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元璋并非一开始就废除宰相的,明朝建立之初,也设有丞相,分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爆发,胡惟庸及其党羽伏诛后,朱元璋撤销宰相制度,废除中书省,六部归皇帝直属,并要求后世不许再设丞相职位。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与他的性格特点有关,更是历史的必然。换句话说,封建王朝发展到那,宰相制度必然呼呼被废除。

相权对皇权至上的制衡。皇权并非一开始就是至高无上的,三皇五帝不过是部落首领,周天子也是徒有天下共主的虚名,本质只是诸侯国盟主,权利有限。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度,皇帝至高无上,但当时的宰相权利很大,是官僚集团的领袖,对皇权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后世的皇帝不断追求至高无上,毫无制衡的皇权,而相权无疑是最大的阻碍。故封建社会的总趋势都是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弱化。明朝是封建社会的巅峰,皇帝对至高无上的皇权追求更甚,在此大背景下,朱元璋以胡惟庸案为锲机,直接废除宰相制度。

相权威胁皇权统治。若说宰相分了皇帝的部分权利,这还是可以理解的,若是威胁到皇帝江山则无法忍受。宰相是官僚集团的领袖,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个人处在那种位置上,要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直接取而代之,要么战战兢兢,勤勤恳恳,很显然,宰相具备取而代之的条件。朱元璋显然深谙人性,知道人对权利的欲望是约束不了的,既然约束不了,干脆废除,没有谁是名义上的官僚领袖,大家平起平坐,谁也没权利指挥谁,自然就不会出现一呼百应,带头造反的事。而胡惟庸恰好是以谋反被知罪。朱元璋为永保江山稳固,废除宰相制度,永不设立。

布衣天子对权利的掌控欲望。朱元璋是个猛人,做过和尚,乞丐,最终干翻陈友谅,张士诚,并将蒙古黄金家族赶到漠北深处,在中原逐鹿中夺得头牌,坐上宝座。这样的人是不会相信任何人的,他的天下交给谁治理都不放心,紧紧握着权利不放,要他把朱家江山交给外人治理,这不可能,那就只能自己治理。宰相是对江山威胁最大的,那自然得废除。所以朱元璋废了宰相,政务无论大小都亲自处理,堪称史上最勤奋皇帝。

像朱元璋这样雄才大略的君王是无法忍受别人和他分权的,比如汉武帝,频繁换相,启用地位卑微的人,其实也就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不过朱元璋更直接,直接废除宰相制度。

胡惟庸案是直接原因。胡惟庸作为朱元璋的老战友,才能还是有的,不过他低估了朱元璋,妄图淮西将领,勾结蓝玉,妄图夺取朱元璋的天下,实在是异想天开了,没听说过谁能从开国皇帝手里夺取江山的。他的下场也很惨,诛灭九族,宰相制度也从此废止。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看似是偶然的,然而封建社会发展到了顶峰,皇权越发集中,对皇权制衡最重的宰相制度已是必然被废除的,朱元璋不废,朱棣也会废,这是历史的必然。

最佳贡献者
2

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朱元璋获悉占城国赴大明朝贡的使臣抵达京师已达月余竟无人搭理,不由勃然大怒,更令朱元璋怒不可遏的是在此期间竟然无人向自己报告这件事,于是,朱元璋立即下诏斥责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和右丞相汪广洋。

胡、汪二人虽然表面上向朱元璋叩头谢罪,但是却不断向朱元璋暗示礼部才是这件事的罪魁祸首,礼部诸臣又辩解称早已将占城贡使抵达京师的消息上报给了中书省。

面对胡、汪二人领衔的中书省和礼部诸臣之间的互相攻讦,朱元璋更加愤怒了,于是他下诏将中书省右丞相汪广洋处死、将礼部诸臣下狱问罪。

得知汪广洋被处死的消息后,汪广洋的一位侍妾陈氏表示愿意陪汪广洋一同赴死。朱元璋派人调查后得知陈氏竟然是被罚没入官的奴婢,按照惯例,被罚没入官的奴婢只能赏赐给有功之臣,一介文官的汪广洋不可能通过正常途径纳陈氏为妾。所以,朱元璋又下诏将胡惟庸和所有相关官吏下狱问罪。

