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生进京赶考,一般人能走多少里路?这个问题在交通发达的新时代,年轻人恐怕较难回答得切合实际。我因文革时期徒步串联,曾经连续步行十几天,一天最多行走过138华里,最少一天也有70∽80华里。这恐怕与上京赴考有点类似。题友没问清是每日平均还是最多行程?根据个人徒步经历,每天行程是会受客观因素影响的:一,天气变化;二,本人身体素质;三,考期临近时间(时间近,恐怕要走得快些);四,路途中的旅店远近(如果当天走50华里左右就有旅店,若不住则需再走60华里,况且随行佣人肩挑着书及生活用品等);五,古代书生大多是有钱少爷、公子;穷人能读得起书的极少。料想他们自小娇生惯养,一日行程不会太远。太远了,身体吃不消。六,其它影响行程的原因……。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如果是富家子弟,恐怕平均行程是在50华里之内;若是穷书生,为节约盘缠,身体素质也相应较好,平均行程最少在80华里以上。
浅见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