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谢邀请!
此问题在之前的问答里已经做过答复。

敬请关注如下问答:

#历史上秦始皇真的焚书坑儒了吗?#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为什么没把《易经》给毁了?#

这两个问答中,熊二都已给出较为详尽的答复,希望对您有用。

最佳贡献者
2

公元前221年,是中国的帝国元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随着一支秦国军队进入临淄,齐国不战而降,纷纷攘攘5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终于落下了帷幕。时年38岁的嬴政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这么一个空前庞大的国家,用一个什么样的方法去治理。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嬴政选择了把在秦国行之有效的秦法推广到全国,以郡县制重新划立天下。

(雄心勃勃的秦始皇挥斥方遒)

郡县制与封建制最大的区别是,郡守、县令、县丞等各级官职,都不再是贵族世袭的官职,而是由皇帝派遣任命,将地方的兵权、财权全部集中到中央。秦国最多时管辖的郡不过10个,秦朝建立后,在全国设立了36个郡,政务要比过去复杂的多。嬴政需要一个新的国家管理模式,来帮助他完成帝国的治理。当时担任秦国廷尉的李斯,为嬴政设计了以法家学说为圭臬的治国理政方略。如果信奉法家学说的商鞅开启了秦帝国的统一之路,那么统一之后的治国理念,则是李斯希图获得的与前辈商鞅齐肩的历史功绩。

嬴政与李斯的工作效率极高,因为时不我待,一个刚刚推翻了贵族制度的国家此时正处于惴惴不安的状态中。虎狼之秦要如何管理这么大的疆域?不仅嬴政没底,普通黔首更是没底。在公元前221年,一道诏书终于让嬴政悬的心落下了一半。李斯设计出来了三公九卿的制度,虽然在名称上借鉴了周代古制,然而却在职权分离上体现出来的法家理念影响了中国1000多年,直到隋文帝以改进版的三省六部制作为代替。

(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

中央政府的组织架构基本设置清晰,各部门的任命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履新的帝国官僚开始进驻办公场所,为初生的秦帝国开始工作。然而,嬴政却明白,秦国的法令和制度可以通过军事强权颁行天下,可是民众买不买账,认不认这个新成立的秦帝国,并不是一道诏书就能解决的。就在嬴政登基,颁布了一系列的新政的当年年底,楚国发生了反叛。当他派新归附的当地军队去镇压的时候,军队也叛变了。不得已,嬴政只好征发关中的秦军前往平叛,前后历经三次战斗,才平定叛乱。天下已归一统,可是反秦思潮涌动,嬴政高处不胜寒。

为了更大程度的让新征服地区的百姓了解秦帝国、秦法,嬴政在中央设置了干部培训速成班,把这些官吏派到各处,管理百姓的同时,向百姓宣传秦法,希望让百姓认可国家的大一统。可是,六国的文字并不统一,虽然文化人有雅言(文言文)可以沟通,但是对于国家的管理来会造成极大的困难,帝国各项事务的上通下达都依靠文书来进行,文字不通,则无法沟通与交流。

(文化统一的先声:统一文字)

同时,嬴政还发现一个更大的问题。秦国尊奉的法家学说,与关东六国数百年来自诩文化正统的齐鲁文化,以儒道之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产生了尖锐的冲突。文化的不兼容,导致秦帝国的所有的政策在六国人们眼中看来都是不可理解的、暴虐的。因此,解决文化认同,才是让七国混一,成为大一统国家的根本。

作为始皇帝的嬴政有两种做法:其一,利用手中掌握的武力,彻底摧毁关东六国的文化根基;其二,接受六国文化,杂糅以法家思想,形成一个新的思想体系,用来指导国民。嬴政首选的是第二种方案,从他在灭六国时并没有滥杀王室贵族就可以看出,嬴政并非滥杀、嗜杀之人。

嬴政设立了博士的制度,征辟了大量的东方六国的学者进入秦国朝廷,成了嬴政的智囊团。嬴政的初衷,是想以吸纳这些六国学者进入帝国朝廷,分享权力,同时希望借助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使六国人心向秦,一起为秦帝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让嬴政始料未及的是,这些东方六国的学者带着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坚守着周礼,对秦帝国务实的政治学说不屑一顾。双方最大的矛盾在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博弈,这是周礼的根本。六国学者对嬴政的大一统的治国理念并不支持,这些学者逐渐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做法,开始讥讽起嬴政和李斯的吃相难看,有辱斯文。

