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是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大洲,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环绕。由南极大陆、陆缘冰和岛屿共同组成的南极洲总面积1424.5万平方公里,在世界七大洲小于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大于欧洲和大洋洲,位列第五:其中大陆面积1239.3万平方公里,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公里,岛屿面积7.6万平方公里。全境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南极大陆几乎完全被冰川覆盖,占全球现代冰被面积的80%以上。南极洲气候极度严寒——历史记载的最低温度曾达到-94.7℃,也正是因为严寒的气候使其成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迄今为止南极洲并无定居居民,只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这块庞大的无人居住的土地蕴藏有有煤、石油、天然气、金、银、镍、钼、锰、铁、铜、铀等矿藏,同时也拥有企鹅、海象、海狮、信天翁等丰富的动物资源,其中磷虾产量是全球最大的。
在相当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片寒冷的土地从无人类造访,以致于有种说法认为:人类对南极的了解甚至不及对月球的。直到1738~1739年法国人布韦航海时发现了南极附近的一个岛屿(今布韦岛)。1772~1775年英国人库克船长到达南极附近的南设得兰群岛。1820年前后一些猎取海豹的猎人来到南极洲,至此人类才真正踏足这块白色大陆。1838~1842年英国人罗斯、法国人迪尔维尔、美国人威尔克斯等先后考察了南极大陆。在1911年12月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围绕南极点的发现权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赛,最终阿蒙森成功在这场竞赛中胜出,而斯科特探险队则在次年的1月18日到达了南极点。被阿蒙森夺去了第一个发现南极点这一殊荣的斯科特探险队在返程的路上遭遇暴风雪,最终永远倒在了南极的荒原上。事实上阿蒙森和斯科特的角逐只是开启了争夺南极的历史序幕。
事实上还在阿蒙森和斯科特探险之前的1908年英国就率先宣布对西经20°~50°、南纬50°以南和西经50°~80°、南纬58°以南包括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和南极半岛在内的扇形地块及其水域拥有主权。1923年英国又对从东经160°到西经150°、南纬60°以南的罗斯扇形地区提出领土要求并委托新西兰总督管理,而新西兰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也表示自己享有该地区的主权。其实当时英国的真实意图是要将整个南极纳入大英帝国的版图。1929~1931年由澳大利亚人莫森率领的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联合考察队对上述地区进行了考察。接着英国在1933年代表澳大利亚对南纬60°以南、东经45°~136°和东经142°~160°相当于南极大陆40%的65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和水域提出了领土要求。
法国方面以法国航海家迪尔维尔在1837年9月率先发现南奥克尼群岛、南设得兰群岛、茹安维尔岛、路易菲利普地和阿德雷沿岸为由于1924年对上述地区提出领土述求。1938年法国不仅再次重申了这一领土述求并要求将这块地域延伸到极点和南纬60°。
1938年德国测绘船对毛德皇后地一带进行闪电式考察:在为期6天半的考察过程中德国人用飞机对毛德皇后地60万平方千米的地区进行了航空调查与拍照并每隔25千米空投一颗曲十字金属标记物。二战期间德国舰艇以凯尔盖朗岛为基地在西南极水域时常出没拦劫商船和捕鲸船,从而突出了南美大陆与南极半岛之间的德雷克海峡的军事意义。
率先发现南极点的挪威眼见英、法、德等国纷纷对南极提出领土述求终于也按捺不住了,于是在1939年4月声明对东经45°至西经20°之间的地域拥有主权,但既没向南延伸到极点,也没有规定其北部边界的纬度。
此后智利在1940年宣布对西经53°~90°之间、南纬60°以南的地域拥有主权。阿根廷于1941年宣布对西经25°~74°、南纬60°以南的地域拥有主权。智利和阿根廷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南美大陆与南极半岛在地质上具有亲缘关系,而当年统治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帝国就已宣称对南极领土的主权,因此独立后的南美国家自动继承了对南极的主权。英国、智利、阿根廷3国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的大部分地区是相互重叠的,这样一来就导致了3国之间的争论。1947年和1955年英国为此两度上诉国际法院,但智利和阿根廷坚持认为南极半岛是他们的领土,拒绝由国际法院审理。
从30年代末开始美国也开始为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做准备:1939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明确指示美国当时进行南极考察的人员在南极多设置一些美国标记物,随后美国人在无人要求的玛丽·伯德地两侧各建了一个站。1945年二战结束后已成为世界霸主的美国得以腾出手来处理南极问题,于是在1945~1947年间美国进行了代号为跃进的大规模考察,1948年美国邀请英国、法国、挪威、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阿根廷7国共同商讨南极问题,会上美国提出由8国共管或由联合国托管的建议。但其余7个与会国中有6国坚持原来对南极的领土要求,会议没能取得任何结果。这次没取得任何结果的会议却引起了苏联的高度关注,以致于苏联在1950年6月8日照会南极会议8国:表示不承认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对南极提出的领土要求,不承认在没有苏联参加的情况下做出有关南极的任何决定。
1959年12月1日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英国、美国、苏联13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南极条约》: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保证在南极洲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物,冻结领土所有权的主张,促进国际在科学方面的合作。1961年6月23日各国均表示承认并遵守《南极条约》,该条约付诸正式执行,有效期为三十年。
尽管《南极条约》明确了南极属于全人类,只能用于和平目的的理念。然而在此之前已声称对南极拥有主权的国家并未明确宣布放弃自己对南极的领土述求,但也没强行占领自己宣称拥有的地区。1983年6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南极条约组织,1985年10月7日中国被接纳为南极条约协商国。迄今为止我国在南极已建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科学考察站。在关于南极的主权问题上我国一直坚持由《南极条约》明确的“南极不属于任何国家,而属于全人类”的理念。1991年10月《南极条约》三十年有效期届满后在德国波恩举行了第16届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本次会议通过了13项建议备忘录并发表了南极条约30周年宣言,重申《南极条约》的宗旨与原则:“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南极应永远专用于和平目的,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与目标。”宣言建议1991~2000年为国际南极合作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