眼见胡惟庸被下狱后大势已去,涂节、商暠等人急忙向朱元璋告发胡惟庸欺君罔上的罪状和勾结陆仲亨等武将意图谋反的阴谋。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宣布废除中书省,并严禁后继之君复设中书省和丞相。

随着中书省被废除,施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彻底终结。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宰相制度施行了一千五百多年,为何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就能将其废掉?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下维持宰相制度顺利施行的相权是如何被一步步削弱的。

秦代与汉代前期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相权的巅峰时期,秦代的赵高仅仅说服了宰相李斯就将始皇帝嬴政亲自选定的继承人扶苏变更为胡亥,汉代的文帝遇到军国大事甚至要亲至相府问策(国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

但是,汉武帝登基后越来越感觉到“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的相权严重制约了皇权,所以,为了削弱相权,他采取了设置三公分相权、任命出身于寒门的官吏为宰相、以尚书代替宰相行使部分相权等措施。

这些措施实施以后,削弱相权的目的是达到了,可是外戚又迅速填补了因削弱相权而出现的权力真空,其结果导致了外戚王莽篡汉建新。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经过对王莽篡汉教训的总结,他不得不对嬴政始称皇帝的原因深表赞同,并且基于“权制独断于君”这一战国时期变法的核心,刘秀认为只有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他正式以尚书台取代了相府。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 ,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而害今。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史记·始皇本纪》

按照刘秀的构想,皇权加强后就能填补相权被削弱留下的权力真空,而拥有部分相权的尚书台将变成皇帝的秘书机构,如此一来,就不用担心王莽篡汉之事在东汉重演了。

可是,东汉时期士族势力的崛起阻碍了皇权的加强,拥有部分相权的尚书台又无力制衡外戚、宦官。这样,东汉就在外戚与宦官的相互争权中走向灭亡。

东汉之后的隋、唐两代代在总结前朝灭亡的教训时无不将皇权加强的程度和相权削弱的程度过低,所以,隋唐时期通过三生六部制将相权分散到任何人都不可能再将相权集于一身的程度。

到了宋代,相权被分的更散:二府(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政事、军事,三司掌财权,又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同时还在朝廷上设立了考课院、审官院、审刑院等机构。这种情况下,宋太宗时期的宰相吕蒙正对曾就皇权与相权说了这样一段话——今陛下躬决万机,臣下止于奉行圣旨。臣常与同列等言,实知荣幸。

“奉行圣旨”四个字充分的说明了相权从汉武帝时期至宋代已被削弱到可有可无的事实,因为此时的宰相所能做不过是奉旨行事而已。

元代可以被看做是相权的回光返照期,依托朝廷上的中书省和分布在各地的行中书省,元代的相权几乎恢复到了秦代和汉代前期的水平,以至于元顺帝时期的宰相脱脱能率领百万大军同义军交战。

大明的建立,意味着相权回光返照期的正式结束。

胡惟庸于洪武六年被任命为宰相后不久就展露出了自己骄横跋扈的一面,生杀废黜之事不经朱元璋自己就给处理了,内外奏章自己先看过后再上呈给朱元璋,发展到后来居然利用权势大肆笼络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等武将。

对于这些,朱元璋肯定是清楚的,因为大臣在家中因何事而发愁、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他都能知道的一清二楚,可是他居然忍了胡惟庸六年。要知道,朱元璋废掉胡惟庸的相位简直是易如反掌,所以,朱元璋对胡惟庸的隐忍不发不过是想通过欲擒故纵的方式来削除胡惟庸背后的相权和实施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

