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朝很厉害,在外被金和蒙古打得认了孙子,内又发生了433次农民起义,这都能熬三百年之久,让那些短命王朝情何以堪。

要说这四百多次起义都没能推翻宋朝,可不是宋朝的农民起义就比他朝的弱,而是宋朝它太阴险了,统治者们不按常理出牌啊。

一般起义都需要两类人,动刀子的和握笔杆子的,但宋朝统治者十分阴险,采取了历来为后人诟病的“三冗法”来预防和打压,就是冗兵,冗官,冗费这三个方法。

冗兵即大量征兵,将全国的大量青壮征召为兵,尤其是在灾年和灾区地区,让大量青壮进入军营吃军饷,这样起义军能召集到的士兵就有了限制,很多都是老弱病残。而且征召的士兵反过来还能打击起义军,这样此消彼长之下,起义的难度就非常之大。正是因为这个,宋朝的常规军队数量非常之大,平常都能接近百万,有时达到了140万。但这也造成了很大问题,不说战斗力差,这是有目共睹的。粮草军饷才是大问题,因此宋朝农民们可就惨了,赋税是汉唐时候所交的十倍以上。

冗官即大量增设官职,宋朝对文人们十分友好,宋词就是证明,文人过得不好,哪里来这么多伟大作品。而且宋朝的科举制度不考八股,有点才学的文人都在体制里,也许没什么用处,但让这些人怎么都不会加入起义军跟着造反。宋朝统治者宁愿养着这些不办事的官员也不放他们离开,不给起义军增加动脑子的人。起义军没有谋士只有士兵,就被扼住了咽喉,很难有所气候。

但这么多兵和无用官职,本身就是一大开销,而且宋朝官员的俸禄历代都是很高的,皇帝们也是一群贪钱好利的人,因此宋朝看起来很富有,实际上很穷,老百姓的钱都在官员皇帝手里,哦,还有金人和蒙古人手里。

农民起义军少文人,少青壮,又没钱,这些都是宋朝预防起义和扼制起义的有效手段。除开这些,宋朝统治者还很喜欢招安手段。有了起义,宋朝统治者第一时间就是招安,给起义军头领个小官当,士兵们就收编了。起义军都是吃不饱饭的人,这有了好处大多数也就心甘情愿投降了,宋朝这个手段可谓百试不爽。

但也有不想招安的,比如著名的方腊起义。

宣和二年,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方腊利用摩尼教在帮源洞聚众万人起事。攻克睦、歙、杭、处、衢、婺等州县,聚众至数十万。朝廷派人来招安,方腊理都不理。

这所有手段都没用了,于是宣和三年初,宋廷任命童贯为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领十五万大军南下镇压。方腊控制的州县相继失陷。方腊退守帮源洞,官兵围剿,方腊所率七万人皆战死,他本人也被俘押送汴京处决。起义不到两年就遭到失败,事实说明,宋廷外战被打得认孙子,打内战还是有一手的。

我们说宋朝是从各方面入手,为农民起义军们准备了一篮子打压与预防的阴险计划,也可谓是费尽心机了。我觉得宋朝要是把这心思放在对外作战上,哪里有什么靖康之耻啊。

最佳贡献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