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纪晓岚这么一个大才子,生平到底怎样?

纪晓岚这么一个大才子,生平到底怎样?

2020-11-17 09:31阅读(59)

纪晓岚这么一个大才子,生平到底怎样?:纪晓岚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是个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人。但是,用常人的眼光来看,他又是一个浑身怪癖的人,所以关于他的话题就

1

纪晓岚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是个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人。但是,用常人的眼光来看,他又是一个浑身怪癖的人,所以关于他的话题就很多。

纪晓岚一出生就有点文曲星下凡的意思。他在自己写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说:两三岁时,竟然能看到几个身穿彩衣、佩戴金钏的神庙塑像泥娃娃飞来,找他一起玩耍。又说:余四五岁时,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也就是说他少年时能像狼一样有夜视能力。纪晓岚喜欢自夸自擂,这些事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纪晓岚从小确实是个读书过目不忘,出口成章,是当地出了名的学霸神童。但这个神童长相可不怎么样,据史书记载,纪晓岚 “貌寝短视”,也就是相貌丑陋外加近视眼。清朝人朱珪在《知足斋诗集》里曾经有诗描述:“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如此说来,纪晓岚还有结巴口吃的毛病。还有一点,纪晓岚生性机敏,喜欢嘲谑、恶搞,与他同朝为官的同事,没少受他的戏弄。然而这些生理上的不足和天生的性情,并没有妨碍纪晓岚的才华横溢和在官场上的如鱼得水。因为,他确实太有才了。

他17岁应童子试,成为秀才;24岁参加乡试,名列第一;31岁高中进士,廷试二甲第四名,赐进士出身,选为翰林院的庶吉士,纪晓岚在翰林院期间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扈从伴驾,写作词章。乾隆皇帝十分欣赏他的才学,经常对纪晓岚 “天语嘉奖”。他1763年官任福建学政,升侍读。1768年晋升为侍读学士,也是在这一年,由于纪晓岚护短,给一个牵涉案件的亲戚通风报信,被发配到乌鲁木齐。民间还流传着纪晓岚应对乾隆皇帝讯问时的振振有词:“皇上严于执法,合乎天理之大公;臣惓惓私情,犹蹈人伦之陋习。”尽显铜齿铁牙的本色。在被贬戍乌鲁木齐约两年半的时间,纪晓岚因其文采出众,人又风趣,并未受多少苦,反而因为西域的风土人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1770年,纪晓岚47岁时,受乾隆皇帝恩命赐还,于次年6月长途跋涉回到北京,再入翰林。1773年,纪晓岚50岁,朝廷开四库全书馆,纪晓岚得到大学士刘统勋的推荐,被乾隆皇帝任命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四库全书》”)的总纂修。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历时十年,共有四千六百多人参与了《四库全书》的编纂、抄写、搬运,被累死的有几十人之多。作为总纂修,纪晓岚尽职尽责,他很长一段时间吃住在现场,有一次,乾隆皇帝来视察《四库全书》的编撰工作,见到纪晓岚吓了一跳。只见纪晓岚两只眼睛血红血红的,颧骨更是红得像要喷血。作为一把手乾隆皇帝很会关心下属,忙询问纪晓岚得了什么病,而纪晓岚直接回答道:需要宫女服侍。乾隆秒懂,立即派了两个宫女去服侍纪晓岚,别说,经过宫女细致的工作,纪晓岚的症状立即就消失了。通过这件事,就引出了纪晓岚的另一个话题:怪癖。

采蘅之在《虫鸣漫录》记载 “纪文达(纪晓岚谥号文达)公自言乃野怪转身,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更有孙静庵在《栖霞阁野乘》记载纪晓岚:“一日不御女,则肤欲裂,筋欲抽”。乖乖,这就是纪大才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光吃肉不吃饭,泡妞永远没个够。另外,纪晓岚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善吸烟,用一支很大的烟锅,人称“纪大锅”。这些习惯放在现在,早被养生专家们批得体无完肤了,可是,一生爱抽烟、好吃肉、喜女色的纪晓岚,却活到了82岁,这又怎么解释?我想答案可能只有一个,纪晓岚确实是一个无法用常人的标准去判定的人。在他的放浪形骸的表面下面,在他貌似永不消逝的笑容下面到底隐藏着什么,也许乾隆对他说过一句话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素材:“朕视汝不过优伶尔,怎敢妄谈国事?” 自古才子多寂寞,真正懂他、理解他的人这世上又有几个?

