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会。夷陵之战,刘备大败,狼狈地向白帝城逃去。当时,吴将徐盛、潘璋、宋谦皆认为刘备一定可擒,纷纷请求出兵捉拿刘备。然而,孙权却没有同意。

那么,樊城之战,孙权下令杀死关羽,为何这次偏偏放过刘备呢?

也许,我们可以试着反推孙权的用意,如果刘备被东吴俘虏,孙权大概有四种不同的方式来处置他。

一、杀死刘备

夷陵之战前,刘备已经在成都登基,刘禅为太子,诸葛亮为宰相,百官各司其职。也就是说,蜀汉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处于正常运营之中。

刘备和关羽不同,刘备是一国之君,他的存亡将决定蜀汉未来的走向。如果孙权下令处死刘备,那么,诸葛亮可能放弃光复大汉的战略目标,而改为灭东吴为先帝复仇。

如果孙权敢贸然行事,只会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之地。北面是虎视眈眈的曹丕,西面是杀气腾腾的复仇蜀4军,他如何守得住这漫漫长江防线?

曹丕坐看吴蜀内讧,表面上声援东吴,实际上磨刀霍霍。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夷陵之战后,曹丕趁着东吴疲敝,立刻挥师南下,分兵三路大举进攻东吴。

  • 东路:曹休、张辽、臧霸从广陵(今扬州)进军,准备在那里渡江攻取东吴重镇京口(今镇江京口),也是孙权迁都后在北固山前峰修筑的铁瓮城。
  • 中路:曹仁进攻东吴东线最重要的关口濡须坞。
  • 西路:曹真、张郃、徐晃等人围攻南郡江陵。

当时,东吴朱桓在中路重创曹仁,东路则因为张辽的病逝而侥幸逃过一场恶战,然而西路的江陵却被曹军围困6个月之久,东吴将领朱然苦苦支撑,当时形势有多危急,内部甚至出现叛徒姚泰想要开城投降。

假如诸葛亮此时让坐镇巴郡(今重庆)的赵云出兵巫山,东吴江陵还能保得住吗?一旦江陵失守,魏军沿江而下,东吴还能保得住吗?其实,这也是曹丕对东吴用兵的初衷,一举灭掉东吴。

二、关押刘备

关押刘备,无非是打算挟刘备以令蜀汉,或者是让蜀汉割地赔偿。

蜀汉本来就是一个盆地,对外通道也就那么几个,如果不能全拿下来,将来也未必能守得住,因此,割地不可取。

关押也不可行,那时也没有视频通话,谁知道刘备是死是活,把蜀汉逼急了,多半是拥立刘禅即位。那么,东吴又不得不面对与杀死刘备同样的结果。

三、献给魏国

孙权如果将刘备献给魏国,就能将这烫手的山芋踢给曹丕了吗?恐怕适得其反。

有司马懿这样的参谋在,他怎么会看不出孙权唱的离间计呢?而曹丕也绝不会因为刘备而放弃攻打东吴的机会。

因此,司马懿极有可能修书一封,与诸葛亮结盟,共同对付东吴。联盟如果成功,东吴将被两面夹攻;如果蜀汉不同意联盟,也会考虑刘备的安危,不会在魏吴开战时对魏国用兵。

无论怎样,将刘备献给魏国,说难听些,就相当于送给曹丕一份保险——至少蜀汉不会趁机偷袭曹魏。

四、送回蜀国

这是最靠谱的做法。

东吴不但要欢送刘备,而且要风风光光地将其送回,并以厚礼相赠。荆州到手了,双方打也打了,闹也闹了,但是这吴蜀联盟还得继续,只有这样才能继续维护三分天下的格局。

结语:

事实上,孙权处理得更加漂亮。因为,无论孙权采用哪种方式,都不如直接将刘备放走来得漂亮,至少避免刘备刚登基不久便沦为阶下囚,这样做算是维护其帝王尊严。

相较于徐盛们的激进,朱然、陆逊等人却异常冷静,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回师防范曹丕。

孙权采纳了陆逊之言,回头迎击曹丕。刘备在江陵最危险的时候,果然没有出兵偷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放过刘备,也是放了东吴自己一马。

曹军撤退后,孙权立刻遣使拜见刘备,双方重修昔日联盟。

最佳贡献者
2

谢邀!

