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勒紧裤腰带宁愿自己饿肚子省吃俭用把优质的粮棉油牲猪低价献给国家难道不是为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吗?我是粮食收购部门的,如果那时国家不向农民收购粮食和牲猪哪怕产量低农民也吃不完。

最佳贡献者
2

听出这话的言外之意了,无非就是说农民自己都吃不饱的时候,是没有能力为国家做出贡献吗?这明摆着就是对农民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质疑。那么我问你,几十年的公粮是谁交的?全国数以万计的水库是谁打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农民在连自己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还能按照国家的要求,足额交纳公粮,让城里人吃上大米白面。这种牺牲精神,本身就是对国家的贡献。更何况农民确实是用自己的汗水和勤劳,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巨大贡献。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农民的这些牺牲和贡献,就没有今天国家的强大。

可是,总是有那么一部分人,不记农民的好,在他们的心里,农民就是活该受苦受穷受歧视的二等公民。不客气的说,这就是纯粹的忘恩负。古人说: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可是,农民做出的牺牲,有些人却忘的一干二净了,真是可悲可叹又可恨。

因为农民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也为了争取农民应得的利益,所以网络上出现了很多要求提高农民养老金,要求农民和其他群体同样享受退休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仅来自农民,还有很多有良心的专家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实事求是的说,这些要求是非常合理合法的,因为他们和其他国家公民一样,都是用自己的汗水和劳动为国家做贡献,为什么却得不到同样的对待呢?

农民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是载入史册的,是任何人都否认不了的。忘记这一点,就是忘记了初心。

3

巨大贡献。什么算?保证全国人民吃饱饭。修建长江大桥。搞两弹一星。修一条条铁路。等等一切一切。哪个人不吃饭都行。哪个人不吃饭,能有充沛的精力为国家做贡献?就这一点。贡献不是巨大吗?

对于这个问题,总有两种声音。农民想争取权利。老了有钱养老。有部分工人认为农民的贡献小。不该享受待遇。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东西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不过是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将来会怎么样?还需中央统筹规定。

现在国家强大。更多依赖于工业生产。农业收入。与工业贡献。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这些能代表现在,昨天的农业贡献。绝对是半壁江山。说他巨大。一点也不为过。

4

那时候农民但凡是把打下的粮食留一半给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温饱之忧的!说实在的生产队大集体年代,农民打下的小麦玉米棉花大豆,都是要完成国家统购统销以后才能分得一点点粮食,其它的就剩地瓜干了!再不够就是野菜树叶子!看到七几年打越南的时候,在越南山洞里的大米了吗?麻袋上都写得中国大米,那都是我们农民勒紧裤腰带省下的粮食支援亚非拉支援第三世界的!没有第三世界的支持我们国家那时候能进联合国吗?你说农民对国家有没有贡献?

5

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想你是没经过那个时代的年轻人。

我是经历者,确实是“生活都难以温饱”,树叶,树皮,野菜都吃过。网上有些创作者所说的交公粮,三提五统,水利建设都是事实。当时那些年,主要是国家在建国初期,真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要革命要斗争还要建设我们的国家,所以,毛主席向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团结一致,发奋图强,全国人民齐上阵,勒紧裤腰干革命。

穷啊!那些年都穷,所以说当时有一个名词叫“劳苦大众”,我兄弟姐妹六人,其中二姐就是饿死的。“粮食比钱重要”在当时是真真切切的,能吃饨饱饭真的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如果没有农民饿着肚子交公粮,工人何来饭吃,更谈不工业建设了。

实话实说,没有农民的贡献,就没有今天的社会发展成就,这是任何人不能否定也是否定不了的!

近几年围绕“农民退休金(养老金)”发生的讨论,实质上,反对一方并不是因此而否定建国初期,农民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而是反对将期无限夸大并依此索要“退休金”。

我认为,这不是事实之争,而是法制之争。

6

毛泽东思想武装下的工农兵敢于战天斗地,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7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不知道那个年代的规矩!为什么在那个年代?为了户口一个城市的商品粮户口,大家都争相恐后地争取呢?有了商品粮户口,至少会饿不着。

地一直以来就是集体的同时需要交公粮的,不管你收了有多少粮食,每年规定的公粮必须要交的。这个时候每到交公粮的时候,你看看收粮食的地方,全都排满了,并且要求还非常高,粮食必须要非常干净,如果有一点土,如果不干水分达不到什么的,你都交不上去。

那时候农民的收入也主要就靠那点粮食,并且那个时候粮食产量非常低,一亩地三四百斤都是比较好的。很多家庭交了公粮之后,自己家里就不够吃!

那时候是以城市为优先,首先保证城市吃商品粮的温饱问题!还有最早的时候吃食堂饭,吃大锅饭,生产队工作记公分。也是一样把收到的粮食首先去供应城市生活!你说做的贡献还不小吗?好好读读,看看当年的历史!

8

1949年五月,上海解放。听老人们常说,解放大军在我家西面的土马路(即我南汇县通往川沙县的“里河塘“)上过了几天几夜,都是赤脚穿着草鞋,戴着大雨帽,扛着一杆枪。在我们村里,驾锅做稀粥,一队吃过走了又一队,还要付柴火费,秋毫无犯,村民们献出了所有柴草,还帮着担水。

到了农历六月廿九,东海发大潮,潮水冲过上述“里河塘“,以东至海边50里,尽成泽国!是上海新政府领导和指挥的抗潮斗争,在海边重筑防浪大堤,陈毅同志与乡民一起命名为“人民塘“。

家乡人民迎来了解放,县政府及南下大军的转为地方所有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皆从乡村里筹集。之后组织起农村互助组。各家农户出资2元,3元入股,建立起农村供销社和信用社(当时1元钱叫1万元)。我的家乡都是农民,没有工业,只有泥木工手艺人和妇女会摇袜的,我县第一家袜厂就是由乡村摇袜女工组织成的,后发展为上海织袜十七厂。

农业集体化后,每年冬季疏浚和重开河道兴修水利,以及修筑马路,加固海塘,都是农民的义务劳动;政府在县城和乡镇做路建房,也都是农民中的手艺人,基本无偿或在生产队记工分。同时各镇组建的铁木竹合作社,成为最早的工业基础。

农民无偿兴修水利每年举行,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民奋战两个冬春,分为三期以完全人力完成“大治河“开挖工程止,我县才成为旱涝保收的江南鱼米之乡。而公粮也交到国家取消农业税。

这是我县农民解放之后对国家的贡献,而农民从未享受任何城镇居民享受的福利待遇,包括经济困难时期的“豆制品券“(俗称“豆腐票“)。

我认同农民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说法。

9

在伟大的毛主席时代,农民的精神是很可贵的,在生活,都难以温饱的情况下,发扬战天,斗地的精神,他们用义务,吃自己的饭,没有工资,为国家,建桥梁,修铁路,公路,水库,渠道等等,为子孙后代,打好了幸福的基础,为祖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0

我想首先问题主几个问题:

1、解放军(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主要来之那个阶层?在革命战争中牺牲了多少人?

2、新中国一穷二白,凭什么(资金哪里来)搞社会主义工业化?

3、最困难的三年灾害时期,城里人均粮食在每月三十斤以上,农民人均每天二两,城里的粮食是哪儿来的?

4、六十年代中后期,几千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谁提供的生活保证?

你如果弄清楚这几个问题,你的问题自然就有答案了。

说到底,农民之所以苦、穷,除了基础太差之外,正是他们将大部分产值贡献给国家与城市的结果。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