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登基后,在位第一年削掉五位藩王,为何如此着急削藩?:创业难,守业更难。朱元璋从一个要饭的草根,赤手空拳逆袭成大明的开国之君,励精图治,守业30余年
创业难,守业更难。朱元璋从一个要饭的草根,赤手空拳逆袭成大明的开国之君,励精图治,守业30余年。而他的接班人皇孙朱允炆,不仅没有守好爷爷给的皇位,连自己的性命都没有守住。他一上台,就急急地开始削藩,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朱允炆为什么要否定爷爷布的局呢?
我是三少,为你答疑解惑。
朱元璋无疑是个很成功的皇帝,不管后世对他有多少的诟病。他的雄才伟略,他的深谋远虑,都值得他的子孙后代学习。
晚年的朱元璋,不辞辛苦,努力为孙子朱允炆铺路,铺来铺去,还是没有把路铺平。朱允炆的执政之路,荆棘密布。有两点最突出:
第1:朱元璋的几个儿子,对父亲把皇位传给侄儿朱允炆,非常不满,朱棣更甚。
也许男人对皇位本身的魅力,就格外地向往。作为朱元璋的儿子,如果说没有对皇位有过曾经窥视的心理,怕是说出来,有人会笑话!什么人啦?自己朱家的江山,想都不敢想?
所以呢,当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的那些儿子们就开始蠢蠢不安起来,每天都在思考自己当太子的可以能性有多大?父亲会不会让自己当太子?特别是燕王朱棣,满怀期望。
但是,所有儿子们的希望都成了肥皂泡,太子的位置最后给了朱允炆。对于自己的父亲,儿子们不能埋怨,也不能恨,但对朱允炆这个小子,他们还是敢恨的。
第2:朱元璋杀了很多开国大将,能带兵打仗的几乎没有。
朱元璋赤手空拳创业的时候,有一帮出生入死骁勇善战的兄弟,这些都是大明的开国功臣。但是,在朱元璋执政期间,因为各种原因,各种理由和各种借口,很多人都被皇帝砍了脑袋。
这些被砍脑袋的,有一部分也许真的犯了大错,必须砍。而有一些人不一定是真的犯了死罪,但是,朱元璋怕自己的孙子降不住他们,就找了些理由也把他们的头给砍了,算是给孙子的皇位扫清障碍。
障碍是扫清了,麻烦也来了。
1398年,即历史上的洪武31年,操劳一生的朱元璋,带着对大明江山无限的牵挂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21岁的朱允炆在当年的6月即位,史为建文帝。
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又没有治国的实践经验,他看问题的角度和层次自然没法和自己的爷爷相比。等登上皇位最初的惊喜和新鲜过去后,他开始认真审视爷爷留给自己的江山,很有些不妙啊!
首先:自己的叔叔在各地就藩,势力还不小。
原来,在1370年以后,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陆续将自己年长大的儿子分封到外地当王,叫做藩王。
藩王每年享有皇室丰厚的年俸,同时还享许多领地的特权,并且每人还有3支辅助管理藩地的部队。当然,这个部队的规模也是有限制的,人数不得超过1.5万。说明白一点 ,这个藩王实际上可以说是小领域的自治。
朱元璋这么做的目的,除了利用藩王来巩固边疆,国土,还避免皇子们都聚集在皇城串通闹事。
在朱元璋的晚年时期,皇帝很有些力不从心,对藩王的官束越来越松,这个直接导致各藩王的势力逐渐增大。
其次:自己的藩王叔叔根本就看不起自己。
史书有记载:有一次朱允炆正独自在皇宫行走,突然四叔朱棣出现了。朱棣看见左右无人,就对朱允炆说:“不意儿乃有今日。”说这句话的时候,朱棣应该是还拍了拍朱允炆的肩。
这种语气和行为,无疑充满了轻视和挑衅,这对于将要继承皇位的血气方刚的青年朱允炆,如何受得了?
朱允炆年轻,书生气,不会打仗,没有治国的经验,这些都是自己的藩王叔叔们轻视的根本原因。那些一个个做梦都想坐皇位的叔叔们,当然会轻视他。
的确,在藩王的问题上朱允炆却是看出了一些隐患,但是,他却没有用辩证的观点来思考问题。
存在就有存在的客观因素,爷爷为什么要设立藩王?藩王现在的局面,看是有危机,在危机中给新上台的朱允炆又带来了转机。这一点,朱允炆却没有认真考虑。
因为新执政的朱允炆,在军事的战斗力上是弱项。自己的几个藩王叔叔都拥有自己的小队伍,让他们暂时互相牵制,给自己一个缓冲不是很好吗?
试想一下,如果在朱允炆削藩之前朱棣先造反,朱允炆的那几个藩王叔叔会不会帮朱允炆打朱棣呢?
肯定会!因为如果他们不帮朱允炆,朱棣造反成功的话,皇位就被朱棣抢走了,他们离皇位就更远了呀!