洪武十三年,随着胡惟庸的各项罪状陆续被人告发,朱元璋顺势宣布废除宰相、后继之君不得再设,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实施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掉。

综上所述,实施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之所以能在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就被废掉,主要是因为维持宰相制度顺利运行的相权已经在宋代被削弱到可有可无和朱元璋对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胡惟庸的欲擒故纵。

3

宰相制度最早出现在商朝,秦朝开始确立丞相一职,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丞相是李斯,李斯也因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位丞相,以后的封建王朝如汉、晋、隋、唐、宋都一直沿用宰相制度,只是不同的时代,宰相的称谓有所不同。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后,初期也是沿用宰相制度,他任用了四位宰相,分别是李善长、徐达、汪广洋和胡惟庸,胡惟庸案发后,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建立了内阁机制。

丞相相当于政府首脑,是国家行政事务的管理者,秦称丞相或相国,汉称司徒,隋唐称中书令、侍中等,宋称宰相,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设立了中书省、大都督府和御史台,中书省是百官之首,拥有很大的权力,中书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就是丞相,以左丞相为最。

作为丞相肯定是皇帝信任的人,或者才华和能力非常强的人,朱元璋时期任用了四位丞相,李善长和徐达都是很早就跟随朱元璋的人,信任是不用说的,汪广洋本是元朝官员,后追随朱元璋,胡惟庸本是李善长的幕僚,因为做人机敏,受到李善长的提拔和推荐。有了权力,就会使用权力,宰相经常会干预皇帝的决策,对于皇权有一定的掣肘。

明太祖朱元璋是靠自己一点一点的努力,从一介草民登上皇位的,这些人生经历让朱元璋深知江山的来之不易,如何巩固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如何顺利传承朱家王朝,以防皇权旁落,就成了朱元璋日夜忧思的问题,当胡惟庸案发后,朱元璋随后对明朝行政机构进行了改制。为了削弱中书省和百官的权力,废除了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改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来个一分为三,分别管里民政、司法、军事,合称三司。

明太祖朱元璋是个翻脸胜过翻书的人,许多跟随他立下赫赫战功的人,他几乎不用任何理由就把他们杀掉,就算是他任命的四位宰相,除了徐达是病死外,其他三个无一善终,朱元璋杀戮太重,连他儿子太子朱标都看不下去,朱标好心劝朱元璋,还被朱元璋臭骂一顿。

朱元璋之所以废除宰相制度,分散权力,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加强皇权,原来国家大事,官员只要向丞相汇报就可以啦,中书省把能办的事都办了,重大的事情跟皇帝汇报一下,也就是告诉皇帝一声,有这些重大的事情发生,处理还是丞相。这样子皇帝不就成了摆设吗,朱元璋那受得了这个,我朱元璋当皇帝,你丞相说了算,怎么行呢?

朱元璋设立三司,三司直接对他负责,这下好了,皇帝朱元璋是有权力了,什么都说了算,可是要处理的公务实在太多了,朱元璋是勤奋,他晚上也睡不了几个小时,可就是不吃不喝不睡,朱元璋一个人也处理不了这么多事情。于是“内阁”出现了,从字面就可以理解到,内阁还是对内服务的,内是谁呀?皇帝呗!内阁最早的定义就是皇帝的助手,内阁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真正完善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

说到底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就是为了集中皇权。朱元璋生性多疑,不会轻易相信臣子,甚至连老百姓也有戒心,因为他就是从最底层爬上来的,难保出个朱元璋第二。于是他又把自己的卫戌部队拆分出几支,分散权力,其中有一支就是非常著名的特务机构‘’锦衣卫‘’,锦衣卫就是朱元璋的耳目。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其实就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权力斗争,由君主集权变成君主专权,这实在是个历史的大倒退。

