿子,这就不太荣光了。可是,曹操父亲的养父曹腾是很有名望有权力的,他侍奉过四代皇帝,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后来,曹嵩便是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如此一来,曹操就是汉朝“国防部长”的儿子了。 对于极想在官场搞出大名堂的曹操来说,他父亲的这个位置对他的仕途很重要。这比刘备先祖的“中山靖王之后”的虚名要管用多了。
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这是一个管治安的武官,而曹操把洛阳这个皇亲贵戚聚居之地管理得很好。后来他因受亲戚的牵连,被免去官职。不久,他又被起用当议郎,他尽责上书进谏,但没有什么效果。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黄巾军,大获全胜,曹操随之迁为济南相。在任内,他政绩显著,但济南相的官位似乎被有钱人行贿买走了,朝廷又要他再去当议郎,他不干了,辞职回家。中平五年(188年),在内外忧患的情况下,汉灵帝为巩固其专制统治,设置了西园八校尉,而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当时,宦官蹇硕是上军校尉,而袁绍也是八校尉之一。可见,这一时期,由于曹嵩的关系,加上曹操的努力,曹操已经进入了二千石官员的行列。
当时,朝中宦官与外戚的激烈斗争导致了凶蛮的武将董卓带兵入京,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同时,董卓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称太师,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这不符合他的政治理想,所以,他不愿与董卓合作,便离开京都。
此前,曹操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在官场步步高升,当上大官,然后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依律治理,创造安定的社会,他在任济南相时已尝试过。可是,现在这一条路走不通了。曹操马上改变目标,他回到了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率先站出来倡议天下英雄讨伐董卓。此时,他走上了组建“义兵”反朝廷佞臣的路,其实,他是在培植自己势力。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袁术等人推举当时已成渤海太守的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曹操也加入其中,任代理奋武将军。开头,讨伐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可是,不久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即各自心怀鬼胎,其真实目的就是利用反董来扩展自己的势力。因而,在各方力量发生摩擦之后,以袁绍为盟主的联盟军也各奔东西了。
此时,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接曹操去出任兖州牧,曹操就任后,便和鲍信合军进攻黄巾军,征战中,鲍信战死,而曹操用埋伏之计击败了进犯青州的黄巾军。这是一次非凡的胜利,曹操获得了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曹操从中收其精锐,组成了一支军队,号称“青州兵”。这一支军队后来承认曹操几十万大军中的核心主力。显然,建立自己的军队,这是曹操在“讨董联盟”瓦解之后的主要目标,而“青州兵”的组建使他的目标初步达到了。
之后,曹操助袁绍打败刘备、单经(公孙瓒部下,兖州刺史),以及陶谦各派力量。再后来,击败袁术,征讨徐州。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迎来了他政治事业的极为重要的机遇,他将汉献帝迎至许昌。不久,汉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庚申,迁都许昌;十一月丙戌,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从此,百官都要听曹操的。
就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刘备还要靠曹操表其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而不久,刘备败于袁术,不得已向吕布求和,寄驻在小沛。显然,在起步阶段,刘备就远远落后于曹操。
第二,曹操依靠和代表着门阀士族的力量,但为的是却做着架空汉室皇权的事;而刘备所举的是“复兴汉室”的旗帜,但却在一定程度却想上代表着中下层民众的利益。曹操的政治主张适合了当时的发展趋势,而刘备的政治主张是矛盾的,不适合于当时的政治趋势,所以,刘备失败了。