这个问题问的好。

夷陵之战,东吴陆逊用火攻之计烧了刘备连营七百里。刘皇叔损兵折将,败至白帝城,出师未捷身先死,就此托孤孔明,虽死犹恨,带着未尽的心愿撒手而去。

这也成了千古遗憾。如果刘备听众人之劝,如果刘备不感情用事,……但这就是历史,没有如果。

凭心而论,都希望刘皇叔可以一战平吴,进而挥师中原,直捣许昌,最后光复汉室,传延汉祚,光照千秋。

这里我们自当尊重历史。但换一种思路,如果如题主所说,刘备兵败被俘又会怎样呢?

我想题主说的四种情况基本都概括了,这里,我只说一下最有可能的结果。

首先不杀是肯定的。

因为,一是曹魏还很强大,孙权自然知道孙刘联盟决不可分裂,二是刘皇叔是中山靖王之后,汉室贵胄,大汉遗脉。现在又是蜀汉皇帝,岂能杀了?杀之必成众矢之的,杀之必然人心向背。即使要杀也只能让曹丕杀,但这样也等于是损害了孙刘联盟,况且,曹丕同样也不会杀。所以,从这一点上说,孙权也不会将刘备送给魏国

其次,囚禁起来,以此要挟蜀国,这也不可能。

因为既然不能杀,又何必增加蜀国的仇恨。这边囚了刘备,那边阿斗便继承了皇位,尊刘备为太上皇,蜀汉一样有主。那么,接下来便是政治与外交的拉锯战了,扯皮磨牙,这对联盟不仅无助反而有害,还耽误了对抗曹魏的大计。既然之前已经是联盟合作的,有必要节外生枝吗?东吴还想获得什么利益?荊州都失而复得了,难道还要刘备的川蜀不成?人家会给吗,给了又能守得住吗?总之,立足还是根本,不能最后被曹魏一锅端了。

综上所述,智慧如孙权,则最可能也是最好的策略,便是将刘备送回蜀国。

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把刘皇叔送回蜀国,不怕他重整军队,卷土再来吗?

不会,这是多虑了。因为伐吴,刘皇叔几乎是举了全国之力,并因此战而损失过半,至少五年内无法再劳师远征了。回去之后只能休养生息,以图崛起。再者,有孔明,李严、蒋琬等辅臣的相佐劝谏,做为政治家的刘皇叔经此一败也会醒悟过来,不会为报私仇而废了大业。

而对于东吴来说,也是一举两利的事,既避免了仇恨的继续加深,又巩固了吴蜀联盟。不失为上上之策。

3

这虽然只是一个历史假设,但还是有一定的概率发生的。

刘备夷陵之战中不仅仅是战败,而且还是全军覆没的那种。在这一战中很多的将领被杀,黄权因为归路被切断转而投降了曹魏。蜀国阵亡数万人,仅刘备得以身免。

如果能够擒获或杀死对方的最高指挥官,那当然是整个战役里最大的战功,将领或士兵肯定都会不遗余力地去追杀刘备。

这种情况其实和关羽战败时差不多。史书的记载有好几种说法,有关羽被潘璋部当场斩杀,还有孙权劝说关羽投降未果后所杀。

不管当时具体是哪一种,关羽被杀之后孙权有点儿后悔,因而将关羽的头颅送给了曹操。孙权原本是想让曹魏和自己一起承担,但最终还是孙权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有了关羽这个前车之鉴,孙权会尽可能避免俘虏刘备。毕竟是两军会战,前线发生的事情也并不一定会全按照孙权的意思发展。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刘备还真得就被俘虏了!

这时候东吴怎么办?如何处置刘备还真令人头疼。孙权把刘备软禁在东吴,以此来挟制蜀汉,恐怕未必会起到什么作用。

在刘备之前的历史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可以重新拥立新的君主。同期的袁绍、马超也是不顾家人继续与之对抗。在之后的历史上,金国俘虏了徽钦二宗,赵构还是继续做他的皇帝。

最多就是史书的记载有所改变,大致便如“先主东狩未归,诸葛亮遂拥后主登基。”

如果孙权把刘备送给曹魏,那可比把刘备软禁在东吴低劣许多了!东吴从此就没有任何主动权了,一切都要看曹魏是如何操作了。

不管是曹魏把刘备送回蜀汉,还是让刘备去陪伴汉献帝,反正曹魏都要做得比东吴要好。

刘备不仅受俘东吴而辱,还要再次受辱与曹魏。一个堂堂蜀汉的皇帝,居然先后两次受辱。东吴和蜀汉的这个梁子,从此再无缓和余地。

把刘备送回到蜀汉,恐怕还不如把刘备软禁在东吴。刘备被东吴送回到蜀汉,刘备必然会将战略重心转到全力对抗东吴。

刘备被东吴送回到蜀汉,面对蜀境中那些蠢蠢欲动的反对势力,刘备那张老脸又能往哪儿搁?

