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太监或者宦官集团,我认为严格意义上讲,宦官其实不能算是官,最起码不是我们正常意义上理解的官。

???? 宦官制度,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在《周礼》和《后汉书》中,均有关于宦官的记载。

《周礼》记载:

“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

《后汉书》记载:

“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

????? 大周王室及其下属的各个诸侯国中,几乎全都设置了宦官制度。发展到秦汉时期,宦官已经逐步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势力,影响到重要朝政,甚至于政权和皇帝更迭。提到这个阶段,相信大家都会想到大太监赵高,他的故事,或多或少都能反映那个时代的宦官地位和权势。

  从此以后,宦官问题越来越发展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中的蛀虫和毒瘤。历朝历代,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好的皇帝并不多,甚至是少之又少。

?????? 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主要有三个:

一、东汉中后期;

二、唐朝后期;

三、明朝中后期。

今天,我们重点聊一聊大明王朝时期,一发不可收拾的宦官问题。

???? 明朝的宦官们,虽然没有东汉和晚唐时那样气焰足,权力大,甚至于把皇帝的废立和生杀都操控于股掌间。想想,有多么可怕,一个国家不是皇帝说了算,而是太监说了算。如果皇帝说得不好,做得不对,很可能还会丢命。

??????? 不过呢,个人认为,明代的宦官危害才是最大的,远胜于汉唐两朝。因为,明朝宦官危害时间最久,持续最长。

  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其实是非常重视防范和限制宦官集团的。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朱元璋特意铸了一块铁牌悬挂在宫门,为得就是告诫宦官和警示群臣。铁牌上镌刻:“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 在他的打压下,宦官集团完全销声匿迹,地位荡到了历史的谷底,或者根本就谈不上“集团”二字。

?????? 但是,朱元璋的子孙后代们却一个不如一个,自永乐帝开始,宦官逐渐得势,被朱棣委以大权。因为,在夺取皇位的“靖难之役”中,当时的燕王朱棣,就是靠勾结受建文帝压迫的宦官而掌握了建文帝的准确情报和动向。此后,又在围攻南京时,与皇宫内的宦官里应外合,攻入了皇宫,登上了皇帝宝座。

????? 之后,在永乐帝期间,宦官集团开始形成并逐步壮大,甚至于代表大明王朝“七下西洋”的壮举,都是由太监完成的。

 朱棣重视宦官集团,还只就停留在信得过的太监身上。当到了孙子宣宗朱瞻基时,情况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恶化。因为!这货居然开始系统的安排太监们识字,这可就问题大了,隐患来了。古语有言“太监不可怕,就怕太监有文化”。

?????? 他在宫中专门设立“内书堂”,相当于宦官职业学校吧。从宫中招收十岁左右的小太监,由大太监(司礼监秉笔)担任校长,甚至安排翰林院的大学士来教导这些太监。什么《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等等,可谓是门类齐全,覆盖广泛。

?????? 于是乎,这些太监们利用闲暇时间,一个个奋发向上,识文断字,真的是目标远大、鹏程万里。识字后的太监们如虎添翼,因为“明古今、通文墨、好欺君”。

 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这货年轻时由于受到太多压制,所以和宦官们格外亲密。在他当政后,开始赐予太监王振典兵之权,这就有意思了,之前的大明皇帝,虽然纵容宦官集团,但还没有夸张到由太监统兵的程度。而我们的朱祁镇同学,他第一次做到了。后来,身为皇帝的朱祁镇,居然还跟着这个太监出去晃荡,美其名曰“御驾亲征”。结果,被蒙古人困住并活捉,爆发了“土木堡之变”,动摇了大明王朝的根基。

????? 明宪宗朱见深统治时期,他赋予太监汪直人事行政大权。许多朝臣想要得到升迁的机会,必须先走通汪直的路子。只要汪直开口,皇帝朱先生,必然准许,无论此人的能力、品行如何。从此,汪直成为了大明的“组织部长”。

