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综合分析题是申论考试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难点。然而解释型综合分析题却是难上加难,让考生抓耳挠腮。近年来在各地的省考中解释型综合分析的难度也不断的攀升,比如这道题:“给定资料4 中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的名言“因为山在那里!”影响了无数勇于探索、勇于进取的人。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5 分)”。在审题过程中觉得难度不大,但是真正回归给定资料之后就发现很难入手,不知所以然。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需要学会运用方法来解答题目。

一、揭示内涵是关键

解释综合分析题总体思路非常之简单。首先是发表观点,揭示这句话所传达的含义。其次是分析观点,分析原因、影响等。最后落实观点,提出对策或者作出总结。但是考生一般在第一步就会卡壳,不知道如何揭示这句话的含义,更谈不上后面分析论证的部分。为了应对这个尴尬的问题,可以运用关键词分析法来揭示这句话的含义。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寻找需要解释这句话的关键词。所谓关键词就是阻碍理解这句话含义的词都是关键词,比如上文提到的那道题目,让考生对“因为山在那里!”谈理解,阻碍我们理解的这句话的的词就是“山”,关键词就是“山”。

其次,回归给定资料寻找关键词的含义。就如上题,考生就应该回归给定资料寻找“山”在材料中的具体所指。回归给定资料之后,材料有一句原话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真正创业的人在他的生命中都有一座高山,而生命不息,创业不止,正是绝大多数创业者的心态” 。通过这段材料可以明确看出“山”是指创业者要有目标,要坚持不懈。

最后,把关键词的含义带入这句话的逻辑揭示含义。“山”是指创业者要有目标,要坚持不懈。带入“因为山在那里!”这句话的逻辑,这句话的含义就很清晰了,无非就是:创业者心中都应有一座山,创业要有目标,要坚持不懈。

二、分析论证是核心

综合分析题目的核心在分析部分。当这句话的含义清晰后,就要在材料中寻找能够论证含义的相关论据。就如上题:“因为山在那里!”意思是:创业者心中都应有一座山,创业要有目标,要坚持不懈。分析分部分就分析,为什么创业者要有目标,要坚持不懈。论据可以是问题、原因、影响、案例等等,只要能够论证这句话含义的任何要素都可以。

通过回归相关给定资料可以找到问题、意义、对策等要素,最后根据作答逻辑,答案就非常明确。这道题的答案如下:

创业者心中都应有一座山,创业要有目标,要坚持不懈。在创业的过程中融资难、运营,成本高、创新不足、市场了解有限。但是只要生命不息,创业不止,就能找到正确的创业方式和方法,不断创新,有新的创业思想,创业精神可以感染无数创业者。因此,创业者必须要有生命不息,创业不止的心态。

最佳贡献者
2

申论作为一门以考察考生文字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为主的考试科目,考察的是考生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以及在短时间内组织好语言,做好表述工作。但是,习惯了传统中国式教育的大多数考生,已经对固有答案产生了依赖,一旦离开了标准,就不知道如何作答。综合分析是申论所有小题中难度最大的一种题型,也是考察考生逻辑分析能力的题型。综合分析能力可以作为一道单独的小题进行考察,也可以在其他题型中去考察,比如贯彻执行和作文题都会考察综合分析的能力。其在笔试中有所考察,在面试环节同样也有所体现,所以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一定要掌握这一题型。

综合分析在考试大纲中的要求“对给定资料或给定资料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的理解材料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评价”,通过大纲中的要求我们不难知道,对给定材料的理解越到位、归纳的内容越完整、表述的观点越清晰,得分也就会越高。因此大纲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做题的要求。

考生做综合分析题时主要会有以下几类问题:

一、对于材料的理解不到位。

通常考试中的材料不会简单的只有二三则,而是会有很多则,许多考生在考试的时候往往阅读到后面的时候前面材料所表述的内容已经忘记了,对出题者所想要表述的观点不能理解到位。