刘备必然会全力继续攻打东吴。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等人也会选择支持刘备。这和刘备被打败逃回蜀汉,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情况。

所以东吴前线一但俘虏了刘备,以陆逊的谋略断然不会押解刘备去见孙权。

陆逊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让刘备随着蜀军阵亡,一个是制造机会让刘备自己逃回到蜀汉。

根据陆逊对于当时形势的判断,多半会选择让刘备自己逃回到蜀汉吧!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4

夷陵之战,身经百战的刘备败得非常彻底,也非常狼狈,靠着驿站人员焚烧装备堵住了东吴追兵的路才勉强逃到了永安宫,虽然刘备暂时安全了,但是东吴军队很快就突破了道路追到了与永安一江之隔的秭归,并且大有一鼓作气杀到永安的态势。

夷陵之战起源于孙权偷袭荆州,斩杀关羽,夺取蜀汉荆州三郡的战争,刘备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希望在有生之年的最后时刻夺回蜀汉争霸天下的唯一资本--荆州,但是很可惜,刘备由于在夷陵之战错误的指挥,包括放弃水军和在密林中扎营避暑,导致后路被东吴军队截断,同时又受到火攻而大败。

刘备

孙权在襄樊之战的后期与曹操达到政治协议,之后便夺取荆州,同时孙权为了应对来自刘备的严厉报复,孙权向曹操称臣,曹操在关羽被杀的一个月后就去世了,孙权断定了刘备会发兵来报复,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孙权继续向曹丕称臣示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孙权的称臣示弱,只是一种政治手段,一旦蜀汉的威胁解除,孙权不会向曹魏妥协。

当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打得大败后,实际上孙权已经解除了来自蜀汉主动进攻的威胁,虽然陆逊手下有部分将领仍然建议继续攻打刘备所在的永安,但是无论是陆逊还是孙权,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刘备虽败,但蜀汉不会亡,接下来的政治形势是抵抗北方的曹魏。

刘备曹操孙权

所以,孙权作出了不要继续进攻刘备的命令,事实上,东吴也没有这个机会和能力可以拿下永安宫,因为这样做的话,孙权就会进入一场长期的战争,如果北方的曹魏南下攻打东吴,孙权将会无法应对,那样的话,孙权将会两线作战,这绝对是孙权不愿意看到的事,也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

正因为刘备安全逃到了永安,所以在客观上也为促到了三国继续鼎立的局面,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被东吴军队俘虏了,天下将发生什么变化?还会有三国吗?

如果刘备真的被东吴军队俘虏了,那么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刘备将会被东吴软禁到死,孙权既不可能放走刘备回蜀汉,也不可能把刘备交给曹魏,只有把刘备留在东吴软禁起来,才是对孙权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夷陵之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简单,用排除法。如果东吴军队俘虏了刘备,将有几个结果等着刘备:

1、杀刘备。

孙权会不会杀刘备,就像他当初杀关羽那样杀了刘备,孙权杀不杀刘备,取决于孙权的政治利益,如果杀的利益大于不杀的利益,那么孙权就会杀,如果当时俘虏了刘备,并且杀了刘备,那一定会引发蜀汉政权的强烈反弹,因为蜀汉的开创之君是刘备,现在被孙权杀了,蜀汉政权无论是谁当政,都必须为刘备复仇,这是蜀汉的合法性。

为刘备复仇意味着蜀汉将会继续发动对孙权的战争,同时蜀汉与东吴世代变成仇恨,这个仇是不可能化解得了的,因为刘备可是一国之君,这个仇将是所有蜀汉人共同的国家意志,这对孙权来说有什么好处呢?况且北方的曹魏一直对孙权虎视眈眈,现在杀刘备引发了蜀汉的世仇,孙权是不可能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所以他不会杀刘备。

孙权与刘备

2、送回蜀汉。

孙权会不会把刘备送回蜀汉呢?不可能,毕竟在夷陵之战中如果好不容易俘虏了刘备,就这么白白地送回去,孙权有什么好处呢?没有好处的话,孙权又何必这么做,况且如果送回了刘备,他再来报仇怎么办,不是继续给自己创造麻烦吗?