?????? 到了武宗朱厚照时,这货是一个只对女人感兴趣的骚情公子,既荒唐又任性。从小,就只跟宦官刘瑾亲密无间,好像当年的朱祁镇和王振的关系一样。当了皇帝后,刘瑾利用皇帝的昏庸和信任,逐步掌握了明朝的大权。

??????? 太监刘瑾有一个核心集团,被称为“八虎”,这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名字。刘瑾依靠皇帝和自身实力,先后除灭了托孤大臣谢迁、刘健为首的朝臣,连阳明学派的大师王守仁也靠边站了。从此,朝中文武大臣,纷纷开始望刘瑾的项背,他成为权倾朝野之人。

?????? 至此,明代宦官的权力达到了鼎盛和巅峰,至于说以后魏忠贤的专擅独断,不过是这些前辈们的延伸与扩展罢了。真的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没有最强太监,只有更强太监!

??????? 二百多年间,宦官们熙熙攘攘,你去我来,活跃在大明的朝堂之上。尽管有郑和这样的好太监,但更多的都是恶贯满盈的坏太监,甚至还出现了“九千九百岁”魏忠贤这种闻名于历史的极品太监。

???? 于是,大明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宦官最有权势的时代,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大明老朱家,也应该拍一部电视剧《太监的美好时代》,明朝被烙上了“太监帝国”的恶名。

参考资料:

《明宫史》

《明史》

《明朝那些事儿》







最佳贡献者
2

明朝成为太监帝国,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是明朝的皇权高度集中。太监专权的根源还是在于皇权,太监的权力就是皇权的投射,太监要靠皇帝的名义才能擅权,这是明代的太监专权特点。明代太监的一切行为都是打着皇权的名义在做,不像唐代是太监掌握了禁军的权力才有能力擅权的。

明代的朱元璋消灭了宰相,把皇权的最后一个牵制给消除了,皇权集中达到了顶峰,这样太监专权也有也没有了牵制,只要皇帝昏庸被太监控制,就很容易出现太监专权的现象。


第二个原因是明代的皇帝素质普遍都很低,很多皇帝连个人渣都算不上,偏偏高度集中的皇权交到了这些人手中,稍微聪明点的太监都可以操纵这些皇帝。明英宗听信太监王振的话,让自己成了蒙古人的俘虏;朱厚照天天不务正业,修仙的,不上朝的,明朝的奇葩皇帝太多,这就为太监专权提供了基础。

最后一个原因是明代皇帝不自信,不信任他的大臣,所以依靠太监监视全国,大搞特务统治,太监在明朝中后期掌握了整个帝国的特务系统,包括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靠着这些特务机构,大臣们都害怕这些太监,所以太监可以擅权


就是这三点原因,让明朝成为了太监帝国。


3

谢谢为什么有人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有何依据!

我个人认为是比较事实的!

明成祖朱棣时的太监郑和,明成祖用武力从他侄儿于里夺得皇位,有一件事总使他心里不踏实,并沒有找到侄儿建文常的尸体。他想如果建文帝沒死,在别的地方重新召集人马,岂不可怕。那时侯:,我国的航海事业己经开始发展起来。朱棣就决定派一支队伍到海外探听寻找建文帝。派谁去,朱棣就选择了跟随他多年的太监郑和。郑和原姓马,小名三保,。郑和七下西洋,建成功业。

其二坏太监刘瑾,刘瑾是明朝孝宗皇帝的贴身太监,他深知皇帝之心,投其所好。"豹房"是荒淫无度而著名的一大淫窟。它就出自刘瑾的建议下,明武宗建造的。武宗这一辈子,纵情享受,吃喝玩乐,权力就给了太监刘瑾,也是太监干于政治,误国误民。

其三掌握权力的魏忠贤。魏忠贤是直隶河间府隶宁县人。从小就是乡间无赖。为了蔽讨债,作了太监。皇帝朱由校把太监魏忠贤宠的太很了。魏忠贤仗势专权,无恶不作,龙喜人称其为"九千九百岁"。老百姓私下里都说,大明朝的皇帝早己不姓朱了,魏忠贤才是真正的皇帝。

从这些角度看明朝确实给太监的权力大了!

