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粤语差一票就成了普通话”,彻头彻尾的谣言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唐诗宋词粤语写”?“粤语是古汉语”?厉害了我的“山鸡”哥》反驳陈小春所谓“粤语是古汉语”的错误观点,没想到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网友尤其是广东的网友对此文可谓是大肆指责,究其论点,除了古汉语这一条之外,甚至还将“粤语差一票就成了普通话”这类的谣言摆了出来,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这个谣言是怎么来的。

网络搜索了一下“粤语”“一票”“普通话”,找到了完整的故事版本:当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国建立之初,粤语一票之差成为国语(普通话)。当时在国会内订立国语时,要求粤语成为中国国语的呼声相当高。当时广东籍议员掌握了过半数议席,粤语成为国语理应不成问题;惟孙中山虑及中国之统一问题,逐一向议员游说以汉语北方话作为国语。最终,粤语以一票之差(一说为三票)败北,汉语北方话成为中华民国国语。

类似的故事我听过很多,当初在湖南工作的时候,就有朋友讲过类似的故事,不过故事的主人公从粤语变成了湖南话,时间也改在了建国后。拍板的人也从孙中山变成了毛润之,不过整个故事几乎如出一辙。故事的确是有鼻子有眼,但是却不得不说,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谣言。

民国初年,为了能够统一汉字读音,的确有那么一次会议。不过却不是故事中所说的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而是民元二年教育部组织的“读音统一大会”。

读音统一大会在1913年(民国2年)2月15日开幕,实到44人,来自江苏的吴敬恒得29票当选议长,王照仅得5票任副议长。到会议后期,吴、王两人因与会员之间的矛盾难以弥合,王照积劳痔发,乃先后请辞,由王璞代理会长。其后,会议逐一审定了6500个字(另加600俗字、新字)的“国音”。皆以“每省为一表决权”通过,但江浙会员仍注浊音,多仿日本以双点记于字母之右上角,并照《音韵阐微》读法,四声并不移易。当时为了记录定下来的“国音”,临时采用了一套注音符号系统。

会议过程中,对有争议的字音,以多数票决定“国音”,所以说在审定的这么多汉字中,也许有一些是“差一票”通过的,但不存在某一个方言整体差一票被定为国语的情形。整体来说,最后的结果还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如区分尖团音和保留入声,后人称之为“老国音”。所以,所谓粤语等某一方言“差一票”成为国语只是个民间传说。

百余年来,广东省在国内政治经济方面开始发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过去的不毛之地成了经济强省。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广东人在各方面都有一种凌驾于人的“优越感”,其中就包括文化。诚然,每一种方言都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代表,都是需要尊重的。但类似的“粤语差一票就成了普通话”谎言,反倒暴漏出其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

最佳贡献者
2

谣言。

这和“建国后四川话只差一票就成了普通话”“陕西话差一票就成普通话”,以及“粤语就是唐宋普通话”的说法是一个性质,都是为了体现本地方言的自豪感而编造的谣言。

首先说粤语中的发音,的确与晚唐五代的语言有一定关联,但你试着用粤语读唐诗,你会发现很多很多唐诗读下来,根本就不押韵,甚至不如用我们现在的普通话读着押韵。当然也有很多读下来押韵的,可你不能因为读某首诗更押韵就判定它就是唐宋时期的流行语。事实上有些用现代普通话读起来不押韵的唐诗,用鲁西南方言读下来就会很押韵。那么你能说鲁西南方言就是唐朝的普通话么?

显然是不能的。

再说“一票之差”这个梗。

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北方话成为官话,从清代中期到清末,已经两百年。明代的官话是南直隶(南京)为主体的,这一直延续到清朝初年。往后就是北京话、南京话混同,逐渐转向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的官话。

民国初期,语言学家们聚集一处,开会决定以后普通话的具体走向。并不是要投票讨论用哪家的方言(粤语?陕西话?四川话?山东话……)作为根本,而是要投票决定“在现行的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的官话中,有分歧的字到底该是哪个读音”。这个会议进行了一个月,对每个有异议的字都进行了讨论与投票。

清末到民国初年,北京话依然是官话的基础。从上世纪(20世纪)20年代开始,民国教育部开始规定北平(北京)音为标准,并在1932年公布了这个方案。这个方案显然是有效力的,到新中国建立以后,1953年,语言学家俞敏提出:

