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岩来答。

斯大林在二战前期低估纳粹德国了吗?我认为并没有。

约瑟夫·斯大林作为苏联的杰出领导人,有着超乎常人的政治嗅觉。就在1933年,希特勒刚刚当选德国总理的时候,斯大林就敏锐的认识到这个靠积极宣扬法西斯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反共产主义、反资本主义、反犹主义,登上权利巅峰的小个子男人,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人物。斯大林在1934年的苏共十七大上就曾明确指出:
“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并侵占了东北,使远东的关系尖锐化了;法西斯主义在德国取得胜利,复仇思想占了上风,使欧洲的关系尖锐化了;日本和德国退出国际联盟,更加推动了军备的扩充和帝国主义战争的准备。”

纳粹德国的领导人 希特勒

在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曾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意图将纳粹德国扼杀于摇篮之中。

自希特勒上台以后,对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即纳粹党),重整德国武装、扩军备战。试图在欧陆建立以纳粹德国为首的新秩序,对外保持着积极的扩张政策。斯大林嗅出了希特勒是一个潜在威胁,他任命亲西方的李维诺夫为苏联外交部长,积极与法国(德国的宿敌)进行接触。由于法国同德国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有领土争端,所以法国对于斯大林投过来的“橄榄枝”还是比较重视的。法国外长巴尔与苏联外长李维诺夫对“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遏制德国的扩张),达成共识。于是两国分头行动,苏联负责将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拉进来,法国则去做英国、捷克、波兰的工作。由于有斯大林出面,波罗的海三国均表示同意加入。法国这边,虽然英国对苏联的意见颇深,但碍于法国的面子也勉强同意了。捷克直接面临德国的威胁,自然对加入此盟约表示赞成。

可问题就是出在了关键的波兰身上。(由于苏联与德国并不接壤,苏联要想出击德国,就必须借道波兰。)因在1921年苏波战争中,苏联曾强占了波兰三分之一的国土。(大约3.5万平方公里)所以波兰政府面对法国外长巴尔的劝说,迟迟下不了决心。就在这时,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敏锐的发现了苏波之间的矛盾,抢先与波兰缔结了《德波互不侵犯条约》。波兰政府认为既然与德国已经缔结和平条约,再加入“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已经没有必要。1934年10月,与苏联关系密切的法国外长巴尔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由于波兰搅局,法国新任外长赖伐尔认为在与苏联结盟已经没有意义。1935年1月,在赖伐尔的努力下,法国政府与意大利政府签订了反对纳粹德国的《罗马协定》。由于法意的靠拢,苏联对于法国来说就根本不重要了。1936年11月1日,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日本帝国站到了一起,达成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对于战争深感恐惧的法国和英国,则希望通过绥靖政策,将德国的矛头引向红色苏联。1938年3月11日,在英法的默许下,德国兼并了奥地利。1938年9月29日,英法又逼迫捷克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了德国。1939年3月,希特勒又撕毁了《慕尼黑协定》,占领捷克全境。面对英法等国采取祸水东引的政策,斯大林感到十分的愤怒。处于保护苏联的安全及利益的目的,斯大林放弃了与英、法结盟,绞杀纳粹德国的战略。

苏军与德军在波兰会师

既然法国人和英国人包藏祸心,那就不能怪苏联不义了。

1939年8月23,斯大林为了应对战争威胁,处于为自己争取战略空间与准备时间的考虑,与德国签订了瓜分东欧各国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在再无顾虑的希特勒对波兰实施了闪电战。9月17日,苏联红军也开始入侵波兰。9月25日,苏德两军胜利会师。就在纳粹德国正在秘密筹备进攻法国的时候,斯大林也开始为自己加紧建立“东方战线”。1939年10月,120万苏联红军大举入侵芬兰。1940年3月,斯大林通过《莫斯科和平协定》,得芬兰部分领土,并获得汉科半岛的租借权。1940年6月,苏联出兵占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同年7月,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被苏联政府强行兼并。扩充东方战线使苏联的国土面积增加了4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增加2200多万,将自己的西部边界扩张了400公里。(千万不要小看这400公里。在苏德战争中,德国人的后勤补给线就是被这400公里给拖死的。)

既然斯大林对纳粹德国戒心如此之重,那为什么在战争爆发之初,苏联红军300多万军队,直接就溃败了呢?

