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司马迁、司马懿和司马光生活的年代相差是比较远的。其中,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约出生于公元前145年,著有《史记》;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和西晋的奠基人,出生于179年;而司马光则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出生于1019年,著有《资治通鉴》。三人同样是复姓司马,但他们之间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司马迁比司马光大了一千多岁,那么,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先来看看司马迁和司马懿,根据《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晋书·宣帝纪》的记载,司马迁和司马懿的祖先是相同的,都是周宣王时期的程伯休父,程伯休父在当时官拜大司马,因战功被封在程邑,因此程伯休父的后代就以程伯休父的官职或者采邑为氏,程伯休父长子仲庚的后代以司马为氏,而次子仲辛的后代就以程为氏。

仲庚这一支也就是最开始的司马姓的来源,而司马迁和司马懿都来自于这支。但后期司马氏一族离开了西周都城而到了诸侯国晋国,之后司马氏一族进一步分散,有的去了卫国,有的去了秦国,还有的去了赵国。

在卫国的一支后来辗转到中山国为相,是司马憙的后代;在赵国的一支就是著名剑士司马蒯聩的后代,司马蒯聩的玄孙是司马昂;在秦国的一支就是名将司马错的后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自己就是司马错的后代,是司马错的八世孙,不过也有人推测司马迁实际上是中山国司马憙的后代。

而司马懿则是赵国这一支的后代,即司马昂的后代,司马昂在秦末曾被项羽封在河内做殷王,后来刘邦俘虏司马昂,设置河内郡,而司马懿正是司马昂的十二世孙。

接下来再来看看司马光,《宋史》记载,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自称是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代。三国时期,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号称司马八达,其中司马懿为第二子,而司马孚为第三子,也就是说司马光是司马懿弟弟的后代。

但是这种说法也只能是司马池的一己之言,毕竟年代久远早已经无法考证,司马懿比司马光大了840岁,这八百多年里有太多的战乱,南北朝时期、隋末、唐末五代时期等等,战乱频繁,人们经常迁徙,早已经无法追溯祖上,因此很难说司马池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而司马光是不是和司马迁、司马懿同宗也很难说,毕竟司马氏的得姓始祖是程伯休父,但是后期还有别的姓氏改为司马氏。因此,司马光和司马迁、司马懿有没有关系是个未知数。

最佳贡献者
2

司马本来应当是个官职,应当是以官职为姓,当然也有改姓司马的。

个人认为自司马迁著《史记》以来,司马家族对朝代更替要素及权术谋略的研究就没有断过,但西汉两百年,东汉两百年,司马家都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权术谋略。但学术始终传承,水镜先生司马徽尤为代表。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曹操弄权,终于给了最善于隐忍的司马家族的机会。司马懿更是把隐忍的功力发挥到了极致。三世努力,至司马炎一举夺鼎,应当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不无关系。可惜底蕴不厚,难以载物,至155年而没。

至司马光,充分发挥了其老祖宗的优点,通过对各朝代事件分析,著《资治通鉴》,其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目的为各方所承认。

从三人所为来看,三人应当是直系的关系。目前司马家族还有没有人在从事分析历史,指导行为的事,不得而知。

3

简单来说,他们都姓司马,而且都是历史名人,这就是他们的关系。

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近代学者王国维考证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司马懿是曹魏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的奠基人,生于179年;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出生于1019年。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後,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後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適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自司马氏去周適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聩其後也。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於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阬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於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诸侯之相王,王卬於殷。汉之伐楚,卬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巿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司马谈是司马迁的父亲)

据《晋书·宣帝纪》载:“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及周,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伯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卬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家焉。自卬八世,生征西将军钧,字叔平。钧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颍川太守俊,字元异。俊生京兆尹防,字建公。帝即防之第二子也。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南阳太守同郡杨俊名知人,见帝,未弱冠,以为非常之器。尚书清河崔琰与帝兄朗善,亦谓朗曰:"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

司马迁和司马懿,这两个相差三百余年的人物因为姓氏挂上了勾,他们俩的司马氏都出自周宣王时期的程伯休父,后来司马氏散居列国,在秦国的司马氏出了一个名将司马错,率秦军伐蜀,司马迁就是司马错的后人。

