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请自来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根据双方官方宣称的己方伤亡来看,1939年的诺门坎之战,苏联军队的总伤亡确实比日军高。
(该图为摆拍,苏联坦克第11旅第24营的坦克炮塔射手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格拉西莫夫和摩托装甲第8旅独立机枪第171营的亚历山大·捷米多维奇·布尔纳绍夫,在被俘后数日答应日方要求,由格拉西莫夫手持一条白毛巾和布尔纳绍夫一道钻出坦克,装扮成向一名日本军官投降)
诺门坎之战中
日军的伤亡有如下数字:
比如日本第六军军医部提交的有关报告
出战:58,925人
战死:7,720人 其中 军属24人(日军的军属不是军人家属,是军队附属人员)
战伤:8,664人 其中 军属17人
战病:2,363人 其中 军属13人
合计:18,979人
另有,死伤病合计 17,405 人;战死及不明8,717 人、战伤8,647 人、战病2,350 人、合计19,714 人;死伤病合计 19,768人等不同说法。
还有个数据是,作为主力的第23师团,死4945,伤5574,失踪651,病1335 ,总计损失12505人,整个师团基本打光。另一个主力第7师团 ,死1108,伤1699,失踪345,病327,总计损失3479,投入的两个联队也报废了。第八国境守备队损失1454人,炮兵集团损失1450人,最后总计损失20589。
苏军按照《Soviet Casualties & Combat Losses-Hardbound》的数据,苏军战死6472、伤死1152 、病死51、失踪2028、纯减员9703人;受伤15251、疾病701、合计15952人;总损失25655人。
从这来看,如果双方没隐瞒伤亡数字的话,确实苏军的伤亡比日军多不少。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当时日本关东军投入了自己的家底和精锐力量。比如23师团是日军为了更加适应现代战争,而于1938年专门组建的三联队制新式野战师团,第7师团更是作为老牌精锐的常设师团。而第1战车团(旅级)、满洲独立重炮联队和关东军飞行集团、自动车(汽车)部队,更是关东军的血本。
而对面的苏军呢?真没啥精锐,大部分苏是连三流都算不上、相当于民兵水准的地方师。这种地方师,有点类似美国的国民警卫队。士兵不是连续在营,而是在居住地附近分期服役,第一年三个月集训,掌握军事技能,随后四年每年服役一个月。其目标是省钱,维持基本训练。所以这种部队战斗力很差,甚至一听到日军的炮响就会吓得乱跑。
对此,朱可夫有过吐槽:
我们对德作战准备不足有许多原因,其中之一是地方部队训练制度不完善。这一制度我们实际上到1939年才废除。补充到地方师的人员训练素质极差,既没有现代战争观念,又没有同炮兵和坦克协同作战的经验。从训练水平看,地方部队与正规部队无法相比。在哈拉哈河我曾与第82师这样的地方师打过交道。日本人几声炮响就把他们吓得到处乱跑,我们不得不采取一切常用的手段来制止他们。……日军见他们几声炮响就逃跑,就一个劲地跟踪追击,而日军只要集中所有火炮,从前线各点向他们射击,就能阻止他们前进。未经任何军事训练的地方师就是这个样子,我在哈拉哈河是领教过了……
第82步兵师指挥机关及人员缺乏训练,部队各层面指挥员无法维持单位纪律,该师充斥了作训不良的兵员(该师有30%属于无任何训练的老龄人员),其第603步兵团不像是整建军事单位,更像是武装游民,在防御战时,该部面对敌军进逼,仓皇脱逃,丢弃大量步枪,轻重机枪,并蒙受重大损失。
第36师的步兵,缺乏“现代”步兵训练/整备,不知如何在夜间作战行动且未进行研习,在无良好收组情报的情况下盲目行动,指战员不知如何进行侦查(尤其在夜间)……部队遭受重大损失也是由于步兵作训整备的匮乏,指挥人员缺乏在战斗中掌控……
第5(摩)机枪步兵旅的一些骨干人员整训度令人满意,但被后涌入的该旅(有3分之2训练匮乏或完全无训练)的部队人员,稀释化。那一些骨干被其分入的各单位“淹没”。该旅作战不力也归咎于其旅长费德洛夫中校,他战场上抛下部队,自个逃跑……
状态稍好的是苏军投入的装甲部队,如第6和第11坦克旅,但也存在“缺失与步炮单位交汇协同的实际作训”的一些问题。
(以上记载出自《哈拉哈河区域武装冲突(5-9月)》 诺瓦利斯出版社(莫斯科)2014年)
可见当时苏联军队远东部队的状态确实很成问题。而之前的张鼓峰之战中,日军就跟这样的苏军部队交过手,占到了便宜,伤亡1:3。所以当时日本关东军非常狂妄,认为一个日本兵能打三个俄国兵。
但工业国力的雄厚与军事机械的强大,已经抹平以上问题,让几乎处于乌合之众状态的苏联地方部队,去压垮那些信奉着“武士道精神”与军国主义的所谓“日本精兵”了。
1939年8月20日清晨,苏军集结起57000名士兵、542门火炮、498辆坦克、385辆装甲车和515架飞机的强大力量,兵分三路,对日本关东军发动了超出其承受能力乃至想象能力的机械化立体式攻击。
战至23日,苏军完成对日军的分割与合围,31日,除少数漏网之鱼外,被围日军被全歼。
当然,由于步兵素质太差、导致装甲部队缺乏步兵配合,加之当时苏军装备的都装甲薄弱的BT5、BT7、T26等轻型坦克。所以在攻击中,苏军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仅从8月20日到30日间,苏军坦克就被击毁22辆,击伤102辆,技术原因损失89辆。
但是,谁被打疼了谁心里有数。
日本报纸对此哀叹,“大量高级军官如此集中的伤亡,是日俄战争后从未有过的。”而日本军队普通士兵的士气也低落到了谷底,甚至有伤员在医院,用刀将突围逃出时被炸断双腿的第23师团参谋长冈本德三大佐,砍死在了床上。
此战后,日本放弃北进计划,转而执行南进政策。1940年7月⒛日,主张南进的第二次近卫文瘩内阁成立,制定《基本国策纲要》和《适应世界形势处理时局纲要》,采取加快南进步伐的新政策。
(本文图片除第一张外,均为苏军展示诺门坎战役缴获的日本战利品)