造成苏军大溃败的原因有两个: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被处决前

第一个就是希特勒太狡猾。

自希特勒成为德国实际掌权者以后,就对红色苏联表现出了强烈的敌意。1937年初,希特勒得到了德国特工传回的绝密情报: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与苏联前领导人莫洛托夫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斯大林准备对反对派进行大清洗。希特勒认为这是一个打压苏联的绝好机会,在与海因里希(德国秘密警察头子)缜密的商谈以后,一个代号“斩首行动”的计划浮出了水面。就在第二天夜里,海因里希派遣特工秘密潜入海军情报总部,盗走了写有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签名的批文。(在一战结束以后,德国与苏联曾有过一段时间的蜜月期。图哈切夫斯基作为苏联代表曾与德军将领保持了比较密切的书信联系。派遣特工直接盗取图哈切夫斯基签名信函,就是为了减少泄密的风险。)然后,海因里希请来了盖世太保当中专门负责伪造文件的专家,利用盗来的批文,伪造了一封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意图与德国人,里应外合推翻斯大林政权的信函。拿到伪造的信函以后,海因里希用妙计将这封信转到了一名潜伏在德国的捷克间谍手中。在得到这封密信以后,这名捷克间谍马上就把它传回国内。捷克总统贝奈斯出于共同对抗纳粹德国的目的,马上又把这封信转到了苏联驻捷克大使亚历山德罗夫斯基手中。亚历山德罗夫斯基深感事态严重,连夜乘专机返回莫斯科,将其交给了斯大林。在经过仔细的鉴定,“确认无误”以后,斯大林大为震怒。派遣政工人员截住了正准备起身前往英国的图哈切夫斯基。5月11日,图哈切夫斯基又被解除了副国防人民委员职务,降职到伏尔加河军区任司令员。5月28日,图哈切夫斯基在赴任途中被内务部人员逮捕。随后一场针对苏联军方的大清洗运动开始了!6月11日,图哈切夫斯基元帅被处决。6月12日,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员乌保列维奇、伏尔加军区司令员帕里曼科夫、基辅军区司令员亚基尔、红军军事学院院长柯尔克被处决。据日后统计:因图哈切夫斯基事件的牵连,被处决的人包括了5名元帅中的3人、最高军事委员会80名委员中的75人、全部国防副人民委员11人、15个方面军司令中的13人,85名军长中的57人,196名师长中的110人,406名旅长中的220人,上校以下的军官有3万人。苏联红军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一连串的败绩与斯大林对苏军指挥层进行大清洗,有着直接的关系。

德军分三路突袭苏联红军

第二个原因就是斯大林对自己的判断太自信。

眼见欧洲大乱即将到来,斯大林对于扩张领土的野心,丝毫不亚于希特勒。斯大林在西部边境调集重兵(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斯大林部署在边境的军队,共有170个师,将近300万人。与德军在波兰集结的3个集团军群,在总人数上,相差无几。但苏军部署的军队多为新招募的普通士兵,有许多部队配属的坦克、火炮、通讯设备只到位了30%左右。再加上大清洗以后,苏军有许多师一级将领都是直接从尉级军官中提拔起来的,虽然实战经验丰富,但其指挥造诣实在是堪忧。),绝对不是因为他预见到德军部队会在突袭苏联。否则的话,苏军也不会在开战的三个月内,就损失了300多万军队。斯大林自信的认为希特勒进攻法国,会给苏联侵吞东欧带来机会。法国与英国是紧密的盟友,法国一旦受到攻击,英国肯定会出兵助战。希特勒与西欧两大强国作战,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取胜。所以斯大林一面积极的与希特勒,进行大宗的战略物资交易。(苏联人用粮食、石油、铁矿石等工业原料换取德国人机床、吊车、水压机等重工业产品。战争爆发前,德国人还拖欠着苏联人7000万美元货款。)一面积极备战、囤重兵于苏德边境,假如德军与英法陷入苦战,苏军就会挥师西进,将整个东欧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斯大林的算盘打的还真是好。)基于以上的判断,就在德军用闪电战快速击溃英法联军以后,斯大林仍然拒绝相信希特勒在没有攻陷英伦三岛之前,就会突袭苏联。