而司马懿是司马卬的后代,按照司马迁的记载,司马卬是司马蒯聩的玄孙,司马蒯聩是迁往赵国的司马氏,与司马迁不是一支。

如果把司马迁的年代再往前倒,几百年前他的先祖可能跟司马懿的先祖是同宗,但他们是真的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再看司马光,他是晚司马懿八百年的人物,想要让司马光的族谱直通曹魏,从司马懿那个时代一路清晰地传下来,压根就不现实,这可是连皇族都做不到的事情。

不过《宋史·司马池传》记载:“司马池,字和中,自言晋安平献王孚后”,司马池就是司马光的父亲,他要是司马孚的后代,司马光自然也就跟司马懿沾上了关系。

司马孚跟司马懿什么关系呢?他是司马懿的三弟,司马懿是次子,司马孚是三子,司马懿的能熬是出了名的,但司马孚更能熬,他从汉末就开始当官,先后为汉臣、魏臣、晋臣,一直到西晋初年去世,享年93岁。

这个说法不知真假,史官也无法确认,也就说了句自言,表明这是司马池自己说的,真假我不知道,《宋史·司马光传》也没提他先祖,估计是司马光没有这么自言过。

另外司马迁跟司马光有个关系,司马迁的《史记》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前者开创纪传体通史之先河,后者是最为著名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4

司马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虽然人口总数排在百家姓三百名开外,但名人辈出,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说起“司马”姓氏的起源,得最早从黄帝说起。传说黄帝二十五子昌意,昌意的儿子名叫颛顼,又称高阳氏,是五帝之一,就是“司马”姓氏的祖先。

颛顼的后代重黎,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伐纣后,封重黎的后裔伯符建立程国,为伯爵,建国于河南,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公元前八世纪,重黎的后裔程伯休父担任周王国的司马,是调遣武装部队的武官,掌管周王国军事,是周军的最高统帅,为“宣王中兴”立下大功,他的一部分后代以他的官职为姓氏,遂成司马氏,担任周王国的史官,负责记载历史,他们称为司马氏。所以程伯休父是程姓、司马姓的始祖。

春秋中期,周王国日益衰落,司马家族投奔晋国,定居于晋国少梁,也就是现在的陕西韩城。至三家分晋后为韩赵魏后,司马氏也各奔东西,分为三支,一支在秦国,一支在魏国,一支在赵国。

魏国的一支,比较出名的是司马赒,是司马氏的魏国支的族长,投降中山国为臣。司马赒去世后,他的儿子司马憙(音XI,三声),又得到重用,为历经中山成公、中山王衅、中山王资的三朝元老大臣。公元前299年,司马憙派其子司马子期勾结赵武灵王,灭掉中山国。赵武灵王却以“怂恿君王误国”的罪名,杀司马憙,将司马子期的官职罢免,将司马氏家族逐出了中山国。司马氏只得回到老家少梁,也就是当时秦国夏阳(今陕西韩城市)。西汉的司马喜、司马谈、司马迁祖孙三代就魏国这一支的后人。

赵国的一支,比较著名的是当年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之一的殷王司马卬。《晋书》《宣帝纪》载:“楚汉间,司马卬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王立为殷王,都河内。后以其地为郡,子孙遂家焉。自卬八世,生征西将军钧,字叔平。钧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变。量生颍川太守儁,字元异。儁生京兆尹防,字建公。帝即防之第二子也。”据此推算司马懿是司马卬的十三世孙。因司马氏的老家是春秋时期晋侯国少梁,因此,司马懿之孙司马懿炎建立王朝称“晋”。

由此可见西汉的司马迁一族是魏国分支,三国的司马懿一族是赵国分支,都是程伯休父的后人,但共宗不同族。

再说宋代的司马光。司马懿兄弟八人,人称“司马八达”, 司马懿排行老二,他的三弟司马孚,字叔达,司马孚后来被封为西晋的安平王。司马孚的后代司马阳是北魏的东征大将军,死后葬在安邑澜洄曲(今山西夏县涑水)。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祖父司马炫,曾祖父司马政就是安邑澜洄曲司马阳这一支的。因此,可以认为司马光和司马懿的后人,同宗同族。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关注点评。

5

谢谢邀请。司马迁、司马光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一马卧槽复姓,风马牛不相及。一史家一学家一野心家。各生在不同朝代,早有人给你说清。故不费口舌,因为没什么关系,只是同复姓司马也。