门阀士族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而曹操由于其宦官家族的身世,一般说来是不为当时的名士所尊重的,所以,曹操便发布“唯才是举”令,选用一些不齿于名教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曹操此举,是适合于汉末经学衰弱而思想意识比较开放的趋向,这确实也让曹操的人才政策有吸引力。可是,曹操并不但没有排斥门阀士族,而且,一直在依靠他们的政治力量,在他的阵营中,门阀士族出身的人占多数,他一直很重视对士族名士的争取。曹操的这些措施,被曹丕所发扬,在曹丕代汉称帝之前,便已采纳了陈群关于“九品中正制的”,大量使用士族人士,并获得能门阀士族的大力支持。所以,曹氏父子才能在政治上获得成功。曹氏父子所推行的主要政治措施,也有利于门阀士族的根本利益,所以,曹氏能成功。曹操之所以在征黄巾、讨袁术、败吕布、灭袁绍、击刘备、平关中等近二十年间里能统一北方,奠定曹魏政治大业的根基,就在于其基本的政治主张是满足了当时正在发展的门阀士族的根本利益。
与之相反,刘备一方面举起了“复兴汉室”的旗帜,另一方面又想为中下层民众争利益,这是一种矛盾,汉王朝在汉末三国初气数已尽,想恢复汉朝就是复辟,是开历史倒车,是没有办法成功的,因为汉家天下所代表的以刘姓贵族为核心的统治阶层已经腐朽了,宦官专权,外戚擅政,唐朝根本上就无法“复兴”。而刘备却着力于想做好这一件事,这是极难做好的。
“复兴汉室”与为中下层民众争利益其实是矛盾的,假如把汉朝统治方式招回来,中下阶层的民众会更贫穷,更痛苦。其实,刘备也只不过是为了张扬其“仁义”之名而装着爱护百姓而已,他的政治努力不但在“旗帜”和措施上是矛盾的,而且是不可能成功调和。
第三,曹操在用人上绝对高于被认为“占人和”的刘备。曹操“唯才是举”,而刘备却过分依赖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从而压抑了其他人才能力的发挥。刘备在用人上没有优势。
曹操在用人上被认为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用人才。这有一定道理的,曹操的人才观念是比较开放的。裴松之注引《魏书》这般评价曹操称:“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曹操用人不重虚誉,注重所用之人要“明达法理”。曹操用崔琰、毛玠来负责人才的选拔。“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参看刘勇:《曹操智囊研究》山东大学,2008) 曹操用人特别重视其才能,而对于道德品质的要求,相对比较松一些。从210年到217年曹操曾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注重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可是,曹操是否真的像通常评论的那样,是打破世族门第观念,选拔“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来使用,从而“抑制豪强”呢?其实,曹操并没有“抑制豪强”,但却真的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门第观念”,其实,在他所选用的人才中,是门阀豪强士族中的有才能的人,当然也包括少量的从中下层选拔来的人才。在曹操看来,有门第最好,但一定要有才能,若是有才能,即便不是出于豪强门第,也可以选来使用。如此一来,他的用人之道就是唯才能是举,不排斥豪门出身。
这种用人之策在当时是很有效的,它让曹操收拢到了诸多的杰出文武人才,为曹操实现他的政治大业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而在这方面,刘备没有曹操做得好。
刘备表面看是很有“人和”优势的,在武臣方面,有“五虎上将”和赵云等;在文臣方面,有“卧龙凤雏”等,似乎优秀人才都汇聚到了刘备麾下。
其实,刘备的人才政策并没有曹操开放,一是他有儒家道统思想,重视德行更甚于重视才能;二是过分重视和信任关羽、张飞和诸葛亮,因而制约了其他人,使其他人才在蜀汉阵营里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其中,赵云、魏延就是两个很典型的例子,赵云被关、张压着,他虽然在长坂坡于百万曹军中救出了阿斗,是以为武功极高、很有智略的名将,但是,他却挤不上“上将”之位;魏延文武双全,韬略也不错,他曾经向诸葛亮提出妙策,请求由他领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可惜这好计策诸葛亮就是不采纳,认为其风险太大。后来,在诸葛亮临死前,他还留下毒计,害死了魏延。
刘备这样的人才政策,能胜于曹操吗?可见,刘备尽管有雄心,有谋略,很勤奋,很执着,但他确实很难与曹操相比,在三国时的那一场政治博弈中,刘备的输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