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教文化作为哲学思辨,它所追求的“无”就是哲学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无形的,是一切不变的本质,而“菩提树、明镜台”是形而下学的对应物,它俩是变动不居的,因此也是“虚妄”之物。所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指对形而上学境界的贯通——亦即通俗上说的“开悟了”。[灵光一闪][捂脸][笑哭][泪奔][呲牙]

最佳贡献者
2

谢邀!经典智慧千人千解,我个人阅历有限,一点浅见,仅为学习理解交流[祈祷][祈祷]

《坛经·行由第一》惠能偈针对神秀偈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的理解:菩提是指一种就像道那样的,而菩提树呢是有形的。道本身是无形的,形式是有限的,不能用有形的东西把像“空”相罩住。儒家的“君子不器”意涵差不多。本来是无量的自然之道或法。

明镜亦非台,心如明镜,本性清静,而非人为造一镜台去对照。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色空的思想,世界是空相的,我们所有的意念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加进去的。本来无一物,“境由心生”,烦恼也来自于人的主观意识。

人的修练,返璞归真,回归本源——何处惹尘埃。

图片来自度娘和微信阅读书签










3

这是慧能大师应对作的谒子,但这个还是执于“无”

五祖弘忍大师要传衣钵,所以就让弟子作谒以看境界。

神秀上座写了一则谒: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这个谒子执于有。正因为神秀上座执于有,才有了六祖慧能大师与之针峰相对的“无”。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上座认为我们就是菩提树,明镜台,所以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神秀上座的观点是没有错的,这与孟子的“四心”,王阳明的心学是同源的,包括人人都是佛都是同个道理。这里也可以看到佛教中国化之后与儒家思想之间融合的一些变化。

禅宗在一些专家眼中就是中国化后的佛教。

神秀上座写出这样的谒子正是因为他深厚的佛法修养和知识涵养。学识有时助人,但有时也会束缚人。

慧能大师不识字,他没有受到学识的束缚,自然看到的东西就越多,越宽广。当然如果他没有看到神秀上座的谒也不会作这样的谒。

我在前一阶段录制过一则视频,题目是:为什么为道要日损,损什么?成人不如婴儿又是为什么?

这里面重点聊到社会生活化对成人的影响和束缚,具体不展开了。

慧能大师这句话是说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这就是“无”。

当五祖弘忍大师看到这句谒之后,就擦掉他,这一举动就是告诉众人执于无也是执。

神秀的执于有与慧能的执于无,两者都是执,但执于无对于执于有来说似乎更进了一步,但在五祖弘忍大师看来二者都没有悟,慧能似乎已经到了门口。

五祖弘忍大师后来就对慧能大师讲解《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大师是真悟了!

所以知识是束缚,同样也是指引。文字是糟粕,何尝不是精华。

执于知识和不执于知识,如同神秀上座执于有,慧能大师执于无一样,都是执。

这又让我想起了《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半夜对孙传道的典故,不是去领。

你一看知常容这个名字就知道此人对佛法毫无研究,事实也是如此!哈哈!看明白是一回事,回归又是一回事。

这也是现代人受到知识束缚的后遗症,因为知识带来的好处太多了,我们不知如何处置,知行合一,简单而绝难也!一生之事,一世之行!善!

为道日损!损非损

4

这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偈子,并以此答通过了五祖的考核,接下了衣钵。此偈主要表达的是佛教禅宗一派对于空性、无我的观照,对于后人的修行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5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让我们忧伤,有的让我们愤怒,有的让我们恐惧,有的让我们彷徨,有的让我们失落等等。这些负面情绪让我们时不时的陷入它们之中,造成我们心灵上的困扰,从而扰乱我们的正常生活。

那么怎么样能不让自己限入负面情绪中呢?有句话叫:心静自然凉。它说的就是当负面情绪袭来的时候,只要自己的内心是平静,那么不管外面狂风暴雨,你始终不动如山。

这个前提是需要你具有及时发现自己处于什么情绪的能力,就是说当你处于负面情绪的时候,你能察觉到自己处于负面情绪,并且及时调整状态,从而平息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高情商的人具有。

那么我这种低情商的人,怎么办呢?不可能眼看着自己被负面情绪冲昏头脑吧!我是这样做的,每当自己处于负面情绪的时候,我就会在心里默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此循环往复的配合押韵多重复几次,往往负面情绪就会得到平息,消失无踪。