可是呢?朱允炆一上台就削藩,先把自己几个势力小的藩王叔叔给削了,一年之内,连削了5个藩王叔叔,把他们给气的不行了。
所以,后来,朱棣一发兵造反,他的那些被自己削了的叔叔就,站到了朱棣的阵地上,和朱棣一起来对付朱允炆了。
朱元璋在临死前,秘密召见自己的女婿梅殷,仔细叮嘱梅殷辅佐新君。在实际的工作中,朱允炆却把三位儒家老师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当做心腹,他们用不同的儒家思想来影响朱允炆。
黄子澄,在1385年举进士中第一名,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儒家大师。也深受明成祖朱元璋的赏视,在明太祖期间担任过很多重要官职。朱允炆上台后,任命黄子澄为翰林学士,并参与国家政事。
有一天,朱允炆问黄子澄说到:
“诸叔各拥重兵,何以制之?”
黄子澄回复说:
“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
到了最后,黄子澄以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的典故,来鼓励朱允炆。
其实,周亚夫的强项,正是朱允炆的弱项。以周亚夫的事迹来鼓动朱允炆削藩,是不是有点纸上谈兵之嫌呢?!
偏偏朱允炆本来就有削藩之意,老师的鼓励更是加大了他消藩的砝码!
唉……
三少说:
皇帝确实是个高风险的职业,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
朱允炆着急削藩,有三方面原因。
一、朱允炆不满意朱元璋生前的政治布局。
朱允炆登基后着急削藩的实质,就是一个熊孩子加上三个腐儒,根本没理解和信任朱元璋在生前的政治布局,自以为聪明,硬要反其道而行之。
简单点说,就是朱允炆“杠精”附体,非要拿自己的业余兴趣爱好去质疑爷爷的专业性。
其实朱元璋设立藩王,在当时并非没有积极意义,因为北方中原被胡化了两百多年,人心不稳,并且北元当时也还未灭,北方的整体边防形势并不乐观。藩王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北方诸省的官民体系,一方面还可以抵御北元军南侵,为中央做屏障。
明初藩王之于中央朝廷,是有价值的。
当然,朱元璋给藩王权力太大了,比如他告诫诸王,准许他们对任何违犯祖制的人,甚至是皇帝本人,他们都可以群起而攻之的权力,这明摆着就是为藩王造反留了隐患。朱棣后来造反,就是仗着这一条,说朱允炆违反了《祖训录》因而才明目张胆起兵的。
不过,藩王制度固然有弊端,但朱元璋生前对此已经有应对措施了。比如他削减了藩王的部分待遇和权力。在经过他的一番布局之后,藩王们已经只剩下领兵权还能拿出来得瑟了,而诸如其在封地内的收税、治民、任官、选官等权力,一概都没有。
而且就算是兵权,藩王们能掌控的兵力连全国总兵力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这跟明廷掌握的中央军相比,完全不够看。
不夸张的说,当时的藩王其实就是世袭武将而已,他们统御的兵力从绝对数上,看不出对中央能有什么实质性威胁。
因此从朱元璋的布局来看,对内对外,他为朱允炆登基当稳皇帝都已经铺平了道路。几十年后,藩王会不会造反,这个不好说。但是只要朱允炆继位后什么都不要动,最起码在他这一朝,他的皇位肯定是稳如泰山的。
然而,无奈熊孩子自以为高明,再加上齐黄方三个腐儒极力渲染藩王的威胁,偏要把朱元璋苦心布的局全盘推翻,颇有点拿削藩当政绩的意思。而朱允炆本人也才刚刚二十岁出头,太年轻,太幼稚,太想有所作为,对这些坑货们言听计从。于是乎,一场闹剧拉开了帷幕。
所以,朱允炆登基后着急削藩,最根源的原因是他不认可朱元璋的布局,认为藩王这种玩意压根就不应该存在。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削藩没什么不对的,但朱允炆明显是心急了。
事实上小朱同志根本就没想过“削藩”,他主张的其实是“废藩”。这才是他玩脱了原因。
二,朱允炆的政治野心很大,削藩只是他完成自己理想政治布局的其中一个环节而已。
紧接第一点说。由于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的谆谆教导,朱允炆对朱元璋的生前布局是有一些意见的。比如当时武将的权力过大,文官受到压制,朱元璋对江南诸省盘剥过狠,佛道等教受政策庇护,僧道们攫夺了大量肥田沃土,从而变成了有权有势的地主等问题,都是朱允炆上位后,急于要改革的弊政。
朱允炆当时计划的,是打压藩王,抬高文臣地位,贬抑武将勋臣,打压佛道两教,进一步完成中央集权。而既然有这么多事情要变革,那么削藩问题就不能拖延了。毕竟朱允炆的改革都违反了《祖训录》,藩王是可以借此攻击他的。他不先解决藩王问题,后面的改革都没法干。
所以,朱允炆继位后着急削藩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野心太大了,太心急了,藩王成为他改革的绊脚石,再加上藩王问题本身也最突出,于是藩王就变成了朱允炆操刀改革后的第一个牺牲品。
三,朱允炆心智不成熟,方孝儒、齐泰、黄子澄三人也过于迂腐。四个理想主义者凑一窝,干出急躁之事也不足为奇。