4

宰相制度自秦朝开始建立,到明朝废除,明朝的胡惟庸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宰相,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下:为什么在明朝之后的朝代也不再设置宰相这一职位?其实明太祖朱元璋制造“胡惟庸案”并非临时起意,废除丞相制一直都在朱元璋的谋划之中,而且他制定的计划长达数年之久。

胡惟庸,濠州定远县人,于1355年在和州归顺朱元璋,为元帅府奏差,经过多次升迁,担任了左丞相,其性格一向积极,也就是爱揽事儿,有时候不该他管的事也会掺和进去,正好不对霸道且疑心重朱元璋的口味,但是朱元璋从不表露出自己对他的厌恶,刘基等人看不过去,就对朱元璋说胡的不是,朱元璋却表示毫不在意,还说刘基他们对胡惟庸有偏见,依旧让胡做左丞相,这正是朱元璋的厉害之处。

胡惟庸投靠朱元璋的时日不短,朱不能因其性格缺陷就对他大加责罚,容易伤了功臣们的心,况且当时朝廷尚不稳定,急需人才来巩固统治,在朱元璋的眼里,胡惟庸就是家里养的小鸡仔,宰杀太早不划算,只有养大一些,下了蛋,有一天不想养了,就故意敞开粮仓,等这只鸡习惯性地以为主人是不介意它吃粮仓里的粮食,进入粮仓,吃了几口粮食,主人就已经在提刀赶来的路上了。

果不其然,胡惟庸在朱元璋的有意纵容下得寸进尺,逐渐飞扬跋扈,做下许多坏事,学士吴伯宗曾因弹劾他而险遭大祸,大将军徐达曾在朱元璋告他的状,差点被他谋杀,他都做到了这个份上,朱元璋都没有杀他,因为这些还不够,朱元璋要除的是宰相之位,而不仅仅是一个胡惟庸。

察觉到不对劲的胡惟庸千方百计地拉拢因犯法受朱元璋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令其在外收集军马,以图谋反。此外,他还勾结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等,令陈宁坐中书省阅天下兵马籍。

朱元璋在得知消息之后,以谋逆罪,处死胡惟庸,同时追究更多有权势的开国功臣们,深挖长达十年,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朱元璋此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他认为要保证皇位永远属于自己的子孙,就必须清除丞相,毕竟丞相分割了皇权,对皇位的继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元璋杀胡惟庸之后下诏书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中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明朝罢中书省,权分六部,秦汉以来行之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朱元璋对文武功臣、官员展开杀戒,免去君权被丞相架空的可能性,亦一并废除了中书省和相职,此举造成日后明朝君主的权力达到颠峰,甚至在万历年间造成“断头政治”。

有人可能会说:朱元璋一开始可以直接不设置丞相一职,试想一下,朱元璋一介莽夫,如何在不学习的情况下就懂得处理朝政?况且,没有高位厚禄引诱,谁会愿意陪他打天下?

总的来说,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必然事件,毕竟,第一任宰相就干了大不敬的事情,让后世统治者一直心有余悸,只有没了它才能安心。

5

皇权与相权,自诞生那一日起,就在不断地明争暗斗。究其原因,在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权力太大,对皇权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所以,历代的皇帝们,不断地在皇宫中设置一些低级秘书,来架空外朝宰相的权力。

具体,请参见《千年之战——皇权与相权之争》!

明太祖废相之举,既有太祖本身的个人因素,又有历史原因。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以明太祖朱元璋的身份最为卑微低贱。以一介农民,开创一个大一统王朝,朱元璋的个人能力可想而知。

个人能力的强悍造就了朱元璋强势的性格。对这样一个人来说,宰相就是一个碍手碍脚的存在。

然而他不是第一个有这种感觉的,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废除宰相,其实是和中国历史上的一项制度有关 - 科举制。

中国的传统世袭贵族,自始皇帝一统中国,建立郡县,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然而东汉末年,又有一股新的势力兴起 - 门阀士族。