谢谢阅读指导!谢谢!

4

这个问题,算是一个政治问题。涉及到权力制衡!

就像是一场拔河比赛,君权与相权两端的人保持着平衡,然后朱元璋过来,一顿乱摇,对面的人全倒了,因为他力气大,生猛。而他的儿孙们,则有些力不从心,此时,边上站着太监,皇帝便挥手,“来,帮我一起拔!”

就这样,太监登上了历史舞台。终明朝一代,是太监界的骄傲,名人辈出!

古往今来,皇权与相权之间的斗争,从来都是一个朝代最有意思的部分。

而到了明朝,老朱大笔一挥,把丞相一职给免了,因为他勤劳能干,可以把繁琐的政务搞定。

他可以不吃不睡、废寝忘食,但是他的子孙不愿意了。

当皇帝这么累,得有人帮忙,故而出现了内阁。

原本老朱是怕相权太高、制衡皇权,而发展的结果竟是

明朝的相权甚至超越了其他任何一个朝代,成为这个时代最特殊的产物。


在明朝,内阁首辅权利极大,有些连皇帝睡老婆、出去玩、选继承人都要管。

而有的皇帝乐于不管事,而有的皇帝则希望牢牢的把权力握在手中,那就只能拉着太监帮忙。

所以,明朝知名太监最多,但是有趣的是,好坏都有,坏的极坏,好的很好。

太监也是人,不能一概而论,说他们都是死变态。

臭名昭著如魏忠贤、刘瑾、谷大用、王振、汪直等,其中九千岁魏忠贤最为知名。

当然也有好人如冯保、张永、张敏、郑和等,以郑和最为知名。

这些知名的太监都在明朝的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或改变国家命运(英宗被俘)或拯救国家继承人(张敏)或权倾朝野比皇帝还厉害(魏忠贤)

但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特殊的产物,是皇权不断集中的必然表现。

5

怎么可能,明朝的太监虽然名义上权利很大,但是对于皇帝而言,几乎没有威胁。对皇帝而言,最严重的威胁就是文官集团,很明显的就是徐阶,杨廷和,真正掌权的时候连皇帝都不怂,一招手一呼百应,明朝的皇帝又不都是朱元璋,全杀了之后自己干。太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第三方势力参与进政治中来的,太监之所以能掌权,全靠皇帝宠信。要说太监掌权还不如说唐朝,唐朝后期宦官说皇上怎么着就怎么着,这才是实际的掌权人。

而明朝的太监虽然专权结党,但是只要皇帝想,一张小小的纸条就能搞掉他们,诸如刘瑾等等人。所谓太监帝国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

觉得我说的还可以的话可以点个赞关注一波哦,谢谢啦!

6

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曾经发生了一起假汪直案。崇王府仆人杨福,因相貌酷似汪直,便假称汪直。从芜湖、常州、苏州,到杭州、绍兴、宁波,所到之处,各地官员争相奉承,甚至有人找上门托他打官司。当他南下到福州时,被福建镇守太监识破,杨福被斩杀,轰动一时。此案虽然颇令汪直难堪,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汪直的权倾一时。

武宗朱厚照十五岁即位,是一个只对女人和游荡有兴趣的花花公子,荒唐而且任性。从小就跟他在一起的玩伴宦官刘瑾,犹如朱祁镇的玩伴王振一样,利用皇帝的昏庸和信任掌握了政府大权。刘瑾有一个核心集团,被称为“八虎”,这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名字。刘瑾使刚上台不久的朱厚照相信,以托孤大臣谢迁、刘健为首的忠心耿耿的朝臣,是阴谋使皇帝陷于孤立的“奸党”,把他们统统地赶出朝廷,连儒家阳明学派的创立人王守仁也于廷杖后贬窜蛮荒。从此朝中文武大臣要么对刘瑾侧目而视,要么争先恐后拍他的马屁,刘瑾牢牢地控制了朝政大权。