(儒生议政)

嬴政起初并不在意,他希望以诚意感动这些学者,使他们心向秦朝。犹如周天子需要长期借助巡游各地的方式,向各地诸侯和臣民展现王室权威和荣耀,嬴政在公元前221年底,也开始巡游全国,希望以皇帝的威风压制地方上蠢蠢欲动的六国复辟贵族,同时看看秦法在帝国版图内的运行状况。但是,嬴政并没有想到,周天子的巡游,是在亲亲善恩的宗法制度下的,而嬴政的皇帝位,天下人还没有从心底里接受。可能,嬴政就是想通过这种招摇霸道的方式,震慑那些身处暗处的敌人。

公元前219年,嬴政准备封禅泰山。山东六国的博士在给嬴政设计封禅典礼流程时,故意争执不下,不支持嬴政封禅,表明他们认为眼前的这位皇帝,并没有取得足够封禅的功绩,他们不认为嬴政的皇帝,是受命于天。嬴政选择了忍耐,既然山东六国的学者不认同他的治国理念,也不强求。嬴政自己带着文武百官封禅了泰山。在泰山上,嬴政向上天祭祀宣告自己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不过,嬴政的封禅在结束时遇到了一点意外,嬴政淋了雨,归来后遭那些博士讥笑。

(封禅泰山是宣布受命于天)

嬴政在形式上的努力遭到了无情的嘲笑,使得他开始反思让六国臣服的深层次的原因。这次,他选择在土地所有制方面进行改革。这可能是嬴政在争取六国士大夫的过程中受阻,而采取的迂回策略,直接争取民众。公元前216年,嬴政改变了秦国的土地制度,他让六国百姓自报自家田亩,国家予以承认,并据此收税。然而,这项本在利民、稳定民心的政策,却遭到了大挫败,秦帝国的粮食价格在一年内涨到每石1600钱。很快,秦始皇就废弃了这个政策,他发现如果让老百姓自报田亩,国家将无田可分了。

此时,雄心勃勃的嬴政遭到了重大挫折,从政治到文化,从军事到经济,从贵族到平民,从学者到官吏,嬴政尝试了各种途径来使得一个通过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帝国短时间内完成内在统一,可是最终却都以失败告终。嬴政依然处在高处不胜寒的境地,孤家寡人,秦帝国没有深入人心,反而各地的反秦暴乱此起彼伏。这一切都在告诉嬴政,这一切都是郡县制造成的,只有恢复周礼,恢复分封制才是治国之道。然而,嬴政作为秦始皇,他不可能妥协。

公元前215年,嬴政此时已经44岁了,他在这一年发动了对匈奴、对百越的战争。在蒙恬北却匈奴后,嬴政开启了长城、驰道、灵渠等大型工程。大量的失地农民,或被编入军伍,或成为役夫。嬴政希望通过这样疾风骤雨一样的军事行动,来彰显帝国的力量,将帝国的矛盾转嫁到对匈奴和百越的征战上。嬴政希望将帝国打造成一个上紧了发条的钟表,按照秦法的意志形成惯性,完成帝国精神内核的改造。同时,嬴政也希望通过战争的胜利,塑造君主至高的威望,以此来收获民心。

(秦军北击匈奴)

规模浩大的工程和战争,虽然收获了巨大了疆土,也彰显了帝国的伟业,转移了一些国内矛盾,却因为大量的征发徭役,而秦法却没有适时的改变制度,使得东方六国的民众疲于奔命。比如从关中出发去长城服徭役,秦人尚能接受,往返各1个月,徭役3个月,尚有半年余可以做农事。可是山东六国北上长城,去三月,返三月,徭役三月,去年服徭役还在返程路上,又接到了新的一年的徭役,这使得山东六国的人们一直处在服役中,无暇顾及农事。以至于服役男丁劳累至死,田间稼穑都是妇人。山东六国,苦秦久矣。越来越不认同秦帝国的大一统,开始怀念其分封制来。因为以往分封时,领地里的贵族虽然也剥削,可是老百姓毕竟是贵族的财产,还需好生对待。如今大一统了,却都是职业经理人,只顾着完成皇帝的绩效目标,丝毫不顾忌百姓死活。

