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有一种习惯的看法,认为朱元璋是一位平民皇帝。大体觉得他的身世没有贵族血统。可就是这样一个出身低下的人物,依靠智慧和胆识,建立了大明王朝。甚至有人对他不断进行神话,说他是什么真龙天子,这不过是一种溢美之词罢了。

首先,他成在具有坚强的品格意志。贫寒的家境让他没有读书的可能,在做放牛郎的时候,瘟疫夺去了他父母的生命。日子过不下去了,他只好去寺庙里当起了小和尚。好在他有很好的天赋,大师便教他研读史书。当饥荒威胁到寺院的时候,他不得已离开了寄生的寺院,在外面化缘三年。那三年的时间里,朱元璋游走淮西各地,虽然日子凄苦,但他却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不但为日后的精业奠定了基础,关键是培养了他吃苦、隐忍、刚毅的性格品质。

其次,他成在具有审时度势的眼光。朱元璋由17岁到20岁的三年云游时间里,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候。加上那时候白莲教的日盛,民间“明王出世,普度众生”说法的广泛流传,从思想根基上动摇了元朝的体制。在乱世风雨中,朱元璋毅然决然地投身郭子兴的红巾军,并娶了郭子兴的干女儿为妻。在征战中,朱元璋表现神勇,战功卓著,在军中威望与日俱增。后来,在郭子兴病亡后,朱元璋成了红巾军的统领。

第三,他成在具有广阔的胸怀。在统领红巾军之后,朱元璋对身边的大将谋士高看一眼,赢得了人心。他招贤纳士,任命刘基,汤和为军师;任用徐达,常遇春为大将军。并使用了一大批仇视元朝的人物,让各种人物都很有归属感。

第四,他成在具有率军谋事的才能上。那时候,各路义军林立,都想打起自己的旗帜称霸。朱元璋韬光养晦,接受佛性大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在和北方小明王的相处中,朱元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方面对小明王俯首称臣,另一方面不断充军。在小明王溺水身亡后,朱元璋很快做了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走上皇帝位置,说到底是历史的选择。老话说得好,时势造英雄。朱元璋不过是在合适的时间干了合适事情的人。所谓“他是真龙天子”之说,不过是人们对伟大人物崇敬心里的反映而已。

最佳贡献者
2

最励志的屌丝逆袭——乞丐变皇帝

朱元璋绝对是个传奇皇帝,干过乞丐,当过和尚,没上过学,没念过书,带着一伙人东征西讨,最后,居然披上了龙袍。有人说:这就是真龙天子啊!古人往往将很难理解的事情最终都会归于天命,然后,去寻找各种各样的证据来证明这个结论。

朱元璋是不是真龙呢?

是也不是。

说他是真龙,是因为他是真豪杰!

朱元璋绝对是那种只有背影,没有背景的苦孩子。他原名叫朱重八,和狗剩啊、铁蛋啊有一拼。家里一贫如洗,爹妈兄弟全都饿死了,他沦为乞丐,后来又跑到庙里做了8年和尚。生活的苦难没有打垮他,而是锻炼了他,不服不行,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人家老朱无师自通,世事洞明,人很聪明,也很能干。

他的运气也实在太好。家人全都饿死,他没事;他投身农民起义军,枪林弹雨,也没有伤及性命;他还遇上了第一个“风投”——郭子兴,给了他施展才华的平台,还给了他一个贤内助——郭的养女马皇后。老朱一生奇遇不断,只能用天命来解释了。

他还有胆有识,礼贤下士,招揽了刘伯温、李善长等读书人为他出谋划策,极有战略眼光和大局意识,采用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打败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的队伍,最后登基上位,不是真龙,怎能成功?

他又不是真龙,因为他是真小人!

世人对他最大的诟病就是卸磨杀驴,做了皇帝后大杀功臣。其实,他夺取天下的过程,也没有那么光明。简单说,他采取的战略就是:不打敌人,专打友军。朱元璋明白,他最要命的敌人,不是元朝军队,而是陈友谅、张士诚这些人,因此,他坐山观虎斗,你们先打,等两败俱伤,我再出来收拾残局。对于北元,他能忍就忍,能让就让;对于其他农民军,他拉一伙打一伙,各个击破。他从军15年,有10年在韬光养晦,装孙子、攒实力,后5年他闪亮登场,重拳出击,一举扫平海内。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人家这是谋略!

