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观历史,如果说历史上被黑的最惨,难以翻案的人或事,那就是赵括和他指挥的长平之战莫属了。托司马迁的《史记》之福,赵括这个“纸上谈兵”的形象已经深深刻入每一个看过《史记》这本书的人的心中。
但是,如果我们对司马迁的《史记》有所了解,就会明白这本书是“无韵之离骚”。是司马迁借以歌物咏志的作品。中间有很多微言大义,让人难以分辨真假。司马迁写人,多是为受委屈的老人鸣冤叫屈,而对那些年轻的新进大加贬斥。而长平之战,正是司马迁最好的题材。于是,廉颇正面持重的形象和赵括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形象,就在司马迁的笔下呈现在大家面前。
长平之战的经过比较简单。那就是在秦昭王时期,秦国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关东取得了重大的战果。周赧王五十四年,秦国攻下了韩国的野王。这样一来,就断绝了韩国上党郡和韩国本土的联系,将韩国切为两段。韩国的国王只得向秦国献上党郡求和。
可就在秦国以为上党唾手可得的时候,韩国的上党郡守冯亭却不愿意献地于秦。他为了拉赵国下水,让赵国和秦国发生冲突,以此作为关东各国合纵抗秦的契机,将上党献给了赵国。
赵国对于上党只能接受。因为上党战略位置对于赵国十分重要,赵国的都城就在上党的形势笼罩之下。如果秦国占有了上党,那么赵国将在秦国的威胁之下,战略形势十分不利。
但是,如果接受上党,就要遭受秦国必然的报复。本来是韩国献给秦国的土地,和赵国没有一分一毫的关系。赵国接管上党,于情、于理、于法都不会得到任何国家的认可。这使得赵国在外交上空前孤立。它只有单独的对抗秦国,这是它的国力不能承受的。
于是,在长平之战初期,秦国挟正义之气,打背信无理之敌,迅速占领了上党大半。一个偏将王龁就把赵国的名将廉颇打得接连败退,伤亡惨重。连自己的营垒都被秦军夺取,只得拼命在长平一带防守,才勉强将战局稳定下来。
在战役后期,秦国施展反间计,诱使赵王更换了主帅,让赵括替换了廉颇。赵括在接管赵军后,就更换将领,改变部署,准备反攻。而秦国得到消息后,也更换了将领,派白起担任主帅。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白起利用赵括精锐在前,全线反攻的机会,派精锐骑兵包抄了赵军的后路,包围了赵军。在断粮四十六日后,赵括将军队分为四队,反复冲杀突围。赵括在亲自率领精锐突击时,被秦军射死。赵军最终投降,白起将投降的四十万赵军全部坑杀。
二、长平之战赵国必败的原因。
长平之战失败的原因,赵括的指挥要占一部分,但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在赵括的身上。在赵括接管赵军之前,赵军的失败已经是注定的了。
首先,赵国违反道义的底线,不顾各国之间的约定俗成的法规,越过上党本来应该的主人韩国和秦国,接受了他根本就不应该得到的土地。这使得它陷入了极端的孤立。其他的国家宁可袖手旁观,也不会对它进行援助。没有一个国家会助长这样的歪风邪气。在外交上,赵国没有开战就已经完败。
第二,赵国和秦国的国力相差很大,无力抵抗秦国。由于其他国家袖手旁观,赵国只有独自对抗秦国。赵国的军事、经济、政治和秦国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在战略层次上,双方对抗的结果就是赵国必败。
第三,赵国的计谋方面根本就不是秦国的对手。我们可以看到赵国和秦国的战争中,有一个现象,那就是赵国的一举一动,秦国了如指掌。而秦国的举动,赵国则一无所知。可以说,赵国的策略还没有实施,秦国的对策就已经实施了。这样一来,赵国怎么可能有胜利的希望?
