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然不是,要是把被人凌辱当成是本能寺之变的原因,未免就太小看明智光秀了。


明智光秀毕竟是个从底层爬起来的小人物,他的美浓土岐氏出身一点也不靠谱,反而非常有可能是冒姓(这在当时非常常见),按照足利义昭的家臣名单来看,幕府将军的足轻众里确实有一个叫明智的人。

足轻,呵呵,什么地位大家都懂。

不过。明智光秀还是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受到织田信长的赏识,最终成为织田家的重臣,京畿地区的总大将。

明智光秀之所以会发动本能寺之变,主要还是因为对信长的怨恨。这个怨恨并非是什么被信长殴打或辱骂(如果心态这么差就不会从足轻爬上来了),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多年的努力白费。

要知道,明智光秀当年为了向信长表忠心,可是参加了针对幕府将军足利义昭的下京烧讨。背叛原来的主君是非常让人不齿的。

当时,织田家对四国长宗我部家的外交取次是明智光秀,但是两家却因为织田信长的强硬关系急剧恶化。本能寺之变前夕,四国军团已经组建,明智光秀的地位就越来越尴尬了。

明智光秀并未参加四国军团,大概也是事件的原因之一。织田信长之所以不让他加入四国军团,大概也是不想让他太为难,转而命他出阵西国。当时织田军在西国是连战连捷,去那里基本上遍地都是战功,信长大概想通过这个来安慰光秀。

然而,长年的蛰伏与好不容易的翻身,使得明智光秀有些神经质。在这种情况下,明智光秀认为自己京畿总大将地位可能被剥夺,甚至领地也不保,无法给子孙留下家业。再加上此时信长在京畿的很多家臣都留在甲信的武田家旧领维稳,京畿空虚,所以才悍然发动了本能寺之变。

最佳贡献者
2

日本历史上,本能寺之变爆发,最有可能统一日本的战国大名织田信长死去。

而事变的凶手明智光秀也在之后仅仅十几天,就在山崎之战中战败身亡,有关他谋反弑主的理由一直众说纷纭。

其中有很多很多的传说,表示织田信长一直苛刻对待明智光秀,导致明智光秀忍受不了才铤而走险杀死了织田信长。

不过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诹访御折槛事件

[可信度70%]

这是一则记载于《祖父物语(朝日物语)》、《川角太阁记》上的内容:

甲州征伐战结束,信长的大军驻扎在一处寺庙。

明智光秀祝贺织田信长战胜时说道:“我们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啊!”

没想到织田信长勃然大怒,回答:“你这家伙有过什么功劳!?”

随后还抓住明智光秀的头,粗暴的往栏杆扶手上撞,并不断辱骂殴打。大家都很惊恐不敢言语,而让明智光秀在众人面前非常难堪。

在这件事情的记载中

《祖父物语》最早的读本出现在宽永年间(1624~1645),是一本集合街头巷尾杂谈、奇说的合订本;

《川角太阁记》成书于元和年间(1615~1624),两本书距离武田家灭亡1581年都有不少日子了;大多都认为《川角太阁记》记述、《祖父物语》夸大的套路。

那么同时期的记载中:

《信长公记》:3月19日,织田信长驻扎诹访法花寺。

著名的传教士路易斯·佛罗伊斯在与织田信长的信件中,有提到“殴打光秀”的句子;

看起来这个事情并不是空穴来风了?

★接待官解任事件

[可信度20%]

又是一个出现在《川角太阁记》上的故事,同时也记载于《常山记谈》。

穴山信君

完成武田家灭亡后,德川家康带着武田家降将穴山信君要来拜访织田信长,织田信长命令明智光秀负责这次“外交接待”。

在一次例行检查中,织田信长发现餐饮用的鱼都发臭了,非常愤怒的责骂明智光秀说:

“这种行为是无法胜任家康的接待工作的!”

