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军工资源产能不足以支撑重轰是表面原因,缺乏需求是本质原因。


这么想,当时诸如兰开斯特 B17这些四发重轰都是怎么行动的?漫天遍野啊~一般都是十数架组成一个大编队,每天出动大几百甚至上千架次才能对德国一些重要工业城市起到一定打击效果

然而德国人被炸得最惨的1944年反倒是德国军工产能最高的一年,换句话说,二战时期那种缺乏精度,也容易被防空炮火袭击的战略轰炸其实是投入和回报比非常低的玩意,也就是英美怕死人,而且本土已经安全无虞,因此才玩这个套路。

但这种成本回报比的玩法德国人压根不需要啊,拿着个去炸谁?英国?英国在1940年的不列颠空战已经玩过了,根本没用。苏联?那么大的纵深,而且巴巴罗萨开始之后,苏联还把工业都丢到乌拉尔山东边去了,战略轰炸机飞到半路就能被人家全劫了打下来。还不如老老实实用俯轰配合陆军。

简单的说,二战时候重轰纵然如英美一样财大气粗的投弹都没起到决定性作用。德国这种财力一方面支撑不起,另一方面压根没目标去炸,也炸不到,所以他们压根不重视。但也不是没有,比如HE-274,然而这玩意并没有什么卵用,也没量产。

最佳贡献者
2

德国之所以不发展战略轰炸机,是因为:

第一,德国是二战邪恶轴心国,也是二战战败国。目前为止还有3万多美军驻扎在德国,按照国际对德国的规定,只能拥有防御性武器,不能拥有进攻型武器。

第二,战略轰炸机是进攻型武器,德国就没有发展的政治资格,不能把进攻型武器当做德国战略的主公方向。

第三,德国科技先进,作风严谨,对加工工艺精益求精,所以如何放手让德国研制,可以在遇见的将来,研制成功。但是一战二战都是德国发动的,德国的战争基因让世人担心。所以拥有战略轰炸机是不被允许的。

第四,不是德国不发展战略轰炸机,而是没有资格研究战略轰炸机。

3

德国空军He-111轰炸机编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空军参谋长瓦尔特·韦佛曾在1934年开始实施过一个战略轰炸机计划(乌拉尔轰炸机),但1936年瓦尔特·韦佛以外身亡,这一计划也就流产了。随后在1937年时,又出现另一个战略轰炸机计划,但最后还是失败了。

德国空军战略轰炸机没有什么进展,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许多空军将领都认为中型轰炸机就具有战略轰炸的能力,完全可以来应付德国最可能交战的国家,如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法国。此外,德国并不具备其经济实力与资源来同时对付英国和美国。而空军总司令部并未发展适合生产战略轰炸机的相关工业。

德国空军He-111轰炸机

德国在重整军事力量时,遇到的其中一个困难就是资源的不足。德国进口资源主要为整建空军,其中以橡胶和铝最为重要。而石油因为最容易受到封锁,德国国内拼命研制合成燃料,但仍无法满足需求。1937年德国进口了超过前10年进口总和的石油,但至1938年夏天依然只有25%的需求量得以满足。钢材原料方面,戈林在1938年11月报告其经济状况非常危及,而工业约能应付83%的需求量,因此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下令减少对军备的钢铁与原料物资生产量。原料物资供应量的减少对空军来说影响重大,约减少了30%的钢材、20%的铜、47%的铝和14%的橡胶。在如此情势下,即使德国将领们希望建立,按照这样紧缺的资源来看,德国也不可能建立一支拥有强大战略轰炸能力的空军。

德国空军容克斯88型轰炸机

由于以上原因,德国空军仅能生产所需资源与人力更少的双引擎中型轰炸机,如果德国工业要想制造一架战略轰炸机,必须花费制造两架中型轰炸机的资源,这是德国难以接受的。另外,德国帝国航空部也未发展需要长时间研制的重型轰炸机,德国空军主导战略轰炸机计划的军官过早去世,这些都使得德军在二战并未建立一支战略空军,最后被证明为德国战争机器的致命伤。