标准语问题“目前虽然没有公开讨论,可是在写文章的时候、教书的时候、讨论语文问题的时候,人们也老把这个概念给夹带进去:有人管它叫‘标准音’,有人管它叫‘普通话’,等到一举例的时候,还是举那老国语——北京话。既然大伙儿可以偷偷的谈,为什么不索性公开提出来一块儿研究研究呢?说真的,现在咱不光需要标准音,并且需要一种经政府明令推行全民公认的标准语”。

于是,由政府统一推广的标准语普通话,就形成了。

即,形成了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方言投票呢?

这个投票数据是伪造的。

档案上没有,到前些年网上才有,有的说是陕西话差一票,有的说是四川话差一票,还有的说粤语差一票。说真的,方言是很有意思的,粤语是很有特点的,但真没必要靠这种虚构来拔高它的地位。

3

不属实,其实有两种说法。

1955年10月15~23日,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各地及中央各单位,共207人。



为了决定哪种方言成为官方语言,即普通话,大家争执不下,最后决定投票。当时的投票结果是:北京官话以52票位居榜首;西南官话获51票,以一票之差名落孙山;第三名是吴语,获46票;粤语获25票,名列第四。所以北京话成为了普通话。

还有一种是这样的:1913年,国民政府为选官方语言,粤籍议员与北方议员互不相让,粤语和北京话票数持平。关键时刻,孙文先生顾全大局,(在当时背景下,南方已初定,而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仍然不在民国有效势力范围内 )力劝同乡,奉北京话为国语。最终,粤语以一票之差败给北京话而未能晋身成为国语。

但是都是假的。1913年,民国召开读音统一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音”。当时,北京话已有成为全国通用语的趋势。因此并没有经历传说中的投票,与会者都同意以京音为基础,经过一定的修改才能作为“国音”。


国音统一会花了一个多月,对有争议的字音,以多数票决定“国音”,也就是说在审定过程中,也许有一些字的读音是'差一票'通过的,但不存在某一个方言整体差一票被定为国语的情形。整体来说,民国初期确立的国音,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如区分尖团音和保留入声,但是京音势力并不买账。主张纯用北京话的京音派仍有强大力量,不少学校甚至出现了国音派、京音派的互殴。


1924年,民国官方的国语统一筹备会改弦更张,决定以京音为国音。京音派胜利了,国音派就成了“老国音”了。自此北京话取得了京国之争的胜利,顺利成为民国的官方语言。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表示尊重,避免“国语”这个名称可能引起的误解,1955年在大陆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 中, 将“国音”定名为“普通话”,当时并没有进行投票以选择哪种方言为基础,因为“国音”已经推行几十年了。

4

在中国讲普通话的人数最多,中国的第二大语:“方言”讲的人数最多的是官话!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在中国除了普通话,第一大方言是官话,讲官话的人数最多,官话!官话!官话!官话!官话是明朝时的官方语言。,现在中国讲官话的人数估计保守有3到4亿!讲官话的地方有云贵川,重庆,湖北有些地方,湖南西南部,广西东北部!还有中原的河南,都是官话!为什么叫官话?因为是古代的官方语言……粤语是因为后来广州发展强大的经济和人口的增加,加上19到20世纪的强大的政治活动影响力,加之香港的电影影响力,还有现在强大的经济体!占据了很重的分量,所以有讲粤语的人跳出来叫嚷是古汉族正宗,还与普通话国语之争!你们的行为是错误的,现在主要是活好自己,没必要争取国语之争,其实普通话比任何语言都有优势!因为比其他的语言更加易学易懂规范,当然咯,官话和普通话是几乎差不多的,就是语调不同没有那么规范!还有普通话有很多字没有收录进字典里,但是以现有的字足以可以表达所有事和物……所以普通话不光是中国的统一语言,以后也是与英语之争的国际最大语言……

5

科普一下,其实不是粤语,也不是四川话,而是吴语,吴方言,又称吴越语,江浙话!具体看下面:

【吴语科普】当年哪一种语言差一点成为国语???用历史事实说话,我们吴语够低调的了。我为吴语而自豪!