朱元璋有翻天的资本:智商高、运气好、能忽悠,有远见、有胆识、有手段他由乞丐变帝王,坐上龙椅,披上龙袍,既靠上天所佑,更靠个人奋斗,说他是条龙,也是所言不虚。

3

开局一人一狗,装备全靠打?错了!朱元璋开局连条狗都没有!

所以,明朝太祖是真正意义上的布衣皇帝。中国历史上自称布衣皇帝的很多,但大多只是自谦而已。毕竟像刘邦同志那可是前朝公务员,是吃公粮的。而刘备同志则是皇族之后,虽然没落了但也至少是个小商贩(卖草鞋)

但老朱就不一样了,八辈贫农出身的朱元璋,就是个屌丝!而且已经到了一种境界——连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朱元璋本名朱重八(也可以叫朱八八),而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他的生日...

朱重八一家是地主家的仆人,而少年朱重八的工作主要就是给地主家放牛。我想他年少的梦想,就是等放几年牛,挣点钱,然后娶个媳妇生个朱小八,继续给地主放牛吧!

然而,元末的动乱,彻底的摧毁了他的梦想!


元末动乱,波及到了朱重八一家

面对父母的离去,朱重八陷入了困境,无依无靠的该怎么办?要活命的啊,生活要继续的啊,可是残酷的现实告诉他,生不容易,死更不容易

当时朱重八的第一重任是安葬父母,可他连给父母找个地方下葬都是问题,最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父母尸首草草掩埋,算是入土为安了

少年朱重八的内心,充满着绝望,充满着迷惘。无家可归的朱重八开始流浪,先后换过好几个工作,比如乞丐、和尚一类的,可是老朱既不是丐帮长老的嫡系,又不是什么主持级的高僧,无论是哪份“工作”都不是很如意

不如,造反吧!但是话说回来,反了吧?不敢,不反吧,活不了。正当他无依无靠,不知所措的时候,机遇来了。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韩山童起义拉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一直纠结的老朱也因汤和的介绍,加入郭子兴阵营,并开始了他天才军事家的表演。

而就在这时期,他给自己重新取了个名字——朱元璋,意为诛灭元朝的利器(璋)

下滁州,平动乱,回救郭子兴,善待小明王;老朱表现出了一个军事家,政治家最高的素养。

于此同时,老朱还招募了一大批文臣谋士,终于,他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称霸一方的诸侯王。

然后,他开始谋划自己的未来——那就是建立新王朝,一统天下!来来来,我们看看老朱的计划是什么?

老朱的隐忍——小时候胖不是好胖的道理,他懂!

缓称王,表面归顺元朝;实则秘密发展自己。这是老朱中前期一直坚持的战略方针,也多亏老朱的这套方针,才得以让他在元末群雄四起的环境中逐渐成长,一步步胜利直至一统天下

本来,按照刘福通的力量,完全有可能彻底推翻元朝。但刘福通的战略出现大的失误,他没有集中兵力猛攻北京,却是兵分四路,四面出击。结果是分散了自己的力量,让元军得以各个击破。

而后,元朝名将察罕贴木尔登上历史舞台。出身布衣却精通军事的帖木儿在短短十年间,依靠自己建立起来的军事力量,在北方全力对抗红巾军,创造了几乎百战百胜的奇迹,并终于打败了百万红巾军,维持了元朝摇摇欲坠的半壁江山。

察汗击败红巾主力后,对朱元璋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且在朱元璋的后方,还有虎视眈眈的陈友谅和张士诚。帖木儿也深知朱元璋不可小觑,意欲南下剿灭农民军势力

腹背受敌的朱元璋,本来要陷入困境之中,奈何天意却帮了朱元璋一把!