公元前213年,来自山东的学者淳于越为民请命,请求恢复分封制。嬴政发现他八年来所做的一切努力,没有获得这些学者的认同,他们仍然对嬴政试图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心存怀疑。嬴政这次依然没有接受这些学者的建议,因为建设一个统一的秦帝国,是嬴政的底线。

(孤家寡人的秦始皇)

丞相李斯深察上意,上奏皇帝,要求秦帝国统一思想和言论,一切违背帝国统治理念的书籍,一概焚毁。嬴政同意了李斯的提议,因为他发现妥协实现不了让天下归心的政治理想。既然如此,嬴政就只有选择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彻底摧毁山东六国的文化根基。他已经46岁了,在古代算是高龄了,他需要尽快行动。这一次,各国的史书、典籍以及儒家思想的各种书籍,都在一场轰轰烈烈的焚书运动中烧毁了。这是嬴政在政治斗争中无奈的做法,看似强硬蛮横,实则内心无比凄凉。由此,出现了后世的“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的说法。嬴政想通过这种做法,来终结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并通过焚烧各国史书来湮灭各国民众的历史记忆,完成秦帝国的思想文化的统一。因此,实际上嬴政并非把书籍一烧了事,而是在国家档案馆里存有一份备档。所以,嬴政此举,虽开后世帝王愚民统治之先河,究其本意,却并非如此。真正让后世再也见不到先秦孤本典籍的,是那个不读书的项王。他一把火烧了咸阳。萧何只抢出来秦法典籍,对于诸子百家的书籍却无能为力。

(项羽才是那个纵火犯)

当时秦帝国的一些博士开始聚众说法,评判施政得失,被秦始皇认为是妖言惑众。于是派遣御史拷问这些儒者博士。这些读书人因为互相揭发,最终犯禁者竟然有460多人。此刻的嬴政化身为了秦始皇,下令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前毖后。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进谏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秦始皇大怒,认为连亲儿子都不理解自己,于是让扶苏北上,监蒙恬军于上郡。此次坑杀的有儒生,但更多是方士。

嬴政这种鲁莽草率的行动,得罪了整个天下的读书人,不仅在当时,整个封建时代,嬴政都因为这件事被批判。在当时的秦朝,读书人几乎立刻就对嬴政表明了对立的态度。秦帝国从欣欣向荣的开放状态,转向了阴鸷压抑的氛围。秦始皇对皇帝专制中央集权的社会管理体系无比的信任,却无法得到人们的理解。人们认为嬴政错了,嬴政却认为错的是天下所有人。

(秦时宫阙汉时关)

公元前212年,为了彰显帝国政治的高效与合理,嬴政开始兴建了一座规制宏大的宫殿——阿房宫,他想用自己的政治体系打造一个极乐世界,让世人都看到这套管理体系的威力。此时的秦始皇已经步入晚年,雄心勃勃的始皇帝始终无法得到民心,让他变得刚愎自用。他的健康程度越来越差,却更忌讳别人谈论死亡。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至沙丘,病死在途中。

四年后,公元前206年,秦始皇所建立的极乐世界,被来自南方的楚人的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咸阳自此再也没有成为都城。然而,秦帝国的赫赫威严并不在这些露出地表的建筑,而是在那些事无巨细的秦法条文里。萧何从秦宫中抢救得出的那些秦法文牍,将秦帝国的生命延续了下来。真正继承秦始皇未竟的事业的刘邦,同样来自楚地。

3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焚书坑儒事情是有这么个事情。但是绝不像是儒家说的那么无辜,说什么秦始皇无缘无故祸害儒家子弟,然后焚烧书籍之类的。下面我简单聊一下焚书坑儒这件事的起末。