自汉末至唐前期,门阀士族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

唐朝初年,官员修订《氏族志》,把清河崔氏列为第一,唐太宗得知后大怒“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皇室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与其他山东士族列第三。

若废相发生在唐代,那些根深蒂固的门阀士族首先就不会答应。在那些名门望族,诸如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眼里,皇室所代表的陇西李氏,只不过是他们其中的一份子而已。

科举制的诞生改变了一切。

在世界上的其他民族还在任人唯亲,依靠世袭贵族进行统治的时候,中国的政权已经面向全社会开放了。科举制自然是政治上的一种进步,然而它的后遗症却也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

自有科举,政府用人有了标准,门阀士族把持政权的时代结束,这些士族也渐渐消亡。其最终的结果,就是皇室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果士族们看皇室是平视的话,那些一个一个费劲脑汁科举考试出来的寒门子弟,对皇室那就是仰视了,他们没有意愿也没有力量去对抗皇权。

所以,明太祖废相,是皇权高度集中、缺少制衡的自然而然的结果。

也就是“说废就废了”,谁敢说个“不”字!

更多历史品评、讨论,请关注头条号- 探微阁主!

6

皇权和相权同生,有帝王就有丞相,但一直以来,相权对皇权威胁太大,直到宋朝群相制后,才有所改观。

你翻翻元史,宰相专权,篡位弑君的事不少,架空皇帝更是家常便饭。

其实宋朝的群相制很好,相权无法威胁皇权,有宋320年,没有权臣。

而元朝的行省制,让中书省一家独大,没有制约,地方行中书省,也听中书省的,皇帝后来都是傀儡,所以宰相可以架空皇帝,杀皇帝,

明朝立国后,也是仿照元朝的行省制,这就给皇权带来的威胁太大,为了他的子孙做皇帝后,宰相专权。

7

原本胡惟庸这件事情对于朱元璋来讲,只不过是胡惟庸所在那个集团的事儿,跟这个宰相制度没有任何关系,可是呢,朱元璋偏偏要废掉这个宰相制度,这一点让当时朱元璋手底下很多人都感觉不仅在电视剧朱元璋里面这一点病有所体现,有的人就劝朱元璋说此事就是胡惟庸及其乱党,所谓儿跟这个宰相没有任何关系,何必要把宰相给废了呢?

中央政权里面存在着一个矛盾,那就是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怎么讲呢,一开始的时候中央集权制度并不是那么彻底,当时大家就认为整个天下是这个小朝廷的天下,而这些氏族大家也是组成这个朝廷的一部分,他们的权利也特别重要,整个朝廷不能够由你皇帝一家说了算,所以便会出现一个代表替他们在某种位子上面完成对于各大家族利益的实施。

听说宰相一开始的诞生之地,也就是秦国的宰相,其实当时秦始皇手握大权,宰相也只不过是一个替皇帝打工的打工仔,所以宰相所谓的权利有限,可是在这之后的汉朝开始宰相就开始拥有重大的权利。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的,在汉朝结束之后一直到唐朝,无论是汉朝的大家族,还是在这之后的关陇集团,这些大家族对于整个朝堂的影响力不言而喻而在这其中最能够将这些家族的利益付诸于实践的职位那就是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个位置距离皇帝的关系很近,而且还能够限制皇帝的权利。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尤其是这些大家族对于朝堂的影响力越来越低,(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开始消亡于历史的长河的时候,皇帝便开始自己的中央集权之路,此时皇帝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多,宰相首的权利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权力的增大增加了皇帝心中对于权力的渴望,到了朱元璋这个历史时期,其实皇帝已经想要做到整个天下,唯我独尊皇帝就是整个国家唯一这样一种情况。

朱元璋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想如果以后继承我位置的孩子是一个傻子,我要怎么做才能够让这个傻子成为整个国家的皇帝而不受其他人质疑呢?那就要做到我这皇帝手中的权力,至高无上无人可以替代,也无人可以某法抢夺,这样的话,我这个皇帝的孩子才能够安安心心的生活一辈子。

