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国企普遍存在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情况。名义上企业,实际上全部按行政化模式管理,设置行政级别,因此在任免通知中职务后面往往都会标注级别。电视剧《大江大河》中有个细节,主角宋运辉因为技术出色被厂里任命为新设备中心和销售部主任,一肩挑,厂长在会上宣布决定后加了句“副处级”,直接定了级别。由此可见当时干部任免的相对随意性。这是特殊年代特殊的处理方式。
后来全国推进改革,提倡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很多年龄大的国企领导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被要求从岗位退下来,退居二线。由于他们都是由组织部任免的干部,退下来按规定必须要给予妥善安排,回到行政事业机关不现实,当时行政事业单位也在改革,清理超职超编人员,把国企干部“回炉”行政事业单位不符合改革初衷,在企业又不能担任领导职务,于是变相采用行政事业单位领导退二线的方式处理,将这些退二线的国企领导改任非领导职务,任命为调研员、巡视员、主任科员,由此形成企业干部挂行政职务的普遍现象,看着尴尬,却真实存在。
这项政策一直延续到2000年以后。2006年公务员法实施后,全国各地开始清理类似行为,国企领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归口管理,比如地市级,国企领导班子成员仍由组织部考察任免,变为由市委市政府管理的企业领导,但不再允许国企干部直接挂行政职务,比如调研员、处级干部。特别是经过2014年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三超”(超职超编超岗)专项整治,国企干部行政化的现象几乎绝迹,不再有挂机关干部非领导职务。
但是,在2019年新公务员法实施前,也就是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之前,不排除极少数国企仍有领导挂调研员、巡视员头衔的可能,这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部分地区可能采取了”老人老办法”方式处理,对于部分临近退休的国企干部不再作调整,在其退休自然核销原任职务,避免了因干部调整占职占编的麻烦。
第二,部分国企领导挂非领导职务,实际上职务不在企业,而是在行政机关,比如挂投资促进局调研员,但为了管理国有平台公司比如经投、国投、城投等需要,在报备组织部门同意后仍由其兼任企业老总,给人以企业有行政职务的假象。这是地方出于经济管理需要变通使用干部的一种方式,至今仍在沿用。
除此之外,国企基本不可能有兼任或挂任行政职务的可能。国企正在去行政化,尽管道路荆棘,但趋势明显,因此不太可能允许国企再开倒车,回到过去的老路上来,这不利于政府的管理,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公务员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后,可能性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