前面说了,朱允炆削藩,一方面是他自己想削藩,一方面是方孝孺这帮人劝他削藩。一个熊孩子,再加上三个大学究,很容易就干出异常傻缺的事情。
比如说,朱允炆削藩,既无计划(一月之内连削三王),又缺乏妥善的善后处理;再加之他本人刚刚登基,削藩速度过快,便导致了人心浮动的问题。
像这种失败举措,换做任何一个明白人,都干不出来,但当朱允炆和他的三个腐儒老师抱在一起时,就干得出来。
还比如,靖难之役打成胶着之势时,朱允炆后悔了,面对朱棣的求和,他动心了。毕竟一时还灭不了朱棣,有了答应的念头。结果这事让这大学究方孝孺同志知道了,他激烈地反驳了建文帝的“投降主义”情绪,并对形式又做了一番“高瞻远瞩”的分析。他认为只要调动辽东军队袭击朱棣后方,再配合前线将士追杀其主力,要剿平燕贼不难。
结果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方孝孺这种人除了一身正气外,可谓是百无一用。朱棣大军杀到南京城下,他还劝朱允炆君王死社稷。有他这种人辅佐,朱允炆干出继位就削藩,继位就突然六部大换血,继位就重文轻武的事情,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朱允炆的政治改革可以看出,他和他的三个腐儒老师并不是合格的政治家,削藩、重文轻武,原则上并无错。但是,大明在面对北有强敌,没有合适的替代者的情况下,唐突削藩并非治国良策。这不仅会导致北方的边防压力加重,而且还会导致武将对朝廷离心离德。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方孝孺等大臣确无保家卫国之作战能力。而多数地方武臣在靖难战争爆发后,对这场皇族内斗,也都保持着冷眼观望的态度。
总的来说。朱允炆削藩,其实质就是他和三位老师对朱元璋的政治布局感到不满,急于通过改革达到他们心中的理想政治格局。而这四位都缺乏削藩经验,或者说,缺乏执政经验,过于理想主义,尤其是黄子澄和方孝孺,屡次出馊主意,坑惨了朱允炆,这才导致朱允炆干出了刚继位就削藩的错误施政。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立即开始削藩,第一年就将周、齐、湘、代、岷五位藩王削藩。为何他如此急迫?这一激烈的削藩行动是否仓促为之?
朱允炆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被立为皇太孙,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他在储君的位子上坐了六年。期间已被朱元璋允许参与政事、评阅奏章和拥有自己的政治幕僚班底。
因此朱允炆在储君之位上就已开始了施政方针的思考,削藩绝对是在当时就曾经思考和讨论过的。这一点在《明史黄子澄列传》中可以找到记载:
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太孙是其言。
《明史黄子澄列传》
因而朱允炆绝非仓促决定削藩,这是他和他的政治幕僚班子早已计划好的既定国策。因为这些文人幕僚对诸如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等历史太了解了。
既然削藩是既定战略,那么朱允炆刚一登基就采取行动就不难理解了,毕竟年轻人往往行动力更强,想着一件事情就充满激情去行动。而老道的政治家则往往会考虑更多,所谓谋定而后动。
朱允炆继位第一年就从周王开始下手,一年之内五王同削,引起当时明朝各地藩王的震动,明朝中央政府释放出明确而强烈的削藩信号。那么建文帝的这一做法是否明智呢?是否有些过于仓促呢?
是否需要立即削藩:其实藩王权力过大,最终危及中央政权的例子屡见不鲜。建文帝和他的幕僚们的认识肯定没有错,所以他才坚定的要采取削藩政策。但是否等待时机消磨各地藩王的实力的确值得商榷。毕竟朱允炆的年纪比大多数实力派藩王要小,他有这个资本去耗。但是立即削藩,对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年轻帝王和他的幕僚们来说诱惑太大了。几百年后,一代雄主康熙皇帝不是也面临过同样的问题,作出了同样的选择吗?
削藩的目标是否正确:在削藩开始时,建文帝朱允炆的核心幕僚曾经就削藩的对象有过一次讨论。
退而与泰谋,泰欲先图燕。子澄曰:“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明史黄子澄列传》
其实这也代表如今也很有市场的两种讨论,是擒贼擒王对实力最强的燕王动手,还是先挑软柿子捏从其他藩王开始削藩。最终建文帝朱允炆君臣采用了黄子澄的主张,从更弱小的其他藩王入手。而他们下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朱棣同父同母的弟弟周王朱橚。
是否需要五王同削:建文帝君臣会削藩并不奇怪,但是他在一年之内连削五王,的确出乎意料。连他自己都对这一做法赶到有些疑虑,担心会产生负面舆论。但这可能是文人理想主义作祟,黄子澄和齐泰等人都坚信他们代表的是道义,如果藩王敢于反叛就是逆臣贼子人人共诛。但从常理来分析,一口气削去五个藩王,必然会让天下所有藩王都产生兔死狐悲之感,将这些人推向燕王一方。
帝犹豫曰;“朕即位未久,连黜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于天下?”