因整理《四库全书》、纂修总目有功,纪晓岚被提拔为内阁学士;授兵部侍郎、御史、礼部尚书;又调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1805年2月,纪晓岚离开人世,当时他已升任为协办大学士18天。

2

嗜烟、好色是纪晓岚身上的两大标签,外加容貌丑陋。实际上,现实里的纪晓岚观感欠佳甚至还带着点猥琐。若流传的故事是真实的,那智商算是自小就“长崩了”。

据说,纪晓岚读私塾时偷偷在墙洞里养了只家雀,其师石先生怕他学习分心,把雀弄死了放回墙洞,顺便贴一上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纪晓岚一看,随手写出一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看后大为恼火,拿着教鞭责问。不料,纪晓岚还振振有词道: “粗对细,毛对羽,家禽对野兽,石对砖,先对后,生对死。请先生指教。”

另一故事,是说一老和尚见纪晓岚头上的丫髻,就调侃着出一上联: “牛头喜得生龙角”,纪晓岚当即回怼: “狗嘴何曾长象牙”。两个故事看似机敏善变,实则语带刻薄话中有刺。

纪晓岚也并非如影视文学作品般,一生春风得意嬉笑怒骂。乾隆时期,虽成一代文宗,可五十岁前却也活得战战兢兢。父亲纪容舒,康煕年间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后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不过,纪晓岚直到四岁时,才第一次见到父亲。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7岁的纪晓岚参加童子试, 因成绩优异还得了个“神童”的称号。 当父亲的有感孺子可教,几年后带着儿子入京,让他拜在著名画家董邦达门下。

真正令纪晓岚“出人头地”的,是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参加乡试得了第一名,并深受主考官刘统勋的赏识。刘统勋是刘墉的父亲,不仅对纪晓岚有知遇之恩,还是他一生的“贵人”。

如纪晓岚被发配到新疆的案件,负责的是刘统勋,因此各方面都给予了照顾。纪晓岚回京后,更举荐其担任四库馆总纂官。也因为在有了这层关系,朝廷上刘墉与纪晓岚走得最近。

虽考了乡试第一,可正如他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所说: “少年恃其刚悍,顾盼自雄……”,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春天的会试中竟名落孙山,被挡在了进士的门槛外,差点就把自己给“玩没了”。

六年后的乾隆十九年,31岁的纪晓岚卷土重来再次参加正科会试,考了第二十二名。其后的殿试中,得了二甲第四,被授翰林院庶吉士。直到此时,已为人父的“神童”纪晓岚算是迈入官场。

坊间议论乾隆身边之人,多是和珅、刘墉(刘罗锅)、纪晓岚这三人。三人中,恰恰纪晓岚是各方面并不突出。同样满腹经论的刘墉,殿试时考官们就曾一致把他推为第一名,只是乾隆觉得“爹是宰相,儿为状元”不妥,便硬推浙江举人吴鸿当了状元。

刘墉在地方为政时,不仅为官清廉治理有方,甚至还是判案的高手。以至于,民间还将比作宋朝的包拯。嘉庆初年,还有以刘墉决断疑案、为民作主的弹词《刘公案》。

三人中的和珅,也曾是一枚有为青年,在同年龄段的八旗子弟中一枝独秀。十九岁袭轻骑校尉,通晓满、汉、蒙古、英文等多种语言,二十三岁授三等侍卫。二十六岁那年,一年之内擢升六次,创下清朝官员提升记录。

后亲自办理查处乾隆时期的“李士尧案”及“甘肃冒赈”两大案件,直至掌管内务府、圆明园、茶膳房、造办处、上驷院、太医院及御房、担任《四库全书》正总裁……等。

论才华与行政能力及为皇上排忧解难,纪晓岚均不及二人。除了学问一项,它项并不突出。即便书法一道,刘墉也可将其碾压。如伴驾出行,也多是些文字上的小聪明。而乾隆又极为自负,写出的诗作,那是直奔世界纪录而去。

因此,纪晓岚在乾隆心里的分量,与另外二人相比自是云泥有别。纪晓岚一生最为辛酸的时光,是中年时期。42岁时父亲病故,服丧三年得以提拔为翰林院侍读学士,留在皇帝身边。 不料,仅过两月,乾隆下旨查办两淮盐引案,纪晓岚受牵连被定罪戍边。

据《清高宗实录》 记载,两淮盐政卢见曾因有营私贪污行为而被革职查办,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六月,纪晓岚因为通风报信而被发配乌鲁木齐。

在乌鲁木齐一呆两年,期间长子纪汝佶病亡,爱妾也在他奉旨回京编修《四库全书》时去世。遭受打击的纪晓岚在新疆之时,甚至有了永不再入仕途的打算。

“于书无所不通”的纪晓岚,于乾隆三十六年六月从乌鲁木齐到达京城。 两年后,得到恩人刘统勋的最后一次相助,举荐其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同年十一月,刘统勋病逝)

自始,乾隆身边再次出现纪晓岚、刘墉、和珅的身影。后世评论当时情形,环绕乾隆的三人,一个专权、一个工书、一个善文。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十二月六日,第一部《四库全书》 终于抄缮告成。 纪昀为此专 门写了《钦定四库全书告成恭进表》, 后收入《四库全书》卷首。

第二部《四库全书》完成于次年十一月,第三部完成于四十八年十一月,第四部完成于四十九年十一月,即内四阁《四库全书》。分藏于大内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及盛京文溯阁。