所以朱元璋在经历了胡惟庸这件事情之后,立刻就废了宰相,其实对于朱元璋来讲,宰相费不费的只不过是一个形式上的问题,而即便在这之后宰相依然能够存在,宰相手里的权力依然少的可怜,甚至于我可以大胆的猜想,如果没有废了宰相,那这个宰相也只不过是挂着宰相这个名字的空衔,好了,他只是一个顾问,而没有任何实权,或者只是一个高级打工仔。

随着封建时代的进行,集权制度的深入,皇帝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多,而此时的天下已经没有更多的权力给皇帝掠夺了,而他们就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同类!

8

因为前车之鉴,为了分散权利,方便掌控,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加强皇权。

宰相制度是中华文明历史上为了辅佐君王更好的掌控朝廷而制定的,毕竟人力有限。

只是到了朱元璋这里,宰相制度被终止,推出了历史舞台,这是朱元璋的创举。

前车之鉴

首先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这是参考了之前的事例,让他觉得这是必须要做的。

其实历史上有很多宰相专权,甚至盖过皇帝的事例。

而在朱元璋这里,了解的最清楚的大概就是宋朝的宰相了。

宋高宗时期宰相秦桧,因为宋高宗的宠信,权势滔天,甚至连岳飞这样的有功之臣,都可以被他用莫须有的罪名暗害,足见他权力多么的大。

而后来的丞相贾似道,那更是把宰相擅权的能力掌握到了极点,虽说不是凌驾皇帝之上,但是凭借手中的权力,欺上瞒下,肆意妄为,让宋朝彻底没有了翻身的机会,最终被蒙元所灭。

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会造成权力膨胀,不利于皇权的推广。

分散权利

朱元璋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统治,就要平衡好手下臣子的权力。

如果继续架设宰相职位,因为宰相的重要性,自然无法抑制他的权力增长,稍有限制,还会造成君臣失和。

而同时朱元璋推行的三省六部制必然也会因为这个制度,成为宰相手底的部门。

为了让六部可以独立出来,互相合作,又互相牵制,就不能在其上加设职位进行统御。

这样更有利于六部的运转自由。

方便掌控

而宰相原本就是为皇权服务的存在,也存在限制皇权的作用,在这个时代已经不能成为辅助职位,反而限制了皇权的发展。

这是朱元璋不能容忍的,朱元璋想的是要皇权至上,不允许有分薄皇权的职位存在。

所以为了便于掌控朝政,朱元璋分设六部,将宰相职权进行了分割,而皇权没有了相权的限制自然更有利于掌控。

所以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皇权至上,防止大臣作乱,就要废除实力容易做大的宰相制度。

9

一、归根到底是朱元璋强化皇权的需要,也可以说是相权长期威胁皇权的必然结果,也有人说是“胡惟庸案”促使朱元璋下定决心废除宰相制度,但此案有诸多疑点,史学家们也没有发现能证明胡谋反的证据。

二、元朝的历史教训。元朝宰相权力很大,是上层权力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宰相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废立。元朝的相权是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大趋势下的一次重要反弹。

10

明初,沿袭了由隋唐兴起,宋元继承的宰相制,即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制。中书省宰相胡惟庸谋反,朱元璋觉得宰相权力太大,有皇权旁落的危险,就对三省六部制改革,废除宰相制,由六部分理国家事务,皇帝直接总管六部,实践几年下来很吃力,就仿照宋制,设置阁殿大学士,侍候皇帝左右,以备皇帝顾问。大学士根据不同职能,分为武英殿、文华殿、文渊殿、东阁殿等大学士。这就是内阁制。内阁是政府机构,权力在六部之上,有威胁皇权的可能。到了清朝,为提高皇权,从内阁中分出一部分权力纳入军事机要处(军机处)直接効命皇帝,这是内阁制中清不同于明的地方。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