4

事实上德军有开始发展大航程、大载弹量的重型轰炸机,例如FW200型四发重型轰炸机以及后续的升级型FW400型重型轰炸机,但是德军始终都未建立像英美那样上千架重型战略轰炸机的战略空军,其根本原因在于德国的工业无法在满足前线各兵种对于各型武器装备的需求时同时发展一支强大的战略空军。

尤其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前线巨大的武器弹药的消耗量占据了大部分的德国工业生产,尤其是对于坦克的生产,一直无法满足前线的需求,而当时对于德军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而对于空军反而是在削弱中,为了补充前线部队兵员的缺额,希特勒下令抽调空军的人员加入地面作战部队,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反观当时的英国和美国的空军则在大规模的扩充中以增加对德国本土的轰炸。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特勒对于德国空军的过度使用,让德国空军不仅无法持续的发展壮大,反而愈加弱小。在东线希特勒经常在整建制的德军部队被苏军合围时禁止其突围,然后让德国空军来执行空中运输的任务,由于合围圈内机场状况恶劣加上周围苏军防空火力的强大让德国空军损失很大,尤其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对被围的德军第6集团军的空中运输让德军的大型飞机和机组人员蒙受极大的损失,而这些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希特勒这种死守毫无意义,只是让陆军和空军付出了很大的损失。

随着盟军对德国本土的大规模空袭,德国空军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抵抗盟军的轰炸机群,开始全力发展和生产战斗机了,那些价格昂贵的重型轰炸机德军已经不再迫切需求了,德军需要强大的战斗机联队来重新夺回在东西两线的制空权。

5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大陆军思想的影响

德国崛起,走的是一条铁与血的道路。而在这条艰辛的崛起之路上,为德国保驾护航,披荆斩棘的是德国陆军。所以在德国的历史上,陆军拥有至高的地位。但这也导致了大陆军思想在德国军事界的盛行。

德国空军作为德国军界的一分子,也没有跳脱出这种思想的影响。自纳粹上台,德国空军正式重新建立以来。德国空军一直以来都奉行以支援地面军队作战为主的作战思想。因为这种作战思想与德国陆军的闪击战理论相辅相成。

德国空军在以以支援地面军队作战为主的指导思想下,其作战飞机大都是与地面部队协同作战的中短途飞机,没有航程特别长的远程飞机。战略轰炸机更是无从谈起。

德国造不起,也养不起战略轰炸机

在没有核武器的情况下,单凭几架轰炸机的话,是无法取得什么大的战果的。想要战略轰炸起到效果,就必须派出大规模轰炸机群才行。这点可以从二战中,英美对德国和日本的大规模战略轰炸中得到印证。

可要造出庞大的轰炸机编队得耗费大量的钢铁;要让轰炸机群能起飞执行任务就要有充足油料保障。

而钢铁和石油,恰恰是二战中德国最短缺的。

由于没有足够的铁矿石冶炼钢铁,德国不得不将原本用于建造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钢铁,用来建造坦克和装甲车。而处于德军食物链末端的德国海军,为了顾全大局,不得不将主力舰项目下马,转而去建造吨位小的潜艇。

油料的短缺情况比钢铁更加严重。甚至出现了油料供应了陆军部队,空军飞机就无法起飞作战,海军舰艇就无法远洋作战的现象。例如,在诺曼底登陆当日,德国空军因为缺少油料,就只有一架BF109起飞作战。

没有足够的钢铁和油料,德国就算有心打造战略轰炸机部队,也是有心无力。

不靠谱的领导

二战前和二战绝大部分时间内,德国空军都是处于赫尔曼·戈林的控制之下 。可是戈林的眼光实在是不咋地。

1936年6月,空军参谋长韦佛因事故身亡,继任的凯塞林决定废除之前韦佛极力支持的研制乌拉山轰炸机(四引擎重型轰炸机)的计划。这一举动在德国空军内部的争论很激烈,于是就不得不由戈林定夺。戈林说:“元首只会问我共有几架轰炸机,而不会问是哪种。”于是,德国的战略轰炸机设计方案就这样胎死腹中。