所以,从孙权的角度考虑政治利益,他也是不会放刘备回到蜀汉的,如果这么轻易就放了,那么夷陵之战不是做了无用功吗?

3、送给曹魏。

孙权如果俘虏了刘备,会不会把刘备送给曹魏呢?就像当年把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一样,答案是不会的。这里的形势与当年的形势已经是不一样了,如果把刘备送给了曹魏,孙权不等于是把自己手中一张底牌送给了曹魏吗?明明控制刘备可以让蜀汉投鼠忌器的,让蜀汉不能发动战争攻打东吴,孙权怎么可能把这张底牌不要了。

刘备托孤

从孙权的角度出发,他需要的是政治利益,如果送给曹魏有重大政治利益的话,孙权会这么做的,但是并没有,孙权对曹魏的本质是敌视的,只是因为刘备的攻击而暂时依附于曹魏,这一点,曹魏的谋臣刘晔都看出来了。

刘备被俘虏后的象征意义已经大于了实际意义,任何想杀了刘备的行为,都会招致蜀汉强烈的复仇,如果留着刘备,还会让蜀汉不能轻举妄动,这个政治利益太大了,孙权可不会轻易让给曹魏。

4、软禁。

到最后,孙权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软禁刘备,孙权在偷袭荆州前虽然已经决定杀关羽,但那是因为孙权已经铁了心要夺回荆州,不能容许关羽这样的万人敌猛将再回过头报仇,既然已经下了黑手夺取荆州,就干脆把事做绝,反正刘备都会来报仇的,所以孙权杀了关羽。

孙权称帝

但现在刘备的情况已经不同了,刘备是蜀汉的最高统治者,是蜀汉的象征,如果杀了刘备,等于成为蜀汉的全民公敌,在当时,皇帝可是一国的精神象征和国家之本,就算孙权杀了刘备,蜀汉也不会因此而灭亡,反而会带来无尽的复仇之火,对于孙权来说,最大的政治好处就是:软禁刘备,这样的话,蜀汉不敢发兵来复仇,因为担心会伤着刘备,这样就解除了蜀汉的军事威胁,就算曹魏率军南征,孙权也不怕了,因为这是一线作战,不用担心蜀汉,所以,孙权最终对待刘备的手段只能是软禁,别无他法。

5

我的答案是:如果发生刘备被东吴俘虏的情况,东吴不会杀刘备。杀了刘备会让蜀国同仇敌忾,而留着刘备不仅能牵制蜀国,还能要求蜀国提供大量物资换回刘备。

杀死刘备这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东吴肯定不会选择去做。

一,夷陵之战的误区

世人多说夷陵之战是刘备感情用事,实则不然。夷陵之战是蜀国唯一有希望拿回荆州的时机。

夷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21年,这年蜀国的宿敌魏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曹操在220年死了。曹操的儿子曹丕接管了魏国。此时的曹丕正忙着压制他的兄弟,控制军权和朝中的大臣。

魏国忙于整顿内务,使蜀国遭受来自魏国的压力骤减。蜀国终于能腾出手拿回失去的荆州等地。这是蜀国想要扩展的最好时机,可以说刘备把握时机把握的相当准确。为了师出有名,刘备打出了替关羽报仇的旗号。

荆州对于刘备集团相当重要,是其主要的兵员和税收地。如果失去荆州的人口和资源,蜀国必定走向衰落。事实也证明没了荆州后的蜀国很快陷入了困顿,最先灭亡。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目的就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二、吴国为何不会杀刘备

东吴曾经击败并杀了关羽,对于关羽尸体的处理吴国曾经想到嫁祸给魏国。魏国并不傻,他才不背这个锅。他乐意见到东吴和蜀国互相攻击,坐收渔利。所以刘备如果被俘,魏国是不可能接受东吴将这个俘虏送给自己的。相反他会用各种方法挑起吴国和蜀国之间的仇恨,让其两败俱伤。

至于将刘备放回去也是不可能,放虎归山必为后患,杀又杀不得,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让刘备和孙尚香生孩子。生不出来就找一个孩子称其为刘备和孙尚香的儿子,由吴国护送此子回蜀国继承,这样吴国就会顺理成章的控制蜀国。