然而,斯大林用正常人的思维,去猜测希特勒的心思,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希特勒在拿下法国以后,就一直抱有与英国人进行“和平谈判”的幻想。他认为,红色苏联是欧洲国家的公敌,如果德军能够向苏联发动奇袭,英国人肯定反过来会支持自己。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抢在苏军之前,集结了200个师共360万人、5000架飞机、3749辆坦克、45000门大炮、划分为三个装甲集团军群,从北、中、南三个方向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德军以坦克部队为先导,采用钳形攻势,将乱作一团的苏军部队大块大块的分割、吃掉。在战争初期的明斯克战役、基辅战役中,德军共歼灭苏军主力将近200万人。

直到这时,斯大林才明白:自己虽然多年来一直对希特勒非常警惕,可到了最后时刻却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误了大事。

最佳贡献者
2

二战前斯大林不是低估德国,而是战略误判。德国的军国主义野心和战争准备当时已是路人皆知。因此,苏芬战争后苏联作了充分准备,扩军120个师,机械化军就有10个,反倒是德国不了解详细情况。斯大林的错误是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认为经过苏联的努力,战争至少被推迟到1942年才会爆发。斯大林不相信德国会在没有解决英国之前就挑起对苏战争,重蹈一战的东西两线作战的覆辙。而且当时苏德之间签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再加德国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采用闪电战,所以苏联被希特勒抢先打个一个措手不及,战争前一个月苏联损失巨大,几近灭国。

谢友邀答。

3

因为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加上入侵苏联之前,希特勒和斯大林密谋,苏德两国共同瓜分了波兰。德国一直入侵西欧各国,然后轰炸英国,做出了进攻英国的准备,然后消灭了巴尔干半岛的南斯拉夫。斯大林过去相信希特勒了。德国闪击苏联,苏联军队正在按正常状态,军队在休双休日。对德国军队的进攻,没做丝毫防备,苏军的飞机停在机场就被炸毁了。苏联一触即败,面对德军的闪电攻击,一时乱了陈脚,加上三十年代中期的肃反扩大化,优秀高级指挥员90%都被肃反镇压了,缺少战争经验丰富的高级优秀指挥员,临时从基层提拔的高级军官,面对战场突变,无法应对,是失败的另一个原因。

4

这只能说,希特勒这个演员的演技太出色了,他的表演完全把斯大林给骗了。

二战前,苏联的国防部长屠哈切夫秘密联络德国国防部,要搞掉斯大林。

而希特勒作为民选总理,他的手一时半会儿还伸不进德国总参谋部。

同时,希特勒也害怕,屠哈切夫一但搞不掉斯大林,德国和苏联便会在战争之前便结仇。

于是,希特勒决定出手阻止总参谋部与屠哈切夫的阴谋,希特勒派遣党卫军精英,于夜间撬门进入总参谋部,盗出了屠哈切夫与德国参谋部的所有来往密电,派人送给了斯大林。(这次事件可看舒伦堡回忆录,舒伦堡是亲自潜入德国总参谋部盗取屠哈切夫密电的党卫军头目之一,舒伦堡回忆录是二战之后,舒伦堡接受纽伦堡战犯审判之后所写,舒伦堡被审判之后便成为一介平民,所以他不可能在回忆录中撒谎。)

