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遗训:“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常好的解决了封建社会王朝内斗不止的痼疾。宋代治理国家的模式,一直被以后的朝代学习推崇,只是共治天下的模式会极大的损害皇族的利益,所以他们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宋朝宣扬有教无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皆是读书人。让普通百姓有公平竞争的机会,进入朝廷参与国家治理。也让当时的社会精英们以读书为己任,追求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梦想。
但由于草原民族的入侵,宋代的先进文明被突然打断。惯性使然,耕读传家的理念已经被普通百姓广为接受。
崖山之后,元朝统治者采取的是最落后的原始管理模式,在将近100年的统治时间里,只举行了16次科举,录取了1139名进士,其中只有一半是汉人。
落后的选材模式,使民间集聚了许多饱学之士,他们报国无门,只能寄情于文艺创作。元代的杂剧才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
这些饱读诗书的文艺创作者,总是把自己幻想成作品中的主角,借古讽今,强烈的抨击元朝统治者。
要达到目的,又不想被抓住把柄,元代杂剧中的朝代背景就只能选择北宋。
南宋和草原民族抗衡了四十多年,还干掉了一个大汗,对蒙元朝廷来说,这样的奇耻大辱自然不愿被提及。而北宋和南宋一脉相承,其时蒙古人尚未崛起。观众欣赏杂剧的时候,没有朝代变迁的违和感。
由于元代杂剧创作团体数量庞大,北宋所有的皇帝都成了被戏说的对象。《狸猫换太子》《回龙传》等连本剧,都是直接针对北宋皇帝的。
还有《杨家将》《岳飞传》《包公案》等评书类说唱类作品,都是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被普通百姓所接受。
由于特殊的原因,元代杂剧创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文采斐然,用词朗朗上口,很容易被人接受。这是后世杂剧创作者难以比拟的。
比如后来的《大明英烈传》《刘墉下江南》等作品,故事情节和元杂剧大同小异,但精彩程度就差的远了,影响力更是远不如元代杂剧。
由于元代杂剧的影响,北宋也成为普通百姓最耳熟能详的朝代,挨后凡是以北宋为背景的作品,也更容易被普通百姓所接受。
比如说《包公案》中《三侠五义》,就是公案作品中的代表作,相比之下,以其他朝代为背景的《狄公案》《刘公案》《施公案》,知名度就差了许多。
即使一部狗尾续貂的《白眉大侠》,在老百姓心中的知名度,也轻而易举地超过了其他公案作品。
还有一部诋毁北宋皇族的著名作品就是《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宋徽宗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昏君,主要就是拜《水浒传》所赐,就这么一个不学无术的皇帝,其书法造诣,绘画水平无不冠绝天下,可惜他所有的横溢才华都被视而不见。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皇帝通过地道去私会李师师。
元代杂剧被广泛接受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创作出来的作品内容积极向上,有着强烈的家国意识。
被百姓推崇的武将是抵御外族侵略的英雄。文臣都是明察秋毫的忠臣。他们忧国忧民,正符合老百姓心目中的偶像形象。
每看一部以北宋年间做背景的作品,就等于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只是苦了北宋年间的几位皇帝,一个个昏君形象深入人心。
反正宋太祖遗训:“言者无罪”,不许杀读书人。调侃一下宋太祖的的后世子孙,不会招来杀身之祸。既然如此,后世的创作者们就可以有恃无恐,更加把对北宋皇帝抹黑的游戏进行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