至于杀死刘备也是不可能,我们在开头就进行过说明。杀了刘备会让蜀国同仇敌忾,而留着刘备不仅能牵制蜀国,还能要求蜀国提供大量物资换回刘备。

具体参考靖康之耻俘获君王的做法。俘获了对方君王就等于俘获了一座金山,放着金银不去敲诈白白杀了岂不可惜。

以上是笔者的看法,欢迎各位历史爱好者一起探讨。

6

关羽失荆州被俘,为东吴所杀,刘备起兵七十余万,誓死要夺回荆州并为关羽报仇。孙权求和不成即指派东吴名将陆逊与之对抗,在夷陵两军相持。陆逊以逸待劳,见刘备连营扎塞,便釆用火攻,连烧蜀军七百里连营,刘备惨败。吴军乘势掩杀,蜀军战将兵士死去无数,尸横遍野,惨烈之极,这就是著名的夷陵之战。刘备本人遭吴军追杀,经多方将领沿途拼死相救,直逃到白帝城才脱离险境。

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因连续经历了荆州丢失和夷陵惨败,关羽张飞相继死去,精神受到巨大打击,老迈的身体再也一蹶不振,托孤与诸葛亮和李严,就一命归西了。

假如在此战中刘备被东吴所俘,会像关羽一样,被东吴杀掉呢?应该不会。

一、当时魏、吴、蜀三国已经成立,魏国势力最为强大,吴蜀相对弱小。所以诸葛亮和东吴早期的鲁肃都重视孙刘联盟对抗强曹操这一决策。蜀后来在关羽失掉荆州和这次夷陵惨败,已成弱势,荆州将成魏吴争夺的焦点。此时若杀掉刘备,诸葛亮必拥刘禅继位,从此孙刘联盟彻底废弃,两家成为死敌必为曹魏得利。曹魏如同早期赤壁之战一样,先取荆州再过长江,东吴亡国就不远了。

先前荆州之战关羽被俘,杀掉关羽就被东吴首席谋臣张昭批评,他认为夺取荆州就已达到了目的,杀关羽将会引来后患。孙权也后悔,急将关羽头颅送给曹操,想转移祸水但未成功,还是引发了夷陵之战。如果此时刘备被俘也被杀掉,两国断无再合作的机会了。孙权不傻,决不会这样做。

二、刘备虽然死于夷陵之战,但病死和被杀完全是两回事。诸葛亮拥立刘禅后为顾全大局再度与东吴修好,延续了过去的结盟是无奈之举。对东吴来说夺回荆州已成了实是,夷陵之战又将把对方打到了谈判桌上,赚得大了,比杀掉刘备强得多,何况刘备自己还是死了。

三、如果夷陵之战刘备未能逃出重围,可能宁可自杀也不肯当俘虏。万一被俘则有两种结局,一是像死于白帝城一样,极度灰心死于囚禁之中,二是东吴给与较高的礼遇来宽慰刘备,以求达到不计前嫌重新合作的目的。诸葛亮会从中斡旋,为刘备建立台阶,让刘备风光返蜀。但刘备心中阴影无法消除,也无力再战东吴,羞愧和耻辱使他难以长寿,不久既死。

总之如果刘备被俘孙权决不会杀掉刘备。夷陵之战东吴打出了最好的结果,在彻底打败刘备的同时,让刘备逃出生天又自行死去。

7

东吴绝对不会的把他送给曹操,同样也不会抓到刘备,如果真的抓到刘备,那将陷东吴与死地。

东吴和蜀汉之间的关系是合者双赢,争者双输。因为他们都不是魏国的对手,所以必须要联合起来。如果你能想到这一层再去看蜀汉与东吴之间的战争就很明白了。

他们之间不是谁想吞并谁,而是看谁能握有和谈的主动权,仅此而已。



我们来看一下夷陵之战之后,为什么不是刘备主动向孙权求和,反而胜利方孙权向刘备求和。更奇怪的是大败之后的刘备居然答应了。

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

这个记载在《三国志先主传》中,打赢的孙权怕什么?

因为他怕刘备真的撕破脸,不要命的攻击东吴,那么最后获利的就是曹魏。

为什么说抓了刘备就会陷东吴与死地?

刘备一死,蜀汉内部就会混乱,蜀汉内部一发生混乱,谁最能占便宜,自然就是曹魏。因为曹魏可以双线作战,他的综合国力摆在那边。东吴也可以趁机进袭巴蜀,但问题是如果此时曹魏进入东吴,该怎么防守?