全书完成,纪晓岚也将近六十岁了。乾隆五十七年,六十九的纪晓岚伴驾第六次南巡。次年,又殚十年之力,编纂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期间,还写出了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

编篆《四库全书》等于人为又制造了一次“文化浩劫”,纪晓岚虽是总篆官,在对古代书籍进行辑佚、校勘、考辨等整理的同时,也只能遵旨行事,对不利于清朝的书籍进行销毁、删减等。

纪晓岚为人宽厚,学识渊博,治学为人皆讲求宽容。特别是对论文要求“务取持平” ,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尤为难得的,是身为汉学大家却没有门户之见。

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二月十四日,八十二岁的纪晓岚去世。嘉庆皇帝御赐碑文: “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

3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天赋异禀,才华横溢,学贯古今,博闻强记,堪称文坛奇才,一代文宗。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年自号石云、观弈道人、孤石老人,人称茶星,清直隶河间府献县人,故又称纪河间。

纪晓岚出身于官宦之家,家学渊厚,良好的家学滋润了幼儿时的纪昀。天赋、家学再加上勤奋,小纪昀成了远近闻名的小“神童”。

清高宗乾隆五年(1740),十七岁的纪晓岚应童子试。然而神童却连连铩羽于考场,并没有一帆风顺地通过三级考试,取得秀才名誉和参加乡试的资格。直到四年后,二十一岁的纪晓岚方才以优异成绩夺魁,并被录取河间(治今河北献县东南)郡庠深造。

乾隆十二年(1747),纪晓岚参加顺天府乡试,以第一名解元夺魁。乾隆十九年(1754),三十一岁的纪晓岚参加甲戌科会试,高中进士。纪晓岚本来志在必得一甲(科举进士第一等,明清规定一甲取前三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一甲赐进士及第),结果未能如愿,遗憾考取二甲(进士第二等,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一名称传胪)第一名进士,名列本次科举第四名(本科多为饱学之士,王鸣盛、钱大昕、王昶、朱筠等皆与纪昀同中进士,他们后来均成为乾嘉时期知名学者,影响极大)。

二甲优秀者可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传胪纪昀理所当然授为庶吉士(明清由新科进士中选入翰林院庶常馆学习者,三年期满考试,优秀者留翰林院为编修、检讨等官)。纪昀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乾隆二十四年(1759)七月,三十六岁的纪晓岚奉命为山西乡试正考官。次年四月,纪昀充会试同考官。1762年八月,为顺天乡试同考官(纪昀多次任考官,选拔不少人才)。转年,纪昀任福建学政,升侍读。1764年纪昀父亲去世,依制回乡居家丁忧三年。1767年春,纪昀守制期满,进京补翰林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迁左春坊左庶子,参与编纂《续通志》。

乾隆三十三年(1768)二月,纪昀补授贵州都匀府知府(从四品)。乾隆帝以纪昀以学问见优,外任不能尽其才,特加四品衔,留用为左庶子。四月擢翰林院侍读学士。七月,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贪腐案发(卢之孙为纪昀长婿,卢贪贿,纪昀得悉官府欲查办卢,事先巧妙泄密于卢),纪昀以泄露机密被革职治罪,发往边疆乌鲁木齐效力赎罪。纪昀遂在乌鲁木齐戍所掌管簿书,佐助军务。次年腊月,纪昀被恩免赐还,仍在翰林院。

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四库全书》馆,纪昀被恩师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刘统勋(刘墉之父)举荐任总纂官,遂全身心投入修书中。《四库全书》历时十五年,于1787年修成,总纂官纪昀殚精竭虑,功不可没。

1787年,《四库全书》成。正月,纪昀迁礼部尚书,充经筵讲官。次年,纪昀获赐紫禁城骑马殊荣,充武会试正考官。

1795年,礼部尚书纪昀兼署左都御史。九月初三,乾隆帝御勤政殿,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于明年元旦(正月初一)即皇帝位,以明年丙辰为嗣皇帝嘉庆元年。纪昀奉旨主持禅让大典的礼仪筹备。

嘉庆元年(1796)六月,七十三岁的纪昀调任兵部尚书;十月,调任左都御史。纪昀本想补缺为大学士而不可得,还与刘墉等一起受到乾隆帝的申斥。翌年八月,纪昀转为礼部尚书。

1805年正月二十六日,嘉庆帝任礼部尚书纪昀为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管理国子监事。

二月十五日,一代大才子纪昀纪晓岚病逝,享年八十二岁。嘉庆帝赐葬祭,赏赐白银五百两治丧,谥“文达”,并御制祭文、碑文。

纪昀从政五十余年,乾隆帝爱其超卓的才学,舍不得外放,留用身边。纪昀才思敏捷,文思泉涌,贯彻儒籍,旁通百家,一生精力倾注于《四库提要》及《目录》,不复自为撰著。晓岚性坦率,喜吸烟,好滑稽,有亚陈之称;骤闻其语,近诙谐,过后细思,乃名言也。

纪昀著有《纪文达公文集》、《史通削繁》、《阅微草堂笔记》。

4

纪晓岚小时候长得其实还凑合,至少没有特别突出的丑陋之处,如果有,铁定有不靠谱的发小,在他成名以后,把这件事抖出来。毕竟这也算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年纪稍微大一点以后,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神通的人,为啥?因为他在自己的《阅微草堂笔记》里,曾经记载,他在大半夜看东西,就跟白天一样。而且能看到五颜六色的东西。

如果抛开变异的说法,我觉得纪晓岚那是记错了,毕竟笔记是几十年以后才写的,谁能保证他说的就准确无误呢?