《明史黄子澄列传》
综上,建文帝进行削藩没有问题,是否一登基就进行削藩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正如某部电视剧中康熙皇帝的台词:“削也反,不削也反”。但是一年之内,连削五王,则是有些打击面过宽。毕竟朱元璋刚刚去世,他一共才分封了二十五个藩王,一口气削了五分之一,必然会让其他藩王倒向建文帝的对立面。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为了大明江山永固,亲自制定了很多重要的政策,其中就包括分封宗藩。从洪武三年到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一共将自己的25个儿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
本来朱元璋分封藩王的初衷是为了朱家子孙可以遍布天下,对外可以帮助朝廷抵御外来入侵,对内可以对权臣进行制衡。但是朱元璋为了替朱允炆肃清以后帝王之路上的一切可能的障碍,对骄兵悍将们痛下杀手。这直接导致了藩王权利没人可以制衡。
到了朱元璋晚年,这些藩王已经一个个手握重兵,对朝廷的皇权已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有大臣已经意识到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宗藩已经成为大明的“三忧”之一(另外两忧为河患和边防)。大臣因为这件事多次上疏朱元璋,但是朱元璋不允许任何人改变这个政策,还对提建议去藩的大臣加以杀戮。
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顺利接掌大明帝国。此时的朱允炆心情其实十分沉重,因为藩王势力已经强大到让他不安。这些藩王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军队,有的数量居然达到了数万。特别是负责边境防务的几位藩王兵力更是大到吓人。如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连朵颜三卫都任他调遣。
所以建文帝已经意识到削藩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了。在朱允炆刚登基就在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下,开始削藩。在藩王中实力最大的,野心最大的是朱棣。朱允炆为了“断其臂膀”,从他的同母弟周王开始下手,先后废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岷王等五位藩王,目标直指朱棣。
朱棣怎么会傻到坐以待毙,扯起“清君侧,靖国难”的大旗就开始造反了。本来建文帝拥有全国的资源又有压倒性兵力,胜利应该没啥悬念。但是朱元璋把能用的武将杀得差不多了,导致朱允炆无将可用,错用了李景隆这样的坑货,使得明军在战场上屡战屡败。
另外妇人之仁的朱允炆还自己坑自己,“勿让朕负杀叔之名”更是让朱棣多次死里逃生。朱允炆把朱棣当叔叔不忍杀之,但是朱棣可是不怕背负杀侄之名的,所以朱允炆最后输得凄惨,皇位只能朱棣去坐了。
藩王势大威胁皇权是历代王朝的通病,各统治者们都有削藩的例子,有的引发战争,惨败,有的打赢了,也有平稳削藩成功的,比如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还好消灭了叛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导致汉文明涂炭,唐朝削藩最后埋葬了自己,康熙帝的削藩引发三藩之乱,搞得差点退位,这里面仅有汉武帝小心翼翼的推恩令和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得以成功,可见削藩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建文帝,长在宫廷中,没出过京城,对国家形势茫然不知,从小读些古书,一味听从老师黄子澄,师生俩就会食古不化,当时朝廷需要削藩吗?需要,藩王已有了拥兵自重的苗头,眼下非常迫切吗?并不一定,当时藩王并没与皇权决裂,比较听话的守着藩地,确保大明江山,所以建文帝如果削藩,引用前朝成功的例子,制定削藩计划,逐步推进,成功可能性很大。
当年朱元璋问皇孙儿,如果叔叔们势大,如何消除隐患,建文小兄弟的回答让朱元璋很满意,他说先要以德服人,以礼制人,如果道德上失去作用,就削封或改封,如果还不悔改,那就兵戎相见了。实际上建文帝决定削藩时,早将这番话忘到九霄云外了,削藩没有妥善处置的计划,先捡软柿子捏,手法太过卑劣,先拿周王小试一把,朱橚本来周王当得好好的,什么犯法的事没有,结果儿子朱有爋告自己谋反,建文一不调查二不取证,直接给逮捕废为庶人,周王除。
以为多难,多繁琐的,结果小伎俩就将周王除掉,太过顺手,于是一月内连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朱柏畏罪自杀,第二个月又削岷王,什么礼、德,建文帝根本没考虑,直接把藩王往死里整,实际上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有反心没反举,但唇亡齿寒的道理他太懂了,自己的好日子要过到头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拉杆子扯旗造反,赌一把。
朱允炆登基后,在位第一年削掉五位藩王,为何如此着急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皇孙朱允炆即位,新皇即位后有很多事要处理,要给太祖服丧、大赦天下、遴选官员等等。到了八月,朱允炆就开始着手削藩,距离登基只有两三个月。史料记载:
“八月,周王橚有罪,废为庶人,徙云南。”
周王朱橚被废为老百姓,发配云南。削藩是新皇帝总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守成之君,难免会碰到藩王拥兵自重等问题,那么朱允炆为何如此急于削藩?
一、即位前朱允炆已经预感到了威胁朱标去世后,诸王蠢蠢欲动,为了安定诸王,为了亲爱的太子,也为尽快安定局势,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年龄尚小,经验不足能力欠缺,所以诸王对朱允炆除了忌恨就是不屑一顾。
朱棣在诸王中军功最高、资历也老,同样渴求着皇位。一次,朱棣在宫中碰到朱允炆一人独行,便走上前去挑衅道:
“不意儿乃有如此!”
没有想到你也有今天,并且很有可能朱棣是拍着肩膀给朱允炆说的。
倒霉的是朱元璋看到了此事,朱棣对未来皇帝如此不敬,这可是惹怒了朱元璋,就在危机关头,朱允炆急忙插了句话:
意思是我们叔侄关系很好,才这样的。朱棣转危为安,而叔侄的感情也变得十分微妙,朱棣的野心昭然若揭,朱允炆也愈加堤防藩王的不法行为。“臣叔父爱臣故耳!”