如果不取巴蜀,曹魏必取,从巴蜀进军是灭吴的最佳路线,后来西晋灭吴就是这样的。

有人会说不是有诸葛亮坐镇成都吗?诸葛亮只是内政人才,他不管军事,军中之人未必会服他。

其他的不说,一听刘备病了,汉嘉太守黄元就反了,刘备一死,南中就反了,你想想看此时诸葛亮还有拿到刘备的授权,局面只会更差。

巴蜀灭亡,东吴也就离亡不远了,所以孙权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再往后几十年巴蜀和东吴的关系都挺好。

结语

刘备和孙权都很清楚,两个人不能真拼命,一拼命正好便宜曹魏,所以蜀汉与东吴每一次大战之后都会迅速讲和,而不是成为仇国。所以当你抓住他们发动战争只是为了掌握联和中谁握有主动权这条线,就不会有什么疑惑了。

8

假如刘备没有逃回蜀汉而被东吴抓起来,孙权也不会杀刘备。

关羽失掉荆州被东吴杀了之后,刘备紧接着曹丕称帝在益州称帝。而对于东吴刘备是很讨厌的,曾在汉中之战前要夺取荆州,后来关羽攻打襄樊之时作为盟友的孙权竟然在背后捅刀子。不仅夺了荆州还把关羽杀了,而关羽本来就是刘备最亲信的将军又是蜀汉二把手,刘备自然无法忍受夺地杀人之恨。

刘备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为了关羽报仇把荆州夺回来,带着数万大军就去攻打东吴。前期也是一切顺利一路达到了夷陵,深入吴境两三百里。不过到了夷陵就和陆逊僵持住了最后还被一把火烧了,只身逃回白帝城。

夷陵之战后的局势

夷陵之战结束后三国鼎立之势确定,随后的四十余年三方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陆逊虽然赢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保住了荆州。曹丕收到这个消息之后不是马上乘人之危的攻打蜀汉而是举兵伐吴。这是为何呢?

首先如果此时曹丕跟东吴一起攻打蜀汉,最终能不能取得胜利很难说。虽然夷陵兵败但是刘备在白帝城集结了两三万人,而曹魏只能通过汉中一线进入蜀汉。汉中此时是魏延守卫,兵力应该在两万左右,而汉中一线易守难攻并不能轻易取胜。至于东吴方面,东吴强大的是水师夷陵之战有很多自然因素。如果真的面对蜀汉的坚守东吴并不能吃到好处,毕竟此时攻守易势。而且赵云等人也已经到达了白帝城,所以东吴不容易打败刘备。

所以曹丕最后选择进攻东吴是有考虑的,东吴虽然胜利了,但是曹魏并没有参战。曹丕会想有可能孙权也会想他最后攻打蜀汉,所以不会提前准备。但是结果是东吴早有准备,最后曹魏撤兵。

刘备被抓也不会被杀

假如刘备没有逃回去而是被东吴抓了,那么孙权最好的做法就是让蜀汉准备一些军需然后换回刘备。为何孙权不会杀刘备,假如孙权杀了刘备那么,蜀汉会举国攻打东吴,最终鹿死谁手犹未可知。而早已准备好的曹丕必然南下攻打东吴,因为此时蜀汉虽然同仇敌忾但是势力比曹魏弱,而且曹丕更可以接着蜀汉和东吴打的两败俱伤之时一起灭掉两国。这点孙权自然会想到,所以孙权不会杀刘备最终还是要还给蜀汉,不然就是自取灭亡。

三国之间是相互鼎力的,除非有一方有绝对的实力灭掉一个还能保证另一方不趁火打劫,才可以统一。不然只能三方僵持,此消彼长之间维持现状是最好的,有一方轻易改变那么第三方也是难逃厄运。

9

本文观点: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被东吴俘虏了,孙权肯定会杀了刘备!具体分析如下

由于荆州的丢失和关羽的身死,刘备怒不可遏,不顾众臣反对,决议起兵伐吴。而在伐吴之战的前期,刘备也确实是势如破竹,打得吴军节节败退,最终孙权启用了陆逊,才稳住战局。陆逊是个大才,最终也是成功地在夷陵大败刘备,打的刘备几乎全军覆没,要不是赵云及时来救,刘备很可能也要被东吴俘虏!那么如果刘备真的被东吴俘虏了,后果会如何呢?孙权会杀了刘备吗?

夷陵之战

其实在汉中之战后,刘备集团的实力已经是隐隐的超过了东吴,这也让东吴感到了很大的压力,所以才会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不顾盟友的关系,选择偷袭荆州,达到全据长江的目的。刘备创业一生,好不容易打下了荆州、益州两大基业,又成功的拿下汉中,正做着一争天下的美梦呢,荆州的丢失对他来说犹如当头一棒!刘备深知,丢失了荆州的蜀汉是没有能力北伐成功的,后面的发展也证明的刘备的眼光,无论诸葛亮的能力多么的逆天,始终无法从汉中北伐成功,正因为刘备眼光高超,所以他必须起兵伐吴,重夺荆州!