二、答题要点找不全。

考生在答题时往往会拘泥于一则材料或者很少的几则材料,不能做到通篇整理,因此往往会造成要点丢失的情况。

三、分析不到位。

这一点主要是由于第一点和第二点没有做好导致的,由于对于文章材料的理解不透彻、要点找不全,进而就会导致分析的角度过于单一。

因此,考生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将学到的阅读理解方法运用到训练中,不能将方法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要多多训练,将方法变成一种技能。另外在答题组织语言的时候,做到条理清晰。再提出正确的观点之后,将来源于材料的要点进行组织,对提出的观点提出论证。这一点中,有关要点的找寻可以从原因、影响、现状的等作为论证的要素,当然在找寻要的过程中,对于关键词、关键句的把握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平时训练过程中,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从历年考试真题入手,试题当中反映题者对于材料理解和市面上一些模拟题所反映的出题深度是不一样的。

3

综合分析能力是申论大纲考察的几种能力之一,综合分析题型分为评论评论分析、解释分析和启示分析三种,政公教育小编现以评论分析为重点,剖析解题技巧,帮助考生们一招搞定评论分析。

一、正确定位评论分析题型

评论分析题型常常考察的是对某一现象或者而某个观点的评价,在题干上的特点是出现“评论、评点、评析、看法、认识”的词汇,其问法常常是比较主观的,但是作答的时候一定要从给定资料的角度出发,坚持答案都是来自材料的原则,忌加入个人太多脱离材料的主观成分和理解。

示例评论分析题型题干:“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请结合“给定材料2”,谈谈你的看法”。

二、评论分析的答题技巧的详解

以2015年国考真题“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请结合“给定材料2”,谈谈你的看法”。为例进行讲解答题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政公教育解析:

是什么:表达对该现象或者观点的看法,进行评价,即是支持、反对、好、坏等等

真题示例:新技术目前无法从根本上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还有待未来观察。

为什么:即是在分析观点的由来,讲述为什么得出这样的观点,常常会分析的要素有:问题、意义、原因、影响、特点、趋势、事例等。(并不是所有的要素都会有,根据材料提供进行选择,一般只有两个、三个或四个要素)

真题示例:一方面,新技术给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带来一些改变。 一........; 二.......;三......所以从理论上说,有利于消除城乡社会鸿沟、不同社会阶层间的不平等,促进社会公正(影响)。但另一方面,新技术的使用会产生“马太效应” ........(问题)

怎么办:简单谈一谈对策或者重述观点即可。

真题示例新技术要发挥作用须线上线下结合起来。因此,不可过度夸大新技术的作用,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观察。

答案整合:

新技术目前无法从根本上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还有待未来观察。(是什么)一方面,新技术给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带来一些改变。 一是给他们的生活、 交往、 就业求职带来便利; 二是使他们拓宽视野,转变意识,拥有表达渠道;三是使他们可以通过自媒体维权。所以从理论上说,有利于消除城乡社会鸿沟、不同社会阶层间的不平等,促进社会公正。但另一方面,新技术的使用会产生“马太效应” ,强势群体更容易从新技术的使用中获益,实际上拉大了两者之间的收益差距,而且新技术要发挥作用须线上线下结合起来。(为什么)因此,不可过度夸大新技术的作用,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观察。(怎么办)

注意:一、表达观点上,可以给语言润色,表达而更有文采,如,表达“支持”时,可以用“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做法,为......发展指明了方向”等;二、分析为什么是评论分析的重点,所占的篇幅是最大的,表述要具体,分析要透彻;三、“怎么办”在表达的时候篇幅较小,切忌为了完成这道题去写很多的对策,这是不合适的。

评论分析题型的把握将会是考生们通向成功的道路中必须要打败的拦路虎,希望各位考生朋友们能够牢牢掌握技巧,唯有与如此,备战公考,才能轻松自如!

4

解题思路:综合分析题型需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展开撰写。

下面我举个实际例子,来看看,怎么来写这个申论的综合分析。

当你拿到题的时候,先提出你的观点,拆分句子,找关键词,直接找到这个词语的材料出处前后去把握这个词或这句话的含义,如果通过题干,回归原文段落没有直接解读,就需要结合全文提炼这个词或一句话的含义。如果都没有,就需要自己对题干中的词或句进行同义转述。

紧接着分析我们的观点,对内容和对象进行分析,并进行整合。就龙虾专业而言,要想让阅卷人对龙虾专业理解的更加深刻,可以在分析龙虾专业的影响、之所有产生龙虾专业的原因。

最后落实观点(提出对策、启示)。

是不是答题的方法还是很简单的呢?