在这个过程中要配合呼吸的节奏,让自己的呼吸更加的深沉悠长。

呼吸是为你提供氧气的,人没有氧气就会窒息而死,这点大家都知道,但是呼吸对我们的重要性却很少人知道。呼吸是你的内部能量与外部能量相沟通的一个渠道。

我们时时刻刻与环境进行着能量交换,这使得我们的生命得以延续,深呼吸代表着你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更加的彻底,这样你的能量充足了,负能量被抵消之后你的能量还是处于一个平稳状态,自然就不会受负面情绪控制了。

真有这么神奇吗?是的,反正对我有用。你也可以试试。那么说真要有个前提的话,就是你还要能理解“无”这个字的真正含义。从生到死:生有、死无。生真的是有吗?死真的是无吗?简单的讲就是我们从自然中来归于自然。这是一个我们并不了解的能量表现形式的循环过程。

所以我们本来就不知道,你就没有必要为了不知道的东西而心生烦恼。其实我们的情绪都是外界给我们的刺激反馈罢了。你仔细想一想你的情绪,不是你自己生成的吧?都是外界的事物刺激造成的。

既然都是外界的事物了,又不是你本身的事物,你为了一个身外之物烦恼个什么劲啊?就算是自己身上的问题,那么也没必要烦恼的,它其实是在提醒你,你的某些习惯是不对的,需要改改了。

6

这是慧能法师的一篇佛偈,想要理解这句话,不应该看字面,应该领会内在的含义。佛偈的内容并不复杂,是点出了一个“空”字,做到空,就不会执著,或执着于名利,或执着于成败,或执着于修行。只要有了执著,就离佛法远了。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便是神雕侠侣中的老顽童周伯通,周伯通是个武痴,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练武,他之所以任王重阳做师兄,就是因为钦佩他的武功。后来他的武功越练越强,已经算得上是当时的天下第一人,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见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很厉害,立刻便要拜师学习。

很多人做任何事都是有目的的,以金庸武侠而论,大多数的武林人物,学武的目的就是要做人上人,武功在他们看来就是工具。执著地提升自己的武功,就是为了称霸。岳不群是如此,左冷禅是如此,西毒欧阳锋也是如此,只有周伯通不是这样。

在神雕侠侣的结尾部分,群雄在华山之巅选新五绝,众人都知周伯通的武功是第一,但都不提他,偏提什么黄蓉、小龙女等人,对此周伯通丝毫不在乎,兴致勃勃参与讨论,根本就没有把自己考虑在内。

东邪对此十分钦佩,他视名利为云烟,但周伯通心中却丝毫没有名利的概念,境界要比东邪搞了一个档次。这种境界,便是慧能佛偈中表达的内容。

7

这个句子就是六祖慧能禅师遗传的。菩提本无树。意思是。无树作非树。大藏 一览。又作非树。无上菩提了不可得下。二。明镜亦非台。意思是。大藏一览。明镜皆作新镜。此言。新镜示无可磨形。实无方圆明者之影。安有镜台之相。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如鸟飞空。而不住空。似鱼游水。而不带水。从本以来。曾无所礙。大藏一览。皆作何假拂尘埃。正宗记六。作何处有尘埃。光明藏。作争得 染尘埃。这就是 六祖坛经注解。要有智慧的人才能领悟。这是圆满的解答。

8

这是禅宗史上的一则,流布广泛,堪称家喻户晓的著名公案。

佛教红尘修行,害怕心染无明,所以不能执着于色世界,要。

但人在红尘中生活,即在一个充满“有”的世界。“有”世界,即色世界,也即充满烟火味的人间世。要心无染,谈何容易。故神秀,采取老老实实的法子,承认“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要“时时勤拂试,莫使染尘埃。”

但在考试场上,慧能用了取巧的法子。这种法子,也就是禅宗论辩史上的故技——随立随扫。神秀立了“菩提”、“明镜”,惠能就轻巧的把它扫去:菩提非树,明镜非台,有世界一无所有,故,又怎么会染尘埃。显然惠能打了“诳语”。实是念经人偷懒的法子,故