于是撤消了明智光秀接待负责人的岗位,由堀秀政接替。当众出丑的明智光秀一气之下将臭鱼扔入护城河,整个安土城都能闻到异味。

本来我到觉得写的有鼻有眼,但是最后一句让我产生了怀疑:

一场宴会准备的鱼,即使臭,能臭一条河?全城能闻到?那还需要例行检查么?直接去抓他就行了,罪名就是生物武器好不好?

在《信长公记》中,记载了德川家康的这次到访,提到德川家康居住的是一个叫做大宝坊的建筑,这个建筑又不在光秀家、又不在秀政家。

而这个接待任务只有3天,也不存在解任。小和田哲男(日本历史学者)也表示,即便真的被解任,这种3天的活都能让明智光秀产生怨恨也是令人不可思议的吧?

事实上——

《兼见卿记》中有过此事的记录:

1582年5月14日,织田信长要求明智光秀放下手上的事情,来安土城报道;

1582年5月15日~17日,招待会;

也就是说,这个招待会本来就只有三天。而且,《信长公记》和《兼见卿记》都没有记载过明智光秀因为过错被解任。

而且——

5月17日,据说织田信长收到羽柴秀吉要求亲征毛利的求援信后,意气风发的说道:

“现在与安艺地区的势力(毛利家)交战已经迫在眉睫,这次我决定亲自出阵,把中国地区(不是咱们天朝,是说日本令制国中的山阴道地区+山阳道地区)的敌人一个一个的击败,一鼓作气连九州都给打下来吧!”

随后命令明智光秀也要一起跟随参战,在这种状态下,似乎应该是最值得信赖的将领才对吧?如果是因为这样的理由被解任,我觉得明智光秀应该是开心才对。

★丹波近江领地返还事件

[可信度10%]

这件事情记载于《明智军记》上。

明智光秀回到居城准备部队,随同织田信长一起起兵进攻毛利家,援助羽柴秀吉。

织田信长的的使者青山舆三前来传递消息:

“信长大人把出云国、石见国(敌人毛利家控制中)交给明智大人管理,相对的,需要把现在明智大人手上的丹波、近江国志贺郡还给信长大人。”

这件事情欺人太甚,明智光秀因此决定出兵杀死织田信长。

首先,目前这个事情只有《明智军记》这个孤证,而且《明智军记》在史料界的地位令人...无法信赖。

有历史学者评价《明智军记》为“连小说都不如的一本恶书”。

关于这个事情目前唯一的“史料证据”,据说发现了一封神户信孝给丹波国的豪族下发的“军役命令书”,丹波国是明智光秀的领地,原则上其他人是没有权力发布命令的,这件事情证明,丹波国已经不是明智光秀的领地了?(这个文书的日期,是本能寺之变之前的19天,但是这个文书上的花押,目前史学界对真伪争论不下)

即便如此,历史上有没有把敌人控制下的领地赐予家臣的事情呢?

当然有了,不过有些根本的不同,梁田广正就被上级泷川一益分配了敌国控制的领地,不同的是,原有领地依旧保留,这是一种奖励的办法。

不过,这个理由我却认为完全是胡说:

明智光秀的原有领地


丹波+近江志贺郡,在1598年的统计上,一共约31.1万石

而新安排的两个地区

出云+石见两个地区,在1598年的统计上,一共约30万石

这似乎没什么甜头,不过我却觉得,如果真的能这样操作,明智光秀可能要笑出声来:

16世纪末到17世纪,日本用金、银、铜等等金属资源从中国换取丝绸等等,当时日本的白银产量大约是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占全国出产量份额最大的,就是源自石见国的石见银山

从镰仓幕府到明治维新时代,大部分时间都是幕府直辖控制,而石见银山采用灰吹法提纯之后,更是品质大大提升。

银铅分离法

灰吹法提纯后的银

如果织田信长真愿意把石见国的控制权给明智光秀,你说明智光秀是织田信长亲儿子我都信!