5

《申论》的综合分析?这是谁定义的,应叫公务应用题才贴切。说简单一点,是根据材料的内容来答题,其实,阅读材料和写作内容是有联系的,找出二者的关系,是阅读的关键。一般来说,阅读材料多为调研情况和新闻材料,而写作一般不需要具体细节,所以,描写细节的内容一般不用多费精力。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要学会拉条条,一要具备公文句子的表达,二要提炼出关键内容,二者缺一不可。最难的是从事例中拉出条条来,有时是意思拿不准,有时是词不达意,概括不出来。例如好政策的第一题,某地开了个坐谈会,与会人员讲了几个故事,真的难得抓准观点,不信自己去试一试。




6

申论考试随着命题稳中难度有所提升的趋势,各大题型考查越来越灵活,而难度增加系数最高的当然是综合分析题,其中难度更高的当属解释型综合分析题。今天,带大家走近综合分析题,看看它的变化和应对。

一、基本认知

首先众所周知,综合分析题是申论考试常考的题型,而且它具体又可以划分为常见的三四种,包括解释型综合分析题、评价或评论型综合分析题、启示型综合分析题、比较型综合分析题等。其次这几类型的综合分析题也各自有自己判断的方式和标准。例如题干中出现“对……的认识、谈谈对……的理解”,则属于解释型综合分析题;题干中出现“谈谈对……的看法、见解、对某观点的判断或评价”,则属于评价或评论型综合分析题;题干中出现“谈谈XX地的做法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有何启示”,则属于启示型综合分析题;题干中出现“请比较……和……,请分析……和……”,则属于比较型综合分析题。最后就是要求当中也会有诸如“分析深刻、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等”。

二、深度认知

每一类型综合分析题,都有其对应的答题方法和思路。根据不同的作答对象主体,解释型综合分析题一般先需要理解并解释一句话或一个词语的字面意思,进而展开多角度的分析(其中包含的角度有原因、影响等),最后是这句话或这个词带来的启示;评价或评论型综合分析题则是先需要明确对作答对象的观点或看法(宏观层面),进而是在材料中搜集支撑你所给观点的理由,最后是总结回应你的观点或就问题整理对策;启示型综合分析题则先是依据题干作答对象明确启示来源,然后结合本国或本省实际情况进行转述材料,最后通过总分结构加工书写答案即可;比较型综合分析题一般考得较少,思路为先针对所比较的作答对象进行高度宏观概括,再依次进行比较对象包含信息的展开罗列,最后得出比较的结论。以解释型综合分析为例,2016年国考副省题目,“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对于此题,先解释这句话,说的是技术层面(改教材、改上课)改的太快,灵魂(教育规律)难以跟上;接着再去分析为什么走太快、走太快的危害;最后再写灵魂怎么才能跟上,这道题目就很清晰了。

综合分析题是申论五大题型中难度逐渐提升的题目,但不是无法攻破的。只需要在学习方法之前,多进行思维训练和积累,阅读时政新闻评论和解读,尽快转变思维方式;再结合一定的方法理论学习,针对性的理解各类题型的方法和思路;最后在进行高质量的题目练习,相信诸位定能成“公”上岸!

7

把握整体思维

申论综合分析怎么写。我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结合自己经历说一下。

纵向:答题要有深度。就是通常人们说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根据不同题的提问,要答的有所侧重。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什么问题,然后有什么措施。

横向:答题要有广度。就是多主体,多层次的看待问题。一个问题的产生,可能是执法不力,可能是制度不健全,可能是监管不到位,可能是重视眼前利益等等,一系列的因素。多角度的去思考,但是要根据资料去分析,不要臆想。

大范围的说完了,还要有几个点注意一下。

  1. 要锻炼阅读概括能力。申论字字千金,阅读把握主旨,概括精简干练。
  2. 用(1)比用第一好,毕竟有字数控制。
  3. 问什么,答什么,答题突出重点。不要一直重复。
如果还有不明白的,欢迎关注私信,各位看官也多多点赞,关注。谢谢啦。

8

你好,衡水中公教育为您解答:

在申论考试中,作答综合分析时,很多考生往往在第二步返回到材料选择要点时无从下手,针对性不强,感觉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的到处乱找。有了观点“是什么”,却不知道要怎么找“为什么”和“怎么做”,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与综合分析这种题目中。接下来,中公申论频道就带领大家对综合分析题型的作答方法以及结构之间的联系进行详细的阐述。

综合分析题型即“综合-分析-综合”题,它的作答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很多考生在作答这一类题目的时候只会机械的按照这个流程进行书写,而没有注意到这种总分总结构的一个联系性,举个例子:有一天你去到街上算命,老先生在看到你的脸色之后说了一句话:你最近几天将会有一场血光之灾(提出观点),接下来你肯定会问一个为什么?接下来大师就会说你的印堂发黑、嘴唇发紫等等一系类的话来支撑你将遭受到血光之灾的这个观点(为什么),最后你肯定要问大师如何化解此次劫难,于是大师给你烧了几张纸叫你把灰烬放入水中喝了,还收了你几百块钱(怎么做)。说到这里你会发现申论综合分析题目中的“为什么”,“怎么做”都是为“是什么”而服务的,他们之间有一个很明显的关系,说的再详细一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就是1.提出观点、2.围绕观点进行论述、3.落实观点中的做法。由此可以看出其中有一个很明显的关系那就是你的“为什么”和“怎么做”都应该围绕你的观点进行阐述,说的简单点你在找要点的时候应该是根据“是什么”来确定你要找的要点是什么,而不是自立门户,找的为什么与你自己的观点没有一点联系。接下来以一道真题作为示范来看看我们怎么根据“是什么”来寻找要点。

“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见解。(15分)

说到这道题目首先我们在审题完成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应该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一个总分总结构进行作答,首先就你的观点是什么来讲,题目要求对材料中的这句话谈谈你的见解,那我们的是什么首先就是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很明显题干中的“长城、故宫”这里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应该是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所以这句话的含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比物质文化遗产更有价值,在此你已经提出了一个很明确的观点,接下来就是要返回到材料中寻找为什么和怎么做来支撑你的观点了,而这个步骤恰恰是很多考生都会犯错误的一个地方,有的考生在为什么中写了很多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价值、影响、重要性,你会发现你所找的要点完全不能支撑你的观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比物质文化遗产更有价值,举个同样意思的例子,你很喜欢周杰伦,你和你的朋友就周杰伦和王力宏谁帅展开的辩论,正常情况下你应该会说一大堆周杰伦的好话和王力宏的坏来话来支撑你的观点,但是你明明是周杰伦的忠实粉丝,却说了一大堆王力宏的优点,这就好比一场辩论赛自己明明是正方突然叛变跳到反方一样,所以你的为什么和怎么做一定要根据你所提出的观点即是什么来进行要点的寻找。

现在我们返回到上面那道题目,刚刚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观点很明确的观点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比物质文化遗产更有价值,那么接下来我们的为什么就应该很明确了,我们应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要点的寻找: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价值、作用、意义等。2.物质文化遗产的局限性、不足、缺点等,由此一来你在下一步选择要点时就更加的有针对性了,避免了像无头苍蝇一样的没有目的性的在材料中乱找一气。

现在我们来改变一下题目看看我们在寻找要点的时候又会有什么不同。现在我把你要谈见解的那句话改为:物质文化遗产是比“京剧”、“皮影戏”更加重要的财富那么接下来我们的为什么根据观点:“物质文化遗产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重要”进行“为什么”的要点寻找你的思路肯定就是:1.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价值、作用、意义等。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局限性、不足、缺点等。相信通过这个例子考生们对于综合分析要点的寻找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在根据“是什么”寻找完了“为什么”以后接下来我们就要来寻找的是怎么做了,在怎么做这里我们同样也要根据你自己的观点提出最后的一个结论,实际上在这一步就十分简单了,既然你的观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比文化遗产更有价值那么,我们的“怎么做”肯定是要写:“在今后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我们既要加强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需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些考生在最后会范一个错误,他会写:“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里显然就漏掉了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要你分析的那就话:“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这是一个递进的关系,题目中没有说物质文化遗产就不重要,而是说它的重要性略低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也是重要的。所以有些时候看清楚题目也是十分的重要,如果现在我把那句话换一下:“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起长城、故宫这些没有价值的文物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更重要的财富。”这个时候你的怎么做就可以答:“要加强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了。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考生已经了解到了综合分析题目中: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一个联系了,在作答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在观点明确之后在返回到材料中寻找相应的要点,这样会使自己的做题效率事半功倍,同时也保证了答题的逻辑性与准确性。