朱棣的举动不是个例,史料中也曾提及:
“时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
此时朱元璋还在位,各种不法迹象已经显示出来,一方面是由于对朱允炆的不屑,另一方面是对朱元璋的不满。
例如齐王朱榑“然性凶暴,多行不法”,藩王们都想要那个皇位,从朱允炆的所见所闻中,早已感到了威胁之意。朱允炆在继位之前也曾问过太常卿黄子澄:
“诸叔各拥重兵,何以制之?”
在很早之前朱允炆就在考虑藩王问题,只不过他并没有想好解决办法。即位后天下太平,最大的威胁不是蒙古人,而是藩王,于是为了江山安全,他必须尽快削藩。
二、幕僚建议朱允炆有意削藩,但作为皇帝也需要大臣们的支持,并需要有人为其出谋划策,如果大臣们大多反对削藩,这削藩的命令也可能会大打折扣。
黄子澄支持削藩,并曾对朱允炆说过:
“藩王的军队只能自保,如果事情有变,皇帝出大军讨伐,他们谁能抵挡的住呢?”
这话跟没说有什么区别,藩王造反,朝廷当然还要出兵,但黄子澄并不了解军事,大多纸上谈兵。
黄子澄之前是就是东宫伴读,在削藩和靖难之役中的很多决策来自黄子澄,换言之,黄子澄的建议对朱允炆很重要。齐泰是另一位建文重臣,朱允炆即位后升任兵部尚书,齐泰同样支持削藩,只是他建议先从朱棣下手。而黄子澄想从其他诸王下手,最终定好的是先削掉其他藩王,再解决燕王朱棣。
有诸位重臣的支持,朱允炆也坚定了削藩的决心,言出必行,恰巧当时有人举报周王朱橚有异谋,便令李景隆前去捉拿,削藩行动就此开始。
三、朱元璋自废武功,建文帝坐卧不安朱元璋为了子孙安全,杀掉了大量领兵的武将,得以善终的并不多,到建文初年,能打的武将也所剩无几。
洪武二十五年,西平侯沐英因病去世,沐英是朱元璋义子,关系亲近,得以善终。洪武二十八年,中山侯汤和因病去世,也是自然死亡。能打的将领只剩下郭英、耿炳文,两位老将征战一生,郭英全身七十余处创伤,耿炳文同样六十五岁高龄,如此阵容早已和明初相去甚远。
耿炳文不敌朱棣,战败后退守真定,耿炳文守城很在行的。但朱允炆急于求成,轻易听从了黄子澄的建议,李景隆换帅耿炳文,从此也可以看到当时的武将缺口有多大。
在朱元璋的屠刀之下幸免的武将太少了,如此情形让朱允炆焦急不安,况且朱允炆不通军事,根本不会打仗。他不清楚如何调兵遣将,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统帅,只得听从幕僚的建议。
天下是很太平,而朱允炆也无将可用,种种无力感让朱允炆想以最快速度,平灭藩王威胁。从种种迹象表明,朱允炆不仅不通权谋军事,也缺乏相应的决断力,他缺乏必要的人才来解决困局,面对如此局面,只能是胡乱指挥。
病急乱投医可能还有的治,但削藩需要缜密筹划,最终削藩直接给了朱棣造反的理由,顺水推舟成就了永乐大帝。
另外,朱允炆软弱的性格也令其举棋不定,在得知朱棣起义后,朱允炆派兵镇压,兵戎相见之下哪里还有什么叔侄情分,偏偏朱允炆下了命令:
“毋使朕负杀叔父之名!”
这模棱两可的命令,让军兵无从下手,也让朱棣多次死里逃生。
四、藩王拥兵自重,威胁皇权之所以新皇帝们迫切要削藩,主要源自藩王的军权,理论上藩王兵力:
“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
洪武十三年,朱棣就藩北平,这里是边防重地,战事频繁,于是朝廷对其兵力限制也相对较少,所以朱棣的兵力并不在少数。当然,这些兵隶属兵部,并非藩王能随便调动的。
史料记载:
“拔居庸关,破怀来,执宋忠,取密云,克遵化,降永平。二旬众至数万。”
朱棣起兵后仅仅半个月,兵力增加到数万人,可见朱棣已经早已开始准备,并且积累了相当的军事实力,正因为藩王手下的兵太多,才让朱允炆坐立不安。
洪武二十四年,封朱权为宁王,就藩大宁。大宁在喜峰口以外,同样是边关重镇,宁王兵力超过八万,并且最精锐的朵颜三卫也由宁王统领。朱棣起兵靖难后,设计威胁宁王,带走了宁王的军兵和朵颜三卫,实力大增。
假若边境并无多余战事,且藩王兵力很少,那朱允炆大可不必急于削藩,正是藩王手下军兵太多,令朱允炆惴惴不安。
削藩是朱允炆必须要做的事,早晚都要做,而从环境、人才、素质等各个方面朱允炆都比不了朱棣,加之朱棣洪福齐天,削藩反而成就了永乐大帝。所以,削藩是必要的,但也得权衡一下时机,朱允炆削藩不成,反丢了皇位,实在可惜!