我们先来讲“焚书”这是事情。秦始皇横扫六国之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秦国。秦国建立之后除了秦国原本的土地,其他原六国之地都各自有自己的文字,书籍,文化,货币等等。这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首先不同的文字对于一个国家之内互相沟通交流非常的麻烦。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朝廷发布一道诏书,难道还得一式七份吗?一个国家的人之间互相写字互相看不懂,还得找人去翻译。这样合理吗?再拿货比来说,一个国家之内货比都不统一,这还算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吗?国内的商人互相之间通商也是不便之极!所以我认为国家的统一不光是在土地统治上的统一,在文字,货比,书籍等等方面都需要统一。古代对百姓的教化主要是通过书籍。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想要实现这些统一就必须先统一教化万民的书籍。

虽然历史上对于秦始皇焚烧的书籍究竟是哪些一直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关于原六国自己的书籍,教化的书类基本上都是被烧毁的对象。这一举动主要是在根源上杜绝原六国文化的传播。当然了主要是为了让七国人有一种大家是一家人的感觉,没有国界之分。而且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焚烧的书籍都是民间的抄本,而原六国的各类书籍的原本都被秦始皇收藏。而且秦始皇对于原六国传统文化也没有杜绝。要不纪念屈原的端午节现在也不能存在了。

接下来就是“坑儒”这件事。儒家宣扬的什么秦始皇坑害儒生说句槽话那就是—纯扯淡。秦始皇和儒家的芥蒂产生于秦始皇抛弃旧的分封制改郡县制。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便观历史感到以前为什么国家动乱频繁的原因就是分封制导致的各地诸侯皇亲国戚权利过大,自由度过高导致地方实力膨胀,中央实力削减。所以该用更为严谨更加合理的郡县制。而且可以看出郡县制的体系和现代的政治体系相似度极高。由此可以看出秦始皇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


而当时的博士齐国人淳于越就对秦始皇说:臣听说殷朝和周朝的君王之所以能统治一千多年,就是因为他们都分封了功臣子弟,辅助自己统治国家。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极度的自私。儒家不可能不明白分封制的坏处,也不可能不明白郡县制的好处。而儒家却偏偏要反对郡县制。可见儒家的居心叵测。因为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儒家占据了很大的一块,即使朝代更替但是儒家依旧存在,所以儒家不关心什么家国,只在乎自身的利益。“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国”此言非虚!

因为这件事秦始皇对儒家就起了警惕之心。儒家也埋下了祸端的种子。而且之后儒家子弟便四处诋毁秦始皇。试图改变秦始皇的想法。儒家关系密切的卢成与侯生更是欺骗秦始皇有长生不老药。后来阴谋败露,秦始皇终于对儒家忍无可忍了,才有了坑儒这件事。顺便再说一句,中国古代借着长生不老药意图毒死皇帝的事情也是数不胜数。所以,所谓的焚书坑儒原因其实很复杂,绝不是简单了秦始皇残暴坑害儒生。秦始皇也是受害不浅。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留言探讨。

4

先说焚书

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二、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三、所焚何书?为何而焚?最主要的一本是《尚书》,因为尚书记载上古圣王的治世理念,而秦始皇自以为“功高三皇,德迈五帝”,所以要用自己的治世观念代替上古圣王的治世思想,欲厚今乃焚古。其次是《诗经》,因为诗经中多赞颂历代君王,始皇不愿有六国遗党颂六国先王。但,最最重要的或是一本方士《道经》。这道经非现在的老子道德经。此外还包括诗书、百家诸子的言论及秦国以外各国的列国史记,之所以焚烧列国史记是因为里面有一些记录涉及对秦国的不尊重(当然不可能尊重)。此外必须指出诗书和百家诸子的一部分在帝国政府有一份藏书,但是和秦始皇完美配合的是另一个暴戾的主――项羽,他攻下咸阳后火烧秦宫三月而不灭,帝国的所有珍贵藏书,就此付之一炬。

四、明月山脉在武侠小说中写道:赢政使出移位幻影大法和武当纵云梯轻功,将古书最后的退路一一封死,古书不得不从自由凌云之飞鸟变成一根钉子,将自已牢牢钉在秦宫之地,他使出浑身解数刚刚抵住赢政的进攻,这时候,项羽出现了,他径直朝古书走去,走到古书位前的时候,古书根本腾不出手来,他眼睁睁看着赢政伸出一只手点在他的膻中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五、回到那段历史,秦始皇和项羽的两把火,给古书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中,为秦始皇开脱的人都认为项羽罪大;但客观地分析,项羽这把火,谁都可以放!但赢政这把火,除赢政之外,谁都放不了!更不用说六国列传毁于一旦。故而秦始皇虽有统一中国、货币、度量衡等一系列丰功伟绩,但其焚书之害,不容否定。当然,与其功绩相比,基本上还算微不足道。