第四,在战术上,对付精锐的秦军,廉颇也实在没有办法。在野战屡战屡败之后,廉颇只得转入防守。在被秦军多处夺取营垒后,他只得步步后退,加筑营垒,继续防守。兵法云,小敌之坚,大敌所擒也。在这样相持的情况下,最终只有失败被歼灭的下场。
因此,当赵括接手赵军的时候,赵军早就陷入了失败的灭顶之灾。没有一个人能够挽救赵军,包括赵括自己。
三、赵国唯一破局的办法。
由于赵国战略、外交、战术等方面的错误,相持到最后,赵国已经陷入必败的局面。在当时,只有一个办法能够打破这个僵局。赵括也正是采取了这个策略,可惜由于赵国的内奸破坏,使得赵括最后只有用生命去实现了它。
这个策略是针对秦国的破绽制订的。当时双方对峙的结果虽然对秦国有利,但是秦国也不愿意长久的相持下去。这是因为秦国和赵国的国情不同。赵国只需要面对秦国一个强国,他身边只有一个弱国燕国需要警惕。而秦国不但要面对赵国,它还必须要紧盯着楚、魏、韩这些国家。如果这些国家趁着秦赵对峙的机会合纵,那么秦国将十分不利。
这次长平之战秦国最大的破绽就是嘴张得太大。秦国的实力不足以在消灭赵军主力的同时,威慑住其他各国。这是秦国战略上的错误,它只能用外交手段弥补。但是,这只能骗得了一时,当骗局破灭的时候,就是秦国失败的时候。
当时,赵国的谋士也极力想达成关东各国的合纵。但是,赵国接受上党的恶行,让关东各国对它十分厌恶和警惕。关东各国都不希望赶走了一个贪得无厌的秦国,再在身边冒出来一个贪得无厌的赵国,而且赵国会比秦国更危险。
因此,关东各国都按兵不动。要想达到合纵的条件,那就是秦国和赵国两个国家互相削弱。当双方到了两败俱伤的情况下,才可能与赵国合纵。这样,赵国和秦国的决战,就成为合纵的必要的条件。
四、赵括唯一扭转战局的机会。
赵王任用赵括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赵括是赞同自己反攻意见的将领,也是当时赵国唯一敢和秦国拼命的将领。二是赵括出身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赵奢在阏与之战中大败过秦军。但是的情况和现在长平之战的情况相似,老将廉颇、乐乘都束手无策,是赵奢创造了奇迹。赵括是赵奢的儿子,受到他父亲的言传身教,万一这一次也能够创造奇迹呢?
因此,赵括接任赵军的统帅,是赵王想让他接任,赵括也想证明自己,想去接任。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跟那个所谓的反间计没有多少关系。
赵括接任赵军统帅,其实也就一个任务。那就是反击,这是因为赵国已经难以支持战争的压力,只有孤注一掷的反击去赌国运。但是,由于上面的那些原因,内奸的出卖,赵括赌输了,他被白起包围了起来。
在被包围之后,才是赵括真正显现自己的将才的时候。在断粮四十六天的情况下,赵军没有崩溃,军心不变。在这段时间里,是赵国唯一可能挽回战局的机会。秦军在战术上也照样犯了嘴张得太大的错误,想以三十多万秦军去围歼四十万赵军。
秦军白起本来以为一旦包围了赵军就可以看到赵军崩溃的局面,但是,他没有看到。而且,他的嘴张得太大,反而让自己陷入最危险的境地。如果赵国邯郸的救兵赶到,内外夹击,白起反而很可能会全军崩溃。秦王没有办法,只有赶紧亲自到河内征发十五岁以上的壮丁赶往长平前线增援。
但赵括没有能够等来援军。赵王没有从邯郸派来援军,具体的原因无法知晓。这个整个长平之战中,赵军唯一能够取胜的战机就这样丢失了。于是,赵括决定突围,让秦军付出最大的代价。
在最后的决战中,赵括率领的赵军消灭了大半秦军,最终弹尽粮绝,全军覆灭。赵括也身死沙场,他初次出战,就做到了自己不死,赵军不降的地步。这一点,是绝大多数处于他境地的将领做不到的。
在长平之战后,由于赵括的奋战,秦军损失惨重。在秦军和赵军都拼得两败俱伤的情况下,关东各个合纵的时机成熟了。在接下来的邯郸之战中,被严重削弱的秦军再也无法用虚言恫吓住关东各国了。关东各国一拍即合,合纵后的联军在信陵君的带领下,让秦军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败绩,丢掉关东的领土,退守函谷关几十年。这一切,都发轫于赵括在长平的血战。
结语:
由于司马迁《史记》的影响,赵括的“纸上谈兵”的形象深入人心。但是,在这背后,有着赵括的一颗拳拳的报国之心。赵括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将领,在战场上的表现也显示了这一点。如果,在赵括被包围的时候,赵王从邯郸快速派出援军,被歼灭的可能就是白起了。
可惜,庸碌无能的赵王,还有分崩离析的赵国内部,把这赵括用生命创造的战机轻易抛弃了。但是,赵括没有投降。他用生命换来了秦军被歼大半的战果,为将来关东各国合纵创造了条件。在赵括的努力下,最终秦军被打退回函谷关几十年。
可惜,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由于司马迁的《史记》,由于司马迁个人的好恶,赵括的“纸上谈兵”的罪名是很难洗清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