这个问题老来回答。
削藩这事其实就是个老话题。既然有削,那么必然就有养。要想把题主这事弄明白,俺觉得咱现在先把朱元璋为嘛要养藩这事简单说一下,打个底。
这其实也简单,老朱打天下,一家伙就把从蒙古帝国演化过来的大元朝,给踢出了中原丢进了茫茫大草原。
就当时的形式,这元朝虽然被丢进了大草原,他的威胁还实实在在的摆在边疆。
大家伙也知道他这就是个游牧民族,喜欢没事打打秋风啥的,靠掠夺来养家糊口,这事年年有,所以造成了一个边疆不太稳定的局面。
如果派大将去镇守,这事最后弄不好,把这大将给养肥了,他带着兵给你来个造反,这要不得。
比方大明朝末期的李成梁,这就很典型,他自己到没有啥造反的想法,但最后来了个养寇自重,生生的把个努尔哈赤给养活大了。
还有后来的吴三桂,手握精锐铁骑,造反投靠了满清,最后把自己个的旧主用弓弦给生生的勒死,成为南明的掘墓人。
这些个事都是典型的例子。
而老朱把皇位留给了朱允炆,小朱这块还是太年轻,镇不住脚。您要是弄这么个大将,这玩意有点玄,天下还得乱。
而且这样的大将被老朱宰的差不多了,就没有堪大用的,所以这两下一合计,这事就走不通。
所以他就走了另一条路,把自己个亲儿子分封到各地,就任藩王,给予一定的兵权,让他们替他朱允炆把手各个关节,毕竟这帮子叔叔们也是经过战争历练出来的,有他们守着,老朱也放心。
那么老朱就不怕这帮子藩王造反吗?怕,当然怕了!老朱这辈子啥事没见过,面对绝对的权利,但凡有点野心的,眼珠子这都是红的。
当年晋朝的八王之乱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吗?
所以老朱也预备着后手,这帮子藩王他们拥有的兵力用来防御,这没啥问题,但要是用来进攻,这家伙就缺点。
所以首先兵力这块就给卡死了。
这也是朱棣造反的时候,开头老是被朱允炆掐,原因就在这里,后来实在是撑不住了,才想到了宁王手里的兵——朵颜三卫,连诓带骗的才弄到了手里,这才撑了一段时间。
这中间要不是朱允炆身边的太监出现了间谍给朱棣传递消息。
“燕王您快来吧,南京这块压根就是空的,没兵力!”
这朱棣也不会冒险一家伙直取心脏,才把这事给办成了。
当然朱元璋那叫老谋深算,仅仅用一招防范,那就不是老朱了。他还在各个藩王就藩的地方,建立由中央管辖的一套政府系统,这帮人除了维护地方官应该有的职责,还有着监视藩王的任务,而且也是手握兵权的主。
这就相当于相互制衡。
所以单单就这两点,就把藩王们给卡死了。最后一点,这帮子藩王要想成气候,这得有帮手,最可靠的帮手就是外戚,结果老朱就立了规矩,皇帝家的娃娶老婆,压根就不看门第,你就算是宫女,老子是屠夫这都能成为外戚。所以这条路也被掐死了。
这也是为嘛,朱允炆开始削藩的时候,五个藩王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乖乖的伸着脖子听候发落的原因。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那朱棣为嘛最后成功了?”
这就得怪朱允炆自己个了,您说这俩人都撕破脸皮了,朱棣明摆着就是冲着他的皇位去的,如果他拿到了皇位,朱允炆还有个好吗?当然没有了。
可朱允炆压根就没有想到这茬,所以在打朱棣的时候,他还专门说过这话:“千千万万的别弄死朱棣,咋说那都是俺叔叔!”
您说这不缺心眼吗?这矛盾都摆在桌面上了,他还客气,俺就没瞅见他对那五个被削藩的叔叔这么客气。
估计朱允炆也就是客气客气,没当回事。
可下边的将领不这么想,毕竟说道根子上,这就是你们老朱家的家事,那天你们叔侄要是和好如初,咱要是真对朱棣下狠手,这不找死吗?
所以面对朱棣的时候,各级武将,那都留手了。
这就相当于给朱棣套了一层防护罩,这得劲了,朱棣每次都身先士卒,每次都被围困,但就是奇了怪了,一点伤就没有。
咱都知道这刀剑好控制,但在战场上还有弓箭不是,而且大明朝这会已经有热武器了,你说愣是没有在朱棣的身上留下任何的伤口,你更加别说是抓到朱棣,而朱棣身边的大将那是打一回少几个,打一回少几个。这都没地说理去。
所以说道根子上,朱允炆之所以败,要怪就怪他自己,老朱给他留的东西足够他把朱棣弄死,可他偏不这么干,你说怪谁去。
好吧,这事咱都掰扯明白了,咱再说朱允炆为嘛这么着急削藩。
其实削藩这事,朱允炆和朱元璋俩人就讨论过。
当时朱允炆就说过,外边的敌人要打自己,有叔叔们护着,可如果叔叔们有了其他心思咋办?