再说坑儒。

一、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时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某些人认为秦始皇坑杀的乃是“术士”是方士而不是儒生,但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人“皆诵法孔子”。而且“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一语出自《史记·卷121·儒林列传》,术音述,术士,通述士,即为儒士)的事件。

二、这些儒生不过是“皆诵法孔子”。本不致死,但《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他们怎知会被坑死?且诵法孔子为儒生必为,即使不“传相告引”,又如何能避免被抓?

三、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四、但秦始皇仍“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请问儒生何等无辜???

五、当然这四百六十多多人中可能有两个练丹的方士骗子,但最多两人――侯生和卢生,这是秦始皇自己找来的,跟其它人无关!










5

这是众人皆知的历史事件了,以我看这是一起真实的历史事件,始皇帝传承了前人的宏伟政治抱负,本身也具雄才大略,其思想早已不会被时代的局限所束缚,为何要焚书呢?后世汉武帝以行动说得直接明白,始皇愚昧天下不以书,我以一书教化天下万民,愚弄人民,剥夺人民读书明理具智慧有思想的权利是对大一统帝制的最有效巩固和稳定,彼时天下由六为一,天下万民尚无大一统之观念,只有各邦国宗族之观念,而书恰恰是承载祖宗宗族荣耀之载体,从统治的角度说文以治国亦可以惑民以乱国,灭掉文以载道之书,防范于根本也就成为焚毁之根源,所以焚书是必然,历朝历代都有禁书之举。至于焚掉的是何种书,史有载,可能也语焉不详,我个人认为焚烧各诸候国史是必须的,从文化上抹去一切过往,如此一来范围就大了,不过万事都有相对性,对中华文化而言是一次劫难,可对中华大一统的历史进程而言,不可谓无功矣,看问题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更要唯物辩证看待。至于坑儒嘛,史载坑儒四百,其实不算多,各诸候国的遗族士子们可都是有文化之人,这帮子人不除,后患无穷。在民间他们可以借以兴学传道为名鼓惑天下再入动乱,那大一统岂不又临分裂,过往的一切牺牲付出都付之东流。这帮子人是政治上的失败者是利益被剥夺者,他们为了一己之私,全然不会顾及天下苍生于战火中哀号挣扎,要制止这种祸乱发生,惟有效之手段便是杀伐,不坑杀儒生天下便无太平,更不会有千年之大一统中华。从这个角度认知,坑杀是必须的。今天也一样,某些宵小不顾历史是非硬是混淆视听,翻历史铁案,搞历史复僻,通过文艺形式强加给下一代,以娱乐享乐式的奶嘴方式把下一代弱化成无思想的巨婴,无血性的娘炮。这算不算一种更反动的愚民方式手段,这些宵小该不该杀?

6

所谓焚书坑儒,《史记》原文是坑术士。后世,又改为坑儒士、再篡改成坑儒生,最后演变成坑儒。这个过程,跟春秋时期的杞梁妻,最终演变成从春秋时期穿越到秦朝,横跨300年去哭长城,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历史背景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有两段文字。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这一段内容简单:为了杜绝再次发生春秋战国几百年内战的悲剧,秦始皇拍板确定,废除封建制,建立中央集权郡县制。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这一段两层意思。一是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郡县制已经拍板定论的情况下,秦朝官员、儒生仆射周青臣,再次提出分封。以当时的时代而言,本身就属于乱政。二是李斯说,诸生(包括儒生在内)“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建议“焚书"。


二、何为“焚书”

承上。所谓“焚书”,具体内容是【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我们不妨细读这段话。

1、“秦记”两字,比较含糊,究竟是秦国记载的史书,还是秦国记录的史书。无法确定。

2、除博士宫职责需要之外,其他藏书全部烧毁。再敢拿(列为烧毁的)诗书的,杀并曝尸。官吏之情不举报的同罪。

3、命令下达三十日后,依然不烧毁的。罚苦役。

4、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全部不烧。

总之:如仆射周青臣这般,以古非今,公然诋毁国家中央集权郡县制度的,相关书籍烧毁、相关人员死罪并曝尸。试问:即便21世纪的今天,攻击国家制度书籍、诋毁国家制度的言论和人,有那个国家能容忍其“自由”?即便今天也做不到的,凭什么苛责古人?