一下传开,懒于苦修之人,欢呼雀跃,从此可以不用坐禅床,皓首穷经三千部了,曹溪之名千古流芳,“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自得曹溪法,诸经都不念。”

于是南顿北渐,并肩而立。北派尚苦修,是为渐。南派尚顿悟,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一念而醒,是为顿。

实事求是评价,南顿很投画家、艺术家的脾味,“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灵光一闪,劈空而至,来去自如。但老老实实,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名作也不少。

正如禅宗史上的南顿北渐一样,画史上的南顿北渐,也各有千秋。

至于五祖担心,神秀执有,惠能执无,为了再给弟子提升一个层次,随手擦去。虽比两弟子高超了,但实在说来,也是一个执。担心,也是一种执,何不任其自然?

其实,世界,宇宙。天之下,地之上,往古,现在,未来,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何尝能空?对于人来说,人一动,即“人为”,非“自然”。故自然而然,任其自然,是人最难达到的一个境界

9

谢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惠能大师初到黄梅拜谒五组宏忍大师时所做之偈,这首偈子本是相对于神秀大师所做之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常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偈语而来。神秀大师所做之偈可称之为“有相”,是正在修持参悟阶段的境界。惠能大师所做之偈可称之为“无相”,是已经明心见性的开悟境界。这两首偈语在以后的禅宗历史上便产生了南北二宗之争,乃至于在以后中国佛教史上有了关于“顿悟”和“渐悟”之分歧,还对这两首偈语分出了高低。但是,我认为两位大师所做这两首偈子从修学上来看并不矛盾,而且还有从“渐”到“顿”的承接关系。

惠能大师的这四句偈,它的核心就是一个字“空”,也可以是“实相”。就是说世间一切万法皆是虚幻不实的,是缘起性空的。所谓的菩提树、明镜台、尘埃其本性皆是空,故无物可染。

这首偈子所修成的境界,其实就是去除了一切杂染、破处了一切幻象、去除了一切无明烦恼的无上正等正觉的“涅槃”状态,也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顿悟成佛”。

10

一代禅宗师傅 六祖惠能 这是六祖慧能写的首佛系语,六祖慧能本来只是一个没读书的孩子,六祖慧能在3岁的时候就碰到唐僧西天取经回来。古代的人是很聪明的,三岁的孩子就很懂事,慧能就去唐僧,唐僧这个人物,我想大家都是知道的,是吴承恩笔下《西游记》里的唐僧是一个人。


唐僧从西天取经十七回来,慧能就觉得唐僧还稀奇,而且还能得到皇帝唐太宗的接待就是一件让慧能很羡慕的事情。这是唐僧第一次对慧能佛系的启发。


几年后,慧能去山上砍柴遇到有一位佛系在念《金刚经》六祖惠能就觉得唱的很好,就在旁边偷听这位大师《金刚经》,而且六祖慧能很快就学会了《金刚经》 这位大师就觉得六祖慧能是有佛系的天赋。于是就推荐慧能去找五祖弘忍。


然后慧能就真的去了,并找到五祖弘忍,五祖弘仁弘忍大师,五祖弘忍这时正在要传衣钵,就抵制写谒语。


可这时神秀就写了一首谒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是弘忍的大弟子,这些师弟都觉得写得好,总觉得五祖弘忍会把衣钵传给神秀。



但是慧能没读书,他看到大家都在神秀的谒语,慧能就让别人帮他写,他说,让人帮他也写在上面写下了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这样写出来,从意境中就超越。


五祖弘忍看了慧能的这首谒语后。当时没吭声,就把慧能的谒语擦掉了,但心里有底了,慧能这首谒语明显意境就是高于神秀。




神秀把自己的身体当成菩提树,心当成明镜台, 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心有佛系,不要到处惹尘埃。


二慧能就说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指这个世界本来就没尘埃,又何处惹尘埃呢?



神秀的有 和慧能的无,五祖看清楚就觉得慧能悟性更强一些,于是就把衣钵传给慧能,这也就是六祖慧能,六祖惠能是禅宗的创始人。



我以前写过这部动漫故事《六祖慧能》也就是讲述了六祖慧能的一生,六祖慧能后来的衣钵被人追杀17年,慧能躲进了原始森林,古代的那个时候原始森林就是现在的广西,六祖慧能躲在广西原始森林躲了十七年。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