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日狂乐的人群中,太平与韦氏走散了,满街都是戴着各式面具的人们,当太平以为来者是韦氏而揭开一张昆仑奴面具时,便成就了一幕最经典和迷人的与薛绍的“初相逢”。我一度认为这一场景,美极。
薛绍:你是不是认错人了?你在找人?
太平:我是在找昆仑奴。
薛绍:我不是昆仑奴,昆仑奴仅仅是一张面具,通常面具下的人脸是不同的......
脸黑如锅底,鼻翼宽大,体壮如牛,身高越丈,性情温良,踏实肯干,世家少爷、贵族公子的保镖,曾经的大唐时髦......这就是我对“昆仑奴”的最初印象。
但是,当时我对“昆仑奴”有很多疑问?迥异于中国人的肤色与体貌,海外背景,奴隶身份,昆仑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他们又是怎么远到大唐为奴?
黑人?
《旧唐书》卷一九七《南蛮传》云:“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
《太平广记》卷四八二所引《朝野金载》云:“场帝令朱宽征留仇国,还,获男女口千徐人并杂物产。……人形短小,似昆仑。”
《文献通考》卷三三九《大食》条云:“太平兴国二年,遣使贡方物,其从者目深体黑,谓之昆仑奴。”
宋代朱或《萍州可谈》卷二称:“广州富人多畜鬼奴,绝有力,可负数百斤。……谓之昆仑奴。”
苏颁咏昆仑奴诗云:“耳似两张匙。”(《太平广记》卷一七五所引《开天传信记·苏颁》)
卷发黑身,目深力大,耳似张匙.......
历史文献对昆仑奴的记载中唯一和《大明宫词》中描绘有很大程度出入的就是身体短小。
面对这样的描绘,我们本能地把昆仑奴和非洲黑种人联系起来,那么他们真的是来自非洲的黑奴吗?
关于昆仑奴来自何方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昆仑奴是南洋黑人,另一种认为是非洲黑人,还有一种认为是南洋黑人,非洲黑人兼而有之。
日本学者桑原鹭藏《隋唐时代来往中国之西域人》认昆仑奴以南海黑人为主。吴春晗《昆仑奴考》认为“昆仑是黑人,即马来人种的一个专名词,专指一种卷发黑身的人种。西方学者大多倾向于南洋黑人之说。1911年,夏德和柔克义已经指出:“‘昆仑奴’……多半是马来人或者马来半岛和南方诸岛的黑人。”美者学者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认为:“昆仑奴”就是从印度群岛输人的奴隶,是最广义的“马来人”。
张星烺《昆仑与昆仑奴考》指出:“昆仑国亦可为非洲,毫无疑义也。”胡肇椿等人认为:汉代的黑奴与唐、宋昆仑奴的来源是不同的,汉代的黑奴是印度尼西亚境内的土著居民,而唐代的黑奴来自非洲。
李季平《唐代昆仑奴考》则认为唐宋时代文献中的“昆仑”一词并不是指中国古代西域的昆仑山,而是外国语的译名,是“指南海诸地的昆仑,或指非洲东岸的马达加斯加岛,是若干地名的代称”
我本人更倾向于昆仑奴以南海黑人为主,但兼有非洲黑人的观点。
常识告诉我们黑色人种来自非洲,可是我们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人类按肤色分四大人种:白种人,黄种人,棕种人,黑种人。
古人类形成于非洲的东非大裂谷附近,然后开始向外迁徙。最先从人类主流迁徙人群中分化出去的是以A,B系基因为底子的黑种人,也就是今天非洲黑人的一大部分。
在黑种人分化出去之后没多久,C,D系基因为底子的棕种人也从人类主流迁徙人群中分化出去了。
D系棕种人基因,也就是尼格利陀矮黑人基因。
尼格利陀人与非洲的俾格米人在外观上相似,有着矮小身材和深色皮肤,但是,遗传检验研究的结果显示尼格利陀人在早期便从亚洲人分支出来,与黑人关系疏远,尼格利陀人外表与非洲人相似是由于对相似环境的适应,赤道环境是他们外观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
所以,面目黝黑、头发卷曲并不是黑种人的“专利”。