有一天早朝时,朱厚照发现了一份揭发刘瑾种种罪行的匿名信,但朱厚照拒绝相信,把这封信转交给刘瑾。刘瑾大发雷霆,命高级官员三百余人跪到奉先门外的烈日之下追究事主。那些高级官员们从早晨跪到天黑,许多人当众倒下来死掉。天黑之后,未死的人再被囚进锦衣卫诏狱。后来还是刘瑾发现匿名信来自宦官内部,跟朝臣无关,才把他们释放了。

刘瑾权势熏天,整个政府都围绕着他转圈。宰相焦芳、内政部长张彩、国防部长曹元,几乎跟他的家奴没有分别。政府的大小措施都在刘瑾的私宅里决定,即使最荒唐最恶毒的大政方针也没有人敢提出半点异议。

各地官员进京朝拜述职时总是要向刘瑾行贿,叫做“拜见礼”。少的要上千两,多的则五千两。如果升了官要立即使用重金“谢”刘瑾,叫做“谢礼”。送少了还不行,会马上撤职,但如果你赶紧追加银子,官职又能马上恢复。官位基本上成了刘瑾手中卖钱的商品。刘瑾究竟拥有多少家产呢?据史家考证,刘瑾的家产近乎天文数字——合为三十三万公斤黄金、八百零五万公斤白银,而李自成打进北京时,崇祯一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仅为二十万公斤黄金!

刘瑾当权只有五年,右都御史杨一清利用“八虎”之间的矛盾,刺激张永反戈一击,告刘瑾谋反,武宗下旨逮捕刘瑾,籍没家产。从刘瑾家中抄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其中,有两柄貂毛大扇,里面暗藏机关,以指按动,便弹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武宗看了,也吓得目瞪口呆。刘瑾最终多行不义必自毙,但整个明政府的结构,几乎被他拆散。

至此,明代宦官的权力完成了其扩张的全部过程,明代宦官终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以后魏忠贤的专擅独断,不过是这些前辈们的历史延伸与再现罢了。于是,历史就上演了这样一幕讽刺剧:朱元璋最怕宦官专权,但恰恰是这个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宦官最有权势的时代,被人们耻之为“最大的太监帝国”。

7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朱元璋废除了丞相的位置,又开设了东厂,内阁这些特务部门,用来监管文武大臣。而在其他的朝代,都是丞相起到控制权,所以没有太监什么事,而到了明朝,皇帝总结历朝历代,都是文武大臣篡权,所以之间不用丞相了,所有太监才从幕后走到了前台,并影响了朝政。

8

谢邀!



简单的来说,太监是负责服侍皇帝极其家族的一群生理被阉割的男性官员。明朝的太监,权利并不是最大的,但是其影响巨大是因为他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官员选拔,任命体系,而且与文官系统相互制衡。明朝的太监很多,最多的时候有10万之众。


明朝的太监和官员一样,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
1)中央的以十二监,四局,八司为主。
2)地方的太监一般为镇守太监,监军,税监,等,一般为中央派出。

十二监

司礼监:最牛叉的,设掌印太监一名,秉笔太监两到三人,随堂太监若干,司礼监有披红的权利,与内阁的票拟相互制约,皇上口谕,则由秉笔太监,随堂太监记录之后再发给六部核对下发。司礼监一般还会派出一名秉笔太监作为东厂厂督,并且长驻宫外。

御马监:掌印,监督,提督太监各一名,御马监并不是仅仅负责养马,实际上要掌管皇帝的禁军亲卫,有时候还要负责仪仗和皇家的田庄,店铺的收入,而且司礼监的太监要求知兵,会理财,很多外派的监军,都是司礼监所派人担任。