接到希特勒送来的屠哈切夫反判直接证据的斯大林立即枪毙了屠哈切夫,也自然把希特勒当成了好朋友,欣然和德国鉴定互不侵犯条约,并和德国同时出兵瓜分了波兰。

而德国总参谋部的反希特勒将领,也在苏联枪毙了屠哈切夫之后,集体辞职。

5

不是的,这个观点很错误。具体分析如下:斯大林是苏联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坚定地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他是最早看出法西斯主义的危害性的,因此,在希特勒还没有猖狂起来时,就准备联合英法等共同对抗德国。但当时英法等国对社会主义苏联更加仇恨,而希特勒又是打着反共旗子上台活动的,所以他们拒绝苏联建议,期盼着法西斯祸水东移,让法西斯德国和共产党苏联相互斗争、一起灭亡。这点斯大林当然清楚,在英法联合无望后,他突然调头和德国合作,双方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达成瓜分波兰、确立东欧双方势力范围密约。而此时,英法还在做着美梦,德国却突然以占领波兰拉开二战序幕。波兰是英法盟国,他们只能被迫应战,但英法一直幻想德国东进苏联,仍然是原来计划,也没有积极防护。而德国正是利用这种战略空隙,声东击西、突然大举西进,将英法等国联军打的落花流水,法国亡了国,欧洲大地成为希特勒德国天下。作为伟大军事家、战略家,斯大林当然更加知道法西斯德国危险性,二战爆发他绝对没有闲着。他立刻在西部边境实行战略扩张,稳固西线的战略纵深。如逼罗马尼亚割让东部地区、将波罗的海三国并入苏联,要求芬兰按苏要求实行领土交换。同时,立即按现代化战争进行军事改革。后者,斯大林面临严重困难。苏军是一战俄军体制下建立的,而俄军又是有名的常败之军,这样一支军队并无优秀传统和优势可言。在斯大林严厉要求下,虽然武器装备加速更新换代中,但军人素质、特别适应现代战争军事将领人才,并非一日之功能达到的。就在此时,发生两场边境战争。一场是苏联芬兰边境战争。当芬兰拒绝苏联领土交换建议后,苏联就以战争方式来解决。出乎意料,芬兰竟然把苏军在开始阶段打的大败。这是一场十九世纪军阵,同现代游击战的对决,苏军是失败方。虽然最后芬兰认输,但世人都清楚看到苏军和现代战争巨大差距!斯大林很痛苦,连游击水准都是应对如此,何况正规现代化德军了?这样一支军队肯定打不过德军。但东部边境另场战事,让他看到希望。刚显露出来的少壮派指挥官朱可夫,在诺门坎战斗中,用现代战争方式手段,成功大败精锐的日军,彻底威慑住了东方另一个法西斯国家。这也让斯大林恢复信心,决心尽快赶上。但无论如何赶超也要较长时间,斯大林也精准计算过,从四零年起要二年半。也就是苏德战争在四二年中爆发,他就不怕且有必胜把握。狡猾的希特勒也在计算,他的结果和斯大林差不多,只不过,他的结论是,四二年进攻苏联,会付出很大代价,而在此前攻打,只需向对待破房子一样,用力踹一脚它就倒了。因此,双方自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都知道早晚要对决的,条约不过缓兵之计罢了。怎么打,双方统帅部都有分歧。德军将领基本都是,不能两线作战,在没有打败英国前,东方战场不能开辟;但希特勒并不是这么想,在短期无法跨海攻打英国后,他已经不去考虑西线,毕竟英国只是欧洲大陆外的孤岛,无所谓了。因此,打苏联只是时间问题。在斯大林的苏军统帅部,也有不同意见。多数也认为,希特勒不可能两线作战,因此战争不会在四一年爆发。斯大林是不相信的,他认为希特勒是个另类,四一年发动战争可能很大,只是如何拖延下去到四二年。要求按此做工作,尽最大力量。这一切又使苏联不敢公开进行备战,怕德国找到借口,也使自身备战进度大打折扣。在斯大林提高警惕关注希特勒在四一年动向时,发生南欧事件,德军进军希腊、南斯拉夫等国。虽然这对德国只是盘小菜,但一般规律要够德军统帅部忙碌半年。斯大林大喜,因为此时三月,也是进攻苏联好季节。错过此时到九十月已入秋,已经不适宜大兵团作战了,肯定战争可拖到明年。希特勒又释放了烟雾弹,竭力表达与苏友好,甚至原来对苏禁止出口的战略物资、先进设备、装备,都给付运输过来了。斯大林长舒一口气,终于可以放心了。正在这时,法西斯德国部队开始了突然进攻,苏德战争爆发。斯大林开始一直是不相信的,直到敌军侵略事实全面呈现出来时,他才相信,自己被骗了,没有拖延到第二年。由于差距,苏军开始阶段只能被动挨打;只能通过大量人员伤亡,换取自身素质快速提高。斯大林也无愧为伟大统帅,最终战胜法西斯德国,成就一代英名。

6

斯大林不是低估了纳粹德国,而是断定纳粹在没有消灭英国之前是不敢与苏联开战的!事实证明纳粹果然还是东西两线作战!