6

虽然都姓司马,但是三人之间的关系却没有姓氏那么亲密。

先说一下三人生活的时代背景

司马迁:生于西汉早年,具体生卒年份已经不可考,其一生主要生活在西汉景帝,武帝时期。

司马懿:生于东汉末年,主要活跃在汉末三国时期。

司马光:生活在北宋早期。

三人从事的工作

司马迁:《史记》的作者,担任太史令,主要工作就是修史。

司马懿:西晋的奠基人,三国时期曹魏的军事家政治家。

司马光:争议很大的历史人物,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主持修编了《资治通鉴》

三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亡远古追溯,他们三人都是高阳之子重黎的后裔,后来随着不断的变迁,司马氏早就演变成许多支。

相对于和司马迁的关系,司马懿和司马光还是有一些亲缘关系的。

司马光的祖上为安平献王司马孚,而司马孚的哥哥就是司马懿,但是繁衍了近千年,亲缘关系已经很远了。

如果说他们三人还有什么关系,那么就是在中国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

7

我们先来看看,三个人生活的年代吧,先有一个年代的对比。

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是西汉人。

司马光,生于公元1019年,是北宋人。

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是东汉末年,魏晋时期人。

所以从出生的时间来看,司马迁最早,司马懿次之,在司马迁后约三百年,司马光最后在司马懿后约八百年。

那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籍贯。

司马迁,是黄河龙门人,有说是陕西韩城,也有说是山西河津,都在黄河边上,不过,这个不重要。

司马懿,是河内郡温县人,在现在的河南省焦作市。

司马光,是陕州夏县人,在现在的山西夏县人。

可以看出,这三个人的籍贯所在地都不一样,但是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三个地方离得也并不远。

我们来说话这个司马这个姓,在古代的时候,兵马钱粮,这个马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早些时期的战车,还有后来的骑兵,马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个司马最早就是指管理马的人,后来以这个官职为姓,也就有了司马氏。

司马懿的先祖并不是司马迁,他们是两支的,司马迁的先祖不祥比较不知名,他的祖父叫司马喜,他的父亲叫司马谈,也是一个史官,而司马懿的家世就明显要显赫许多,他的的先祖叫司马卯,随项羽入咸阳,被封为殷王,就在河内郡。

由此可见,司马懿与司马迁并没有关系,而且司马迁并没有记载有儿子,而是有一个女儿。

而司马光的先祖,据说是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代,而这个司马孚正是司马懿的亲弟弟,司马懿字仲达,排行第二,而司马孚字叔达,排行第三。

8

在商古时代,人们逐渐开始区分宗族,姓氏就变得很有必要,很多有地位的人,便以自己的官爵、封地等区分自己的族群。在周朝的时候,天子是最为尊贵的人,他的身边有五种官职,其中的一种就叫司马,于是从周朝开始,到春秋时期,一些做过“司马”这个官职的人,就把这个官衔作为了自己的姓氏。所以,虽然在后来姓司马的族群有许多,但不是一家人。

在战国时代,秦国有一个很凶猛的将领叫司马错,他的一生记录不多,但是做过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一个就是灭了蜀国,第二个就是在消灭了蜀国后,接着打败了楚国,迫使其割让了部分土地。他的后人中,孙子曾经在白起帐下效力,然后就是第八代的时候,出了一个司马迁。

司马迁,活跃在西汉,本来是掌管书籍的一个官员,却没忍住为大将辩白,结果被皇帝施以宫刑,丢尽了脸面。于是他发奋写书,然后就有了我国史上最重要的史书之一《史记》。司马迁受了宫刑以后,还是有后的。他有两个儿子,不过因为父亲犯事后,为了避祸,老大改姓冯,老二改姓同,俩人都去了现在的陕西夏县避祸,后人也定居在那里。

战国时候,赵国有一个用剑大师叫司马蒯聩,此人应该是在某个大宗族内做食客,他的曾孙里有个叫司马卯的,在楚汉相争的时候,曾做过赵国武信君的将领。秦国灭亡后,司马卯就被项羽拥立为殷王,在河内地区定都。西汉开国后,河内地区就成了河内郡,他的家族被安排到那里的一个县里定居。他的孙子曾经做过地方太守(叫司马楷),此人的第六世孙子叫司马钧,在东汉的时候在军中担任显职。司马钧的重孙就是司马防,这个人大家应该熟悉了,是汉末洛阳京兆尹,他的儿子就是司马懿。司马懿的孙子篡位,灭亡了曹魏,建立了西晋,后来司马家族的人遭到多次屠杀,后人逃亡各地,有的还改了姓氏。

