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要是能对范增言听计从,刘邦不知道要死多少回。
范增平时就好奇计,出山的时候就已经七十了,看来他是要效仿姜子牙的。
范增见到项梁后,分析了陈胜起义失败的原因。
范增认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有道理的,建议项梁扶立楚王后裔,充分利用楚国反秦力量,招揽人心。项梁很痛快地接受了范增的建议,找到楚怀王的孙子熊心,立为楚怀王,创立楚国政权。
后来项梁取得一系列胜利后就开始骄傲了,结果被章邯击杀。章邯接着渡河攻打赵国,楚怀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出兵救赵。项羽在路上斩杀宋义,夺得了兵权,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入关后,约法三章,并派人驻守函谷关。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刘邦军不准楚军入关,楚将英布等以武力破关直入。刘邦知道怕了,撤出咸阳,扎营霸上。
范增劝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贪财好色。入关之后,不贪财物,不沾女色,志向不小。刘邦有天子之气,应该趁机攻打灭掉他。项羽也是准备这么做的。
结果被项伯给搅黄了,来了一出有名的鸿门宴。
鸿门宴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羽除掉刘邦,结果项羽不搭理他。范增又要项羽堂弟项庄去舞剑,趁机刺杀刘邦。结果又被项伯给挡住了,刘邦找机会溜之大吉。
项羽就丧失了这么一个天赐良机,把范增给气不行了,说了句:“竖子不足与谋!”
范增确实是个非常有能力的谋士,有眼光,又会看人,还会抓住各种机会。
如果项羽对范增言听计从,以项羽的英勇无敌配上范增这样的智囊,打败刘邦完全不会有压力。
项羽如果对范增言听计从,不仅仅可以充分利用范增的才能,还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意义。
范增跟张良,陈平是同一类人,玩计谋的。与项羽的路数不一样。历史上的项羽只喜欢与自己路数相似的,要英勇善战的,不喜欢这些不能打的,只会玩脑子的智囊。
如果项羽对范增言听计从,这就意味着项羽能够接受这些只会玩脑子的智囊,不再刚愎自用,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
那么韩信,陈平这些人都可能得到项羽的重用,手下用脑子的人多了,就会帮助项羽看到很多不利因素。比如引导项羽体恤百姓,好好利用义帝获得民心。项羽也能听从意见,不衣锦还乡,直接在关中称王。最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就会有更多人才投靠项羽。
如此此涨彼消,刘邦就没有任何资本跟项羽斗了。天下没有任何人能是项羽的对手。到时候都不用项羽自己开口,都会有人替他解决掉义帝。就算项羽只想当霸王,没有称帝之心,手下也会怂恿他称帝。称帝这种事项羽没道理拒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