★爱宕百韵事件

[可信度1%]

把这个事情算做信长欺辱明智光秀有些不太合理,不过因为太有名了,就顺便提一下吧。

明智光秀从丹波龟山城出发之前,前往参拜“爱宕权现”,次日召开了一场“连歌大会”,其中所做的连歌被称作《爱宕百韵》、《明智光秀张行百韵》。

其中明智光秀开头第一句念道:

“とき(时)はいま(今) 天(あめ)が下(した)知(し)る 五月哉”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时至今日,天下皆知,五月了”,不过日文相同的读音可以写成不同的汉字,类似中国的“多音字”。

1、“时”的发音,也是姓氏“土岐”的发音;

2、“知”的发音,也是汉字“治”的发音;

3、据传说,明智氏族是土岐氏族的分支(只是传说);

那么句子换了汉字以后,意思就变了!

“とき(土岐)はいま(今) 天(あめ)が下(した)治(し)る 五月哉”

意思变成了:土岐氏如今天下统治,就在五月

这个事情事实上呢......

《常山记谈》中记载,山岐之战后,羽柴秀吉听说这个事情,认为参加爱宕百韵的人都是同谋,于是把连歌大师里村绍巴都抓来拷问。

里村绍巴赶紧辩解,表示都是谣传:

天(あめ)が下(した)知(し)る

这句话有记录错误,只能翻译成:

雨(あめ)が下(した)

时至今日,天下皆蒙细雨,这才是五月啊

如果按照这样来看,完全不可能被翻译成“治理”了,

★母亲被处以磔刑事件

[可信度1%]

被记载于《总见记》、《绘本太阁记》、《常山记谈》。

1569年6月——

明智光秀用自己的母亲作为人质,忽悠丹波八上城城主波多野秀治·秀尚两兄弟,带着11名随从来参加酒宴。

途中明智光秀实施偷袭,把波多野兄弟和随从都抓了起来,全部移送安土城。

战斗中波多野秀治负伤,没到安土就死了。

织田信长命令全部处以磔刑处死,不留活口。这个残酷的决定完全不在意明智光秀在波多野家做人质的母亲,最终导致明智光秀的母亲被残党报复性磔刑处死。

我觉得,骗别人去参加宴会,然后把人抓起来,行动中还导致目标之一死亡......不用织田信长下命令,就足够处死人质了。

如果真有母亲做人质,死了也不能赖织田信长吧?

★恐怖酒席事件

[可信度1%]

记载于《义残后觉》中:

庚申待(庚申之日需要通宵不睡)的时候,大家饮酒作乐。

因为要去上厕所,明智光秀准备偷偷离开,此时酩酊大醉的织田信长抄起长矛说道:

“搞毛(想溜)?小心打爆你的金桔头!”

明智光秀只能憋住小便,披头散发不住的磕头认错,全身冷汗直流。

记载于《常山记谈》中:

织田信长拿出一个比平常大的多的酒碗(七盃入り盃),倒满以后让明智光秀干掉,明智光秀不胜酒力刚准备推辞,织田信长直接拔出腰刀说道:

“不喝酒就挨刀子!”

生怕惹怒信长的明智光秀只能强行硬喝。

这在咱们中国不少的酒场上挺经常见到的样子啊?咳咳......

不过——

葡萄牙传教士路易斯·佛罗伊斯在其著作《佛罗伊斯日本史》中写道:

“织田信长不饮酒。”

对于这样的证词,葡萄牙商人、医生,路易斯·德·阿尔梅达在他的文章中也有提到,看起来是真实的记述。

如果真的织田信长不喝酒的话,上面的内容就是胡扯了吧?

★家臣斋藤利三跳槽事件

[可信度50%]

《川角太阁记》中记载

斋藤利三原本是稻叶一铁的家臣。

斋藤利三

因为一些原因,离开稻叶一铁。随后明智光秀用很高的俸禄把斋藤利三招募到自己手下当差。

得知这件事情的稻叶一铁找到织田信长理论,织田信长要求明智光秀把斋藤利三解雇,送回稻叶一铁处。

明智光秀拒绝了织田信长的命令,回答说:“我这是为了报答你的恩情才这么做的”。结果惹的信长大怒,抓着明智光秀的发髻,拔出腰刀就要刺下去。

虽然被人劝阻,但是这让明智光秀非常愤怒。

《常山记谈》中在这个基础上,还多了后半部分:

明智光秀辩解说:

“我自己拜相封侯,俸禄并不是为了自己准备的,而是为了主公供养人才的。”

织田信长就不再生气了。

最终斋藤利三也确实在明智光秀手下工作,看起来织田信长应该没有生气,也让明智光秀的计划达成了,那为什么明智光秀要记恨?