此时的元朝因为短暂的胜利冲昏了头脑,非但没有励精图治剿灭叛军的意思,反而开始了内讧,军功卓著的察汗被杀,再加上奸相误国,内外一顿乱捶。仅有半壁江山的元朝,开始了大规模的内战,根本无暇顾及南方

老朱的抉择——放手一搏,放眼未来!

在制定完详细的战略规划后,朱元璋开始准备一统江山(半壁)的征战。而此时,先打陈友谅还是先打张士诚,成为了讨论的焦点。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主张先打张士诚,而刘基与朱元璋则坚持打陈友谅。

而最终的结果也表明,真理纵使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朱元璋是对的,支持他的还有人称孔明在世的刘伯温。在二人的谋划下,先灭陈友谅、后诛张士诚,

自此,南方最强的农民军势力,已尽为朱元璋所灭。反观元朝,却依然在无休止的内斗之中,似乎已经忘记了南方这些土皇帝。朱元璋知道,机会来了。

  • 下令北伐

10月,徐达、常遇春率大军二十五万,朝北方进发。一路几乎兵不血刃。

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元军迎旗而降,要么闻风而逃。

算是战斗的,仅有洛阳一场:当时洛阳守将托音帖木尔在洛阳城外聚集了五万军队,欲与朱元璋军队一战。

却被常遇春一冲,立即溃败。

当年察罕帖木尔用十年时间收复的从陕西到山东的广大中原地区,朱元璋军队仅仅用了八个月就全部占领!

  • 光明时刻

1368年8月,朱元璋军队进逼北京,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弃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大草原。

其余库库帖木尔、李思齐等手握重兵的将帅,也失却了内战时的勇敢,竟也毫不抵抗,全部逃跑。

朱元璋仅仅用了十个月时间,以极小的代价就占领了整个北方,从而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明朝。

贫农出身的朱元璋,终于拿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坐上了那个宝座。

自此,汉人的最后一个王朝——明朝,也就此建立。

纵观整个明朝,无论是科技、经济、都快速的发展着。

纵然老朱晚年嗜好杀戮,将开国功臣屠杀的一干二净。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无论是他的领袖能力,军事能力,政治能力。

华夏五千年,布衣皇帝仅有四位。而朱元璋,应该是最纯粹的那个吧!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4

朱元璋是真龙吗?要是真龙就坏了,不给广东人逮了去吃了才怪呢!

但朱元璋的成功史绝对够励志,他能从一个到处乞讨的乞丐变成九五至尊的皇帝,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实现屌丝逆袭,不是靠天命,不是靠运气,不是拼背景,而是扎扎实实、一刀一枪自己打下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嘛。

他怎么奋斗的呢?

见识高。

朱元璋穷到都快饿死了,根本没有机会读书。但是,孔子说过,高人是“生而知之者”,不学自通。当然,他通的不是学术,而是霸道,对社会上那一套,明规则也好、潜规则也好,厚黑学也好,斗争学要好,反正白的黑的,人家都门儿清,绝对一等一的“社会人”。生活给了他苦难,也培养了他战胜苦难的见识和能力。这一点不服不行,“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多少人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但老朱没有,既不气馁,也不消极,而是打满鸡血一路开挂,这等见识就能甩普通人好几条街。

得民心。

农民起义一般都是要解决肚子问题。特别是农民没见过好东西,一旦打赢了,劣根性就暴露无遗,其他起义军都是“烧杀抢掠”。朱元璋的队伍不同,他讲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一套,严格约束属下,严防兵灾。不知道他有没有开展过政治思想教育,但他的队伍是起义军中扰民最少的,很得老百姓的认可。得民心者的天下,老朱所虑者远,所欲者大,自然不会像其他起义军那样没出息。

讲战略。

老朱没读过书,但他身边聚集着一群读书人。他深知读书人脑子活、注意多、点子坏,要想成事离不开这帮知识分子。于是,他礼贤下士,招纳人才,“浙西四贤”什么的都笼络在帐下。他们出主意,但最后定夺的是朱元璋。这就看出老朱高超的战略意识来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占据南京,先打陈友谅,再讨张士诚……每一步,他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最终把他送上了皇位。

