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一个打过八一杠或者56式的老兵,该怎么瞄准,他会告诉你三点一线。
这就是缺口式准星的瞄准方式,我们已经习惯苏式武器对缺口式瞄准器的热爱。曾经也有节目寻访抗战老兵,打的最准的步枪是哪一款,他们告诉记者,是捷克造。这里的捷克造是捷克斯洛伐克仿制的德国毛瑟98步枪,后来少量流入中国战场。它的最大特点是V型缺口、三角准星,比起U型缺口和圆柱准星精度更好。
可是这些都是建立在一战堑壕战之上的产物,随着二战爆发,战斗节奏变得紧密急促,老式缺口式瞄准器已经不能满足战场快速寻敌的需求了。而且随着半自动步枪、速射步枪的普及,一种名为觇孔式照门的步枪瞄准器开始统治轻武器世界。
在二战中期以后,老式栓动步枪也完成了觇孔照门的改造,比如二战最有名的春田M1903式,在A3版本开始使用觇孔照门而不再是以前的缺口照门了。
觇孔照门的原理是在瞄准基线尾部设置一个瞄准孔,由于人眼的对焦始终保持在前端,觇孔会被放大并且虚化成一个定圆。人对圆形的圆心位置是非常敏感的,只要把准星拉到虚化圆心位置,对准的就是弹着点。
而且觇孔照门为了匹配更多战场环境,还有可变的标尺装置,它能通过设置觇孔的上下位置来标定此时的觇孔最远射击距离。但是你可以放心,觇孔照门的射击距离肯定是不如缺口照门的。比如像苏联的莫辛纳甘、日本的三八大盖标尺射击距离都非常远都破了1000米大关,而觇孔照门一般最大射程也就被限制在600米以内。
随着二战结束,老式栓动步枪彻底告别历史舞台,各国开始大力发展自动武器。这时的步枪已经再也不用去打一枪拉一次栓了,射手的眼睛可以一直盯着目标瞄准。这时缺口照门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了,瞄准视野特别局促,缺口内只能看到一丁点目标,其余被缺口照门本身阻挡了。觇孔照门的好处就是通过觇孔,你只能看到步枪的准星,目标周围的视野并没有被过多阻挡,可以实现快速射击多个目标而不需要脱离瞄具去勘察目标周围信息。而且因为有觇孔照门的包裹,视野可以更集中在目标本身,而不存在像缺口式照门使用过多磨的发亮导致反光的情况。
而且觇孔照门与缺口照门最大区别就是瞄准基线的位置不同,觇孔照门更贴近射手眼睛这一边才有好的瞄准视野,而缺口照门要离目标更近一些才有更好的精准度。所以你看手枪的照门到什么时候都得是用缺口照门,而现在多大步枪都是使用机械式觇孔照门。
现在的步枪设计理念,还是保证火力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连射精准度。觇孔照门就是为了持续射击而生的,在近距离交火中使用起来还是要比缺口照门方便许多的,因为使用觇孔照门你不用去精确的不停修正准星与照门之间的位置关系,只要准星套住目标搂火就完事了。
题外引申一个话题,传统的觇孔照门也没能摆脱三点一线的瞄准方式,随着步枪的抖动而剧烈抖动。那么就有没有一种办法能解决剧烈抖动带给射手体感上的不适应呢?
还真有,那就是采用两点一线的各种战术瞄准镜,比如全息瞄准镜。简单说全息瞄准镜的设计思路就是把弹着点通过镜头成像的方式投射到目标点上,你可以把全息瞄准镜看作是一个机械瞄具,它的框框就是觇孔,准星就是全息投影点。使用以前必须根据枪械弹着点位置进行校准,校准以后的投影点就不会再变了,这时不管枪身怎么动,它可以保证在瞄准视野内点的位置不会发生很大变化。使用全息瞄准镜连射需要配合握把拉住枪身上跳后坐力,使投影点始终保持在目标点位置即可。
到今天,机械瞄具已经变得不再那么受欢迎了。各国军队已经开始全面列装瞄准镜作为标准战术配件使用,精兵卫国的时代,再去让士兵强调艰苦奋斗那也有点不合实情了。毕竟一个强大的后勤才是保障士兵能够战无不胜的基础,一味的强调让士兵自己想办法的军队,培养不出真正的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