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来答。
斯大林在二战前期低估纳粹德国了吗?我认为并没有。
约瑟夫·斯大林作为苏联的杰出领导人,有着超乎常人的政治嗅觉。就在1933年,希特勒刚刚当选德国总理的时候,斯大林就敏锐的认识到这个靠积极宣扬法西斯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反共产主义、反资本主义、反犹主义,登上权利巅峰的小个子男人,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人物。斯大林在1934年的苏共十七大上就曾明确指出:
“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并侵占了东北,使远东的关系尖锐化了;法西斯主义在德国取得胜利,复仇思想占了上风,使欧洲的关系尖锐化了;日本和德国退出国际联盟,更加推动了军备的扩充和帝国主义战争的准备。”
纳粹德国的领导人 希特勒
在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曾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意图将纳粹德国扼杀于摇篮之中。
自希特勒上台以后,对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即纳粹党),重整德国武装、扩军备战。试图在欧陆建立以纳粹德国为首的新秩序,对外保持着积极的扩张政策。斯大林嗅出了希特勒是一个潜在威胁,他任命亲西方的李维诺夫为苏联外交部长,积极与法国(德国的宿敌)进行接触。由于法国同德国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有领土争端,所以法国对于斯大林投过来的“橄榄枝”还是比较重视的。法国外长巴尔与苏联外长李维诺夫对“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遏制德国的扩张),达成共识。于是两国分头行动,苏联负责将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拉进来,法国则去做英国、捷克、波兰的工作。由于有斯大林出面,波罗的海三国均表示同意加入。法国这边,虽然英国对苏联的意见颇深,但碍于法国的面子也勉强同意了。捷克直接面临德国的威胁,自然对加入此盟约表示赞成。
可问题就是出在了关键的波兰身上。(由于苏联与德国并不接壤,苏联要想出击德国,就必须借道波兰。)因在1921年苏波战争中,苏联曾强占了波兰三分之一的国土。(大约3.5万平方公里)所以波兰政府面对法国外长巴尔的劝说,迟迟下不了决心。就在这时,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敏锐的发现了苏波之间的矛盾,抢先与波兰缔结了《德波互不侵犯条约》。波兰政府认为既然与德国已经缔结和平条约,再加入“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已经没有必要。1934年10月,与苏联关系密切的法国外长巴尔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由于波兰搅局,法国新任外长赖伐尔认为在与苏联结盟已经没有意义。1935年1月,在赖伐尔的努力下,法国政府与意大利政府签订了反对纳粹德国的《罗马协定》。由于法意的靠拢,苏联对于法国来说就根本不重要了。1936年11月1日,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日本帝国站到了一起,达成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对于战争深感恐惧的法国和英国,则希望通过绥靖政策,将德国的矛头引向红色苏联。1938年3月11日,在英法的默许下,德国兼并了奥地利。1938年9月29日,英法又逼迫捷克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了德国。1939年3月,希特勒又撕毁了《慕尼黑协定》,占领捷克全境。面对英法等国采取祸水东引的政策,斯大林感到十分的愤怒。处于保护苏联的安全及利益的目的,斯大林放弃了与英、法结盟,绞杀纳粹德国的战略。
苏军与德军在波兰会师
既然法国人和英国人包藏祸心,那就不能怪苏联不义了。
1939年8月23,斯大林为了应对战争威胁,处于为自己争取战略空间与准备时间的考虑,与德国签订了瓜分东欧各国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在再无顾虑的希特勒对波兰实施了闪电战。9月17日,苏联红军也开始入侵波兰。9月25日,苏德两军胜利会师。就在纳粹德国正在秘密筹备进攻法国的时候,斯大林也开始为自己加紧建立“东方战线”。1939年10月,120万苏联红军大举入侵芬兰。1940年3月,斯大林通过《莫斯科和平协定》,得芬兰部分领土,并获得汉科半岛的租借权。1940年6月,苏联出兵占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同年7月,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被苏联政府强行兼并。扩充东方战线使苏联的国土面积增加了4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增加2200多万,将自己的西部边界扩张了400公里。(千万不要小看这400公里。在苏德战争中,德国人的后勤补给线就是被这400公里给拖死的。)
既然斯大林对纳粹德国戒心如此之重,那为什么在战争爆发之初,苏联红军300多万军队,直接就溃败了呢?
