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夷陵之战,刘备大败,狼狈地向白帝城逃去。当时,吴将徐盛、潘璋、宋谦皆认为刘备一定可擒,纷纷请求出兵捉拿刘备。然而,孙权却没有同意。
那么,樊城之战,孙权下令杀死关羽,为何这次偏偏放过刘备呢?
也许,我们可以试着反推孙权的用意,如果刘备被东吴俘虏,孙权大概有四种不同的方式来处置他。
一、杀死刘备
夷陵之战前,刘备已经在成都登基,刘禅为太子,诸葛亮为宰相,百官各司其职。也就是说,蜀汉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处于正常运营之中。
刘备和关羽不同,刘备是一国之君,他的存亡将决定蜀汉未来的走向。如果孙权下令处死刘备,那么,诸葛亮可能放弃光复大汉的战略目标,而改为灭东吴为先帝复仇。
如果孙权敢贸然行事,只会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之地。北面是虎视眈眈的曹丕,西面是杀气腾腾的复仇蜀4军,他如何守得住这漫漫长江防线?
曹丕坐看吴蜀内讧,表面上声援东吴,实际上磨刀霍霍。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夷陵之战后,曹丕趁着东吴疲敝,立刻挥师南下,分兵三路大举进攻东吴。
- 东路:曹休、张辽、臧霸从广陵(今扬州)进军,准备在那里渡江攻取东吴重镇京口(今镇江京口),也是孙权迁都后在北固山前峰修筑的铁瓮城。
- 中路:曹仁进攻东吴东线最重要的关口濡须坞。
- 西路:曹真、张郃、徐晃等人围攻南郡江陵。
当时,东吴朱桓在中路重创曹仁,东路则因为张辽的病逝而侥幸逃过一场恶战,然而西路的江陵却被曹军围困6个月之久,东吴将领朱然苦苦支撑,当时形势有多危急,内部甚至出现叛徒姚泰想要开城投降。
假如诸葛亮此时让坐镇巴郡(今重庆)的赵云出兵巫山,东吴江陵还能保得住吗?一旦江陵失守,魏军沿江而下,东吴还能保得住吗?其实,这也是曹丕对东吴用兵的初衷,一举灭掉东吴。
二、关押刘备
关押刘备,无非是打算挟刘备以令蜀汉,或者是让蜀汉割地赔偿。
蜀汉本来就是一个盆地,对外通道也就那么几个,如果不能全拿下来,将来也未必能守得住,因此,割地不可取。
关押也不可行,那时也没有视频通话,谁知道刘备是死是活,把蜀汉逼急了,多半是拥立刘禅即位。那么,东吴又不得不面对与杀死刘备同样的结果。
三、献给魏国
孙权如果将刘备献给魏国,就能将这烫手的山芋踢给曹丕了吗?恐怕适得其反。
有司马懿这样的参谋在,他怎么会看不出孙权唱的离间计呢?而曹丕也绝不会因为刘备而放弃攻打东吴的机会。
因此,司马懿极有可能修书一封,与诸葛亮结盟,共同对付东吴。联盟如果成功,东吴将被两面夹攻;如果蜀汉不同意联盟,也会考虑刘备的安危,不会在魏吴开战时对魏国用兵。
无论怎样,将刘备献给魏国,说难听些,就相当于送给曹丕一份保险——至少蜀汉不会趁机偷袭曹魏。
四、送回蜀国
这是最靠谱的做法。
东吴不但要欢送刘备,而且要风风光光地将其送回,并以厚礼相赠。荆州到手了,双方打也打了,闹也闹了,但是这吴蜀联盟还得继续,只有这样才能继续维护三分天下的格局。
结语:
事实上,孙权处理得更加漂亮。因为,无论孙权采用哪种方式,都不如直接将刘备放走来得漂亮,至少避免刘备刚登基不久便沦为阶下囚,这样做算是维护其帝王尊严。
相较于徐盛们的激进,朱然、陆逊等人却异常冷静,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回师防范曹丕。
孙权采纳了陆逊之言,回头迎击曹丕。刘备在江陵最危险的时候,果然没有出兵偷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放过刘备,也是放了东吴自己一马。
曹军撤退后,孙权立刻遣使拜见刘备,双方重修昔日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