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之所以对外软弱对内残酷,根本原因其实是清朝统治者为了保住大清江山永固,好多时候是以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换取暂时的平安,所以,他们对外往往妥协退让,对内却是残酷镇压。
要分析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必须要说到一个人,这个人对大清皇室有功,但对国家和人民有罪。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此人是谁了,对,她就是晚清一直掌握实权的西太后慈禧。在多数人的印象中,这个女人除了手段残忍思想保守外,剩下的就是只知道贪图享乐,与酒囊饭袋无异。
如果这样看这个女人,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女人其实很不简单,她能在男权社会出类拔萃,就很能说明她政治手腕相当高明,尤其是在晚清风雨飘摇之际,她还能通过一系列操作让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苟延残喘多年,实在也算得上奇迹。
事实上从她早年执掌朝政开始,她的一切行为都是在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也就决定了她的境界和眼光只对祖宗负责,想尽办法维护大清王朝的统治而不会对国家和人民负责。
在慈禧执政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进一步扩大,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了巨额资本,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但当时的清政府仍然处于闭关锁国的落后状态而不思变革。
客观来讲,早年的慈禧确实有一腔热血,也有很强的民族耻辱感,尤其是在八里桥之战后,她对咸丰的逃跑极为失望。1860年9月21日的八里桥之战,虽然僧格林沁带领的军队都能英勇作战,悍不畏死,但终因敌人武器装备先进而不敌。
当英法联军逼近北京时,咸丰皇帝却决定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当时还是懿贵妃的慈禧力劝咸丰再战,咸丰震怒之际差点要了慈禧的小命,虽然最终她也跟着咸丰逃往了热河避暑山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力劝咸丰再战的精神着实难能可贵。不过当时她只是懿贵妃,并未掌握实权,人微言轻,自己也无能为力。
如果说此时的慈禧还有长远眼光和民族大义的话,到了后来,她的表现就一直在维系大清祖宗之法不可变和牢牢控制自己手中的权力之间游走。
1861年8月咸丰在热河去世,临终前任命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同时又给皇后和皇太后两枚代表皇权的印章,本意是希望他们互相牵制。但皇子载淳继位后八大臣却企图专权,于是慈禧发动了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从此开始了她正式掌权的时代。
1861年慈禧垂帘听政后在议政王奕?的辅佐下,整饬吏治,重用汉臣,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地主武装,残酷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起义等,她的这些作为,对于缓解清王朝的统治危机是必要的,如果不残酷镇压国内起义,那么祖宗的江山可能不保,所以在对内镇压方面她是表现出铁腕手段,让当时此起彼伏的起义得到了有效遏制。
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来看,这些应该不算什么大问题,因为历朝历代,对待国内人民起义都会毫不留情地进行镇压,虽然有些朝代对待起义会采取怀柔和招安政策予以化解,但总体上大多都是赶尽杀绝,不留后患。
当年抗日战争期间,在日本人大肆侵略中国,国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蒋介石照样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因为他心里清楚,外国侵略者不过就是秋后的蚂蚱,再怎么蹦跶,也就那么一段时间,最终还是要滚回去的。但国内的革命却是要跟他争夺江山,要改朝换代,这对统治者而言是最无法接受的。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慈禧其实与其他各个王朝的统治者没有多少区别,当国内人民起义或者革命浪潮直接威胁到清廷政权时,以雷霆手段毫不留情地予以剿灭,不论手段和方法,只看结果,这就给人留下了她对内残酷镇压的印象。
但在对外过程中,她所表现出来的好多行为,着实让后世感到汗颜,堂堂中华大国,居然任由外国列强肆意蹂躏,签订了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赔了那么多银子,又割让了那么多土地,给整个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就拿发生在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发生的中法战争来说,战争过程中虽然法国海陆军多数战役处于上风,但却始终无法取得彻底胜利。1885年3月23日,盘踞在凉山的法军倾巢出动,直扑镇南关,冯子材率领士兵冲出墙外,激烈搏杀,终将法军击退,清军乘胜追击,连破文渊,凉山等失地,让法军陷入了困境。
镇南关大捷本来是一次转败为胜的关键一仗,如果当时的慈禧能以此为契机乘胜追击,法军彻底失败的可能性很大,结果慈禧非但没有以此战胜利为契机乘胜追击,反而以此战的胜利作为与法国谈和的条件。
其实,镇南关大捷的消息传到法国国内后,整个舆论一片哗然,声称遭遇了“新的滑铁卢”“第二个色当”,茹费理内阁面临巨大压力,他希望将战争继续打下去,可是预算案却遭到反对党的群起攻之,茹费理内阁不得不倒台。虽然茹费理辞职后法国议会通过了五千万法郎的增兵议案,但那不过是虚张声势,他们也经不起继续折腾。
所以说,当时如果清政府能坚决再战,完全是有可能让法国不敢再战的,毕竟他们远天远地的要跑到大清国打仗,无论天时地利人和基本都不占优势。但此时的慈禧却急于求和,她根本不是被法国人吓怕了,也不是缺少继续再战的自信,而是有她更深层的考虑,一则此时求和,法国更容易顺坡下驴,二则她考虑到的是清廷统治的暂时平安。
慈禧清楚,这仗继续打下去,无非两种结果,要么胜,这是最好的结果,虽然能增强大清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誉,但却对国家财力的耗费巨大,而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再耗费巨资打仗很可能加剧国内矛盾,再加上战后死伤人员的抚恤和养老等都是一笔巨额款项,到时国库空虚,根本无力镇压国内起义或革命。