9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拉开了帷幕,申论作为一大考试科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综合分析题是申论考试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如何应对综合分析题,是广大考生必须做好的准备。中公教育从以下三个点给大家分析综合分析作答策略。

一、题型认知

【2019副省】(四)根据“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的理解。(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有条理;(2)不超过250字。

【2019地市】 四、“给定资料4”中的座谈会上,主持人说:“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种‘遮蔽’,就拿不出有份量的作品。”请谈谈你对“种种‘遮蔽’”的理解。(15分)

要求:(1)观点明确,紧扣资料,准确全面;(2)不超过200字。

【2018副省】(三)根据给定资料3,请你对划线句子“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加以分析。(15分)

要求:(1)观点明确,紧扣资料,有逻辑性;(2)不超过300字。

【2018副省】 (四)根据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想象力经济”的理解。(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2)不超过200字。

【2018地市】(三)给定资料4提到 , “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显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视而危险的。 ”请根据给定资料3和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全面,有逻辑性; (2)不超过 300 字。

由此可见,综合分析常规的问法是谈谈对xxx的理解,近几年高频考查对某句话、某个词的理解。

二、作答策略

第一步,剖析题干的关键词;

第二步,回到材料,概括与关键词相关的信息要点;

第三步,按照一定逻辑进行梳理;

第四步,书写呈现答案。

三、往年试题演示

【2016副省】 (二)“给定资料6”中说“中国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请根据“给定资料6”,指出这句话的含义。(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第一步,剖析题干的关键词。“技术层面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

第二步,回到材料,概括与关键词相关的信息要点。回到材料,逐段概括与“技术层面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相关的要点。

第1-2段:这句话的出处;

第3段:教育是心灵的转向;

【对策】教育要转向爱、善与智慧;

第4段:【对策】要开展适合的教育;

第5段:【对策】要摒弃浮躁、功利,回归到教育规律;

第6段:【对策】要基于中庸、可能、适当原则;

第7段:“技术层面走得太快”:技术层面不断地改;

“灵魂跟不上”:忽视教育规律;

【带来问题】老师不知道怎么上课,领导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

第8-9段:具体解释“可能”、“适当”;

第10段:教育是为了内心的丰富,摆脱现实奴役;

【带来问题】学会社会最乱的东西,忘却主流价值。

第三步:按照“总体认识+分开解释+结论”的逻辑进行梳理。

第四步:答案呈现。

【解释含义】这句话是指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不断地改,但却忽视了教育规律。【分析问题】这让老师不知道怎么上课,领导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学会社会最乱的东西,忘记主流价值。【分析本质】教育是心灵的转向,是为了内心的丰富,摆脱现实奴役。【对策】因此,要摒弃浮躁、功利,回归到教育规律;基于中庸、可能、适当原则;要转向爱、善与智慧;开展适合的教育。

10

关于申论的综合分析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都是干货哦)

1、题型细分及答题要素

分为观点分析题、词句理解题、综合概括题、比较题,其中比较题考察的相对较少。

(1)观点分析题:表态+理由+对策

(2)词句理解题:定义+相关要素+对策

(3)综合概括题:类似于单一概括题,概括的内容涉及面比较广。

(4)比较类题目:主要有二者的比较

2、如何答题

那么对于上述所说的答题要素究竟是什么呢?举例来说,某道国考题是这样的:解释困境中不绝希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作答呢?首先要去材料中找要点,找到句子中难以理解的重点词汇的释义,那对于这道题我们就应该解释困境和希望。解释完句子的含义之后,要将材料中的相关要素写出来,最后加以对策,体现答案的完整性。

3、切记综合分析题虽然很难,但还是属于客观类的题,很多要点也是从材料中得来的,经过练习一定会有所提升。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