印绶监:掌印太监一名,掌管文书,铁券,贴黄,奏折等,鸡肋部门


内宫监:掌管皇家的工程建设,建造,皇陵的修建等等。

神宫监:我也不知道干嘛的,找到的知友告诉一下。

直殿监:扫走廊的。

御用监:管笔墨文具的。

尚膳监:管做饭的,相当于后勤饮食服务。

尚衣监:管理皇家的衣服。

司设监:管理一张器具,黄伞,罗盖。

尚宝监:管理印章,玉玺,将军的兵符等。

都知监:后期纯粹变成一个开路的部门。


四司

惜薪司:就一个管柴火的,皇宫一年冬天下来,烧掉几万金优质木炭是轻而易举的事。

宝钞司:这个不是管纸钞,实际上是负责皇家用的手纸,没办法,皇帝也要如厕。而且,纸张大小有讲究。

钟鼓司:管理每天敲鼓,敲钟,上朝报时的机构。

混堂司:管理洗澡相关,浴室,澡盆,沐浴露


八局

兵仗局:管理军械的制造,设计,储存,配发。

银作局:打造金银首饰。

浣衣局:洗衣服的,不在宫内

巾帽局:掌管帽子,头巾,以及皇家乱七八糟的佩戴。

针工局:掌管宫内的服侍制造,缝纫,裁剪。

司苑局:掌管宫内需要的瓜果蔬菜。

内织染局:掌管衣服的印染。

酒醋面局:调料铺。

可以看到只有在内功的司礼监,御马监这两个部门,才是真正的权力象征,十二监的掌印太监,才可以被乘坐太监,其余部门,因为皇宫内人口众多,实际上来油水不少,但是也局限于负责任,下属的太监则是伺候人为主。


地方太监

地方太监分为镇守太监,监军,税监等。

镇守太监一般由司礼监外派,常见到的有以省为单位,福建镇守太监,湖北镇守太监等,还有长期住在南京的南京镇守太监。但是镇守太监不一定一直存在。

监军:一般由御马监派出,明朝的九边都驻扎有大量军队,例如宣府,大同等各镇,都派驻有监军,而且监军是有一定的军事素养的。

税监:派驻在宁波,杭州,苏州等地,负责为中央收税,大多在经济较为繁荣的地区。

矿监:派驻在开采矿物的地方。

9

明朝是使用宦官时间最长的朝代,明代的宦官虽然不如东汉末年和晚唐时期的宦官气焰凶、势力大,也不像汉唐的宦官那样,能把皇帝的立废生死都操于自己手中,但是,明代的宦官用事最久,在中国宦官史上力拔头筹。自永乐朝起,宦官逐渐得势,直到明思宗缢死煤山,二百多年间,明朝宦官最多的时候人数高达十万,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因此,明朝,也被称为太监帝国。

我们先来看看明朝宦官的机构,共有二十四衙门,即司礼等十二监,惜薪等四司,兵仗等八局;另有内府供用诸库,甲字等十库,御酒、御药等房,盔甲、安民等厂,提督东、西厂,京营。二十四衙门的太监还常被派充任外地守备、织造、镇守、市舶、监督仓场、诸陵神宫监,以及监军、采办、粮税、矿税、关隘等使。本来明代的司法机关在权力方面做得很不错,有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习称三法司,各司其职、互相牵制。但是,明代司法大权基本上都被宦官侵夺。那么,宦官集团是怎么达到这一目的的呢?其实最初明太祖设立司礼监的时候,二十四衙门的地位并不高。但是在宣德年间,司礼监首领太监获得了“批红”。所谓“批红”,就是内阁大学士代皇帝拟出对大臣章表的批复意见,然后皇帝参照内阁大学士的意见,用朱笔批出最终决定。随后,宦官的机构立马膨胀,逐渐完备起来。司礼监的最高长官是掌印太监,只有一人。下设秉笔太监几人,专管批红。秉笔太监中有一名负责管理东厂,称“提督太监”,位居其他秉笔太监之上,称为次辅。司礼监下设文书房,由掌房十员组成。有了“批红”,就等于是掌握了皇权,因此到了明末,整个士大夫集团被宦官集团吃定了的原因便在于此。

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历朝历代,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2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9世纪;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