这样的人,不是真龙是什么呢?孔子称赞老子: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也!什么是龙呢?其乘风云而上天,说的其实不是神通,而是为人。

5

朱元璋他家是太穷了,以至于穷得连名字都没有,朱重八只能算是记号,以便和别人区别。那么穷,估计真龙也不愿意和朱元璋他妈野合,所以,历史上没有记载。

不是真龙野合所生,也可以是真龙。自祖龙秦始皇以来,到溥仪结束,2132年,共有493位天子,按古人说法都是真龙,有史料记载野合“龙子”不多,我知道的就刘邦一个。

古人相信天子都是真龙,不是真龙做不了天子。反过来,你做了天子就说明你是真龙。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前没人知道他是真龙。

你是真龙就有号召力,就有很多人愿意跟着你干。不是真龙就没人愿意跟你瞎混。

朱元璋为了证明自己是真龙,他的办法是把刘伯温招来跟着他干。逻辑是这样的: 刘伯温是明眼人,能看出谁是真龙天子。既然刘伯温跟了朱元璋,说明朱元璋就是真龙天子。不然刘伯温怎么可能跟他干。

龙可以在水中游,可以在地上跑,可以在天上飞,相当厉害。人们非常崇拜龙,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所谓的真龙就是比较厉害的人。朱元璋能从乞丐做到开国皇帝,那么多人才跟着他打天下,可见其能力不凡,所以用真龙比喻也很恰当。

作为现代人,有龙图腾的信仰崇拜可以,但唯一不能有的是迷信。朱元璋生在那个时代成了皇帝,生在汉唐宋无论哪个朝代他都不大可能成天子。

6

只有失败的人才相信命运,成功的人都知道自己有多拼。梦想,更需要自己去奋斗,否则就算别人说你是真龙天子,自己也不会相信。

朱元璋,连他自己都说“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我只是一个老百姓,怎么可以做皇帝呢?

他从一个最穷的屌丝,一路逆袭,打怪升级,成为最牛的皇帝,绝不是命运使然,而是不断奋斗得来的。

他的成功其实是有迹可循的。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所有尚在底层的屌丝们学习:

放牛的孩子

一是坚韧不拔的性格。

朱元璋丧父丧母,沿街乞讨的时候,已经没有比他更惨的孩子了,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孩子就这苦命了,很多人到了这种地步就也混吃等死,充满绝望了。但朱元璋没有,他不认命、不服输,仍然在乱世中顽强地活了下来,一路向命运抗争,做和尚、参加义军,成为首领,战胜各种敌人,最终成功翻身做主、吊打命运。

这些历程,没有顽强的意志是根本坚持不下来的。当时大多数人参加农民起义,不过是求个活路,混口饭吃,有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的就不错了,但朱元璋一路奋进,没有小成即满,也没有骄傲自大。

二是热爱学习的品质。

都说学习是成功的阶梯,历史证明此话不假。如果认为朱元璋始终是个大老粗没有文化那就大错特错了。朱元璋没上过学,但自始至终他都在学习,尤其是在寺庙里当和尚的时候,他跟着几个老和尚学习了很多文化知识。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参加了郭子兴的农民起义军以后,其他同伴都是大老粗,唯有朱元璋因为“粗通文墨”被郭子兴看中,留在了身边,并将自己的干女儿马秀英嫁给了他,后来郭子兴战死,朱元璋顺利成章地成为这支队伍的首领。这是他创业的第一桶金,可以说没有之前的积极好学,就很难有这一桶金入账。

后来,他的上位之路也是也是他不断学习的历程,他传世的书法、诗歌都很不错,还有他亲自撰写的一些法律制度,都说明他是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终身学习的人。

朱元璋的书法

三是知人善任的能力。

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办一个公司也需要几个同伙集资,何况建立一个国家。朱元璋在创业过程中,如同创立大汉的朱元璋一样,从来都是善于“将将”的,能吸引收拢各种人才,并把不同的人用到最合适的地方。他任用的徐达、常遇春等都是当世名将,刘基、宋濂等都是当世大儒,李善长等人善于治国。为什么这些人都愿意跟着老朱走,还不是因为他知人善任,会用人,让大家觉得跟着他有前途、有希望、有干劲。从善如流也是他的良好品格,尤其是他采用了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迅速秘密扩张自己的实力,成为当世最成功的做法。