造成苏军大溃败的原因有两个: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被处决前
第一个就是希特勒太狡猾。
自希特勒成为德国实际掌权者以后,就对红色苏联表现出了强烈的敌意。1937年初,希特勒得到了德国特工传回的绝密情报: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与苏联前领导人莫洛托夫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斯大林准备对反对派进行大清洗。希特勒认为这是一个打压苏联的绝好机会,在与海因里希(德国秘密警察头子)缜密的商谈以后,一个代号“斩首行动”的计划浮出了水面。就在第二天夜里,海因里希派遣特工秘密潜入海军情报总部,盗走了写有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签名的批文。(在一战结束以后,德国与苏联曾有过一段时间的蜜月期。图哈切夫斯基作为苏联代表曾与德军将领保持了比较密切的书信联系。派遣特工直接盗取图哈切夫斯基签名信函,就是为了减少泄密的风险。)然后,海因里希请来了盖世太保当中专门负责伪造文件的专家,利用盗来的批文,伪造了一封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意图与德国人,里应外合推翻斯大林政权的信函。拿到伪造的信函以后,海因里希用妙计将这封信转到了一名潜伏在德国的捷克间谍手中。在得到这封密信以后,这名捷克间谍马上就把它传回国内。捷克总统贝奈斯出于共同对抗纳粹德国的目的,马上又把这封信转到了苏联驻捷克大使亚历山德罗夫斯基手中。亚历山德罗夫斯基深感事态严重,连夜乘专机返回莫斯科,将其交给了斯大林。在经过仔细的鉴定,“确认无误”以后,斯大林大为震怒。派遣政工人员截住了正准备起身前往英国的图哈切夫斯基。5月11日,图哈切夫斯基又被解除了副国防人民委员职务,降职到伏尔加河军区任司令员。5月28日,图哈切夫斯基在赴任途中被内务部人员逮捕。随后一场针对苏联军方的大清洗运动开始了!6月11日,图哈切夫斯基元帅被处决。6月12日,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员乌保列维奇、伏尔加军区司令员帕里曼科夫、基辅军区司令员亚基尔、红军军事学院院长柯尔克被处决。据日后统计:因图哈切夫斯基事件的牵连,被处决的人包括了5名元帅中的3人、最高军事委员会80名委员中的75人、全部国防副人民委员11人、15个方面军司令中的13人,85名军长中的57人,196名师长中的110人,406名旅长中的220人,上校以下的军官有3万人。苏联红军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一连串的败绩与斯大林对苏军指挥层进行大清洗,有着直接的关系。
德军分三路突袭苏联红军
第二个原因就是斯大林对自己的判断太自信。
眼见欧洲大乱即将到来,斯大林对于扩张领土的野心,丝毫不亚于希特勒。斯大林在西部边境调集重兵(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斯大林部署在边境的军队,共有170个师,将近300万人。与德军在波兰集结的3个集团军群,在总人数上,相差无几。但苏军部署的军队多为新招募的普通士兵,有许多部队配属的坦克、火炮、通讯设备只到位了30%左右。再加上大清洗以后,苏军有许多师一级将领都是直接从尉级军官中提拔起来的,虽然实战经验丰富,但其指挥造诣实在是堪忧。),绝对不是因为他预见到德军部队会在突袭苏联。否则的话,苏军也不会在开战的三个月内,就损失了300多万军队。斯大林自信的认为希特勒进攻法国,会给苏联侵吞东欧带来机会。法国与英国是紧密的盟友,法国一旦受到攻击,英国肯定会出兵助战。希特勒与西欧两大强国作战,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取胜。所以斯大林一面积极的与希特勒,进行大宗的战略物资交易。(苏联人用粮食、石油、铁矿石等工业原料换取德国人机床、吊车、水压机等重工业产品。战争爆发前,德国人还拖欠着苏联人7000万美元货款。)一面积极备战、囤重兵于苏德边境,假如德军与英法陷入苦战,苏军就会挥师西进,将整个东欧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斯大林的算盘打的还真是好。)基于以上的判断,就在德军用闪电战快速击溃英法联军以后,斯大林仍然拒绝相信希特勒在没有攻陷英伦三岛之前,就会突袭苏联。
然而,斯大林用正常人的思维,去猜测希特勒的心思,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希特勒在拿下法国以后,就一直抱有与英国人进行“和平谈判”的幻想。他认为,红色苏联是欧洲国家的公敌,如果德军能够向苏联发动奇袭,英国人肯定反过来会支持自己。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抢在苏军之前,集结了200个师共360万人、5000架飞机、3749辆坦克、45000门大炮、划分为三个装甲集团军群,从北、中、南三个方向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德军以坦克部队为先导,采用钳形攻势,将乱作一团的苏军部队大块大块的分割、吃掉。在战争初期的明斯克战役、基辅战役中,德军共歼灭苏军主力将近200万人。
直到这时,斯大林才明白:自己虽然多年来一直对希特勒非常警惕,可到了最后时刻却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误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