就这问题,朱元璋沉默了,他让朱允炆自己找答案。
最终朱允炆给出的答案是,先用道德来争取这帮子叔叔,毕竟说道根子上,朱允炆是他们的侄子不是,然后用礼法来约束他们。
这说道根子上其实就是先礼后兵吗?
接着如果还是不成的话,这就削他们的属地,还不成,这就改封地,不让你在一块熟悉的土地上玩闹,还不行,这就走最后一步刀兵相向。
对于这个答案老朱还是很满意,其实说实质的就是徐徐图之而已,这事急不来,得缓着来。
结果朱允炆一上台,这屁股底下的皇位还没有做稳当,这就想给自己找点事做,着手就开始削藩。
其实说道根子上,这都怪他那三大智囊,一曰方孝孺,二曰齐泰,三曰黄子澄。
这三人就是标准的读书人,话说书生误国,书生误国,就指的是这三人,这三人风骨是有的,但也太急躁了。
这四个人都有一个想法,主少国疑。因为朱允炆上台,这是老朱力挺的结果,就这事打开始的时候,就没人提这意见,都觉得应该从他叔叔这辈子里找皇帝,轮也轮不到他呀。
所以朱允炆有点想要立标杆的意思,乘着这帮子藩王还没把根基扎牢靠了,先下手为强。
这事就弄的尴尬了,其实咱也说了,你先下手为强这也成,这会中央的实力可以碾压地方的藩王,但不该的是,你为嘛要下那么一句话呢?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个人观点认为建文帝登基后着急实行削藩政策,首先是建文帝受身边重臣影响太大,汉朝七国之乱促其着急削藩,其次是担心藩王以后势力扩大更难对付,威胁中央统治。最后是一年内削掉五个藩王,剑指他的族叔燕王朱棣,为消灭朱棣做准备。
建文帝登基时才21岁,对于治国理政没有任何经验,完全依靠黄子澄、齐泰、方孝儒这三位儒家学者,这三个人对建文帝的治国理念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黄子澄、齐泰负责治国的政策并付诸实施,他们有意加强皇帝的权威,尤其是黄子澄是实行削藩政策的积极倡导者,建文帝对其阐述采取削藩政策的重要性产生了深刻印象,他向建文帝讲述了汉代七国之乱反对汉景帝的故事,让建文帝意识到这些具备半自治权利的藩王的潜在危险性,所以建文帝在登基不久没有采取先礼后兵的政策就直接下令削藩,把削藩当成了头等大事去做。
1370年以后明太祖陆续分封他年长的九个儿子,把他们分封在西北边境和长江中游,可以世袭罔替,朱元璋此举的目的是让他们来保卫边境,但是他们享有巨额俸禄和各种特权,可以享受3000-15000之间的部队支配权,明太祖用自己人镇守边疆原本是希望提高家族的统治,朝廷有难时,这些族亲可以团结保卫朱家基业,殊不知藩王势力变大,已经威胁到皇帝的话语权,藩王也各怀异心,建文帝当时的朝廷部队有30万的常备军队,以当时的军事实力消灭几个藩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以后如果势力做大会更难收拾,所以建文帝在短时间内果断实行了削藩政策。
朱允文即位后立马实行了削藩政策,一年之内撤掉了五个藩王,他们分别是周王、代王、湘王、岷王,这五个王爷多多少少都跟燕王朱棣有点关系并且实力在当时藩王中举足轻重,这些举动都是为了下一步为消灭燕王做准备,因为燕王实力最强且最难对付,但建文帝根基未稳就如此着急,本来就心有不甘的燕王岂会坐以待毙,实力强大的朝廷部队竟然被兵力不占优的燕王部队打败,建文帝经验不足的劣势充分暴露出来。
综上所述:年轻的建文帝登基后着急削藩跟他身边的重臣有些很大的关系,藩王势力做大影响到中央统治,当时他的族叔实力最强对朝廷威胁之大这两个因素也促成了建文帝着急削藩,但是建文帝在根基未稳的情况下,就急于求成的削藩最终也害了自己。
自公元1398年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以来,曾经分封于明朝各地的的藩王在数个月之内遭到朝廷的打击。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等先后倒台。燕王朱棣本就对朱元璋传位于朱允炆的举动不满,现在朱允炆又大肆开展削藩行动,严重危及朱棣的生命与政治地位的安全。
而正是因为朱允炆这大刀阔斧的削藩行动,直接促进了朱棣的谋反,以至于朱允炆最后丢失了皇位与自己的性命。
为什么朱允炆上位尚且不满一年就敢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朱允炆从朱元璋手上接过来的是一个强盛的帝国,百姓虽然不甚富足但总体安定,军队数量庞大而且战斗经验丰富,优秀的将领颇多。
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朱允炆手上的中央朝廷远远超过地方藩王。
就拿其中最为剽悍的燕王朱棣来说,除了北京一地再无其它可以控制的地方,就算是朱棣依靠招降蒙古士兵以扩大自己的军队,但是也只有区区十万人。
虽然在中央与藩王之间的实力对比中,中央朝廷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朱允炆在上台之初立足未稳之际便对地方藩王磨刀霍霍的举动充分证明了朱允炆以及幕僚集团对政治事务的经验缺失。
我们来看朱允炆选择的重量级幕僚黄澄子、齐泰与方孝儒。这三人在儒家学说上有着超高的造诣,论学术理论水平,在那个时代的确算得上一流。但是这三人却没有一点政治治理经验。