司马光北宋之人,他的先祖据说汉末的司马孚。司马孚是司马防的第三个儿子,是司马懿的兄弟,曾经和其他的七个兄弟并称司马八达。此人很有操守,虽然曾经帮助兄长夺权,但是功成之后立刻隐退,也没有参与后来的废立之事。虽然后人将他推上太宰的高位,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倨傲,一直不认可晋朝,到死都说自己是魏国的臣子。

根据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标题中前俩者的先祖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亲戚关系,而后面的两个人则有点亲戚的关系。

但是司马光的祖籍是陕西的夏县,这里又是当年司马迁后人避祸定居之地,要说这两者之间要说没有关联,估计也没人信。极有可能是在多年以后,灾祸已经过去,冯姓和同姓都恢复了司马姓,而司马光其实就是司马迁的后人。再想想司马懿的老家就是河内,和他的先祖是一个地方的,所以极有可能三人的关系是这样的:司马光才是司马迁的后人,而司马懿和这两者没什么关系。

9

司马光和司马懿是有关系的,但是他们和司马迁的关系吧,说实话,也就只有一个都姓司马而已。虽然说一笔写不出两个司马,但是你要真说他们仨有啥必然联系,对不起,真没有

司马迁和司马懿之间,差了差不多四百年,司马懿和司马光之间,又差了九百年。而且比较尴尬的是,他们根本都不是一个地方的人:司马迁是陕西人,司马懿是河南人,而司马光是山西人

但是话说司马懿家的老三叫司马孚。这位司马孚先生,先跟着曹植,曹植失势后又去辅佐曹丕,尽心尽力地辅佐曹魏几代帝王,从未参与司马懿家篡位之事。所以在司马炎称帝后,他也就仅仅是一个郡王而已。

不过司马孚的后人一代代的繁衍,到了宋朝,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争议很大的政治家,那就是司马光。在政治上,司马光是好是坏不好定性;但是在历史学上,他的《资治通鉴》却是和《史记》一样,成为史书中的无价之宝

从这个角度来说,司马迁是纯粹的史学家,司马懿是纯粹的政客,而司马光有着司马懿的血统,也是个比较高明的政客,却又是一位优秀的史学家,也算是把两个司马串起来了吧。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10

司马迁、司马懿和司马光都有共同的老祖,其中司马懿和司马光的关系更近,属于同宗同族。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该书记载了从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河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早年跟随曹操,后助曹丕成为魏王。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孙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山西)涑水乡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此人刚正不阿又顽固不化,愣把复兴中的北宋推向灭亡。

根据司马迁自述,他的远祖可以追溯到颛顼时的重黎,重黎的后代分散到了卫国、赵国、秦国。在秦国出名的有灭蜀名将司马错。还有一位司马家的司马靳跟随白起参加长平之战,后来又与之一起被赐死。

所以到秦汉以后,大抵是有三支司马氏宗族的:卫系、赵系、秦系。秦系司马错;赵系司马出了司马懿、司马孚、司马昭、司马炎(地望迁于河内 是为司马氏族望所在 )。司马光的直系老祖是司马孚,司马孚是司马懿的亲弟弟,为司马家天下立下许多功劳,死后被赐谥献王。所以司马光属于司马懿的旁支;司马迁本属于卫系司马。但因为“相中山”那位,是他先祖司马憙,一代奸相,中山亡国的祸首。中山国灭亡之后,司马憙家族辗转来到了秦国,他的孙子司马靳军从白起。所以司马迁移花接木,把司马靳写成司马错之孙,从这里开始这里把家谱改了,他成了秦系司马家之人。

所以司马迁不为中山单独立传,没法子写。祖先败国是不忠,自己改族谱是不孝。不忠不孝的名声落在谁身上,都难以立足,更别说尤其看重出身和名声的古代。综上所述,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是同祖同宗。司马光是西晋皇族后人,是司马懿的旁支血脉。


我是专注历史原创的如是。关注历史,关注如是。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