明代的宦官,最初没有更多的权力可言。草根出身的朱元璋,雄才大略,戎马一生,为朱家子孙们争来了天下。功臣大将们都已兔死狗烹,权力禁脔又岂容宦官染指?他亲眼目睹过元末宦官的危害,下决心从根本上铲除宦官干政的一切可能性。 洪武十年(1377年),有一名老太监,完全是出于一番好意,指出公文中有明显的错讹。朱元璋明知太监说得对,仍然立刻下旨将他逐出皇宫,遣送回原籍,原因是这名太监“干政”了。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特意铸了一块铁牌,悬挂在宫门上。铁牌上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这时候,宦官的权力跌入了历史的低谷,不仅不允许干预朝政,更不能与官吏串通一气,甚至连置产业的权力也没有。

明成祖朱棣统治期间,不再警惕宦官,而且把宦官视为心腹,当作控制外廷大臣的一股重要力量。“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被悄悄地改为内臣不得擅自做主。 由此,明代的宦官迈开了问鼎权力巅峰的第一步。朱棣先后派李兴使暹罗(今泰国),郑和下西洋,侯显使西域,王安等督军营,马靖巡视甘肃。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增设东厂,委任宦官主持,专门侦察刺探臣子民众情形。这样,宦官可以出使、专征、监军、分镇以及刺探臣民隐情,大权在握,为后来的专权提供了条件。 朱棣孙子宣宗朱瞻基采取了一项措施,在宫中设立“内书堂”,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宦官学校。宦官学校收取了十岁以下的学生二三百人,由司礼监秉笔任校长,学长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请翰林院的学士来教导学生。学生研读的课本是《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及“四书”、《千家诗》、《神童诗》之类书籍,评定成绩的标准是背诵能力和字体的工整度。成绩特别低劣者和犯规者,由老师登记在成绩表上交给秉笔。从设立内书院始,宦官读书成为定制。 至英宗朱祁镇时期,宦官权力进一步扩张,开始握有典兵之权。朱祁镇即位时年方九岁,太监王振带着他游玩,朱祁镇尊称王振为“王先生”。王振利用朱祁镇的信任假传圣旨,总揽朝政,没有人能控制他,他不但成为太上宰相,而且成为太上皇帝。朱祁镇即位的第十五年,蒙古瓦剌部落向东推进,对中国北部边疆发动攻击,沿边城堡相继陷落。朱祁镇召集大臣商量对策,王振力排众议,极力主张皇帝亲征。他把战争看成儿戏,认为有权就有战斗力。诏书颁下后的第二天,朱祁镇即行出发,因仓促间没有准备,半途上已有军士饿死。大军到了大同后,王振还要北进,可是派出去的几个兵团先后溃败,军心大乱。镇守大同的宦官也提出警告,说不但不可北进,而且连大同都危在旦夕。王振不得已,下令回京。走到距居庸关30公里的土木堡时,瓦剌追兵已至。兵部尚书邝野请求英宗急速入关,但运送王振搜刮到的金银财宝的车队还没有赶到,王振坚持等候。邝野再三要求迅速撤退,王振骂道:“军国大事,你懂什么?”把邝野逐出营帐。很快,瓦剌骑兵合围,大呼:“投降免死”。禁卫军官樊忠悲愤交加,用铁锤把王振击杀。明军全军覆没,樊忠战死,朱祁镇成了阶下囚。这就是“土木堡之变”,为大明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