刘备这次伐吴,基本上带走了蜀汉国内能动用的全部精锐了,而这些百战精锐也确实是战力强悍,打的吴军望风而逃,不敢接战。就算是陆逊前来,其实也是坚守不出,不敢和蜀军动手,因为陆逊也是看出来了,刘备带来的这支军队太过于精锐,正面对战中很难将其击败,所以只能坚守对峙。

刘备在对峙途中,犯了两个大错,一是把水军转为了陆战,放弃了水师的优势。二是全军扎营于山地。当时的天气越大干燥炎热,蜀汉士兵出征过久也变得烦闷躁动,而陆逊正是看到了蜀军的弱点,决定发动火攻,最终成功的击败了蜀军!

夷陵之败,刘备损失非常惨重,他所带去的精锐大部分战死,直接使得蜀汉的人才出现了断层。除了精锐尽丧,蜀汉的权威也是一落千丈,国内势力蠢蠢欲动,蜀汉人心动荡,非常有可能直接崩盘。很多人夸诸葛亮的伟大,也正是因为他在这种危局之下,稳住的蜀汉,使得蜀汉不仅没有大厦倾倒,反而是重回了正轨,为蜀汉延续寿命数十年!这些事情都是在刘备成功撤离到白帝城后,并且妥善地安排了后事之后发生的,那么如果刘备被东吴给俘虏了,没能回到白帝城,后果会如何呢?东吴会杀掉刘备吗?

很多人说孙权不会杀掉刘备,因为这不符合东吴的利益。杀了刘备,蜀汉必定会团结一致,和东吴死磕到底,到时候魏蜀吴三个国家互相牵制的局面就会变成魏蜀两国共同进攻东吴,东吴会快速灭亡。所以说孙权不会杀掉刘备,孙权最有可能的是软禁刘备,因为把刘备放回东吴,也并不符合东吴的利益。刘备是三国枭雄,受了此等侮辱,放他回了蜀汉,必将励精图治,报仇雪恨,这无形中给东吴制造了一个非常大的麻烦。所以说,大家认为孙权不会杀刘备,会将刘备软禁起来。

但是!这都是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如果站在当年孙权的角度,他一定会杀了刘备!

为何这么说呢?其实我们不要站在三国鼎立的这个局面来想问题,而是要综合孙权过去的一切行为来分析!孙权是个什么样的人?很多人认为他老谋深算,非常的有权谋,非常理智,所以不会犯下如此大错,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孙权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聪明!

如果说孙权聪明,谁会料到,他会偷袭荆州?当年的情况是多么的有利于孙权,曹操势弱,吴蜀联合起来终于稍稍地占据了上风,结果孙权就直接地来了这么一出,偷袭盟友,抓获关羽。是个聪明人都不会这么干,因为这样做直接断绝了东吴一争天下的希望,使得刘备和东吴结怨,刘备必将起兵攻打东吴!在此之前,大家都认为孙权不会打荆州,结果他打了!在此之前大家都认为孙权不会杀关羽,彻底搞坏吴、蜀两家的关系,结果孙权杀了。有没有发现,孙权的行为都是出乎大家的遇料?聪明如刘备、诸葛亮、曹操,都没想到孙权说干就干,直接杀了关羽,他又不是不知道关羽对刘备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他还敢动手杀关羽?

所以说,我们要站在孙权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上帝视角。从上帝视角来看,确实俘虏刘备后软禁刘备可以使得东吴利益最大化,然而站在当时孙权的角度,杀掉刘备,击碎蜀汉的人心,趁机夺取益州,利益将会更大化!而这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蜀汉是建立在刘备独特的的魅力之上的,除了刘备没有人能够统领蜀汉,很多人说诸葛亮可以,事实上,当时的诸葛亮并不能!要不然刘备也不需要在白帝城托孤时,使出各种手段,包括当着群臣的面让儿子认诸葛亮为父,并说出刘禅不行,诸葛亮自己当皇帝的话语,刘备做这一切就是为了加强诸葛亮的权威,使得诸葛亮能压住其他势力,成功的掌握蜀汉。

如果刘备死于东吴之手,没有交代后事,是没有人能够压服蜀汉各方势力的。诸葛亮仅仅是荆州代表,益州本土势力、东州实力对他并不服气,所以听闻刘备的死讯,不仅蜀汉各地会纷纷起兵,最大的三方势力也会陷入内斗之中,争取蜀汉的控制权。而这个机会对于东吴来说是非常好的,只要蜀汉人心崩溃,陆逊指挥得当,很有可能一举打进蜀汉腹地!