源自: 吴语 4608

网上有各种流传说法,诸如民国时期粤语差一票成国语,民国时期四川话差一点成国语,民国时期陕西话差一点成国语。各种谣言让主页君躺着也中枪。

所谓国会议员投票选国语的说法本来就是站不住脚的,调查一下就可发现,无任何历史记录上有记载,均无据可查。而国会议员的职责乃是参与政治,国会议员投票选国语这种事情本来就很可疑,但网民完全都没有发现这一点而继续谣传。其次,假设国会议员真的参与投票选举国语,附上1913年正式国会资料:参、众两院合计共有议员841人,其中参议院每省10人,众议院每省每80万人口里选一人。(欢迎查证民元国会)。

网上还盛传1928年选国语的时候差一票成为国语,主页君也特意谷歌了一下关键词:1928 国民政府 国语,所有关于差一票的,均系来源于论坛bbs,贴吧发帖和传闻,主页君没有找到任何文献有记载。

插播一条主页君声明:本文阐述历史事实,没有贬低任何一种语言的意思。每一种汉语方言,都是应当保护的!!粤语也好,闽南语也好,吴语也好,北方话也好,究竟是语言也罢是方言也罢,都应当受到平等的文化尊重!

而开始选定国语,乃是民国初年的读书音统一会(有据可查)让我们看一下现实。

1912年(民国元年)12月由蔡元培(主页君按:蔡总长来自绍兴,系吴语区)任总长的教育部成立读音统一会筹备处,由吴敬恒主任(主页君按:吴主任来自武进,系吴语区),并制定读音统一会章程8条。规定读音统一会的职责是为审定每一个字的标准读音,称为“国音”。每个字的音素定下来之后,还要制定相应的字母来代表每一个音素。读音统一会员,由教育部延聘若干(无定额);各省推举2人,由行政长官推举;蒙藏各1人,由在京蒙藏机关选派。此外华侨代表1人。会员的资格有一定的要求,必须具备下列四条之一:(1)精通音韵;(2)深通《小学》【注:古时称“文字学”为“小学”】;(3)通一种或两种以上外语;(4)谙多种方言。最后确定下来的成员一共80人,其中由教育部任命的有50人左右,其余为各省推举。虽然说各省最多推举2人,但是在教育部任命的会员当中以江浙为主,江浙籍25人,直隶7人,此外南方的福建、广东、湖南也各有4人。

从这个组成名单来看,来自广东的会员有4人。当时来自北方直隶省的著名语言学家王照(王照“官话合声字母”的发明人)对于会员构成非常不满,指出江浙籍占25人之多,其中来自无锡的就有5人。(主页君按:有人会问,来自江苏也不全是吴语区啊,别急,主页君等等上证据)经过激烈争论,最后决定会议实行一省一票制度,而不是每个会员一票。当时对于一省一票制度争论也很激烈,来自江苏的汪荣宝声称,“若每省一表决权,从此中国古书都废了。”王照反问:“此语做何解释?”汪不语,王照接着质问:“是否苏浙以外更无读书人?”北方会员坚决要求每省一票,威胁说如果通不过就自行解散推出会议。最后在教育部代部长董鸿煒(其时蔡元培因政见与袁世凯不同已经辞职)推动下,终于通过了一省一票制度。这个一省一票的制度是解读会议结果的关键。

资料来源:黎锦熙,《民二读音统一大会始末记》,《国语周刊》第133、134期(1934年4月14日、21日)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开 wiki百科:现代标准汉语 词条里2.3 清末民初的国语运动

上统计数据:

X系字迹模糊无法辨认,人物籍贯全部是主页君一个个查的,均是当时的文化大师,有心同学可以去搜索,人物资料上有标注参加过国语制定。

上海籍:当时上海县属江苏省,故全部计入江苏籍。

浙江籍:共有9人,全部来自吴语区无异议。胡以鲁 字仰曾、杜亚泉 字伧父、汪怡安 字一厂、马裕藻、钱稻孙、朱希祖 字遇先、刘X善 字敬之、许寿裳 字季芾、杨X 字洁臣、陈溶 字子英。