我认为纪晓岚晚上看得清东西,这是有可能的,只能说他比一般人视力要好。不能证明,这是一个有神通的人。可是纪晓岚到了中年,居然成了个近视眼,你说气不气人?估计是小时候用眼过度,总是大晚上看书不点蜡烛导致的。

一、纪晓岚是一个大才子。

17岁成为秀才,24岁考上举人,31岁高中进士。纪晓岚的科举之路其实还是很顺利的。可以说让很多读书人羡慕嫉妒恨了。

考上进士以后,纪晓岚直接进入翰林院,成为了一名庶吉士。

乾隆皇帝非常赏识他的才华,所以总是把纪晓岚带在身边。因为纪晓岚不仅读书好,而且反应特别快,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乾隆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其他人还不知道出处在哪里,纪晓岚已经笑而不语了。最后总是纪晓岚揭开谜底,逗得乾隆哈哈大笑。

乾隆号称十全老人,他的文采其实还是蛮高的,所以他本人对读书人的要求也比较高。

乾隆这十全武功中,有一项立言,便是编纂了《四库全书》,这套书号称集古今图书之大成。纪晓岚便是这套书的总纂官。

中华文化千千万,古今图书浩如烟海,一般人根本无法担任这一重任。大量读书人在编这部书的时候给活活累死了。

纪晓岚不仅要抄书,找书,而且还要协调这些参与编书之人的工作和关系,可谓是异常辛劳。

我们都知道他是大才子,但是他流传后世的作品却不多,为什么?因为纪晓岚把大部分时光都贡献给了《四库全书》。

二、纪晓岚是个损人。

纪晓岚聪明我们都知道,不过正是因为他的聪明,使得他特别喜欢利用聪明才智损人。

这方面故事非常多,纪晓岚这一张嘴,一开口能让你笑,一开口也能让你哭。

1、老板娘和狗。

一天纪晓岚和几个朋友去酒店吃饭,他看到酒店柜台处站着一位老板娘,酒店门口拴着一条狗。于是他灵机一动,告诉大家,我一句话能逗乐老板娘,一句话也能逗哭老板娘。

大家都不相信,于是纪晓岚跑到那条狗跟前,张嘴就喊了一声爹。这下子不仅老板娘捂着嘴笑了,连同僚们也都笑了。

紧接着,纪晓岚又走进酒店,朝着老板娘鞠了个躬,张嘴喊了一声娘!这下子老板娘果真被气哭了,同僚们立刻拉着他走了,生怕挨揍。

2、是狼是狗?

纪晓岚和一帮朝廷同事坐在一起吃饭,这个时候有人就调侃纪晓岚了,他问大伙儿,门口那只是狼是狗?

其实大家都知道那是一条狗,要是狼,这帮人也不敢坐着吃饭了。但是大家听出了画外音,原来纪晓岚当时担任侍郎,这是在骂纪侍郎是狗!

纪晓岚当然也听出来了,但是他不动声色,而是给大家科普了分辨狼和狗的办法。

他说狼的尾巴下垂,狗的尾巴上竖,所以说下垂是狼,上竖是狗。

方才调侃他的那个人正好是尚书,所以纪晓岚这是在骂尚书是狗。

这还不够,纪晓岚还继续补充,这狗和狼不一样,狼吃东西比较讲究,而狗不太讲究,遇到什么吃什么,遇屎吃屎。

方才跟着笑的那个人正好就是朝中御史,他这是在骂御史吃屎。

3、给人祝寿。

纪晓岚的才华不得不让人赞叹,有一天有个同僚和好朋友的老妈过生日,朝中不少同僚都去送礼祝贺了,唯独纪晓岚是空着手去的。

一来纪晓岚本来就很穷,那点俸禄都拿来买书了二来纪晓岚这是有备而来,他的寿礼绝对是最特殊的一个。

大家也都知道纪晓岚是个才子,能得到他的一两首诗,比得到那些用钱买来的礼物可贵重得多,为此同僚们都很期待。

结果纪晓岚上来就朝着老太太骂了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

大家都懵了,纪晓岚你不是来祝贺的,你这是来砸场子的吧?同僚听了正要跟他拼命,紧接着纪晓岚第二句就出来了:九天仙女下凡尘。

这第二句出来,同僚脸上好看多了,毕竟没有交错朋友,老太太也很高兴,毕竟从不是人变成了仙女。

大家知道肯定还有料,果不其然,纪晓岚立刻补上第三句:生个儿子是个贼!同僚本已经开怀大笑的脸霎时间阴沉了下来,笑容也僵硬了,拳头已经攥紧了,就等纪晓岚怎么圆场了。

纪晓岚冒着挨打的风险,笑嘻嘻地说出了第四句:偷得蟠桃献母亲。原来贼是去偷蟠桃了,这下子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同僚也喜极而泣地拉着纪昀的手,表示太刺激了,更过山车一样。