《旧唐书》卷一九九《南蛮传》记载:“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真腊国,在林邑西北,本扶南之属国,‘昆仑’之类。”
《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传》记载:“盘盘,在南海曲……其臣曰勃郎索滥,曰昆仑帝也,曰昆仑勃和,曰昆仑勃谛索甘,示曰古龙。古龙者,昆仑声近耳。”又有关于大、小昆仑部的记载:“由弥臣至冲朗,又有小昆仑部,王名茫悉越,俗与弥臣同。由冲朗至禄羽,有大昆仑王国,王名思利泊婆难多珊那。”
“掘伦国”可能为马来语Kling的音译,源于梵语Klinga(羯陵伽),意为“和雅”。羯陵伽(Klinga)为古代印度的部落名,位于今奥里萨地区。传说公元前261年,阿育王入侵羯陵伽,引起羯陵伽人向海外移民,此处昆仑人应专指南海尼格利陀人。
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一:“昆仑,亦曰骨论,南海洲岛中夷人也。甚黑,裸形,能驯服猛兽、犀象等。种类数般,即有僧祇、突弥、骨堂、阁蔑等,皆鄙贱人也。” 又说:“昆仑诸国,阁茂为大。”杜佑《通典》卷一百八十八:“扶南,隋时其国王姓古龙,诸国多姓古龙,讯耆老言:昆仑无姓氏,(古龙)乃昆仑之讹。”这个“古龙”(昆仑)是孟-高棉语各族管理阶层的别称。该词在《隋书·帝纪》中也被译作“真腊”。显然,“阁茂”、“真腊”都是高棉语kamara或khmara的不同音译;故这里的“昆仑国”应当是kamara。高棉语语族分布于南海地区,位置上与尼格利陀人分布区域相符。
所以,根据历史文献中对于昆仑诸国的记载,昆仑奴应该大部分就是来自于南海诸国的棕种人尼格利陀人。他们在肤色外表上十分接近黑种人。
但是,昆仑奴中确实不乏非洲黑种人。
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三记载:“西南海上有昆仑层期(Komr Zanj)国,连接大海岛,…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拳发,诱以食而擒之,动以千万,卖为蕃奴。”
Komr Zanj由阿拉伯语Komr(月亮)+ 波斯语Zangi(黑人)构成。
Komr(音译昆仑)作为地名指的是非洲东岸之马达加斯加。僧祇、层期(Zanj),即非洲东岸之桑给巴尔(Zanzibar)。
这些人大多数是被阿拉伯人贩运到唐朝的。因北魏,隋唐时期中国北方称“黑”为昆仑,所以时人也将这些来自非洲黑奴称为昆仑奴。甚至贩卖他们的阿拉伯人也被称为昆仑人。
《新唐书·吐蕃传》:“由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水益狭,春可涉,秋夏乃胜舟。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紫山,直大羊同国,故所谓昆仑者也。”可见唐代以前曾把昆仑山称为紫山。紫近于黑。
[清]陶保廉《辛卯侍行记》认为:“考昆仑者,…为胡语喀喇之转音,犹言黑也。”肖兵也承认:“‘昆仑’一词与kara或kala(黑)的发声最为近似,kara一语又为中国西北、西南方许多民族乃至中亚、南亚某些民族所通用,属于阿尔泰语系,所以有人以‘黑水’(喀喇水)所自出的昆仑山为‘黑山’(《楚辞与神话》)。
“昆仑”一词,在中国古代除指昆仑山外还指黑色的东西:
北魏人贾锵家财千金,有奴善别水。尝乘舟于黄河中流,以匏瓠接河源水。一日不过七八升。经宿色如绛,以酿酒,名昆仑觞,香味奇妙(窦萍《酒谱》、《酉阳杂俎·酒食》)。
茄子因呈紫黑色,隋炀帝大业年末,改称茄子是“昆仑紫瓜”(见《本草纲目》、《杜宝拾遗录》、《芝田录》)
种甘蔗因色赤紫得名昆仑蔗(《通志·昆虫草木略》)
《晋书·李太后传》:“时后初为宫人,在织坊中,长而黑,宫人谓之昆仑。相者惊曰:‘贵人也!’遂生孝武帝。”
《新五代史·慕容彦超传》:“彦超黑色胡髯,号阎昆仑。”