明代宦官权力全面扩张,是在宪宗朱见深统治时期。朱见深赋予亲信宦官汪直以军政大权。一些外廷官员想得到升迁的机会,往往走汪直的后门。只要汪直肯在宪宗面前美言,则此人立刻官运亨通。由此一来,那些想走捷径的人,莫不以结识汪直为荣,这就抬高了汪直的身价,也给汪直的弄权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武宗朱厚照15岁即位,从小就跟他在一起的玩伴宦官刘瑾,犹如朱祁镇的玩伴王振一样,利用皇帝的昏庸和信任掌握了大权。刘瑾有一个核心集团,称为“八虎”,这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称呼。刘瑾使刚上台不久的朱厚照相信,以托孤大臣谢迁、刘健为首的忠心耿耿的朝臣,是阴谋使皇帝陷于孤立的“奸党”,刘瑾把他们统统地赶出朝廷,连儒家阳明学派的创立人王守仁也被廷杖后贬窜蛮荒。从此朝中文武大臣要么对刘瑾侧目而视,要么争先恐后拍他的马屁,刘瑾牢牢地控制了朝政大权。 刘瑾权势熏天,整个政府都围绕着他转圈。宰相焦芳、内政部长张彩、国防部长曹元,几乎跟他的家奴没有分别。政府的大小措施都在刘瑾的私宅里决定,即使最荒唐最恶毒的大政方针也没有人敢提出半点异议。 各地官员进京朝拜述职时总是要向刘瑾行贿,叫作“拜见礼”。少的要上千两,多的则五千两。如果升了官,还要立即用重金“谢”刘瑾,叫作“谢礼”。送少了还不行,会被马上撤职。但如果你赶紧追加银子,官职又能马上恢复。官位基本上成了刘瑾手中卖钱的商品。据史家考证,刘瑾的家产近乎天文数字—合为33万公斤黄金、805万公斤白银,而李自成打进北京时,崇祯一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仅为20万公斤黄金。 刘瑾当权只有五年,右都御史杨一清利用“八虎”之间的矛盾,刺激张永反戈一击,告刘瑾谋反。武宗下旨逮捕刘瑾,籍没家产。武宗从刘瑾家中抄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其中,有两柄貂毛大扇,里面暗藏机关,以指按动,便弹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武宗看了,也吓得目瞪口呆。刘瑾最终多行不义必自毙,但整个明政府的结构,几乎被他拆散。 至此,明代宦官的权力完成了其扩张的全部过程,明代宦官终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以后魏忠贤的专擅独断,不过是这些前辈们权力的再现与延伸。于是,历史就上演了这样一幕讽刺剧,朱元璋最怕宦官专权,但恰恰是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宦官最有权势的时代,被人们耻之为“最大的太监帝国”。

总之,明代宦官为祸之烈,完全是因为皇帝为了巩固皇权,给予宦官极大的权势,赋予宦官诬告免罪的特权,让他们得以借助特务机关,实行恐怖政策造成的。所以,明代的宦官虽然比不上东汉末年和晚唐时期那些宦官的气焰之凶、势力之大,也不像汉唐的宦官那样,把皇帝的废立生死都掌控于自己手中,但是,明代的宦官用事最久,握有的权力极大,在中国宦官史上实属罕见。明代自永乐朝起,宦官逐渐得势,从此一直到明思宗缢死煤山,两百多年来,宦官都活跃在明代的朝堂之上,上演了一幕幕荒诞剧。因此,史学家们称明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

10

明朝太监掌权的历史几乎贯穿了整个明史,持续近两百年,说是太监帝国并不过分。


这主要是因为明朝的权力架构的设置更加注重平衡和制衡所致,更何况明朝太监无论如何势大也依旧飞不出皇帝的手掌心,这也是太监有机会长期掌权的深层原因。


正如《大明王朝1566》中杨金水说的“我头上只有一片云,这片云在宫里”。



明初,朱元璋当皇帝时,太监就只是干着伺候人的活,不能识字,更别说掌权了。后来这位仁兄为了龙子龙孙能坐稳龙椅更是废了丞相一职。虽然权力是加强了,但当皇帝却成了苦逼差事,更因此埋下日后太监掌权的祸根

因为靖难之变时太监多有出力,所以朱棣上台后,开始重用太监。但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尚在,所以太监也就老老实实的。

到了宣宗坐上龙椅之后,估计是觉得自己的差事确实太繁重了,就想找人分担一下,但苦于太监又没几个识字的,于是设立了内书院让太监开始读书写字。这不仅破了朱元璋定下的不准太监识字的规矩,更让太监掌权有了最起码的条件



英宗时代,大太监王振便开始网罗党羽形成“阉党”,首开明朝太监掌权的先河。后在数代皇帝支持下,阉党集团更是成了和文官集团对抗,并保持朝廷内外平衡的强大势力。如成化年间的汪直、武宗时期的刘瑾,均是权倾朝野、显赫一时的大太监。熹宗时期的魏忠贤更是权倾天下,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