三、发配新疆再回来,纪晓岚老实多了。

仗着聪明才智,纪晓岚这张嘴得罪了不少人,不过有一件事彻底改变了纪晓岚。

纪晓岚的女儿,嫁给了两淮盐政卢见曾的孙子,因此两家成了亲家关系。

两淮盐政是个肥缺,乾隆看卢见曾是个清官,所以就把他安排了过去。但是卢见曾到了这里也收到了污染,这是难免的事情,毕竟是肥缺。

此时卢见曾已经退休了,新上任的两淮盐政本来笑呵呵地去上班,结果一看,五位前任已经把这里掏空了,还欠了不少钱。

这件事他立刻捅到了乾隆那里,没票子捞反而要背负债务,谁都不会干。

乾隆大怒,让人严查。结果纪晓岚知道了这件事,就秘密给卢见曾家送去了一包盐和一包茶叶。卢见曾拿着左思右想,终于明白这是要查盐了,因此提前把财产转移了。

可惜卢见曾还是被邻居给举报了,结果牵连到了纪晓岚,乾隆便将纪晓岚发配到了新疆。纪晓岚在新疆呆了几年,在老师刘统勋的帮助下,终于回来了。

再回来的纪晓岚,和过去完全不同了。他像是换了个人一样,不仅不再耍嘴皮子,对人也和蔼可亲多了,这一看就是经历过社会毒打以后的样子。

总结:纪晓岚晚年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晚年的纪晓岚担任礼部侍郎,嘉庆皇帝登基的事情,自然是他来主持。

可是乾隆死活不肯放权,在和珅的撺掇下,表示传位不传玺。

嘉庆就很尴尬,不传玺那做这个皇帝干嘛?玩吗?纪晓岚和刘墉这个时候立刻跑去找乾隆,跟他要来了玉玺,因此嘉庆对纪晓岚是感恩戴德的。

在关键时候,纪晓岚为嘉庆出头,这也使得纪晓岚得以善终。

5

提到纪晓岚,就会想到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那个拿着烟袋、机敏善变、才华出众、与大贪官和珅斗智斗勇的风流才子纪晓岚。在剧中,他能和和珅一较高下,感觉他地位、官位还是蛮高的。

当然这只是电视剧中的剧情,剧中纪晓岚可谓是和珅的头号对手,不过在历史上却非如此。历史上和珅最大的几个政敌却没有纪晓岚。当然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纪晓岚确实是一个才子。

那纪晓岚这么一个大才子,他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纪晓岚与和珅之间并非像电视剧那样矛盾不和,反而纪晓岚与和珅还曾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为人处事不够圆滑。而年龄大的纪晓岚却处事圆滑,他不仅不是和珅的敌人,反而还常常善意的去提醒和珅。虽然他们有时也会争吵,但有时在工作时还是配合的很默契。

在做事上,年轻的和珅给纪晓岚帮助不少。而在为人和人际关系上,纪晓岚则给和珅帮主不少。

纪晓岚是大才子,但是他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有才华,却只是一个文人,在文学和学问上,在朝中他可谓是少有对手,但是若论治国和理财,他却远远的不如和珅。这或许也就是纪晓岚与和珅不会产生根本矛盾的原因吧,毕竟所做的事不同,没有根本交集的利益关系。

当然在乾隆时期,除了和珅、纪晓岚两个风云人物,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就是“刘罗锅”——刘墉。纪晓岚和刘墉还是有些渊源的。

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曾是纪晓岚参加乡试的主考官,可谓是对纪晓岚有知遇之恩。同时后来纪晓岚主修四库全书这个差事,也是刘统勋举荐的。

不过纪晓岚也曾因四库全书而被文字狱牵连,此次的文字狱达到了鼎盛,当时和纪晓岚一起担任的总纂、总校的大员,除了纪晓岚得到善终,其他的人结局都很悲惨。

纪晓岚,号石云,晓岚是他的字。他于乾隆十九年考中进士,做过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

纪晓岚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所谓风流才子,才子风流,纪晓岚正是如此,纪晓岚十七岁娶马氏为妻,他先后有一位夫人和六房妾室。乾隆六十年,纪晓岚的夫人马氏离开人世。

嘉庆十年,纪晓岚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在议定纪晓岚谥号的时候,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所以赐纪晓岚谥号“文达”。