★惠林寺劝阻失败

[可信度1%]

《绘本太阁记》中又记载道:

织田信长攻灭武田家后,因为有残兵藏身快川绍喜住持的惠林寺,要求僧众交人未果,织田信长决定烧寺。

明智光秀赶紧劝阻织田信长,据说这么做的理由是因为快川绍喜也是土岐氏出身,但是织田信长再次被明智光秀激怒,按住明智光秀殴打。

最终盐山惠林寺被一把大火烧光,住持快川绍喜留下诗句:

“安禅不必需山水,心头灭却火自凉”

后与150名僧众被烧死。

然而事实上,在《信长公记》中记载

1582年4月3日,盐山惠林寺下令烧寺的是织田信忠,因为当天织田信长人在甲府

综上所述

我觉得织田信长羞辱明智光秀实在是太...言过其实了吧?

3

织田信长对于明智光秀的凌辱只能说是一切的导火索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祸患不是一天积累下来的。战国后期的织田信长已从一位锐意进取的大名变成了残暴不仁的霸主。这样的变化谁都说不清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是在他杀了浅井长政后,也许是在他放逐了林秀贞后,也是只是一片大好的形势下的自我膨胀。但是他膨胀的太严重了,以至于让他身边各色人等莫不胆寒。本能寺之变才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结局。



一、幕府大将军害怕了

足利义昭在信长的帮助下赶走了三好家。重建幕府后,让信长当管领代,他拒绝了。让他当副将军,他也拒绝了。更有甚者,信长还颁布了限制公方(也就是大将军)权力的条例。如此的明目张胆不将将军大人放在眼里。足利义昭愤怒了,但是愤怒的同时也有深深的恐惧。因为他的周围全是信长的势力。于是信长包围网在他的撺掇下建立了。他最终也被愤怒的信长踢出局。

二、身边的家臣害怕了

织田信长是一个完全的实用主义者,有用你上,无用你下。于是才有了从小人物登顶的丰臣秀吉,才有了忍者出身的泷川一益成为了拥地百万石的大大名。也有原本家中重臣的佐久间和家老(高等家臣)的林秀贞遭到放逐。你可以想见从一个大大名只因为信长的一道命令转眼失去一切,从云端跌落地面的痛苦谁能接受。可惜,刚愎自用的信长重来不会为手下考虑。你让距离信长最近的明智光秀如何不胆怯,如何不选择铤而走险。

三、他的敌人害怕了

信长是个真性情的人。所以他将一个人欣赏到底,也可以将一个人恨之入骨。针对他的敌人他心若蛇蝎。浅井家和朝仓家当主的头被做成酒杯,出尔反尔灭了波多野家满门,武田家臣小山田信茂投降信长却反而被信长所杀。后期的信长早已经成为一个喜怒无常之人,偏生织田家统一日本的形势已经成为定局。他的敌人怎么能不害怕。

四、就连天皇都害怕了

日本战国混乱不堪,天皇的地位始终受到保障。即使日子苦点,吃不饱饭却从来没有丢失地位的风险。但是信长这里他感受到了威胁。武田与上杉两家相继失败后,天皇曾下诏让织田信长组建新的幕府。可是信长婉拒了,而且对此作出忤逆天皇旨意的行为。方式与对付幕府的如出一辙,不得不让天皇怀疑自己也会像足利家一样被踢出局。再加上织田家出身平家,当年的平清盛便有取天皇而代之的意向。

结语

这样的织田信长当真已经是孤家寡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所以我认为本能寺是场意外,但是信长的暴毙基本是必然的