江苏籍:共17人,吴敬恒(武进人)、陈懋治(元和人,今苏州)、汪荣宝(无锡人)、顾实(武进人)、华南奎(籍贯无法查证)、陆尔奎(常州人)、邢岛(籍贯无法查证)、杨曾诰 字焕之(籍贯无法查证)、董瑞椿 字懋堂(上海人)、王云轩(无锡人)、白振民(籍贯无法查证)、朱炎 字炎之 (上海人)、谢冰 字仁冰(武进人)、胡雨人(无锡人)、黄中疆(籍贯无法查证)、伍达 字博纯(武进人)、朱孔彰 字仲我(长洲人,今苏州)。17人种里有12人来自吴语区,又因当时语言学家王照指责说有5人之多来自无锡,现在只有3人,可见我没有查到籍贯的人里还有2人来自无锡。现在最保守估计,江苏籍的17人里有14人来自吴语区。当然还有可能更高。

数据来源:国语周刊1934/4/14 133期。

因此,在50个教育部任命的会员里,在最最保守的统计下有整整23人来自江浙吴语区。另外皖南,赣东北也有吴语区,这部分会员还未计入(因此,来自吴语区的总投票人数可能已超25人)。

因此,若真的一人一票得以实现,谁能真正影响左右当年中国的国语,也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吴语区很低调,过去有这段历史,并不代表什么。只是希望大家能为自己的母语而自豪。

6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以讹传讹之谣言】

1912年民国建立,次年即成立大会准备选定国语,但其实,当时民国政府所讨论的“国语大会”根本就没有考虑要选哪种语言或方言为国语,而是约定成俗统一共识以北京话(老北京话,溥仪审判视频上说得那种,东北口语重的)为基础,然后再来考虑“定音”,即意味着与会者们也有另一个共识,就是想把北京话改造成另一种语言,而不是要选哪种方言——直白点说,就是想恢复一些“古韵味”,也就是入声、尖团声、清浊音等古汉语的独有特点。

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考虑到一些方言——但他们要的是这些方言的元素,而不是直接置换。

在这两个预设规则的框架内,大会确认:

① 以老北京话为基础 ;

②再从全国各地的所有方言或个别方面中选出部带有古汉语元素的字、词用来替换老北京话中的所对应字词;

③对于这种做法,民国政府将之定义为“国语读音统一”。

大会结束后,由“读音统一委员会”整理所选定的字词,糅合北京话并录制了“国音”,实为北京话+南京官话(注:主要是取南京话的入声 、平翘、前后鼻、尖团区分等古汉语元素,粤语根本没有“出现”过),以及从全国各地的方言中挑出来的各种字、词——这日后也成为了两年后它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因为“老国音”是“边用边造”的,每一个字的定音都常常引起争议,从而使推行进程深陷泥潭、效果也大打折扣,随着国内军阀混战,“老国音”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纯北京话为国语,这也是后来的国民政府退往台湾后与大陆一样选择北京话为“国语”的根本原因。

【老国音】视频听析:http://www.miaopai.com/show/QBaSxHpH-ruYKmb03G9yxw__.htm

那么,到底是哪一种方言当初“差一票”成为国语呢?

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国语周刊》(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编辑)第133、134两期(1934年4月14日、21日)连载了语言学家黎锦熙的文章《民二读音统一大会始末记》,详细介绍了民国二年制定国音和注音字母的过程。黎锦熙本人没有参加会议,但是与当时的许多与会者熟识,所以这篇文章内容翔实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会议的经过。

1912年(民国元年)12月由蔡元培任总长的教育部成立读音统一会筹备处,由吴敬恒(稚晖)人主任,并制定读音统一会章程8条。规定读音统一会的职责是为审定每一个字的标准读音,称为“国音”。每个字的音素定下来之后,还要制定相应的字母来代表每一个音素。读音统一会员,由教育部延聘若干(无定额);各省推举2人,由行政长官推举;蒙藏各1人,由在京蒙藏机关选派。此外华侨代表1人。会员的资格有一定的要求,必须具备下列四条之一:

(1)精通音韵;

(2)深通《小学》【注:古时称“文字学”为“小学”】;

(3)通一种或两种以上外语;