7

斯大林从未“低估”过希特勒德国,只是他统治前苏联的那些年,国家经济上不去,尤其是“肃反扩大化”,令前苏联无论在各个领域“损失惨重”;所以他需要做好充足的“战争准备”

8

希特勒认为英国之所以坚持不屈,是寄希望于美苏两国,如果苏联被摧毁,英国的最后希望就会被破灭。“巴巴罗萨计划”是一个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用“闪电战”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快速消灭苏联的作战方案,为此,希特勒进行了一系列的伪装和欺骗,他要求做到“当巴巴罗萨计划实施时,全世界大吃一惊,并感到难以置信”、“造成历史上的最大骗局”。

1940年德国占领法国后,制定了一个针对英国的“海狮计划”。后来被迫放弃,目的在于全力进攻苏联。但是为了掩盖“巴巴罗萨计划”,却做出实施“海狮计划”的假象。他们向德军大量发放英国地图,给部队配备英语翻译,并在英吉利海峡和加莱海岸理解渡海和登陆的作战部队,在海岸上配置了许多假火箭,派部队频繁地进行登陆演习,然后偷偷地把大军东调。

与此同时,希特勒派人到日本说服他们作出“攻苏”的姿态,于是日本扩大了关东军和朝鲜军的编制,还调动了国内部队予以补充和加强。煞有介事地把进攻苏联军事动员的秘密代号定为“关特演”(关东军特别军事大演习),摆出一副在“满洲”集结兵力进攻西伯利亚的架势。其实狡猾的日本人,不仅在配合德国搞欺骗,而且也是在麻痹美国和英国,掩盖他“声北击南”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作战意图,真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但是斯大林却上当了。作为苏联最高统帅的斯大林,面临着一个战略防御的重点放在西方还是东方的问题。他根据自己的判断,把重点放在东线,配备兵力约100万,准备“以百万对百万”。在远东部署了30个师,约85万陆军,飞机2800架,坦克2700辆,潜艇103艘。而在西方,面对德军及其仆从军的漫长的包围线,却只部署了70万左右的正规军,同德军的兵力根本不成比例。

究其受骗上当的原因,还是斯大林过于相信他在1939年同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互不使用武力;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缔约国的另一方国家集团;同时两国还要“密切接触,交换情报”。

1941年上半年,欧洲战云密布。英国首相丘吉尔已获悉有关德国进攻苏联的情报,他专门给斯大林写信提醒:德国已在南部调动坦克师——这是进攻苏联的兆头。6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将有关消息转告斯大林。斯大林不仅不重视,反而授权塔斯社发表声明:“德国与苏联同样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条件”、“关于德国打算进攻苏联的传闻是毫无根据的!”

然而5天后,周恩来发去的电报,让他不能不重新考虑了。

周恩来的情报是阎宝航提供的。辽宁海城人阎宝航早年就读于英国爱登堡大学,学成回国后,作了张学良的幕僚。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之后,把他介绍给了周恩来。阎宝航从此加入了共产党,直接受周恩来领导,从事秘密工作。1941年春,希特勒为实施“巴巴罗萨计划”,拉拢日本一批进攻苏联,便派出“狼团”到东方活动。在上海,他们泄露了德军行动的准确日期——最初定位6月15日,后又改为6月22日。阎宝航通过关系获得了这个重要的情报后,立即报告了周恩来。

当时周恩来正在中共中央驻重庆办事处工作,他立即决定将情报转发莫斯科。鉴于这份情报十万火急,关系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败得失,他直接用俄文口述电文:“据可靠情报:‘巴巴罗萨计划’将在6月22日4时全面展开!——周恩来”。电报发到延安后,当即转发到莫斯科,斯大林亲自收到。

1941年6月20日,苏军在边境抓到一个德军司务长,他向苏军投诚时报告了德军将于6月22日发起进攻的消息。斯大林仍怀疑这是别有用心的人,为了挑起苏德战争而派来的间谍。但当他看到周恩来的电报后,疑云顿释,立即发出命令,要求做好德军突然袭击的准备。

但是,由于部队长期受“西线无战事”的影响,这个为时已晚的命令对他们已经无济于事了。苏联西部各军区部队的司令部均在城市里,部队还在照常进行野营训练,前沿各师的阵地只有个别连队值班防守。各军区的通讯部队还在参加国防施工,野战炮兵和高射炮兵照常在射击场打靶或在军区集训。飞机多集中在少数几个机场上……

1941年6月22日,正是星期天,凌晨3时1刻,苏联西部长达1800公里的边境突然失去了黎明前的宁静,巨炮狂吼,机群轰鸣。德军共出动190个师、3800辆坦克、5万门以上的火炮和迫击炮、5100架飞机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战争的第一天就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防线,15天后,德军向苏联纵深推进了400公里。西部重要的城市、交通枢纽、陆海空军基地及部队营房遭受毁灭性打击,几乎全部瘫痪。西部地区的66个机场全部遭到空袭,共损失1200架作战飞机。面对敌人的猛烈突袭,苏军几乎丧失了抵抗能力,只得向内地撤退。