三、何为“坑儒”

《史记》原文【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於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於是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益发谪徙边。

这段记载大体两件事。一是姓候的诸生、姓卢的诸生不仅以炼丹求仙药为名,坑了秦始皇的钱,而且背后抹黑、诋毁秦始皇。秦始皇很愤怒,但是只是命人立案调查。请注意“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一句,“或为”白话翻译为也许是、可能是。不是定论,更不是下令杀人。最终被杀的460多人,是经过了“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才“阬之”的。

三个细节:

1、【使御史悉案问诸生】,是御史问案,也就是法庭调查。

2、【诸生传相告引】,是这群懦夫,相互攀扯,相互揭发。才有最终460人获罪。很显然属于依法判处死刑。

3、“阬之”,不是“坑之”,也就不是白话流传的活埋。在先秦时期,活埋有专用词汇叫“生埋”。而“阬之”,实际上是判处死刑、处死后不许收尸,跟上文的曝尸基本相同。


四、阬术士是坑儒嘛?

阬的是诸生,也就是各种学派的学生,这其中不排除有儒生。但是:

1、阬的目标不是儒生,阬儒本身就不成立。

2、被阬的有儒生、也有其他学派的学生,但却不能解释为阬百家。因为他们被杀的缘由是犯了死罪。谁规定,儒生犯死罪,也不能判处死刑的?

3、在咸阳,有儒家博士70人,儒家向来以蟑螂一般数量众多著称,一个儒家博士10个徒弟论,咸阳儒生就有700多,怎么才杀460人?再者说了,若儒生是屠杀的目标,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复活、背叛秦国、投奔陈胜吴广的?显然,以儒生来说,被杀的也只是部分,而非全部。被杀不是因为儒生的身份,而是犯罪依法判处死刑。

4、在咸阳“坑儒”的同时,临淄的学馆依然“论战”的热火朝天。临淄的儒生,丝毫没受影响,也丝毫没有义愤。被坑的儒生,大概就像高铁霸座男也是中国人,不能因个别人霸座就解读为中国人霸座。有的儒生触犯秦国法律、被判处死刑,不等于坑杀儒生。若以特例代表全部,那么,辜鸿铭就是近代大儒,痴迷女人小脚和嫖娼,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儒生都是变态的痴迷女人裹小脚、痴迷嫖娼?话说回来了,现代法律放在这里,懦夫一般的儒生,个个都敢公然嫖娼嘛?


五、焚书坑儒是正义、还是罪恶?

秦始皇死后,胡亥继位、乱政、屠杀赢秦宗族,屠杀文臣武将,天下大乱。陈胜吴广起义、然后各种起义。在秦朝为官的儒生,背叛秦国投靠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军”。原本秦朝的官员,投奔反秦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军”,显然是需要个说辞,现代称之为投名状的东西。事实上,这帮叛国的儒生,也确实给出了投名状:“天下苦秦久矣”!很空洞,完全没有说服力。

为啥儒生不以“焚书坑儒”作为投名状呢?儒生弱智是事实,但也不是白痴成这样吧?

1、“焚书”、“阬诸生”是正义行为,是被当时社会称赞的。不属于贬义词,无法作为投名状。

2、“坑儒”,这个词汇还没被发明。几百年后,儒家才从《史记》的“坑术士”,演变为“坑儒士”,再演变为“坑儒”。


六:毁的是哪些书

呵呵,这原本就是编造和歪曲。“焚书令”只是禁止在民间流传,在秦朝博士宫有收藏,而且有专人从事研究。自然跟“毁”字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后世儒生抹黑、诋毁秦朝、秦始皇无所不用其极,但“毁”的是那些书,儒生2000多年一直在说,却一直也说不清是那些书被“毁”。毁书,是儒家刻意编造的谎言而已。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毁书事件有两个:一是孔子编撰《春秋》,被《春秋》收录过内容的原著,全部从历史上小消失了。二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花从此凋零,百家书籍被损毁多少无法计量。现代能肯定的,是杨朱学派的文章,全部从历史上消失。没有一部著作、没有一篇文章流传下来。以至于我们今天想领略杨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风采,只能从其他学派的引用中管中窥豹。比如,杨朱的《情欲》一文,在《吕氏春秋》中有整段整段的引用。我们只能看到吕不韦引用过的部分,而吕不韦没引用过的部分,就再也看不到了。


焚书坑儒?儒家贼喊捉贼而已。毁书的,是儒家!