(4)谙多种方言(这一点太难为广东人了。。。。)。最后确定下来的成员一共80人(见附录完整名单),其中由教育部任命的有50人左右,其余为各省推举。虽然说各省最多推举2人,但是在教育部任命的会员当中以江浙为主,结果来自江苏的会员有17人,浙江9人,直隶7人,此外福建、广东、湖南各4人。



从比例来看,来自广东的会员只有4人而已,根本不可能左右会议结果。当时来自北方直隶省的著名语言学家王照(王照“官话合声字母”的发明人)对于会员构成非常不满,指出江浙人占25人之多,其中来自无锡的就有5人。经过激烈争论,最后决定会议实行一省一票制度,而不是每个会员一票。当时对于一省一票制度争论也很激烈,来自江苏的汪荣宝声称,“若每省一表决权,从此中国古书都废了。”王照反问:“此语做何解释?”汪不语,王照接着质问:“是否苏浙以外更无读书人?”北方会员坚决要求每省一票,威胁说如果通不过就自行解散推出会议。最后在教育部代部长董鸿炜(其时蔡元培因政见与袁世凯不同已经辞职)推动下,终于通过了一省一票制度。

这个一省一票的制度是解读会议结果的关键。

特别要再次强调的是,会议根本就不存在讨论以哪一个方言整体定为国语的情况,大家都是心照不宣、不约而同地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逐一审定每个汉字的“国音”。投票表决的内容主要是对某些有争议的字音,以多数票决定它的读音。

读音统一大会在1913年(民国2年)2月15日开幕,实到44人,来自江苏的吴敬恒得29票当选议长,王照仅得5票任副议长。以一省一票的原则,会议逐一审定了6500个字(另加600俗字、新字)的“国音”。当时为了记录定下来的“国音”,临时采用了一套注音符号系统。字音确定以后,下一个任务是核定音素,并且确定一套字母系统来表示音素。按照黎锦熙先生的记述,会议进行到这个地步出席者日渐稀少,但是对于“字母”问题几乎打起架来。当时字母提案颇多,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案:

(1)偏旁派,仿照日本片假名,用音近之汉字,取其偏旁为字母;

(2)符号派,主张另外制定一套符号系统;

(3)罗马字母派。与会者多日争论僵持不下,结果浙江代表许寿裳等人以及与会的教育部职员周树人(鲁迅)提议,就使用在审定国音期间使用的“临时符号”为注音符号(《国语周刊》刊头上的符号就是这种“注音符号”)。这套符号是章炳麟所创,借用了古代篆字的形状,与前述三派无关,可称为“简单汉字派”。这套“注音字母”在大陆一直用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时,至今台湾和部分海外华人依然在使用。

国音统一会议不是一个团结的大会,也算不上胜利的大会,但终于在5月22日闭幕,比预期的会期推迟了一周,由于会议期间争吵激烈,会议的议长吴敬恒在4月22日辞职,接任的王照也在5月7日后请了病假,临时由直隶的王璞主持会议。当时对于浊音和入声尤为激烈,江苏代表汪荣宝夸张地说:“南人若无浊音及入声,便过不得日子。”同样是江苏的代表、会议议长吴敬恒也语出惊人:“浊音字甚雄壮,乃中国之元气。德文浊音字多,故其国强;我国官话不用浊音,故若”。会议过程中,对有争议的字音,最终还是以一省一票原则的多数票决定“国音”。



所以说,在审定的这么多汉字中,也许有一些字及其读音是“差一票”通过的,但根不可能存在某一个方言直接被定为国语。

说完了,请不要再造谣传谣,谢谢。

附录:出席1913年【读音统一大会】80人名单(资料来源:《国语周刊》1934年4月14日第133期)

江苏17人:吴敬恒(稚晖)、陈懋治(仲平)、汪荣宝(衮甫)、顾实(铁僧)、华南奎、陆尔奎(炜士)、邢岛(瘦山)、杨曾诰(焕之)、董瑞椿(懋堂)、王X(云轩)、白振民(振民)、朱炎(炎之)、谢冰(仁冰)、胡雨人(郁人)、黄中疆(适园)、伍达(博纯)、朱孔彰(仲我,安徽代表)

浙江9人:胡以鲁(仰曾)、杜亚泉(伧父)、汪怡安(一厂)、马裕藻(幼渔)、钱稻孙(稻孙)、朱希祖(遇先)、刘X善(敬之)、许寿裳(季芾)、杨X(洁臣)、陈溶(子英)。