由于斯大林的自负误判,导致苏联红军在开战之初损失惨重,险些亡国。










9

二战爆发之前,斯大林为首的苏共中央就看出了纳粹德国的狼子野心,当希特勒在广播中大谈特谈德国未来命运的时候,苏联就预知到了战争的再次爆发。于是苏联想要积极与英法合作,打算联合抗击纳粹德国。但是英法各怀鬼胎,一心让希特勒祸水东引,让纳粹与苏联死磕,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眼看英法两国的鬼胎,苏联只好与纳粹德国苟合,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刮分波兰,然后苏联进兵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以及罗马尼亚,增加自己的战略缓冲地区,延缓与纳粹德国的开战时期。


尽管作了如此多的准备斯大林仍然有些低估了希特勒对苏联开战的决心,斯大林一直认为德国对英国作战没有决出一个胜负的情况之下不会再有能力对苏联发动进攻。此时希特勒认为英国已经“完了”,决定开始对苏联动手了。1941年2月3日,在德国军事会议上通过了对苏联袭击的巴巴罗萨计划。本来这个时间是不能随便改的,但是墨索里尼在巴尔干吃了败仗,于是德国人又去希腊打了一仗,将巴巴罗萨计划推迟到6月22日。


对德国的战争使得苏联压力空前巨大,双方的武器装备方面差距也不小。对这个心知肚明的斯大林也想小心翼翼不敢去招惹。斯大林清楚,苏联的准备远远不够,因此,他的一切思想和言行,都贯穿一个愿望:尽可能地避免战争,至少应推迟战争爆发的时间。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后,他更加小心,百般忍让,委曲求全。希特勒则得寸进尺,步步紧逼。

到了临战前夕,斯大林仍坚信希特勒不敢随便撕毁条约,不理睬从各个渠道送来的关于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早在1941年2月中旬,美国副国务卿威尔斯就约见苏联驻美大使乌曼斯基,通报了徳国将在1941年春季进攻苏联的消息。乌曼斯基一听脸色苍白回答道:“我充分认识到这个信息的重要性,感谢你。”

3月20日,威尔斯再次约见乌曼斯基大使,肯定这个情报准确可靠;但斯大林直认为这是谣言,带有挑拨性,是故意给德国发动战争制造借口,《真理报》还奉命辟谣,说这种情报“纯属谣传,毫无根据”。

1941年3月27日至4月18日,德军飞机侵犯苏联边境80次,斯大林指示:“不得射击在苏联领空的德国飞机。”这就使得德国侦察机将苏联边境地区的军力部署全部侦查完毕了。不仅如此苏联情报组织佐而格小组也向斯大林通报了德国进攻苏联的具体时间,但是斯大林偏偏不信,认为在这些情报是英国人制造的,想要将苏联拉入战争之中。



也就是在这种鸵鸟政策的情况下,苏联前线军队缩手缩脚的,很难展开实际的防御。战争前夕,几百万苏联军队集结于西部地区,领取弹药油料和补给;但是只能待在营房之中,斯大林还存在侥幸,不准军队进入工事,以免成为德军入侵的借口。

此时德国这边,希特勒纠集了仆从国的军队靠近的苏德边境,进入了进攻阵地,大战一触即发。1941年6月21日夜间,一位德军的司务长悄悄泅渡苏德边境的布格河,来到苏联军队营地,向苏联军队报道,这人是一位德国共产党员,他告诉苏队,德国将在几个小时之后发动进攻。


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得到这个情报之后,马上报告斯大林。斯大林马上召集国防委员会开会,会上斯大林怀疑这位德军司务长的讯息是假的,但是国防委员铁木辛哥肯定地说这个投诚者说的是实话。斯大林指示:苏军隐蔽地占领发射阵地;二、把飞机分散到野战机场,并进行伪装;三、城市和目标区实行灯火管制;四、别轻举妄动。在最后时刻斯大林仍希望避免战争。直到1941年6月22日零时30分,斯大林才猛然醒悟:战争即将开始!命令边境军区进入级战斗准备,但一切都来不及了。斯大林心愧面羞,无地自容:“竟然被希特勒这个家伙欺骗了!”