儒家对百家施行“皆绝其道、务使并进”的荼毒。儒家不仅毁书,连著作者都屠杀了。

7

焚书坑儒古代就有人质疑其真实性,但严格来说,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当时对儒教的打击是巨大的。

焚书的主要对象是《尚书》、《诗经》及传说中的《道经》。

此外,还主要包括原各国的史书。

不过所有书籍,在当时的官职博士官处,都有完整的备份。

焚书的目的,就是不能以古非今,不能把老百姓教聪明了。

坑儒的质疑更大,因为人们认为当时坑的是方士。

但这是一种误解。

当时的方士和儒生都是国家供养的,类似于公务员,一个负责宗教事务,一个负责国家行政事务,他们都是儒。

儒,古代指沟通天地的人,是从巫祝当中分化出的人,专门从事诗书礼乐的教化,按照现代的观点,有跳大神的嫌疑。

所以,坑术士是坑儒,坑儒生也是坑儒,现在发生争议,是因为古义今义发生了冲突。

秦始皇焚书坑儒,客观的效果是将儒教拉下神坛,皇权凌驾宗教权,使大一统成为可能。

8

秦始皇一生功绩显著,然而“焚书”与所谓的“坑儒”成了抹不掉的黑点!那么,焚书是什么情况,“坑儒”为啥又要加个所谓的呢?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李斯的建议下,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表面的东西很好统一,只需要官吏强制推行就可以,但是,思想的统一是很难的。

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为庆祝生日,在咸阳宫摆酒庆贺,七十多个博士都前往贺寿。仆射周青臣对秦始皇及郡县制称赞不已,然而,博士淳于越却说秦始皇不分封子弟功臣,万一有什么事,都没人来救。“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秦始皇并没有责怪淳于越,而是让大家就这个问题讨论。丞相李斯说:“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如此弗紧,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命守、尉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那么,坑儒是怎么一回事?其实,都是自己作死!求长生是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梦寐以求的事,秦始皇也不例外。于是,一些术士告诉秦始皇在海中有仙山,山上有仙人,仙人有仙丹,吃了仙丹就可以长生不老。秦始皇便让那些术士去求仙丹。术士卢生告诉始皇,要想遇到仙人,就不应该让别人知道住的地方,于是,始皇建甬道,还不让别人知道他住在哪儿。并且自称真人,不称朕。我们都知道,这世上没有长生不老药,卢生这些术士的骗术迟早要曝光。卢生便开始诋毁始皇,说他刚愎自用,乐以刑杀,贪恋权势。这引起了儒生的共鸣。捧红一个人不容易,诋毁一个人太容易了,这些话开始在术士和儒生中流传。始皇听闻大怒,便让人在咸阳追查盘问,查出来四百多人都在传播这些话。儒生头脑顽固,一时激愤,还想着杀身成仁。于是,始皇便成全了他们,将他们全部坑杀,以警告世人!

所以,焚书确实是不对的,但坑儒这件事,真是应了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话!


9

秦始皇焚《诗》、《书》的本意是为了使“以古非今”的人失掉资料的凭藉。秦始皇君臣对文化书籍原本是有一定感情的,如秦始皇读了韩非的《孤愤》、《五蠹》篇后兴奋异常地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秦始皇如此酷爱韩非子的著作,又怎能忍心付之一炬呢?再说,李斯对《诗》、《书》也自好感的。他后来在谏秦二世时说:“放弃诗书,极意声色,祖伊所以俱也。”祖伊为纣臣,《史记?殷本纪》曾载其谏纣。

李斯引以警二世,劝其勿极意声色、勿放弃诗书。李斯既然劝人勿放弃《诗》、《书》,又何来烧绝《诗》、《书》之由呢?