6

纪晓岚,清代乾隆年间的著名文人。字晓岚,名纪昀,号石云,道号孤石老人。清雍正二年出生,乾隆十九年,纪晓岚参加科考,会试第二十二名,后殿试二甲第四,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继授编修,开始了官宦生涯。

纪晓岚博文强记,擅诗词骈文,熟读文史,通晓世俗文化,是一位有才华但也在世俗官场里摸爬滚打,有点小诙谐小胆怯懂得变通的官员,是皇帝打过吓过哄过的中规中矩的一文人而已!他才华横溢博古通今,颇有组织能力,加之有赏识之人刘统勋的推荐,便主持了《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又修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的编写。历任侍郎、御史、尚书,也算是高级别的文化官员,进了权力的核心圈子。

他也像其它官员一样,小错不断,时不时的让皇帝删除拉黑,然后呢,再重新添加,拉进圈子里。比如他的亲家犯事抄家,他自恃聪明特文雅的通风报信,最后被发配新疆。次子渎职犯罪,累及自家,被降职调任。但他不孤介不清流,很懂为官之道,很快又能官复原职。他可以日御数女,日啖肥肉,留下好色好吃的小毛病,让皇帝好放心,放心臣子有致命的弱点在君王之手。他左右逢源,可以和和珅成为忘年之交,也可以和刘墉有不解之缘。处世圆滑内敛,和珅春风得意时不依附,但也不得罪。与刘墉是琴瑟相知的文字之交,与政治没有关系,所以,两边都喜欢。因变通而周全,因周全而全身而退。

他诙谐,走民间小巷食百姓烟火。寻常巷陌,市井茶肆搜集资料,删减数载,写了《阅微草堂笔记》。他抽烟袋,民间称为“纪大烟袋”。有次抽烟,乾隆皇帝临时抽检,慌乱中纪晓岚只得将烟袋藏于靴中,不久疼痛难忍,谎言外面失火方才出来取出冒烟了的烟袋,以致于拄拐数日,皇帝看到了,甚是开心!还有一次宫中一位太监,看他穿皮袍,持折扇,便出题:“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暗讽他打扮的不伦不类。纪晓岚轻松答曰:“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和文人对骂,还是大文人,这位老总管真的是自讨苦吃!

纪晓岚,一个标准的中国封建文人:文字才华我出众,文字游戏我玩的挺溜。对上,溜须拍马我必须得会,对下,我宽严相济保持一点文人的清高。做官场的润滑剂,做职场的老油条。我用才华征服世界,我用世故保全自我!