战争一开始,在与欧洲大陆的中小型国家作战时这个毛病还不显。因为这些欧洲中小型国家就巴掌大块地方,德国的飞机就算是短腿,覆盖起来也是毫不费力。

可苏联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2240.22万平方公里,是西欧的数倍。而且苏联也非常擅长利用自己战略空间巨大的优势。面对这样一个横跨欧亚的庞大国度,德国空军那些小短腿飞机就算拼了命也无法深入苏联纵深。这时候德国空军短腿的毛病就暴露无遗。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6

德国是二战时期军工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在整个二战时期,德国发明了很多新式的武器。例如世界上第一款突击步枪,世界上第一种弹道导弹,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然而德国的战略轰炸机技术却一直比较落后,德国只有一款大批量生产的重型轰炸机,这款重型轰炸机就是HE177轰炸机,HE177轰炸机的生产数量只有1000多架,无论是战机性能还是生产数量,都不如同时期英美两国的重型轰炸机。

HE177轰炸机的航程达到了5500公里,二战时期的战机航程普遍较近,5500公里的航程在二战时期已经达到了战略轰炸机的标准。如果单单从数据来看,HE177轰炸机的数据并不亚于美英服役的重型轰炸机。不过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HE177轰炸机的问题非常多,反而不如斯图卡轰炸机更加的实用。

HE177轰炸机一直被发动起火的问题困扰,很多飞行员在驾驶HE177轰炸机飞行的时候,都因为发动机过热而导致飞机起火,最后白白丢掉性命。德国的很多飞行员都拒绝驾驶HE177轰炸机,他们认为HE177轰炸机是“德国空军的打火机”。实际上HE177轰炸机的问题不仅是发动机起火这么简单,HE177战斗机在设计的时候就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使用的过程中更是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德国人一直喜欢俯冲轰炸机,因此在设计战略轰炸机的时候,德国仍然保留了俯冲轰炸的能力。战略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有明显的区别,德国人将战略轰炸机设计成俯冲轰炸机,实际上就已经注定了HE177轰炸机的失败。

而且德国人没有发现战略轰炸机的巨大用途,他们并没有将战略轰炸机集中起来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因此战略轰炸机在德国人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再加上HE177轰炸机的装备数量有限,德国的战略轰炸机在二战时期发挥的作用非常微不足道,很多人甚至认为德国没有战略轰炸机。

7

首先德国空军在创立之初的定义就是飞行炮兵,以中型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在地面部队前方开道。其余机型包括战争中大出风头的战斗机都是为了围绕着这个核心建立。战略轰炸这个问题要迟至不列颠之战才出现,此前在空军内部根本对此不加考虑。

后来在战争中也逐渐出现了对战略轰炸机的需求,在战争结束前唯一能上规模的就是亨克尔公司的He177,这种飞机设计比较搞怪,是有双发机外形的四发轰炸机,由于要求俯冲轰炸所以机体结构重量较大,在航程和载弹量上不如英美的四发重轰。

常见的文章一般在说完He177的故障率和低可靠性就戛然而止,但实际上在后期这些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正常布局的改进型也出来了。若干个联队曾装备过这种飞机并以近百架规模集中出动。

但是,德国玩不起!这样集中使用没几次德国空军就喊天了,太费油了!几次出动把当时几分之一的储备航油烧了,再战略几次就没德国空军了。后来这些飞机被拆散使用,一些用于海上反舰,另一些事实上就停飞搁置最后毁坏了。

我想我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第一德国人有,第二他玩不起,有不如无。战略轰炸机不是穷人玩的,这也就是乌克兰为什么把他们的图160送到挖掘机下面的原因之一。



8

战略轰炸机伴随的是战略空军,而德国空军实质上就是个战术空军,和战略轰炸压根不搭边。

我们看这两种空军都是咋用的,战略空军执行的是战略轰炸、战略打击,比如英国美国那种几十上百架重型轰炸机,每个飞机带几十上百枚炸弹去对敌方工业区、大城市进行战略轰炸,削弱敌方战争能力的用途。而战术空军不一样,打的是战术。比如德国空军,压根就是配合陆军在行动的,地面坦克推进,天上飞机为坦克开路,这叫战术空军。想让德国空军发挥出威力,要配合陆军。