这样没有政治经验的幕僚集团再加上一个理想化的君主,在上位之初便大动干戈的举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朱允炆在登基的第一年便展开如此大规模的削藩行动,即是其对中央朝廷实力的绝对相信,也是巩固皇权的正常举动。但是在尚未掌控全国局势的情况下就贸然削藩,这也是其缺乏政治经验的表现。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历史上朱允炆就是因为削藩,从而逼反了燕王朱棣,最终丢掉了皇位。
关于朱允炆为什么上台后就急于削藩这件事,我个人认为削藩时必须的,但是削藩的方法不对,最终导致了朱允炆朝堂上的力量对比失衡。以至于朱棣起兵造反后,各路诸王几乎没有相应中央,甚至还在或明或暗的帮助朱棣。
首先,先从朱允炆时期各方政治势力来看。洪武皇帝朱元璋称帝后,设计了一套帝王平衡之术,结果到朱允炆手里,政治力量失衡,最终导致朱棣的靖难之役成功,夺得皇位。
这套帝王之术就是,皇帝、藩王、功勋、官僚,主要就是这四股政治势力。皇帝高高在上,掌控全局,藩王、功勋和官僚阶级相互制约。
本来这是一套非常好制衡的帝皇之术,但是偏偏意外就是发生了。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而这时朱元璋选择了另一个继承人,也就是朱标的次子,皇太孙朱允炆。朱元璋为了皇太孙朱允炆能够顺利继位,开始大杀功臣,为继承人铺路。朱元璋这么做的最终结果就是功勋集团基本被朱元璋搞废掉了。功勋集团下台之后,朝堂上就只剩下皇帝、藩王和官僚了。
这时我们要注意朱元璋的淮西功勋集团的背景。这群人都是陪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人,战功赫赫,有能力、有威望,所以朱元璋为了平衡这一部分势力主要就是派遣宗室藩王镇守四方。(明初,刚从元朝的铁血统治下走出来,文人的地位还未显现出来,缺乏势力和根基)这一手很好的平衡了各方的势力。
但是朱元璋把淮西功勋集团搞残了,皇帝、藩王和官僚三方力量就失去平衡了。以前的政治势力为,藩王镇守地方,功勋在中央,皇帝居中平衡,扶持官僚。现在变成了中央失去功勋集团后,力量遭到了削弱,地方上鞭长莫及,藩王一家独大,所以接下来削弱地方藩王就成了必要之举。
朱允炆作为皇帝肯定知道政治势力的平衡之道,于是开始着手削藩,但是朱允炆削藩学的太急、太狠,最后逼反了燕王朱棣,其他藩王都是在观望状态,甚至还有的藩王私下里给予朱棣援助(朱元璋十七子宁王跟着朱棣靖难,十一子朱椿给朱棣供应物资)。
朱允炆五叔朱橚,朱棣同母弟弟,也是第一个被削藩的,下场就是被流放云南。
十二叔朱柏,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二心,直接自焚而死。
七叔朱榑,十三叔朱桂,十八子朱楩被削爵,圈禁南京。
朱允炆对这些叔叔都丝毫不顾及情义,几乎就要全部圈禁,这怎么可能会有藩王支持他嘛。也可以想象活着的藩王基本就是保持中立,或者是支持朱棣。
朱允炆开始削藩时,也是小心翼翼的。但是在他轻而易举的削了几个藩王之后,可能有些飘飘然了,开始加快削藩的力度,但是却没想到会爆发出如此强大的阻力。
当然还有就是文官集团的怂恿,在中央的功勋集团失势后,文官集团迅速崛起,他们不能忍受地方上不遵中央的号令,所以极力的鼓动建文帝削藩,而削藩削的越狠、越快,爆发出的力量也就越大。以至于朱允炆在削藩时,基本失去了朱氏宗室的支持,所以才有了朱棣靖难的成功。
一个刚坐上皇位的年轻皇帝,外加一个不成熟的官僚集团,仓促的开始了削藩之路,最后却葬送在这一条路上。
要是朱允炆能够慢下脚步来,等皇位彻底的稳固以及文官集团真正的崛起,再徐徐图之也许能够成功。
华裔女赌王就此没落,生前让所有 浓情端午粽飘香,青浦邀你“云体 上海:“云端”展现端午节文化内 “甜咸大战”!明星艺人们喜欢什 如何做一个男人喜欢的情人(如何 当你和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设置快门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世上做坏事的人死后会面临什么因 拜登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二战后,德国在调和分歧方面做得 亚伯·林肯恨白人吗? 一个编辑能把你的故事毁得有多严 现在的iPhone6还能坚持再用一年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现在买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现 我身边的农业银行营业厅关了,AT 欧洲媒体评选CBA最有实力球员, 荣耀play的6+128和荣耀8X的6+128 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请问机友华为mate30P与华为mate3 听说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时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称戴老板,这个是怎么叫出 没有工作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样的呢? 5000mAh电池的5G手机推荐吗?要 恒大亚冠表现“差强人意”,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