7

早年经历
纪昀(1724年8月~1805年3月),字晓岚,他祖籍是应天府上元县,传其家为纪家边。明永乐二年(1404年),奉命“迁大姓实畿辅”(乾隆《献县志》),人称茶星始迁来献县,入安民里四甲籍,卜居献县城东九十里之景城镇。到纪昀,北迁已十四世。
清雍正二年(1724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午时纪昀出生,属龙,纪昀为纪容舒次子。
雍正五年(1727年) ,授课于及孺爱先生,这年第一次见到父亲。
雍正八年(1730年),参加童子试,并优异的成绩得‘神童’绰号。纪昀儿时,居景城东三里之崔尔庄。十一岁随父入京,读书生云精舍。
清乾隆五年(1740年),17岁的纪昀就跟邻县20岁的马氏成婚,纪昀先后有一位夫人和六房妾。
初入仕途
清乾隆八年(1743年),八月参加科试,获第一名;纪昀开始自满起来,同年长子降生,取名纪汝佶。次年乾隆九年(1744年 ),回乡乡试,纪昀所作破题,只考了个四等。
乾隆十二年(1747年),纪昀再应顺天府乡试,以第一名解元夺魁。
乾隆十三年(1748年),春天,参加会试,由于太过自负而被挡在了进士的门槛之外。
乾隆十五年(1750年),四月十六日,纪昀母亲去世,纪昀居丧守孝直到乾隆十七年八月。
乾隆十六年(1751年),纪昀在家守孝,没能参加这年的会试。次年朝廷为祝贺皇太后六旬大寿特开恩科,八月举行会试,纪昀孝服刚除没有参加。
乾隆十九(1754年),纪昀等来了正科会试,考了第二十二名,会试后是殿试,殿试后揭榜,纪昀考了二甲第四。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继授编修,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为官经历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纪昀伴驾热河。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任英武殿纂修。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任功臣馆总纂。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任国史馆总纂。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任方略馆总纂。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正月十二到五月初四,纪昀伴驾南巡。五月,奉命视学福建,官阶提督学政。
乾隆三十年(1765年),纪昀父亲纪容舒在献县崔尔庄病故,纪昀回家服丧三年。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贵州都匀知府。乾隆帝认为纪昀学问优胜,到外省做官不能尽其所长,将其留在身边。同年四月,提升为侍学士。六月,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两淮盐政卢见曾因有营私贪污行为而被革职查办。纪昀则因为通风报信而被发配乌鲁木齐。同年十月,被遣戍乌鲁木齐赎罪。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因乾隆帝修书需要,由刘统勋荐举,将其从新疆召回,六月初至京师,暂居珠巢街,受诏校秘书。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起,任《四库全书》馆的总纂官,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共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又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历任编修、左庶子、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侍郎、尚书。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月,纪昀次子汝传在担任九江府通判时因渎职拖欠赋税而犯法,纪昀受牵连,吏部决定将其降职调任,乾隆知道后改判为降三级留任。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纪昀被提拔为侍读学士,担任文渊阁直阁事。二月,调侍讲学士。大金川首领索诺木降。至此,大、小金川全境荡平。纪昀纂《平定两金川雅》、《平定两金川颂》。九月,充文渊阁直阁事、日讲起居注官。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三月,纪昀被提升为太子詹事。四月,又提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元宵刚过,乾隆第五次南巡,纪昀伴驾。纪昀奉旨和陆锡熊、孙士毅等共同领纂《历代官职表》至乾隆五十四年完成。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纪昀任《契丹国志》总纂官。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纪昀、陆锡熊奉旨总纂《河源纪略》于乾隆四十九年完成。同年《四库全书》完成。
晚年经历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正月初六,乾隆在乾清宫摆千叟宴,纪昀参加。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前往热河避暑,纪昀伴驾。
乾隆五十六年(1792年),任《八旗通志》馆总裁。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纪昀伴驾第六次南巡。
乾隆六十年(1795年), 纪昀夫人马氏去世。
清嘉庆元年(1796年),任兵部尚书,移任左都御史。次年,又迁任吏部尚书。任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
嘉庆八年(1803年),六月十五日纪昀八十寿辰。
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十四日酉时,病逝于京城,享年八十二。
主要成就
文学
纪昀的仕宦生涯和学术活动展开在十八世纪中后期,正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枢纽时期。纪昀一直是官方学术工作的领导人,凡有编辑之役、修书之事,他必在其间。他一生中领导和参与多部重要典籍编修。因此,纪昀是中国文化史上有重大贡献的学者。 一生悉付《四库全书》,其《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遗集》传世。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的纂修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开“四库馆”,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关闭“四库馆”,共经历了14个年头。纪晓岚始终担任总纂一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共200卷,收正式入库书3461种;存目书6819种,93500余卷。因《总目》卷帙浩繁,翻检不便,又删节编成《四库全书简明目录》20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其进献之书有105种,入存目者41种。藏书钤有“春帆校正”、“心与古人会”、“校书天禄”、“河间纪昀”、“瀛海纪氏阅微草堂藏书之印”等。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共38万余字,二十四卷,全书分五大栏目,其中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清嘉庆五年(1800),由其门人盛时彦合刊印行。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
《纪文达公遗集》
《纪文达公遗集》是纪昀的一部诗文总集,含诗文各十六卷,分上下两编。上编文十六卷,第一、二卷为赋,第三卷为雅颂,第四、五卷为摺子,第六卷为表、露布、诏、疏,第七卷为论记,第八、九卷为序,第十卷为跋,第十一卷为书后,第十二卷为策问、书,第十三卷为铭。第十四卷为碑记、墓表、行状、逸事,第十五卷为传,第十六卷为墓志铭、祭文,共计文三百多篇。下编诗十六卷,计经进诗八卷,古今体诗六卷,馆课试一卷,我法集一卷,共计诗一千多首。为其孙纪树馨在他死后四年编定。
政治
上奏赈灾灾民
在政治上,纪昀关注民间疾苦。乾隆五十七年(1792)夏,北京附近遭受水灾,饥民拥入京师就食,纪昀急忙向皇帝上疏陈情,奏请截留南漕官粮万石,到灾区设粥放赈,京师饥民不驱自退,社会秩序安定下来。虽然其主观上是为了维护朝廷统治,但在客观上帮助灾民度过了饥荒,不能不说是一宗善政。
维护妇女权益
在政治上提倡“酌乎事势”,因势利导,在理论上就不能不起来批判宋儒之苛察。纪昀对道学家的迂腐和虚伪十分痛恨,其冷嘲热讽,措词也相当尖刻。在《阅微草堂笔记》的一则故事中,就烈女范畴问题向程朱理学展开了一场挑战。有司规定,妇女守节被杀的是烈女,我用表彰;而对“捆绑受污染,不屈被杀”的人,不以烈女子看他,例不表彰。纪昀不这样认为,因为是纯属于道学家不情的评论。他公然郑重上表称:捍刀捐弃生命,他的志向与节操被杀的人没有区别。像忠臣烈士,发誓不从贼,虽然捆绑使跪拜,可以说他屈膝贼朝廷呢?”经他慷慨陈词,皇帝“下令有关部门,大致表示区别,予以表彰”。
书法
清初书法,由于康熙、乾隆等人的倡导赵孟頫、董其昌书法,当代大部分书法家也是受这氛围所影响,纪昀也跟随着当代的潮流,也在当代占有一席之地,其书法书写 流利,有着圆融的特点,有着雍容华贵气质,书法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苍劲多姿,可以说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纪昀在文化上,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风格主张质朴简淡,自然妙远,内容上主张不夹杂私怨,不乖于风教。除开其阶级局限外,其在文风、文德上的主张,今天仍不失其借鉴价值。