北魏、隋唐王室、慕容彦超都具有鲜卑血统,所以其语言中有阿尔泰语词汇是不奇怪的。
所以唐人也以“昆仑”代指黑色,我甚至怀疑,新旧唐书中出现的“昆仑”诸国甚至可能是因为其人肤色为黑色的外貌特征,而被冠以“昆仑”之名的。同样,由于外貌特征上的相似度,无论是从南海诸国来的黑人,还是非洲来的黑人,都被唐人称为了“昆仑奴”。
来源
昆仑奴到大唐为奴主要有三个途径:
一、战争掠夺
隋唐之际,甚至早在汉魏六朝时期,中国与昆仑诸国之间爆发过规模不等的战争行为。《水经注》卷三六云:“交州刺史以兵讨林邑,败之,追击至于昆仑。”
《旧唐书》卷一八四《杨思歇传》云:“开元初,安南首领梅玄成叛,自称“黑帝”,与林邑、真腊国通谋,陷安南府,诏思助将兵讨之。”
昆仑人也有为寇之习,侵扰周边国家,《大越史记》、《钦定越史记通鉴纲目》记七六七年的海寇事:“海寇来自昆仑、门阁婆。”
唐朝有将战争俘虏当作奴隶的习俗,我们有理由相信,唐代昆仑奴中有一部分人就是在与昆仑诸国、诸部落作战时所缴获的俘虏。
二、进贡、赠送
进贡、赠送也是昆仑奴来到中国的途径之一。
《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传》云:“室利佛逝……咸亨至开元间,数遗使者朝……又献侏儒、僧祇女各二及歌舞。”诃陵国曾两次向唐朝进贡僧祇,《新唐书》卷二二二记载:“元和八年,(诃陵)献僧祇奴四、五色鹦鹉、频伽鸟等。”
《旧唐书》卷一九七《南蛮传》云:”(元和)十三年,(诃陵)遣使进僧祇女二人、鹦鹉、砒帽及生犀等。”从史书记载来看,唐朝接受进贡的黑奴的数量不多,进贡的次数也有限,所以通过进贡而到中国为奴的昆仑奴数目不会很大。
三、人口贩卖
大多数的昆仑奴主要经由阿拉伯国家转卖到中国。
《刘氏耳目记·墨君和》篇云:(墨君和)母怀妊之时,曾梦胡僧携一孺子,面色光黑,授之曰:“与尔为子,他日必大得力。”
胡僧主要指来自阿拉伯及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僧人,就唐代而言,胡僧中以阿拉伯人为最多。墨君和(人称墨昆仑)母亲梦见胡僧携子而来,这在某种程度上反馈了这样一个信息:在当时人们的认识之中,昆仑奴是由阿拉伯僧人或商人转卖到中国的。
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三昆仑层期国条称:“西南海上有昆仑层期国。……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卷发,诱以食而擒之,动以千万,卖为蕃奴。”
赵汝适《诸蕃志》卷上《海上杂国》条云:“昆仑层期国在西南海上,连接大海岛……西有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虬发。诱以食而擒之,转卖与大食国为奴,获价甚厚。”
《诸蕃志》卷上《苏吉丹》条云:“番官勇猛,与东边贼国为姻。彼以省亲为名,番舶多遭劫掠之患,甚至俘人,以为奇货,每人换金二两或三两。……土人壮健凶恶,色黑而红,裸体文身,剪发跳足。”《诸蕃志》卷上《占城》条云:“买人为奴婢,每一男子,瓷金三两,准香货酬之。”《事林广记》卷八《岛夷杂志》佛罗安条云:“外国贼舟……多就是港口抢劫本地人往别国卖,每一人鬻金四两或五两。”
这里文献记述了昆仑国海岛的“野人”被人以食物诱擒,转卖与大食国作奴隶,可以得知买卖的人口数目很大--“动以千万”,而昆仑奴的价钱却较低,一般为2至5两黄金。
所以昆仑奴来到大唐的途径,应该主要还是被通过各种诱捕、掳掠的方式辗转贩卖而来。
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当时从事贩卖“昆仑奴”贸易的人究竟是些什么人?比如“大海盗王世杰”(可惜历史上似乎并无此人),我想这个人群应该会带给我们研究昆仑奴的更多视角。
可参考:
程国斌《唐代小说中昆仑奴现象考述》文
唐善纯《古今中外传说中的昆仑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