直隶8人:王照(小航)、王璞(蕴山)、马体乾(子良)、张x(仲苏)、王修德(新邦)、王仪型(式文,号希崎)、陈恩荣(哲甫)。

湖南4人:舒之鎏(贻上)、周明珂(芷佩)、李维藩(麓石)、陈遂意(文会)。

福建4人:卢戅章(X机)、蔡璋(子英)、林志煊、陈宗藩(莼衷)

广东4人:郑藻裳、罗赞勋(世芳)、陈廷骥、杨耀焜(华侨代表)

湖北3人:严正炜(彤甫)、陈曾(孝通)、李哲明(惺侨)。

四川3人:廖平(季平)、蒋言诗(志吾)、王锡恩(捷三,藏代表)

广西3人:汪鸾翔(巩庵)、蒙启谟(警民)、朱资生。

山东2人:张重光(绍宜)、隋延瑞(辑五)。

山西2人:杜曜箕(星南)、兰承荣(向青)

河南2人:陈云路(子怡)、李元敷(午樵)。

陕西2人:李良材(桐轩)、高树基(培支)

甘肃2人:水梓(楚琴)、杨汉公(X泽)

安徽2人:洪逵(菱龄)、程良楷(子箴)

江西2人:高X南(瀚九)、徐秀钧。

奉天2人:李维桢(子栋)、张德纯(子文,回代表)。

吉林2人:乌泽声(谪生)、王树声(宇清)。

黑龙江2人:赵仲仁、刘澍田。

云南1人:夏瑞庚(小琅)。

贵州1人:姚华(茫父)

新疆1人:蒋举清

蒙古1人:汪海清(子瑞)

籍贯不明者1人:孙鸿哲

【南京临时参议院】

议长为林森,副议长为王正廷。

参议员(以下名单有出入,待考):

直隶:谷钟秀

奉天:吴景濂

河南:李搫、陈景南、丁廷謇、张启与、李载赓

山东:史泽咸、于洪起、陈命官、彭占元、刘星楠

山西:李素、刘懋赏、景耀月

陕西:赵世钰、张蔚森、马步云

湖南:彭允彝、刘彦、欧阳振声、覃振

湖北:田桐、刘道仁、胡秉柯、欧阳启勋、时功玖、张伯烈、刘成禺

安徽:胡绍斌、常恒芳、凌毅、范光启

江苏:杨廷栋、陈陶怡、凌文渊

江西:文群、汤漪、王有兰

浙江:王正廷、殷汝骊、黄群、陈毓川

福建:林森、潘祖彝、陈承泽

广东:钱树芬、金章、赵士北

广西:邓家彦、曾彦、刘崛、朱文邵

四川:黄树中、李肇甫、熊成章

云南:张耀曾、席聘臣、段宇清

贵州:文崇高、平刚

7

不知道那么多历史。只是想说,真正有思想有觉悟的广东人,绝对不会排斥国语或说看不起外地人。作为广州人,我的母语是粤语,但上大学以后身边的同学朋友都来自五湖四海,我们很多广州人也习惯了用国语交流。但是真的很多很多外省的同学经常会缠着我们让我们教他们粤语,说粤语好听喜欢粤语。至少我本人不会有什么优越感,就算有,也只是因为我比只会说普通话的人多认识一种语言,而不是因为这种语言是粤语。头条上面历来脑残多,那些排外的,说国语不好的,看不起广东以外的省份的那些人,我想只是一些打着广东人的旗号的脑残。关于排外,我只能说任何一个城市,特别是经济富裕的城市,都免不了会有排外的现象。而我们广州相对于别的城市来说,真的算好的了。既然这是关于语言的问题,我就用语言来举例子。我们广州人在大街上需要主动跟陌生人说话的时候,大部分年轻人都会先用国语跟对方交流,对方用粤语回答,我们才会转成粤语。说了那么多,也知道代表不了广东人,但至少代表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希望广东人都能理智地爱自己的家乡和家乡话。你要记得你首先是中国人,才是广东人。普通话才是国语。粤语是母语,你不能忘本,但是请不要排斥其他的语言尤其是国语。另外,看到很多说讨厌广东人讨厌粤语。我只想说,并不知道什么原因让你讨厌,但是讨厌是你的权利。你可以讨厌,请不要侮辱。