8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嘉庆十年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集官员、学者、作家等多种身份于一身。若从价值角度论,他首先是一位学者,留下了《四库全书》,而生活中又是一个极度奢张浪费、风流、政治立场不强的人,跟荧屏上的纪晓岚是恰恰相反的。

9

一提到纪晓岚,很多人的印象都停留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作品。在电视剧中,纪晓岚可以说是口若悬河,是君主身边的宠臣,非常被乾隆信任以及欣赏的人物。


但是历史中的纪晓岚,真的也是如电视剧中所演绎的那样受宠聪慧吗?

第一,其实纪晓岚可能并不受宠,甚至是被乾隆嫌弃的存在。

纪晓岚是在1754年的时候考中进士,才进入仕途的,虽然纪晓岚是一个非常具有学问的才子,而乾隆当时对纪晓岚的才华也是十分的欣赏。但是欣赏归欣赏,朝堂之上的大臣们那个不是人才,那个没有真才实学?而且纪晓岚并不是乾隆身边的宠臣。


在像康熙,雍正,乾隆这样的时间年代里,被君主宠爱的文臣一般都会被委任实职,就是有实权的职位。就比如说像是封疆大吏这种监督军队,以及涉及到国家命脉,掌握大权的职位。但是纪晓岚一辈子跟这样的职位都不沾边,你看和珅富可敌国,这样才算是正儿八经的宠臣,再看看纪晓岚,有没有钱不一定,先蹲几次大牢再说。

在乾隆三十三年的时候,纪晓岚被流放到乌鲁木齐。当时的乌鲁木齐中算是个蛮荒之地,大多都是被流放出去的罪犯,你看看真正的宠臣和珅什么时候被流放过?没有吧。如果纪晓岚真的是乾隆眼前的红人,哪里会把他罚的这么惨,都流放了都。


那纪晓岚到底为什么被流放了呢?因为在乾隆三十三年的时候,纪晓岚得知将乾隆准备严查两淮盐政,当时纪晓岚的亲家,就是掌管两淮盐政的,所以纪晓岚就把皇帝要查他的这个事情,透露给自己的亲家卢见曾。

卢见曾一开始官职还是不小的,也算是小有权力的大臣,在乾隆元年的时候,卢见曾就曾被任命为两淮盐运使,运官盐也算是一个肥差了。紧接着老头也是一路直升,一直到1745年的时候,卢见曾升职为永平府知府。在1762年的时候,年龄高达73岁的卢见曾退休了,回老家了。可以看得出来,卢见曾的一生混的也是十分的不错的。


但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啊。人家老头在位当官的时候都没干啥事,人家退休都六年多了,这个时候有人跟乾隆告状,说以前的两淮盐政贪污严重,求乾隆严查,结果这老头就被逮住了,当年就在牢里病死了,而纪晓岚也因为包庇亲家,被革职流放了。

第二,纪晓岚和和珅私交甚少

其实纪晓岚并不像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经常会与和珅有来往,或者发生矛盾。相反的,纪晓岚其实跟和珅私下基本没有过多的接触,反倒是和刘墉的关系比较好,就是大家常说的刘罗锅。


纪晓岚最初就是受教于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后来在两淮盐政的事情发生时,处理纪晓岚的正好也是刘统勋,再后来,纪晓岚能被乾隆从乌鲁木齐给召回来,也正是因为刘统勋推荐的他去编纂四库全书。要不然纪晓岚可能就要后半生都待在乌鲁木齐了。

刘统勋这个人非常的公正,虽然刘统勋和纪晓岚算是师生关系,但是当年乾隆委托他查办纪晓岚的时候,他可是铁面无私的。但是刘统勋心里还是有纪晓岚的,要不然也不能像乾隆帝举荐他。所以纪晓岚对刘统勋不单单是有着师生的敬佩,还有很深的感激之情。

后来的纪晓岚从乌鲁木齐回来之后,也变得更加的公正严明,不再搞一些徇私舞弊的花花门道了,开始老老实实做人,感谢老天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啦,所以纪晓岚对刘墉的关照是十分的上心,只要是刘墉有什么烦恼跟困难,纪晓岚铁定是第一个愿意为刘墉分担的人。


虽然纪晓岚在乾隆帝的时期并不算受宠,但是纪晓岚在后来嘉靖帝的时候,却非常的深受嘉庆帝的信任,并且后来还顶替了和珅的官职。纪晓岚的一生不算重臣,但是也不算什么奸臣,好坏不论,纪晓岚的一生也算是大起大落,好在最后的结局还是十分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