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因为苏北人真的厉害,虽然据说他们也怕东北人和徐州人……

1949年4月27日,随着苏州解放,南下干部大都是苏北人,于是,辣死里麻麻的口音就不绝于耳……

最佳贡献者
2

在苏州所谓的“苏北人”,不仅仅是指江苏省在长江以北的人,而且还包括安徽省的人,因为他们的口音差不多,被统称苏北人。在苏州古城区有大量的苏北人,一方面有历史的原因,另外一方面是现在苏州发展的需要而形成。

历史的原因除了当时朱元璋把大量的苏州人强制移民到苏北去充实因连年战争而荒芜的土地外(注意:是苏州人往苏北去),主要是大运河的联通有关。由于船运方便快捷又便宜,苏北到苏南的大量物资的交易往来,都要通过苏州。特别是苏北大量产盐,都是到苏州再批发转卖。在明、清时期,盐是政府专卖的,当时苏州府就有发经营盐业“许可证”的“公署”。经营盐业的商铺和仓库就在沿着苏州运河段的南浩街一带。因此大量的苏北人因经商需要,住在了苏州,甚至成为了老苏州的名人。苏州有名的“名门望族”,很多都是这样的。例如:苏州出了有名的“祖孙状元”潘世恩的潘家;藏书画有名的过云楼和怡园主人顾文斌的顾家;汪家等等基本上都是如此。总之,其路径都是:由于经商发家——由安徽迁苏成为苏州人——小辈努力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从仕当官。

另外,苏北地区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经常遭受淮河泛滥成灾的苦难,遇到大災就会有大量的农民逃难到苏南、上海一带,以前打工找工作很难,只能做苦力活,例如当搬运工、踩三轮车等。解放以后,生活好了,就留在了江南(包括苏州)。上海人自以为高人一等,看不起做苦力的苏北人,蔑称他们为“江北猪猡”,但在苏州就不会这样说了,因为他们很多人的祖宗就是苏北人(实际上上海人也是如此)!

从现在来说,大家应该都知道,苏州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非常快。现在不论是GTP还是上缴的国税,都是名列北上广深后的第一名。因此需要大量的各种人才引进,不仅苏北人大量来苏打工,各地的人也大量来苏打工。因此,苏州不仅是苏北人的乐园,也是全国各地人的打工乐园。

3

苏州的外来人口人数已经超过了本地户籍人口,几乎每个区域都是流动人口占比较多,苏州已成为仅次于深圳的第二大移民城市。

苏州古城区限制开发,老破小房源较多,街巷房屋基础配套设施欠缺,街巷房价和租价相对较低,较受外来人口欢迎,古城区老房子中住的除外来人口,还有不少是本地老年人,本地年轻人结婚后大都搬离老房子到园区或新区的电梯房、大平层去住了,所以老城区的外来人口比例较高不足为怪,也说明苏州是一个包容性较高的城市。

4

首先楼主说这种话,个人感情色彩太重,苏州市一线城市,能够接纳更多来自全国各地外来人员!

5

天不天堂不知道,主要是古城区服务行业需求量大,本地人又不愿意去做。比如:保安、家政人员、餐厅服务人员等等。古城区房租便宜,交通比较便利,物价也不高。所以相比其他几个区外地人占比比较多。不过这几年苏州331整顿已经有不少人回老家了。

6

昏说乱话,你是在苏州公安局户籍科的吗,古城区人籍贯是哪里的你都知道?古城区最多的是吴县人,其次是周围各县市,古城没拆迁前,苏北人只在几个江北窟聚集,还有苏州现在外地人多于本地人,其中苏北人又占很大一部分,所以走访遇到苏北人不奇怪

7

上海人就是瞎七搭八、上海人的成分最大的就是苏北地区、以及苏南和浙江的,还有少部分山东人和上海本地周边的土著融合成为上海人、苏州土著和是江浙沪和安徽等地融合成为的现在的苏州人,这有什么稀奇的,战乱年代和现在改革开放都是人口流动的必然

8

那是因为元未苏州人民是支持张士诚,因而朱元章打苏州打了一年多才攻下,伤亡惨重损失巨大,因而迁怒于苏州人,故而把苏州富户全部迁往泗州,凤阳,去投资发展他家乡,迁过去的人始终认为苏州是他们的故乡,是他们梦中的天堂,至今在苏州山塘街仍有苏北移民寻根亭,类似于山西洪洞大槐树。

9

古城区房子都是老破小,面积不大,租赁或买下来都不需要大量资金。另外,古城区出脚方便,区域不大,电瓶车基本搞定,稍远点地铁公交线路也多,不需要自备汽车。

10

唉,苏北连云港灌南县,基本上都是苏州阊门人的后裔,朱元璋赶红蝇,把苏州阊门人赶到灌南那里,因为以前苏北人少地多,政治规划 ,当时的人谁愿意去呢,所以都是被绳子拴着走到现在的灌南的,到了灌南插草为界,各自生活,繁衍至今,成了彻底的苏北人,所以说网上数几百年谁都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哪里人,别现在当了苏州人就觉得看不起外地人,走三步笑两步而已。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