有人会说了,德国人对英国大城市进行过战略轰炸,但是这种战略轰炸更多的带有报复意味,而且,所用机型和战略轰炸机压根也不怎么搭边。看下美国人英国人对鲁尔区和日本的战略轰炸,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德国人的HE111,也就挂四千公斤炸弹,至于俯冲轰炸机,更小了,挂两颗炸弹,投出去就没了,然后就用机枪开始打了。而B17、B29就完全不同了,这类飞机在动辄几十颗炸弹,B29可以搭载2万磅的炸弹进行轰炸。

德国一直都是重视他的战术空军,而对于战略空军压根也没啥思路。前期产能也不够,根本就没法支撑战略空军,所产的轰炸机里压根也没战略轰炸机的位置。而后来到了苏德战争,苏联把工业都挪到乌拉尔山了,德国人也来不及去弄战略轰炸机了。

另外,战略空军去执行战略轰炸,必须要有绝对的制空权,你得保证你的轰炸机飞过去能够畅通无阻,飞一半被人打下来了,这有啥意义?比如广岛长崎的核爆,日本压根就没有拦截的能力。如果日本防空火力够用,战斗机够用,美国可能去轰炸么?而战争后期,德国是被别人战略轰炸的,制空权也完全丧失。那么问题来了,他就算有战略空军,他炸谁?压根就没了用武之地了。

简单总结就是,前期德国空军思路都在战术方向,也抽不出生产力去组建战略空军,后期则是毫无用武之地,根本就没地方没空间没能力去战略轰炸了。可以看出,前前后后,压根没有战略轰炸机的空间了。

9

德国人没有战略轰炸机……其实这个命题乍看起来特别有道理,你想美国人对德国人实行的多种战略轰炸以后,德国人竟然一个屁都不敢放一下,那德国人岂不是没有战略轰炸机?

这里我们就需要引进一个命题啦,什么是战略轰炸战略轰炸分成很多种,你比方说跨越太平洋两个国家,如果要算得上是战略轰炸的话,你的战略轰炸机必须得飞越整个太平洋或者是飞跃北极,这个算是战略轰炸,而对于朝鲜半岛这样的局势上来讲,朝鲜只要把自己的大炮打到韩国的首尔,这个也算是战略轰炸战略轰炸究竟是什么?多远才算战略轰炸,你又能傻傻分得清吗?

好回归到这个命题。那个时候的飞机是哪一架飞机能够飞越整个大西洋,然后对大西洋彼岸的敌方国家实施战略轰炸呢?这种国家有吗?这种飞机有吗?(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美国都造不出来这种飞机!确实有的飞机能够飞越大西洋,可那是单程票,往返不算。

而对于美国人来说,对德国实行战略轰炸大多数都是得依靠不列颠岛,也就是英国作为前进基地才能够对德国人实行战略轰炸,那就有一个问题了,不列颠空战里面英国战斗机费尽心血,阻击的那些不对,难道都是德国人的空气不对或者是飞艇部队?

所以我说这个命题很奇怪,德国人是有自己的轰炸机部队的,而且在已知的范围真的除了美国,德国可以对它周边任何一个形成威胁的国家实行大规模的轰炸,也就是战略轰炸,当时德国人那个时候轰炸战略轰炸机这个理念还没有提出来,意识到后期大约在诺曼底登陆之前才开始提出来这个所谓的战略轰炸理念,那这个战略轰炸其实也是超前的。

那如何德国人是有大批的战略轰炸部队,等等,我怎么也被带歪了,好,具体的小问题咱们都不需要过多的注意,我们就说一下德国人的轰炸机部队,德国的轰炸机部队确实拥有强大的威力,比如说前期对于马奇诺防线或者是德国人突进的那一条路线上面的敌军进行轰炸,这个狂轰滥炸就已经让当时很多盟军的部队受不了,而在不列颠空战里面,为了能够防守住一。英国也为了能够守住英国的最后底线,丘吉尔最后毫无道德地派了88架轰炸机去轰炸柏林,为什么?早期德国人把所有的目标全部集中在军用设施的目标上,这时候都英国的空军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丘吉尔他就是要把希特勒的怒火引到民用目标上,因为它的军用目标已经没有办法再支撑下去了,也正是依靠着百姓来背锅挡,但丘吉尔才赢下了不列颠空战,如果不是当时的这个举动,不列颠就输了!

