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满清实际掌握国家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被一些人视为文治武功双全,很有一番作为,将所谓的“康乾盛世”推达到顶峰的皇帝,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君、明君的典范。然而我们根据一位历史人物的简单对比,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所谓的“圣君、明君”只不过是经过包装的华丽外表而已,其不但与“圣君、明君”的标准相去甚远,其与“昏君、庸君”却无二质的区别。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庄王在朝廷上谋划朝政都很得当,满朝群臣都没有赶得上的,退朝时就面有忧色。这时被手下大臣申公巫臣看到了,就问其缘由。楚庄王就说:“我听说诸侯国君得到能力比自己强的人辅佐就可以称王;得到能力跟自己差不多的人辅佐就可以称霸;如果自我满足而群臣的能力还不如自己的国家就会灭亡;现在就凭我这点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们还没有能赶上我的,我们国家很危险了,我因此现而忧愁呀。”
楚庄王通过朝廷议政,发现整个朝堂上没有能力比自己强的人,便很担忧楚国的命运。所以才更加地选才任能,才使得楚国更加地强大,才有后来的问鼎周室、称霸中原的成就。
而乾隆呢?自负文武才华,爱慕虚荣,平常爱给大臣挑“错别字”以炫耀其水平,其手下官员为讨其开心,就故意在奏折上写错别字让其挑出以满足其虚荣心。一个喜欢到处炫耀卖弄、喜欢被奉承与恭维的人;一个无自知之明到勤于、敢于在列代名家字画留白处题字题诗以卖弄的人;一个号称写诗最多却写不出一句值得别人称叹的人;又是一个曾经受到整个国家最好教育的人;其最终文学才能也仅及中人而已,可见其资质最多也不过如同常人而已。
纵使天资英才的人,骄傲自满、刚愎自用的话,也难免犯错、最终走向灭亡的命运。更何况如此资质平庸却又自负的人呢?也就自然如同武大郎开店一般,都选个子比自己矮的人当店员。容不下别人比自己有才华,这样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如此朝政不糜烂、国家不衰败是不可能的。
乾隆就如此固步自封、自我满足,自谓“十全武功”、晚年自号“十全老人”、自以为开创了一个盛世,殊不知这个“十全武功”中不但有很多原本就是凑数的,就是有些勉强值得一提的战功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大而笨重的国家前行的惯性所致。所谓的盛世,在当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期间,揭开这盛世的面纱,发现人民都生活在饥饿贫穷之中,北京街头乞丐很多,许多百姓都蓬头垢面,衣杉褴褛,他们当垃圾扔掉的食物被抢着吃。如此的盛世也只不过是跟顺治、康熙前期那种到处战乱、人吃人的那种状态相比略有进步而已。
而当英使马戛尔尼向其展示西方的科技发明时,乾隆在被西方的科技震惊之余认为不过是“奇技淫巧”,傲慢地说一句:“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
这个本质还是容不下别人比自己好、比自己强,不愿承认自己的落后。自己就喜欢跟比自己差的人比,就喜欢跟越南、朝鲜比。
而乾隆后期生活极其奢靡,吏治败坏,多地爆发农民起义,又施行闭关锁国政策。”文字狱“也达到了顶峰,思想的禁锢,使人不敢说话,更不敢讲真话。乾隆时期的官员曹振镛在总结当官学问时,总结出六个字“多磕头、少说话。”
乾隆就像安徒生童话中《国王的新衣》中的国王一样,在被自己身边的一些官员奉承的飘飘然、沉醉于自己的圣明中,却浑然没有发觉自己早已经赤身裸体的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