4

前言:1582年6月2日凌晨,织田家的重臣明智光秀率军13000人包围本能寺。随着明智光秀一声“敌在本能寺”的命令,熊熊烈火焚烧了本能寺。

在这场大火中,一代枭雄织田信长死于非命;信长那“天下布武”的宏愿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本能寺之变,改变了日本历史发展的进程,使得日本国内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次事变发生的原因扑朔迷离,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关于明智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对待天皇的态度,明智光秀与织田信长不同。

.明智光秀是公门之后,举止儒雅,对待天皇和朝廷素来尊重。而织田信长藐视朝廷,对天皇也很不尊敬。

1852年5月,天皇希望织田信长接任征夷大将军一职,信长却避而不见。再加上信长前几年辞去右大臣、天正改元事件、正亲町天皇让位事件等的多次冲突‘’使得明智光秀对织田信长不敬天皇的做法甚为不满。天皇身边的王公大臣们也会对明智光秀进行拉拢利诱的。

二.对待将军足利义昭的态度,明智光秀与织田信长大相径庭。

出身于公门世家的明智光秀,自然是幕府的支持者;他曾经追随将军足利义昭,最后还是以足利家臣的身份投靠到了织田信长的麾下。

羽翼丰满之后,织田信长废黜将军足利义昭、修改历法等藐视幕府的行为,使得明智光秀深以为恨。

明智光秀想要帮助足利义昭返京(当时义昭已经被驱逐出京都,暂驻于毛利家的中国地区),也会是光秀起兵的动机吧。

三.对待传统佛教的态度上,明智光秀与织田信长分歧很大。

明智光秀自然是信奉传统的佛教;而织田信长是佛教的死敌,被称为“第六天魔王”;信长火烧本愿寺,大肆杀戮一向宗等佛教信众,还引进基督教,穿西洋服装等,这些行为一定都是光秀所不齿的。

四.平定丹波之时,织田信长陷明智光秀于不孝不义之中。

明智光秀出兵丹波藩国时,为了迅速解决战事,他把自己的母亲作为人质送进八上城中,说服城主波多野秀治和兄弟波多野秀尚前往织田信长处投降。

可是织田信长丝毫不顾光秀的声望及其母亲的生命安全,执意杀死了波多野秀治兄弟二人。消息传到八上城,愤怒的守军认为明智光秀是个毫无信义的骗子,就把作为人质的明智光秀之母杀害了。

母亲被杀,名望受损,可想而知,明智光秀的内心是多么的愤恨。

五.明智光秀担心自己的权势地位不保.

织田信长不念旧情,放逐了织田家的重臣林通胜和佐久间信盛,并剥夺了他们的领地。紧接着,信长又下达命令,将明智光秀从原封地丹波国转封到还是毛利家领土的出云国和石见国。这在明智光秀看来,就等于是剥夺了自己的领地;因为毛利家还在与信长为敌,出云国和石见国还是敌方的领地呢。

此时,织田家臣的明争暗斗中,公家出身的明智光秀不敌新近崛起的贫民羽柴秀吉,逐渐处于下风。光秀有了不被织田信长重用而放逐的恐惧感。

而信长的这道命令,更让明智光秀有了失去领地.被放逐高野山的危机感,从而有了起兵反叛的念头。

六.性格暴虐的织田信长多次公开辱骂殴打明智光秀。


织田信长性格暴虐,对待明智光秀犹如仆人一般,动辄拳打脚踢,致使明智光秀颜面尽失。

明智光秀是个温尔儒雅的人物,非常注重礼仪,信长对他的多次侮辱,使明智光秀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

最终,明智光秀因招待德川家康的臭鱼事件,再一次被织田信长破口大骂;忍无可忍的光秀顶撞了几句,惹得信长大怒,用脚猛踹光秀的头部。

巨大的侮辱,使儒雅的明智光秀怒火中烧,这应该是本能寺之变的直接诱因。

结语

多种因素交织到一起,愤怒的明智光秀终于下定决心,起兵反叛了。

明智光秀不愧是一员儒将,对起兵叛乱的时机拿捏的恰到好处,一举成功,直接导致了织田家的灭亡。

当时,正是明智光秀举兵反叛的大好时机:织田的主力都在外作战。柴田胜家正对阵上杉景胜,羽柴秀吉去攻打毛利家,丹羽长秀在四国对付长宗我部元亲。

而织田信长只带了百十个卫兵,住在本能寺,信长的继承人织田信忠就住在附近,身边也只有部分侍卫。正所谓天赐良机。

而明智光秀就抓住了这一良机。于是,狂妄自大的织田信长,就黯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不但“天下布武”的宏愿成为泡影,就连他织田家的基业也彻底覆亡了,日本的历史上再也没有织田家的一席之地了。