战争这个东西,其实人心非常重要,只要人心一散,管你多少人,都会被击败。管你之前多厉害,人心一散,你啥也不是。这也就是淝水之战后,苻坚就此亡国的原因。也是刘备战败后,宁死不回成都,一直坚持在白帝城的原因,只要刘备一退,人心一散,蜀汉就彻底完了!

至于说曹魏那边的反应,孙权肯定还是同样的套路,把刘备的人头献给曹丕,俯首称臣,打个时间差,趁曹丕还未动兵,赶紧收拾蜀汉。不过如果蜀汉抵抗激烈,孙权短期内拿不下蜀汉,他也只能撤出大部分兵力,用于抵抗曹军。不过实话说,孙权这种做法,玩得好是可以和曹魏平分天下的,玩脱了,那只会加速天下一统的时间。

结语

仅以孙权当年的行为来看的话,如果夷陵之战俘虏了刘备,孙权肯定是会杀掉刘备的,以此打破蜀汉的人心,瓦解蜀汉的斗志,趁机攻灭蜀国。毕竟当年偷袭荆州,杀掉关羽已经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遇料,刘备和关羽有类似之处。

10

当了俘虏的刘备如果被东吴杀了,曹操睡觉都会笑醒。

章武元年(221)七月,刘备下决心准备进攻孙权,一则为兄弟关羽报仇;二是为夺回荆州。赵云和其他文武大臣极力谏阻,未果。

从军事战略上来看:失去荆州,蜀国北面就失去了作为屏障的汉、沔地区,将直接受到来自曹操入侵的威胁。从感情上讲,不为关羽报仇雪恨刘备心里也过不去。而且,就当时吴蜀两国形势看,刘备凭借地理优势,如果指挥得当,也不是没有打败东吴、夺回荆州的可能。

章武二年(222)二月,刘备率军从秭归兵分两路出发攻吴。蜀吴两军在猇亭(今湖北宜都西北)对峙数月后,东吴大将陆逊寻得战机,一举重创蜀军,刘备抄小道逃往白帝城。这次战争即是猇亭之战,也称夷陵之战。

"君子报仇 十年不晚"。刘备,舍本逐末、一意孤行发动的是复仇之战,他没分清楚轻重缓急,且指挥失当,这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东吴面对强敌入侵,打的不仅是一场防御战,同时也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保卫战。东吴大动干戈、拼死一搏,取胜后还主动向蜀国求和,其原因在于:东吴同时还面临着更为强大的,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打三国统一之战的曹魏政权。"鹬蚌相争、 渔人获利",孙权对此,心里有数的很。

一切军事战略都必须服从、服务于政治。且,政治的一大特征就是:平衡。

实力有限的孙权明白,如果逮住刘备把他杀了,蜀国必将举倾国之兵再次打上门来。其结局是:要么两败具伤;要么蜀国彻底失败,东吴失去唯一联盟,自身也难逃最后被强大曹魏消灭的厄运。怎样的结果对自身都不利。杀刘备,使不得。

当年曹操赤壁大败,诸葛亮故意安排关羽去守华容道,他知道关羽重义气会放走曹操,这也正是孔明的目的:曹操若死,曹魏政权也亡,三足鼎立之势将不再存在,东吴孙权会趁势消灭当时还弱小的刘备。情况相似,你说东吴能杀刘备吗?

把刘备关起来,做个人质,这个办法不错。这样可以制约蜀国的轻举妄动,并增加谈判的筹码。

再议,有条件的释放刘备回去,继续保持纵横捭阖、相对平稳的三国三足鼎立之势;警告蜀汉政权的强硬派、主战派;最大程度显示东吴政权的联盟态度,吴蜀两家重修盟好是东吴最愿意得到的结果。这是最佳选择。

再说,把刘备送到魏国。曹操做个顺水人情把刘备礼送回蜀,孙权得不到任何好处,蜀吴两家矛盾还有加深的可能,蜀吴"兄弟阋墙"是曹操最高兴看到的事。孙权不会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屈之子一孔之见,感谢您的阅读并恳请提出建议,欢迎大家围观讨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