8

看到大家的发言觉得有必要普及一下汉语发音的历史常识。

中国古代的官话绝大部分时期是以河南地方的语音为标准,因为河南地处中原,在天下的中央,会聚了各方语言的特点。中原因地处黄河洛阳一带,因此中原的发音又被称为“河洛音”。

而现代的普通话以北京发音为基础,注意这个北京话是清朝开始的北京话。是满族人学汉语发音不标准,产生的蹩脚的汉语发音。清朝初期,满族人居住在北京内城,汉族人被赶到北京外城居住。满族人为了统治中国,生活在北京的满族人开始大规模学习汉语,但汉语发音不标准,因此清朝初年北京话分为满族人使用内城北京话话和汉族人使用的外城北京话。外城北京话其实类似于现在的粤语和客家话的发音。为什么呢?

五胡乱华时期,中原汉族人大量南迁到广东一代,现代广东的粤语开始形成,到唐朝开始发音稳定下来,因此现代的粤语发音类似于唐朝时期的河洛音。北宋时期,汉语发音受到北方契丹和女真的影响,发音产生了变化,南宋初年,中原汉族为了避战乱大量南迁到湖南南部,江西,粤东一带,形成了现代客家话的雏形,因此现代的客家话类似于宋朝时期的河洛音。

这样唐宋时期的中原汉语发音以粤语和客家话等方言的方式,被较好的保存在地理位置相对封闭的南方。

清朝从雍正皇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满族口音的汉语,原来的中原汉语发音受到了严重影响,这就是今天所谓普通话占主导地位的历史原因。

因此普通话讲得好的人也不要得意,其实你们讲的普通话是满族人汉语讲不好产生的蹩脚的汉语发音!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下清朝雍正皇帝之前的康熙年间张廷玉主编的《康熙字典》,举个例子,“家”字的发音在该字典里标注的是“古”字和“牙”字的反切,即用“古”字的声母g和“牙”字的韵母a拼在一起,类似于现在普通话的“嘎”。这不就是粤语和客家话等方言的发音吗?!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9

真TM醉了……开口闭口的粤语,你们能稍停一下吗?粤语包括广府话、潮汕话、客话、电白话、台山话等等。你tm一个粤语就把所有广东语言(发音)黑了一遍,成功再次挑起南北对峙,其心该诛!要么,你就指名道姓说清楚哪里,要么你就免开尊口,哪凉快死哪去。我是一个标准的80前广州人,爱自己的母语(重复,不要跟我说普通话是国家指定语言才是母语,我不跟没文化的人争论这个问题。),也认真学习使用普通话,毕竟沟通方便。都是中国人,都是用汉字,有什么好争的?与其争这个,不如努力捍卫、提升中文在世界范围内的水平,令外国人争相使用我们中文,不是更好吗?洗洗搬砖去吧!

10

故事的原版是德语差一点成为美国官方语言,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第二年,北美13个殖民地决定脱离英国而独立。可是独立之后,新国家采用什么语言呢?有很多人认为英语是殖民者的语言、敌人的语言,不赞同新国家继续使用,所以建议采用德语为国语。也有很多人认为殖民者是敌人,但英语不是敌人,没必要采用德语。大家争执不下,最后决定用投票的方式解决。就在投票当天,支持采用德语的一个代表弗雷德里克·米伦伯格来晚了,错过了投票时间。结果,德语以一票之差输给英语,失去了成为美国国语的机会。然而这个流传多年的故事也是假的。

中国人经常喜欢改编故事,比如以前有个故事说中国老人在韩国海关翻找护照,韩国女海关尖酸的问:你来过首尔? 老头儿:来过一次。 女海关:那怎么不知道提前拿护照? 老头儿:我上次来没检查护照。 女海关:不可能!中国人来我们韩国都要查护照!你上次来是什么时候? 老头儿:51年,当时开坦克来的,没一个韩国人查爷的护照!

而这个故事的原版是一个俄罗斯老人入境柏林被要求检查护照被问到是否来过柏林,他说1944年开着坦克来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