5

这件事情,目前来说其实是一个很难得到确切答案的谜团。因为当时的织田信长如日中天,即将统一日本,而明智光秀则是他的得力干将,谁也不会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即使后来统一天下的秀吉和家康都不曾预料到,秀吉此时正在前线与毛利作战,家康则是在信长的安土城中。

至于题目中所说明智光秀是不是受不了织田信长的凌辱才发动本能寺之变,明智光秀确实在接待家康的宴会上由于食材不够新鲜而遭到信长的羞辱。不过,我个人认为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对这件事情,至今还有以下几个种说法:

1.野心说。明智光秀本有野心夺取天下,因而起了谋反之心。

2.忠心说。明智光秀忠于皇族,织田信长正在迫使天皇退位,因而举兵谋反。

3.阴谋说。明智光秀秀吉合谋杀害了信长,原因在于秀吉反应最为迅速,并且得到了天下。

不过也有是说是和家康合谋,或者和朝廷合谋。

目前来说,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是明智光秀和朝廷合谋杀害了织田信长。因为在本能寺变之前, 织田信长是想彻底改变日本的制度,天皇是有可能被废除的。发生本能寺变之后,天皇正式册封明智光秀为征夷大将军,成为当时的风云人物。特别是在明智光秀进攻织田信长之子织田信忠之时,他一直等到诚仁亲王退出以后,才展开进攻。

6

古代日本社会受到中国文化冲击很大,又喜爱三国文化,所以在写他们自己国家的人物传记时就不知不觉的开始了美化,比如织田像曹操之类的,然而并不是。

织田氏不是北条朝仓这种世代大名,而是一个小大名,没有历史积累的小姓氏小门户,信长的父亲早年奋斗在乡间,是一个军头一般的人物,因为长时间打仗而疏忽对信长的教养,让他长时间野在领地内独生,于是造成了他无拘无束不喜束缚的性格,因为不喜欢盘坐,加上领地内物质丰富,所以他发育期的身材就比其他日本人高大,而且因为长时间在领地内瞎折腾,信长非常关注市面的经济和繁荣,喜欢新鲜事物尤其是西洋文化,并且对利益交换非常熟练,总而言之他对日本社会的传统文化并不敬畏和推崇,相反他藐视当时社会权威,不管是实权者还是精神领袖,换句话说他性格里成份是唯我独尊的二世祖,这个性格在他日渐年长后开始逐渐显现,比如佛敌那一幕,因为他不愿意绕路让和尚们封山做乐,他就是要过山去,哪怕被当时日本社会势力极大的和尚们当成死敌,他信长也要过山,你不让我过我就让你死。

光秀是一个老派武人,他出仕很早,大家可以查一查他之前出仕的人物,可以说明智光秀出仕的这些人对光秀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他是一个老派武人,也是能吏,我们知道经营一场战争需要消耗很多资源,兵员也是资源的一种,不管信长的权力构架中那些有名的人物有多么多么的牛逼,但是滋要是打仗,信长就把资源交给三个人,东部的柴田胜家,西面的猴子秀吉,而最最麻烦的关系层次复杂的中央军团就丢给明智光秀。

之后信长的劣性不理智和藐视权威深深的冲击了老派武人明智光秀,新老交替冲击,让这个老派武人陷入矛盾,最终光秀倒戈,信长死在了本能寺。

7

肯定不是,任何一次兵变都是精心策划的,都是以成功为目的的,政治家不会因怒而兴兵,玄武门之变如此,本能寺之变亦是如此。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