德国进攻苏联,对斯大林来说,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有两天半的时间,他未出现在克林姆林宫,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布尔加宁、沃兹涅先斯基等都手足无措。


6月22日凌晨4时,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不宣而战。德国及其仆从国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意大利等国出动190个师;德军153个师(其中有19个坦克师),共550万人、3712辆坦克、4.7万门火炮、193艘舰艇、60万辆运输车和4950架飞机,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2000多公里,向苏联发起进攻,几十万苏联人在睡梦中被炸死。


直到5时半,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才向苏联外长莫洛托夫递交宣战书。接着,芬、罗、匈、意等国政府也相继对苏宣战,苏德战争正式爆发。在苏联猝不及防的情况之下,德国的闪电袭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1941年6月22日早晨4时15分开始,因德军航空兵猛烈轰炸,苏联西部的66个飞机场、一些重要城市、交通枢纽、陆海空军基地和正在向国界线开进的部队,都遭受重大损失。


苏联空军在白俄罗斯战区损失700架飞机,在乌克兰损失300架飞机,在波罗的海国家损失100架飞机。直到下午,空军中将科佩兹才接到反击的命令。虽此时苏军的战机已所剩无几,他却还是执行命令,亲自率领这些缺少护卫队的轰炸机群升空作战,不幸中弹。他与战友并未跳伞逃生,而是驾驶熊熊燃烧的飞机撞向地面德军运送汽油的车队,与之同归于尽。

德军几百万地面部队,以飞机和坦克为前导,冲向德国与苏联的边界线。中路德军为50个师又1个旅,有61个炮兵营支持,加上后方的预备队,共62个师150万人。其中,9个装甲师有坦克1925辆。此外,还配备了6个火炮营和两个独立喷火坦克营。为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提供空中支援的陆军元帅凯瑟林指挥的第2航空队,有两个航空军,共1588架飞机,第1高射炮军掩护其行动。国境线德国一侧大幅度弯曲,形成长100公里、宽200公里的比亚维斯托克突出部,苏军东西方的两翼暴露无遗。


苏联统帅部在不知道前线具体实际的情况下又宣布部队发动反攻,一线苏军盲目向敌方国土冲锋,使得前线局势更加恶化,很多部队直接被德军给包饺子了。德军进攻非常流畅,机械化部队速度非常快,第一天就深入苏联国境25-50多公里。反正在苏德战争开战的前三个月,苏联是一片失地被俘的军队不计其数,直到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才将德军顶住,发动少许反攻。


可以说,苏德战争爆发前斯大林的鸵鸟政策让战争初期苏联损失惨重,再加上苏联军队的故步自封,德军进军速度非常之快。但是很快,斯大林和他的伙伴们调整好状态,开始肩负起历史使命,投入到艰苦卓越的卫国战争之中。

10

客观的说,二战爆发之前西方各国的政治家们,对形势的判断都没有出现失误。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政坛闪亮登场之后,立马大规模扩军备战,全力加速武装德国,英法苏美等国首脑心中明白——大战已经不可避免了!除了加紧备战之外,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一件事——利用一切手段将希特勒的战争茅头引向相反方向,英法拼命向东引,斯大林玩命向西推!

斯大林在战前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准备工作,干了几件很漂亮的大事——

【诺门坎大战】集中数倍于日军的兵力,任命朱可夫为总指挥,在诺门坎痛击日夲关东军,一战歼灭日夲关东军精锐第7和第23师团2万余人,不仅把日夲打疼了,而且打怕了,令其彻底放弃了和德国东西夹击苏联的企图,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胜利!

【远东大军工】斯大林赶在战争爆发之前,集全国之力建设远东军工基地,在乌拉尔等地储备了惊人的战争潜力!据相关数据统计,苏联二战期间共生产步枪120万支,轻重机枪95万挺,火炮84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近11万门,飞机约1万6千架,汽车200余万辆!

【苏德大绥靖】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吞并波罗的海三国,肢解了芬兰,配合德国夹击波兰等等,干了一系列趁火打劫的糗事,虽然背上了历史黑锅,但至少在当时把一线阵地前移,给苏联予留了更多的战略迂回空间。尽管如此,在战争初期的前三个月,还是被德军的闪电战打得溃不成军,军队成建制地被歼被俘多达500万人,几乎灭国!

该填坑了——九哥认为斯大林是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虽然这位统帅压力山大,但是并不存在低估德国的轻敌思想。感谢邀请。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