秦始皇以及李斯等对《诗》、《书》有爱的一面,又有恨的一面,爱则因为《诗》、《书》中的某些观点可以为秦王朝的统治服务,恨则因为儒生利用《诗》、《书》进行“以古非今”,攻击秦王朝。这就决定了秦始皇对待《诗》、《书》、百家语的政策——流传在民间的《诗》、《书》、百家语统统烧掉,官府所藏则不在焚烧之列。

秦始皇颁布的焚书令的第三条规定:有关医药、卜筮、种树的书可以不烧。李斯的奏议说:“所不去者医药、ト筮、种树之书。”所谓医药、ト筮、种树之书,实际上是包括《汉书?艺文志》里的方技、数术、农书三大类。《汉志》方技略有“医经”、“经方”都是关于医学、药物方面的科学书籍。如《黄帝内经》、《本草经》都是秦以来流传,现在还保存着的古书。在天文学方面有战国时代流传下来的《甘石星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书中记载了一百二十个恒星的黄道度数和距北极的度数,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星经》所载的恒星位置是战国中叶观测的结果。

历法星占的书也没有烧毁,《续汉书?天文志序》说:“秦燔诗书,…星官之书,全而不毁。”《晋书?天文志上》也说秦焚书“天官星占存而不毁。”这类书包括《汉书?艺文志》数术略里的天文、历谱等先秦古籍。如《夏殷周鲁历》和秦朝用的《颛顼历》等书。有关工业技术方面的书没有烧毁,如《考工记》就是一部战国时代的手工业技术的专门著作。秦始皇把《周礼》焚毁,但对科技书不焚,所以《考工记》流传下来,汉代的人就把它补进《周礼》里面。关于地理学和地图方面的书也没有烧毁,如《山海经》。

萧何进入咸阳首先就把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篇”收起来,可见有关秦朝的法律、政令、户口、赋税的册籍和山川形势的地图是保藏得相当完好的。不焚种树之书,所以农家的《神农》、《野老》以及数术略杂占类的《神农教田相土耕种》等书都没有烧毁。《管子》的地员篇就是研究土壤与农业、林业生产情况的一篇农业科学著作。《墨子》的《墨经》介绍了光学、力学、几何学、逻辑学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古代一部重要的科学著作。不烧这些方面的书,从一个侧面说明,秦始皇焚书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上面这些书与统一思想无关,因此不烧。

秦始皇的焚书令的第四条规定:三十天还不烧毁者,脸上刺字,罚作修筑城墙的苦役。焚书之后,有敢三三两两一起谈论《诗》、《书》者弃市,有敢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知道而不检举者与之同罪。由此可见,秦始皇焚书令的规定和执行是相当严酷的;有人即使想违法保留一点书籍,也要冒极大的危险。如孔子后商孔鲋为了保存儒家典籍,甚至造了夹壁墙,才保留了一些“先王之籍"。《尚书》也是“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当时一些私家藏书能保留下来的就很少了。汉初,“天下唯有易ト,未有它书。”到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他就感到了“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土.,六艺从此缺焉。”王充在《论衡》中说的更清楚,到了他那个时候“经书缺乏而不明,篇章弃散而不具”。

10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最大的黑点了,这严重败坏了他的名声,“焚书坑儒”也成了打击知识分子,不尊重知识的贬义词,但实际真是如此吗?

首先,焚书只是烧掉了《尚书》、《诗经》和《道经》,都是记载上古圣王的治世理念,赞颂历代君王之类的书。秦始皇在完成统一的局面下,肯定不能再用原来的治国方针思想,必须有一套新的国策。当时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鼓吹分封制,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就烧了那些书,但并未焚烧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

其次,司马迁的《史记》中,从未提起过"坑儒"二字,秦始皇只是杀了一些神棍方士,他想追求长生不老,侯生、卢生等方士就说可以找这种药,时间长了自然就漏相了,他们不但逃之夭夭,而且还诽谤秦始皇,秦始皇盛怒之下就抓捕了460人全部坑杀,这就是所谓的“坑儒”。

这样的“焚书坑儒”让史学界研究六国的历史少了些资料,到汉武帝之前,对儒家的打击还是比较大的,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影响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