所以德国是拥有自己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对于他来讲能够轰炸到英国伦敦,能够轰炸到前苏联的莫斯科的不对全是战略轰炸不对,不要跟我扯那些有的没的,至于这些战略轰炸机部队为什么一直为人所诟病,其实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些战略轰炸机部队缺少战斗机护航,德国的战斗机虽然性能都不错,可事实上大多数的飞机都面临着一个腿短的问题,航程不够轰炸机能够轰炸那个地方,可战斗机没有办法提供护航,这就很麻烦了!

你说这个问题很奇怪,你也是传说之中的战略轰炸制胜理论的拥有者吗?不过你好像没把这个理念给滤清楚。

10

题主是问二战德国为什么不发展战略轰炸机吧,问题在于,二战德国不是没有发展战略轰炸机,但是却非常不成功,原因一方面缺乏是足够的资源,另一方面自己实在太作。

纳粹德国最初的战略轰炸机是FW200C秃鹰,由战前设计的FW200远程客机发展而来的四发远程侦察/轰炸机,然而FW200的客机底子并不太适合作为轰炸机使用,一方面FW200速度不快飞的不高(最大航速360km/h,实用升限6000米,相对的B-17最大航速超过480km/h,实用升限超过10000米),另外一方面机体强度差,生存力差,甚至扛不住海飓风和管鼻鹱的7.7毫米机枪,还有就是从客机机体改造而来,多数炸弹只能外挂,,所以FW200C侦察/轰炸机实际上基本不执行轰炸任务,主要执行海上远程侦察和攻击落单商船的任务,偶尔也会客串运输机。

FW200A客机

FW200C轰炸机,因为客机的底子机腹增设的荚舱很小,多数炸弹只能翼下挂载

另一种从客机发展而来的远程侦察/轰炸机就是Ju290,由JU90发展而来,JU290航速航程高于FW200,但是升限并没有进步,其他从客机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也一个不少,所以仅仅是作为FW200的替代,作为对海侦察/轰炸机使用。

Ju290也是客机底子,除了航速航程高于FW200,其他毛病一个不少

纳粹德国真正作为战略轰炸机研发并服役的是He177狮鹫,然而在研发过程中,德国空军提出了一堆匪夷所思的要求,比如航速大于540km/h,能够以45度角(研发中一度增加到60度)进行俯冲轰炸等等,结果亨克尔公司为了达到要求采用了很多诡异的技术,最典型的就是为了降低阻力,没有采用四发四桨构型,而是采用了由两台DB601发动机并联的DB-606发动机,名义上是双发双桨,本质上是四发双桨,为了实现俯冲轰炸加强结构结构机体过重,为了减重又取消了发动机防火措施,结果He177试飞中各种花式毛病,并联发动机不但散热不良动辄过热,还动不动空中起火,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俯冲能力更令人无语,巨大的机体只能轻柔的进入俯冲,然后轻柔的拉起,否则有解体的危险,最初的5架原型机试飞中就摔了3架,最后德国空军不得不取消了俯冲轰炸的要求,但是He177娘胎里带出的问题如果不重起炉灶已经没法解决了。

并联四发双桨的He177,各种毛病伴随一生


He177原型机之一

最后He177修修补补最后还是服役了,然而第一种生产型He177A1甚至被作战部队直接退货,第二种量产型He177A3发动机由DB601并联的DBZ606换成了DB605并联得DB610,尽管对散热和操纵性进行了一些改进,但是容易过热的毛病并没有太大改观。

He177A3

各型He177A一共生产了不到1100架,保有量最多时应该在250-300架,但是可出动率可能只有30-40%,整个He177A设计生产服役过程中都在和各种娘胎里带来的大小毛病作斗争,而改换四发四桨构型的He177B/He277设计已经是第三帝国日暮西山,只能跟各种末日武器一起归于沉寂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