要么败,这是最坏的结果,不但要向法国赔款割地,还可能引起国内人民不满,如果真到了那种地步,她很可能会感觉到无力应对。所以,她选择求和,毕竟是在小胜的情况下讲和,法国的要价不会太高,这样就能平稳度过危险期,虽然对国家和人民来说,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令国人难以接受,但从维护大清统治暂时的平安来看,慈禧确实算得上高明。
如果说中法战争是不败而败的话,那么到了中日甲午战争,那是彻底败得一塌糊涂,两支近代化的海军,在实力相当的情况北洋水师全军覆灭,败给弹丸之国小日本,这实在是奇耻大辱。但这个仗打到当时那种惨烈程度,小日本其实也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大清统治者能明白以我泱泱大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才济济来与小日本打一场持久战,小日本根本无力坚持多久。
因为他们在准备甲午海战的过程中,就已经是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就连天皇的老婆都将首饰之类价值昂贵的东西捐献出来备战,而慈禧在甲午战争前还为了自己享乐挪用大笔军费修建颐和园,这只能说明清政府当时并不是筹集不到钱粮,而是根本不愿打一场持久战。
实际上这场仗从一开始慈禧太后就不打算打,只不过迫于当时主战派和国内舆论压力,尤其是日本人拒绝讲和的坚决态度,她才不得不战,到甲午战争失败后,慈禧更是先指使奕欣委托田贝秘密向日本疏通,1895年她正式派户部侍郎张荫桓和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并聘请美国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赴日求和,而当时日本正在猛攻威海卫。为达到让清政府无条件投降的目的,日本人有意侮辱了一番全权大臣,并将他们驱逐回国。
其实当时的情况是日本为了与大清一战已经是倾全国之力竭尽所能,而清军并不像我们想象的见了日本人就跑,而是英勇作战,这让双方的战争消耗都在增大,但大清国地大物博,虽然算不得富裕,但勉力支撑的耐力还是有的。而日本就不同了,因为战争不断加重普通百姓的负担,自1894年以来,日本不少地方都爆发了农民暴动,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此情况下,如果清政府能继续坚持打下去,或许能很快拖垮日本。当时日本国内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已经让日本内阁头痛不已,他们也不敢让战争持续下去。日本其实也急于想与中国和谈,只不过他们想要得到更大的好处,才表现出一副拒不和谈的样子,当然,要和谈也不是不可,正如伊藤博文所提出的割地、赔款为议和条件。
如此苛刻的“议和”条件,但凡有一点民族自尊心和国家责任感的统治者根本就无法答应,但在谈判过程中,李鸿章虽然苦苦哀求减轻勒索,但均遭拒绝。李鸿章曾问伊藤博文:“难道不准分辩吗?”伊藤博文坚决答道:“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这么大的事情,涉及卖国行为,李鸿章哪里敢擅自作主,只能请示清政府,到1895年4月14日,清政府电令李鸿章遵旨定约,就这样丧权辱国《马关条约》于4月17日正式签订了。
《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更进一步刺激了日本侵略扩张的野心,更为严重的是当其他列强看到小日本都能从中国获得了那么大的好处,也进一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随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慈禧原本想着以割地、赔款来维持清廷的统治,没想到却引发了更为严重的后果,因为列强看到日本获利甚丰后,都想从大清分得一杯羹,瓜分狂潮让清政府开始疲于应付。
不过对于慈禧而言,只要列强不损害大清皇室的统治地位,割点地其实也无所谓,大清朝疆域广阔,列强也不可能瓜分完,至于赔款她就更不在乎了,反正钱都来自百姓,又不是大清皇室自掏腰包,也没什么不可。
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她一步步将国家和人民带向了深渊,反倒是大清统治者却过着奢侈无度的生活,仅慈禧一个60大寿就花掉了1000万两白银,她平常时候的一顿饭也足足要花掉几百两银子。这样看来,她完全就不会把国家尊严和人民幸福放在眼里,只顾着让大清能多活几年。
事实上,在慈禧推行洋务改良运动的过程中,她其实也表现出只想维持大清江山永固,并不想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而让大清的政治体制受到任何影响。所以,她一方面重用汉人中的能臣干将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另一方面却让保守派倭仁主持洋务的总理事务衙门行走,达到牵制洋务运动的目的。
而且在戊戌变法过程中,她刚开始其实是愿意变法的,当看到变法涉及到大清政治体制的变革后,她立即表现出一副残酷镇压的面孔,不仅囚禁了光绪,还将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杀掉。
就在她临死前的1908年,在大清王朝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她还想到了以君主立宪制继续维持大清王室的地位,并列出了一个为期9年的时间表。虽然客观上来看君主立宪制在当时具有先进性,但实际上她也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想到这个办法。但凡有更好的办法来维护清朝皇室的地位,以她一贯主张的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原则底线,她应该是不会走这条路的。不过,也就在她公布时间表后的当年,便溘然长逝,终于结束了她长达48年的统治。
从好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背后我们都可以看出,清政府之所以对外妥协退让软弱投降,对内残酷镇压,慈禧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她为了维护大清皇家的统治,不惜牺牲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让近代中国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对整个国家和人民来说,她实在罪不容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