用人的成功,是朱元璋成功的基础,然后才是战略的成功,战役的成功。

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无论是想自己创业,还是想找一份工作,上进、爱学习、会做人、会用人、能听进去别人的意见建议,等等,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品质。

愿所有人,都在学习中奋进!一切皆有可能,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7

一靠能力二靠运气

能力这方面

虽然当乞丐也是有文化的,不说乞丐了,当时很多人都不一定识字。更重要有胆识还有武力,赶上乱世,怎么都能出头。

二是运气

这个几次遇险都逢凶化吉了,又受到贵人提携,更重要对手也在关键时间不找麻烦。

最后,一步步就当上皇帝了

8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信真龙天子那一套。

朱元璋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走得是一条封建时代革命者走过的标准经历。

元末,作为千千万万义军中的一个,朱元璋比其他人更早的认识到枪杆子、根据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首先,在刚开始加入义军后,朱元璋就着手收揽、培养自己的班底,认识了一大群结义兄弟,收了一起大群义子。这些人的存在使得朱元璋始终有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在与其他枭雄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其次,朱元璋很早就意识到根据地的重要性。在转战南北过程中,朱元璋始终注重自身根据地的建设,绝不允许自己的部下随意骚扰百姓,在统治区域内最大限度的发展经济。有了稳固的根据地才能不断战斗,及时一时失败了,也能很快卷土重来。

最后,朱元璋很早意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与其他义军首领不同,朱元璋很少为难统治区域内的地主阶级。只要对方不主动挑事,服从统治,朱元璋基本上以礼相待。在那个时代,只要地主阶级支持你,你的统治就能很快的站稳脚跟。

这些才是朱元璋最终成功的主要因素。

9

哪有天生的真龙,朱元璋从出生到死亡走了跟其他人一样的程序,从另一方面讲他的成功是努力得到的,并不是躺着就胜利的。有些书介绍朱元璋,加了一些神奇的东西,比如出生时候灵光闪现,佛光笼罩,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但有一点,有突出主角的作用。至于真龙的称号,是当时史官对统治者的敬畏而起的称号,哪个史官能在统治者的管理下说统治者坏话呢?朱元璋没成功时,谁会注意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人物呢?

说起他的奋斗史,这是真的,也是玩命的,说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也不为过。这里不得不讲一下他的故事。

童年的他出生贫穷,家中亲人众多,吃饭都是问题,贫穷限制了他的想象,此时梦想就是天天能吃饱饭,外加有一个温暖且圆满的家庭。当时的环境告诉他:办不到。有一年,天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紧接着便饿死了他的家人,更悲哀的是他连安葬的钱都没有。他是幸运的并没有饿死,但怎么安生就成了问题,他做了乞丐,四处乞讨。这是他并不想起义,因为起义是危险的,搞不好就要杀头。他安分不代表别人安分,由于汤和给他写了邀请信――邀请起义,他的师兄就要举报。不得不反了。

投靠郭子兴,郭子兴目光短浅,容不下比他强的人,他离开了。组建了一支小军队,当了小军队的头头。后像常遇春、徐达、李善长名将跟随了他。

一山不容二虎,对的!比他先起义的张士诚陈友谅不同意了。攻打张士诚,面对兵力悬殊的情况,他发挥了卓越的军事能力,任用徐达、常遇春出战,等来了久违的胜利。攻打陈友谅,嗯!不是省油的灯,鄱阳湖之战,大战持续了三十六天,血染成河,尸横遍野,久久持续,陈友谅失了民心,力量也薄弱了,败了。

随之唯一的对手就是元。此时朱元璋的军队军力强盛,元朝的军力无法对抗,元的大将王保保几次对垒后失败,收复燕云十六州。元统治者不战而逃,宣告了元朝的结束。

从乞丐开始,一路过关斩将,发挥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浴血奋战,一位从死人堆了爬出来的皇帝。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